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持续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庄景焕,胡丽丽,王艳

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 正骨科 610031

摘要:目的 研究对于骨创伤患者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措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6.1月-2016.7月骨科收治的53例骨创伤患者,作为一般组,护士为患者提供一般科室护理流程,于2016.8月-2017.2月间收治53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组,护士为患者提供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一般组患者无疼痛例数所占百分比为39.62%、轻度疼痛百分比为35.85%,中度疼痛百分比为24.53%,研究组患者无疼痛例数所占百分比高于一般组,轻度、中度疼痛例数所占百分比低于一般组,P<0.05,但两组患者轻度疼痛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为骨创伤患者加强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关键词:质量持续改进;骨创伤;疼痛;护理管理

骨创伤属于骨科常见疾病,多由于意外车祸、高处跌落、暴力打击等原因引起,而疼痛是骨创伤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之一,疼痛会加重患者心理因创伤造成的负面情绪,而焦虑情绪会加重疼痛感受,导致恶性循环,会导致患者身心均受到严重创伤。疼痛是机体应对创伤时自动产生的防御机制,但持续性疼痛会加重患者不良情绪,影响睡眠质量,影响疾病预后效果[1]。本文研究对于骨创伤患者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措施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6.1月-2016.7月骨科收治的53例骨创伤患者,作为一般组,包括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22-74岁间,平均为(52.9±8.9)岁,创伤类型包括胫腓骨骨折13例、肱骨骨折15例、踝骨骨折13例、尺骨骨折12例。于2016.8月-2017.2月间收治53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36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23-75岁间,平均为(53.3±8.8)岁,创伤类型包括胫腓骨骨折12例、肱骨骨折16例、踝骨骨折12例、尺骨骨折13例。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2]:患者入院后接受X线检查确诊;入组标准:本次研究已取得患者本人同意;排除标准:需排除合并精神异常及沟通障碍患者。

1.2 护理方法

护士为一般组患者提供常规院内护理流程,包括:护士为入院患者积极检查,医师确诊骨创伤类型后,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护士为患者介绍骨创伤程度,了解患者疼痛表现,解释药理作用,取得患者配合与理解,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指导家属饮食原则,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出院指导,定期嘱咐患者返院复查。

护士为研究组患者提供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干预,包括:⑴基础护理同一般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过程包括制定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理等阶段;计划:首先科室成立疼痛管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护士、护师、主治医师等,护士长定期带领小组成员学习疼痛评估、视觉评分法标准、镇痛护理措施及治疗方法等知识;小组成员共同开会讨论疼痛管理计划,制定持续改进护理计划,护士针对入院患者进行评分。⑵实施:疼痛宣教:护士应为入院患者发放疼痛宣传手册,向家属了解患者创伤原因,结合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病情现状,评估其疼痛结果,做好护理记录,每隔2h记录一次疼痛评分。镇痛护理:护士应针对轻度疼痛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抬高患肢,对于疼痛度较高患者及时遵医嘱采用药物镇痛。中度疼痛患者及时遵医嘱使用弱阿片类药物镇痛;对于重度疼痛患者遵医嘱给予强阿片类药物干预。⑶检查:护士长定期检查疼痛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予以总结;处理:每月召开一次小组会议,对本月疼痛护理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相关问题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改进方法[3]。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疼痛评分法(VAS)判断患者疼痛程度,可划分为无痛:无痛感;轻度:轻微疼痛;中度:痛感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重度:无法忍受[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估结果

研究组患者无疼痛例数所占百分比高于一般组,轻度、中度疼痛例数所占百分比低于一般组,P<0.05,但两组患者轻度疼痛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n=53,例)

 

3 讨论

质量持续改进(CQI)模式意指在科室护理管理基础上,结合理论,为患者提供长期、可循环性质量管理,护士注重加强环节管理。骨创伤疾病属于常见骨科疾病,而疼痛是骨科患者常见护理问题之一,发生疼痛后,患者会出现相应生理及心理变化,如紧张、焦虑、担忧心理等,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较高,如何有效控制疼痛已经成为骨科患者及医护人员共同担忧的问题之一。

质量持续改进属于新型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包括计划:护士应在入院时积极评估骨创伤患者疼痛现状,每隔2h复评一次,了解患者疼痛现状,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要求护士按照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疼痛知识讲解、药物镇痛干预等;检查:护士长定期审查科室护理过程质量;处理:根据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积极处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表现。

综上所述,护士为骨创伤患者加强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参考文献:

[1]黄天雯,陈晓玲,谭运娟等.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48-151.

[2]左霞,黄燕,陈玉芳等.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93-395.

[3]桑汩.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5):958-958.

[4]荣元,王淑勉.Peplau人际关系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26-328.

论文作者:庄景焕,胡丽丽,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  ;  ;  ;  ;  ;  ;  ;  

质量持续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庄景焕,胡丽丽,王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