摘要:在电力运行系统中,变电设备的运行主要职责是倒闸操作、电网运行管理和事故处理,它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和稳定。但是由于维护设备偏多,出现故障和异常的几率很大,再加上操作的机械繁琐,导致事故频繁发生,而一套完善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实施,能极大的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主要对变电检修技术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注意事项
1 变电检修的工作现状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而变电站检修在变电运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确保变电运行安全、可靠的基本手段。但就目前我国传统的变电检修工作来讲,检修人员所采用的检修技术和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难以得到最佳的检修效果,可能会对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变电站检修技术和方法,有效的支持变电检修工作,提高检修水平和质量,从而充分发挥出检修的功能和作用。
2 变电检修技术具体应用
2.1 变压器的检修
2.1.1 声音异常
3.1.2 三相负载不平衡
3.1.3 分接开关出现故障
故障问题多出现于触头烧坏、接触不良、触电间短路和触头对地放电等。出现故障的原因是:触头滚轮压力不均匀或是触头弹簧压力不足,引起分接开关烧毁;操作不当,使分接头位置出现切换错误,引起开关烧毁;相间的绝缘距离不足,绝缘材料性能低,在过电压作用下温度过高,损坏触头。
2.1.4 引线部分出现故障
引线部分故障多为接线柱松动或引线烧断的发生。故障原因是:发热软铜片焊接不良,引线之间焊接不牢固,造成了过热或者开焊的现象;接线柱和引线的连接松动,导致接触不良等。
2.2 隔离开关的检修
2.2.1 载流回路过热现象
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计缺陷,载流接触面积太小。隔离开关过热的部位主要集中在接线座和触头。
2.2.2 触头部位过热现象
导致故障的原因通常是:制造工艺不良或是安装调试不当;触指弹簧锈断或是夹件锈蚀严重使触指松离触指座;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等。刀闸大修时如果发现接线座和触头连接的螺母出现松动,一般是由于制造质量问题或是安装时的疏忽大意引起的。接线座内部载流的转动部位或是导电带接触不良,通常是由于工艺不良或是长时间没有检修引起的。
2.3 互感器的检修
2.3.1 受潮现象
通常是因为端部的密封性不强导致的进水受潮,也是互感器绝缘恶化的主要原因。U型电容芯棒底部离油箱很近,芯棒的打弯处绝缘受潮最严重,是互感器绝缘最薄弱的部位,甚至会出现整个电容芯棒的击穿,造成爆炸事故。
2.3.2 绝缘热击穿故障
故障原因是设备发生缺陷时,使热损耗增加,设备的绝缘温度升高,在长时间超过绝缘材料工作温度下运行,会造成绝缘热击穿故障。
2.3.3 局部放电损坏故障
因为下U型卡子卡得过紧使绝缘变形,从而改变了电容屏间的电压分布,使一些电容屏承受了较高的场强,出现了较强的局部放电甚至是电晕现象。
2.4 断路器的检修
断路器常见的故障主要表现有:断路器误动、断路器拒动、断路器严重过热、断路器异常声响、断路器着火和断路器爆炸等。故障发生的原因是:直流电压过低或者过高;合闸保险以及合闸回路元件的接触不良或者断线;合闸线圈层次短路、二次接线错误;合闸接触器线圈极性接反或者低电压不合格;远动回路故障和蓄电池容量不足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变电检修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3.1 带电作业的注意事项
3.1.1 绝缘工具的要求
带电作业时,应选择性能优良的绝缘材料,不要使用吸水性大的材料;绝缘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而且耐腐蚀性能要好;操作杆的有效绝缘长度应按照电压的不同等级选择;绝缘工具使用前,应先进行绝缘测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3.1.2 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带电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在此期间不能接受其他工作;带电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并进行资格认证考核,再经过负责人确认后方能参加工作;工作人员需身体健康,精神充沛,监护人如发现工作人员出现疲劳现象,应停止工作人员机械作业。
3.1.3 工作现场器具的使用
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应时刻带好安全帽,防止有设备损坏,掉下伤人;使用操作杆的工作人员应穿戴干净的手套;工作现场地面应防止绝缘布料,工作器具严禁与地面直接接触,工具的传递过程中不能直接赤手去接,必须戴上干净手套后才能触碰,并做到轻拿轻放,避免与设备出现碰撞。
3.1.4 对天气要求
带电作业时需选择合适工作的天气,作业现场的风速不能太大,并随时关注天气的变化,必要时应及时停止作业。通过可靠地专业工具,并严格遵守操作的规程,就能使带电作业的效率极大提升,防止事故的发生,维护了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3.2 对设备发热故障的处理
对导线线夹和隔离开关常常出现的发热现象,应做好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3.2.1 加强设备的监视
对于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值班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接头发热的情况进行巡视。通常连接点过热的现象,直接就能观测出来,如过热的连接点会失去金属光泽,以及附近的漆料颜色会变深。
3.2.2 对设备进行防氧化处理
设备接头可进行防氧化处理,应选用电力复合脂代替过往通常使用的凡士林。
3.2.3 严格控制设备质量
在设备选择时,我们应坚决制止伪劣产品的通电运行,而应挑选优质的产品。尤其是设备线夹的选取,更应当积极采用先进的金属工艺产品。
3.2.4 紧固压力的控制
通常铝质的母线弹性系数较小,所以我们在接头的连接上,螺栓不宜拧得太紧,适中就好。
4加强检修管理
检修管理应该未雨绸缪,周密部署。在检修工作中,应该组织人员深入现场查勘、对各个作业点逐条逐项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危险点分析全面、到位,现场安全措施可操作性强;编制详实的#三措一案$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同时对到岗到位制度、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工器具及材料准备、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刚性规定,全面做好后勤及安全保障。另外,要通过制定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规范检修现场人员行为,加大违章考核力度,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在从事电网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中,供电所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程,大力实施“零违章”作业,认真查找危险点和危险源,提高电网安全管理水平。良好的检修结果不仅需要先进检修技术的支撑,除上述措施以外,还需要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法。供电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与方向,制定出适合企业本身发展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使检修人员明确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加强检修管理,从而确保检修水平和质量的提升。由于电力市场对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检修技术对应市场需求不断更新与进步,传统的检修方式和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应加强检修管理,注重检修技术的更新,不断完善变电设备性能,提高变电系统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5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给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加强其设备检修工作,采用先进的状态检修技术,加强检修工作管理,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强化检修人员的技能和思想培训与教育工作,从而提高变电系统检修的效率和质量水平,促进供电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建俊.刍议变电检修技术与管理[J].电子世界,2014,16:82.
[2]张晓明,白立民.变电检修技术与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4,09:282.
[3]訾经纬.变电检修技术及其相关注意事项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4,26:10-11.
[4]段素青.谈实施变电检修工作的有效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0:194-195.
论文作者:张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作业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故障论文; 断路器论文; 技术论文; 引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