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念的探讨应密切结合实际关注多元化_大学论文

高校理念的探讨应密切结合实际关注多元化_大学论文

大学理念的讨论要密切结合实际 重视多样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合实际论文,重视论文,理念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一场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关重要的讨论

近年来,关于大学理念的讨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特别是高等学校领导人的热门话题。这场讨论涉及高等学校的使命、任务、职能和功用,办学的指导思想、宗旨、目标和特色,学校的治理、经管、运行和社会关系,大学的文化、精神和风格,以及教育的本质、培养规格和人的发展等问题。这场讨论的正确开展,所确立的大学理念得以真正贯彻,必将使中国高等教育呈现新面貌,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更为卓越的作用。

在这场讨论中,许多作者从古今中外关于高等教育和大学的经典论述及经验中吸取营养,大量引用了从纽曼、洪堡到蔡元培、梅贻琦等教育家的言论,引用了从牛津、哈佛到北大、清华的办学经验。这对厘清大学的本质特征、基本作用、主要目标和办学方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场大讨论的许多参与者是一批正在积极争取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和领导人。这些问题的厘清对他们更具头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涉及研究型大学的根基。所以,这是一场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关重要的讨论。

但是,中国高等教育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由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组成,其中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大学和专科(职业技术)学院等。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大背景下,其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多样化为前提。这样,大学理念显然也不应当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多样化的。

同时,我们看到,大学理念也是与时俱进的。事实上,20世纪初期,欧洲一些经典的大学理念传到美国以后,就有了新的发展。一些学校根据实用主义想法,从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特点出发,进行了修改、补充,这样就形成了一批新的各具不同特色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所以,即使同是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也不完全一致。今天,我们处在与以往有巨大差别的新时代,需要根据新形势和中国国情对办学理念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使之具有时代特色与多样化的内容,否则,中国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呈现“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

二、高等学校办学理念的共同基础与差别

大学在构建自己办学理念时应有共同基础。这可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中找到依据。这里主要有这样几条:“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五条);“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第三十一条)。

从总体上说,上面提到的大学理念和《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是大体一致的。因此,这些理念应当成为所有中国高等学校的共同准绳。但是,在具体贯彻的分寸和程度上,不同高等学校的差别是很大的。这里,学校的定位起着关键作用。在很多理念的实施上,两类不同大学的区分是非常显著的。例如,同样是对学术水准的追求,研究型大学强调“高深学问”,要求作出重大的原创性科学成果,而对于大众型的高等学校,他们更注重实际应用,强调在应用中作出创造性的成绩。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尤其是创造力,这对所有高等学校都是共同的。但是,这里区别也是明显的:精英型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在社会上做更多研究性、领导性的工作,对他们更强调文化基础的宽厚,而不太讲究他们在毕业以后是否能马上适应各种具体工作,因此通识课程占据了他们大学生活很大部分的时间;而对大众型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要能够立即投入各种实际工作,从这里表现他们的快速适应能力,因此他们接受通识教育的分量相对要少得多。

经典大学理念表面上的共性成分中还包含着一些按现代中国大学教育工作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不同观念。如纽曼认为,大学传授的主要是“文理学科方面的知识”,而“实用的知识”是不足称道的。弗莱克斯纳在其《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里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把职业培训完全排斥在大学之外。这种观点对我国大学的发展也产生过重要影响。蔡元培就是根据这种“学”、“术”区分的观点,明确提出:“治学者可谓‘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1917年,他任北大校长后,就把工科并入北洋大学,停办商科,还准备把法科独立出去(后未实现)。长期执掌清华校政的梅贻琦就比较缓和,但在用现代意义精辟阐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理念时,也认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造就通才虽为大学应有之任务,而造就专才则固别有机构在”,从而把职业培训排除在大学门外。这些把“学”与“术”截然分开的观点显然和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的交叉综合,强调基础与应用渗透结合的时代趋势相违背,和现在通行的观点大相径庭。因此,我们在继承经典大学理念的时候,还应当看到一些内涵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可见,把经典的大学理念一成不变地沿用是不恰当的。

三、时代性、前瞻性、现实性、独特性

从上述的例证我们看到,大学理念是发展的。高等教育既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又为之服务,就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我认为。构建新的大学理念,制定学校发展方略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实际”,要体现时代性、前瞻性、现实性和独特性。

所谓时代性,就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当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进步潮流的人才,提供独到的服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使命和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个大形势向高等教育提出了艰巨的使命和宽阔的普及任务。高等学校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发展国家或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终身教育作出自己特定的贡献。为此,高等学校应当重新构建学科体系,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学制度、方法和手段,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解决急需的建设、改革和发展课题,从中锻炼教师与学生队伍。

