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我看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看论文,作文教学论文,新课程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阶段的写作要求共有10条。

从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作文教改的新曙光,它为作文教学思想的大解放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契机。

一、淡化文体

不管是旧的教学大纲还是2000年秋季施行的“新大纲”关于写作的论述,开头都有一条要求: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教师往往在这一指挥棒下对学生进行单纯的写作技能训练,大量讲解作文技巧,形成各种文体的套路;学生往往是按照规定的要求、规定的题材、规定的题目,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场合写出有规定的文章。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作文能力不是“写”出来而是靠教师“教”出来的。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再也找不出这一点,这表明淡化文体这一方面已迈进了一大步。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中考作文,无不体现着这一指导思想。在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中考改革《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所以2000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都大胆探索,出现了新的气象。特别是近几年各地兴起的“话题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只要与“话题”有关,写作材料、观点感情、文章体裁、语言风格都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这无疑使学生从一些清规戒律中,从重重绳索的捆绑下挣脱出来。另外还有范围作文、提示作文等都是近年来出现的作文新形式,相信在各位同仁的不断探索研究中,将会显示出它们强大的生命力。

二、强调“自我”意识

“实施建议部分”中再次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活、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留下他的千古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叶圣陶先生更是多次指出,作文的根本是在“立诚”,并阐述道:要写出优秀作品,惟一的方法是在自己的修养,磨炼一个“诚”字。要求把写作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也可以这样说:作文的训练也应是做人的训练。这都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真我”出发,领悟到“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真谛,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自己思考过的内容。有了诚挚的情感、向善的美德、丰厚的学问和娴熟的技巧,才能塑造人间最美的灵魂。

三、注重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写作要求部分及“实施建议部分”都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所认知的社会生活及所欲构建的内容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应通过创设和谐的教学情景,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发表新颖独特的见解,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形成独特的个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也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才能的人。面对21世纪的挑战,面对WTO对我们的冲击,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作文也同样如此。新的课程标准中谈到的“独特感受”“有创意的表达”“展开想象和联想”无一不是这一精神的体现。叶老在《从出题到批改》一文中写道:“让学生练习作文,其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技能。”为了不限制学生自由思考,叶老不赞成教师将自己对题意的理解告诉学生。他认为,这样做势必会使学生的思路受到限制,其效果充其量不过是复述教师的说法而已。目前我们又还有多少教师仍在重复这一无益的工作呢?

少做“奉命作文”“模式作文”,打破思想定势与思维模式,还学生一个广阔的自由写作天地,这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教师的一个强有力的要求。

标签:;  ;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