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央企虽然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在人才管理方面却比较落后,大多央企仍然采取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导致央企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央企内部进行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央企重新焕发出活力,从而能够真正地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整个社会发展服务。本文对新形势下央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央企;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
1 概述
随着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特征的市场竞争日趋加剧,民营企业的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的先进生产方式正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先进生产力由央企向民企的加速流动。而受计划经济影响的、墨守成规的发展模式越来越禁锢着央企事业的前行,这种外在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内在人才流失的困境使得多数央企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发展的机遇和市场的挑战,寻求改革与转型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尤其在十八大以来,我国央企改革、国企分类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逐步营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新局面。伴随着央企改革的深化,央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逐渐步入深水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 新时代央企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建设路径
2.1 构建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保障信息畅通
沟通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沟通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使央企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领导、协调、激励等方面的管理功能,而“人”因素与沟通密切相关,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央企员工为企业组织贡献程度的大小。因此,央企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应该全面而充分地了解员工们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例如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工作态度、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实际需求、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感等等,只有做好这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为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良好沟通提供充分的依据。信息沟通机制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动员中心企业员工团结一致,朝着企业的战略目标迈进。这意味着在实施中央企业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将很难全面有效的改革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就无法进行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由此也可以看出,央企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方案只有使企业、员工和客户都同意,才能充分发挥有效的管理。
2.2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企业员工对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认同感
在具体实施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可能会对管理实效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将具有针对性的因素处理机制完善的建立起来,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权责分配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也要有效的构建起来。只有这样,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实效才能够充分地显现出来,从而使企业员工对其产生认同感。另外,颁布实施一项全新的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好前期宣传教育工作,尽量让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充分的了解进行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和动机,从而使员工对其认同感能够进一步增强,进而把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激发出来,最终有效地提升央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的过程中,相关的宣讲人员一定要具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还要细心,从而能够将员工们的思想意识有效的整合起来,并引导其逐步向企业的价值观念和精细化管理理念等方面靠拢。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相关的宣讲人员向员工们讲清楚企业目前所处的内部和外部市场环境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与相应的挑战;另一方面还要让员工们充分认识到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能够给他们带来的近期福利以及更加长远的利好影响。总的来说,要向企业员工宣传实施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美好愿景,从而使企业员工能够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支持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方案,最终有效地提升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实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将精细管理理念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效地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需要使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每一项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在生产过程中精心操作等等。具体到实施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以下三个方面充分渗透精细管理理念:一是全面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和整体的任务,在规划相关的管理工作时以阶段性时间为单位,将阶段性目标明确的制定出来,与此同时还要科学的论证各个阶段性目标能够完成的时间,从而使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可操作性得到充分的保证;二是根据空间分布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解,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细则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职能部门的责任和分工使其更具针对性,从而使企业相关策略政策的实施能够建立在分工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三是明确企业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并标明哪些指标必须严格保证,哪些指标可以相对灵活地进行调整,如果两个指标相互冲突或者有比较大的重叠,需要以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为依据,保留其中相对比较重要的指标,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2.4 坚持以人为本将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的构建起来
不管是在央企,还是在其他性质的企业,有效实施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完善激励机制建设是实施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因此,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要能够清醒的认识精细化管理理念,只有给予企业员工足够的激励,才能够使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实效得到充分的保证。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对员工进行激励:一是定性或者定量衡量各个岗位的工作完成情况,比如定量评价业绩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对于难以进行定量评价的部门可以采取定性评价的方法;二是将员工个人的利益与绩效考核结果直接联系起来,通过对企业员工精神与经济两个方面的激励使管理实效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充分地激发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企业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实效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2.5 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央企的公司制改革,不能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要体现运行机制的转变,这样才能加快劳动、人事、薪酬三项制度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并借助上市名企先进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模式,真正实现人力资源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统一的调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各种要素按照市场化的规则进行配置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反之,则阻力不断。从经营环境看,央企的经营环境面临着越来越激烈和彻底的市场化竞争;从资源的获取方式与获取能力来看,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央企低价甚至免费获取和占有资源的模式将彻底转变,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环境下央企需要与民企进行不断的充分竞争;从运营模式来看,央企一直以来的粗放型内部运营管理模式必将向着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因此央企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想要在人才资源方面占据主动,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加快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通过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导入,不断减少行政方式的任命,大比例增加市场化的选聘方案,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央企领导人员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在管理过程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效地激发出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详细地分析了新时期央企实行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时代央企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刘光晨. 大型央企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提升方案———以某央企为研究实证[J].企业研究,2014(16):149.
[2]晓 舟. 晓 风. 晓 雨. 构建高绩效组织,实现精细化管理———探讨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之路[J].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2009(6):22-23.
论文作者:吴宇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精细化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企业论文; 员工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