所谓前赡性,是指高等学校在构建学科体系的时候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的方向,体察社会未来的需求。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上世纪20年代起着重加强和增设了自然科学学科,使自己从一所工科院校发展成为研究型理工科大学,为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开辟了道路。这就体现了他的办学理念既立足于现实,又具有前瞻性。高等学校只有这样,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引领社会前进。

所谓现实性,是指大学的运作必须切合中国的实际。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我们必须考虑教育对国家、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的作用。他们都是现实的。尽管我们一再呼吁高等教育不能过于功利化,但这绝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可以完全无视功利。国家以巨额支出资助教育事业,当然要求回报,这也是纳税人的权利。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热情支持,也意味着人们热切的希望。多数学生家长和学生个人是把上学作为投资看待的,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精力负担,因此他们期待着丰厚的回报和良好的前途,这也无可厚非。这样,毕业生的出路,他们在社会上是否“适销对路”,在人才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成为衡量一所大学优劣的重要标志。同样,大学的科学成就、教授业绩及其对国家、区域或地方经济和社会文明所作的贡献也必将成为其社会声誉的基础。所有这些必将导致学校之间的剧烈竞争,因此学校必须学会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果高等学校都按一个面貌、一种模式办学就必然会彼此重叠,互相雷同,几败俱伤。这样,中国高等教育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绚丽多彩,能满足社会各色各样、千差万别需要的,具有不同类型、层次和地区特点的多样化的有机整体。因此,各高校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的独特性,使之互有侧重,各具特色,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在一定意义上说,侧重和特色就是在职能上的适当分工和风格上的各放异彩。侧重和特色可以表现在服务面向、办学层次、学科分布、教育风格、文化精神和管理谋略等方面。特色的形成则依赖于学校的办学宗旨、社会需求、地理条件、历史传统、名师风范和领导人的提倡等。它是在实际生活和实践中,在大学间的竞争中逐渐形成的,而不能脱离实际地随意勉强苛求。一所学校形成什么样的特色,怎样形成特色,都不是凭学校几个领导人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它具有客观根据。在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大学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高等学校的整体分布明确自己的定位,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自己的服务面向、专业侧重、学校类型、办学层次等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学校要细心体察实际情况,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治学精神、校园风貌和管理制度,经过长期的刻意经营、着力倡导、不懈努力才能取得具有社会品牌效应的大学特色。特色是中性的,并不一定代表优势,特色中还难免包含一些缺点。学校领导人在追求特色的时候要容忍不足,注意扬长避短,明确高校要有适当分工,互相补充,把一些优势让给别的大学。在办学上,学校之间互相借鉴是必要的,抄袭绝不可取。每所学校都要清醒地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看到自己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营造自己的风格,使优势得以发扬,不足得以弥补。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才会呈现出生动活泼、多样化的局面。

四、构建大学理念不求面面俱到,要有针对性

构建大学理念实际上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办大学、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大学的问题,是对一个理想大学的追求。这当然要有非常全面的答案。但是,既然《高等教育法》已经规定了共同的、详尽的办学基本原则,高等学校何必另立办学理念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每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强调的是“独特性”。也只有强调了“独特性”,才会发展出学校的个性。因此,学校在制订办学理念的时候,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回答所有上述问题,而只注意“个性”就够了,其余就根据“依法自主办学”行事,无须赘述。即使在追求特色上,也不必事无巨细,统统罗列,而只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最重要的、最需要全体成员铭记在心的、针对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要素,凝练成口号或箴言式的字句,作为全体人员的共同理想,就会起到团结全校师生齐心奋斗的作用,对办好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旧日许多大学都有自己的格言、校训。有的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代表了他们的办学理念。比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等等。当然,有的着重对学风的追求,像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凝练了的格言体现着全校一心办好学校的精神,对全体人员有激励和鞭策作用。有的大学针对一时的思想分歧,提出了明确的办学指导方针,也起到了厘清办学理念的作用。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刚刚从计划体制转型到市场体制,对高等学校要不要与市场经济“接轨”,思想比较混乱,成为讨论的中心。北京大学及时提出了“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发扬优势,增强活力,办出特色”这样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澄清了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的关系,督促学校从为社会多作直接贡献的角度改造学科结构,改革教学体制,实际上就是一种办学理念。这样一些提法,尽管没有涵盖办学理念的全部,但思想明确,观点突出,针对性强,对办好大学很有实效。因此,构建大学理念切忌求全,而要鲜明突出,有的放矢。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繁重任务,还要从大众化逐步过渡到普及化,讨论和构建大学理念,明确各类各层学校的办学目标,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承继经典大学理念的时候一定要面对现实,针对多样化的情况和需求对它们进行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改造和更新,以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形势。

标签:;  ;  ;  ;  ;  

高校理念的探讨应密切结合实际关注多元化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