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人民医院 湖北十堰 442500)
【摘要】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对防范措施进行初步探讨。在深入查找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经过各项整改工作,将防范措施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降低了安全隐患,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避免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质量和人员的综合能力,确保了医疗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007-02
手术室的日常护理工作非常繁重,流程复杂,涉及到多个部门间的协作,易于发生各种未能预知的隐患,因此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医院护理的重中之重[1]。现将手术室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其防范措施。
1.手术室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手术室是医院高风险的医疗场所之一,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术后的身体康复。有人曾做过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调查。主要内容涉及: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医护人员性格的满意度;医护人员责任意识的满意度;护理流程的满意度;手术操作前的准备手术室护理环境等等。结果发现,手术操作前的准备和手术中的护理流程是关注的重点。医护人员责任感较差、专业知识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安全事件的发生[2]。
1.1 管理体制欠完善
手术室护理工作对管理制度和护理人员的要求很高。手术室护理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监督力度未能有效落实,会出现手术室医护人员不坚守岗位,不遵章办事,甚至存在侥幸和惰性心理,无法有效维持手术室护理管理体制,降低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无法有效保障手术室护理的安全。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后,针对手术室各种问题的出现,需要对旧的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的修订。
1.2 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欠缺
部分护理人员意识不强,不严格按照标准的医疗行为准则实施工作,致使手术中护理活动的人为因素所致差错增加。例如:手术操作前后查对遗漏,接错手术患者,手术前器械物品准备不充分,无菌操作程序错误,医疗器械配备欠齐全,手术前准备工作不到位,手术中出现器械故障,手术器械、物品清点错误,手术护理记录欠完整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有时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直接产生影响[3]。
1.3 护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进步,新的手术技术、手术器械和新型仪器的引入,需要配备知识范围广,专业技能熟练,业务能力强,应急反应快的护理团队。若存在基础理论不扎实,知识面窄,业务技能不熟练,则不能应对突发问题。在手术室特殊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部分新上岗的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欠完善,不熟悉常用的医疗仪器如吸氧机、除颤仪、床旁透析机的使用等。在危机时刻极有可能延误正常的抢救过程,影响病人的救治。由于平时医护人员间的业务技能操作训练较少,实际手术过程中常出现配合不到位的情况,甚至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加重了手术的风险程度,带来直接的手术隐患[4]。
1.4 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欠缺
在手术室与外界的相对封闭和隔离的环境下,极有可能出现医护人员与患者间沟通不到位的情况发生。由于患者对手术会产生本能的恐惧情绪,当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看到手术室内如监护仪、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运作的仪器,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使患者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许多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常因为过度紧张而使正常安排的手术无法顺利进行[5]。一边是医护人员手术过程的繁忙,一边是患者焦虑、无助情绪的蔓延,致使一些小矛盾可能在沟通欠缺时得以渲染扩大化。若医护人员在沟通中一个不经意的举止,也可能造成对方误判,从而带来意向不到的恶劣后果,给本来圆满的手术过程带来欠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内部人员配置不到位:
部分手术室护理人员编制少,长期超负荷工作,休息不能按时按点,有时超负荷工作,在疲劳状态下较易引发事故差错的发生[6]。新到岗的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知识与技术能力不足,如缺乏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协助,可能影响一些日常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护理质量,不利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防范措施
作为医院护理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不仅决定临床疾病的治愈效果,而且影响医院长久的发展。针对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1 进一步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护理质量监控管理,制定手术室护理工作考核细则,将制度贯穿于每一台手术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护理管理规章制度,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方案。如:严格术中输血用药,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七对制及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标本管理制度,术中病理标本及时交于巡回护士管理,并由专人负责清点,认真做到四查四对制度。增加手术室凝聚力,优化手术室人力资源配置,注重培养医护之间的默契度,提高手术成功率。熟悉掌握手术的操作过程,及时迅速地执行医嘱,严格手术巡回制度,做好各项应急的抢救工作,使手术顺利进行[7]。
注重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培养责任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形成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作风。定期安排护理人员进行业务技能考核,根据实际表现进行相应的奖惩。以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确保手术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使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准确掌握手术室有关器械的使用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尽快进入角色。
2.2 加强医患沟通,营造良好氛围
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良好沟通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护理人员在手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身体状况,告知手术当中的注意事项,能够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应态度和蔼、语言诚恳,主动与患者交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对于未成年儿童,多用肢体语言,微笑的表情,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患儿的恐惧,配合手术的正常进行[8]。注重保持手术室的肃静与整洁,营造良好氛围,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防范手术室不安全因素是手术室的重中之重,唯有减少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缺陷、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畅通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交流才能最大限度消除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真正减少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3.总结
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是医院整个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患者的手术安全与康复。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和技能培训,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是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医疗安全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Lamberg E, Salantera S,Junttila K.Evaluating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 Finland:an initial validation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data set outcomes[J].AORN J,2013;98(2):172-85.
[2]王桂兰,刘义兰,赵光红等.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1(6):730-732.
[3] Li Q, Cui P. 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system of nursing processquality for operating room[J]. J Nurs Train 2011;26(3):228-9.
[4]顾小冰,郭艳萍,李丽敏.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控措施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22):110-113.
[5] Macario A. Are your operating rooms ‘efficient’? OR Manager[J]. 2007;23(12):16-8.
[6] Duan X, Shi Y. Current status of quality evaluation of nursing care through direc-tor review and reflection from the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Centers[J]. Int J Clin ExpMed 2014;7(10):3737-45.
论文作者:郭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手术室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防范措施论文; 质量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