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的持久战略是什么时候形成的?_中国近代史论文

国民党的持久战略是什么时候形成的?_中国近代史论文

国民党持久战略是何时形成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民党论文,持久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持久战略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以片面抗战路线统括国民党的战略方针,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另一种意见以为国民党当局早已洞察战局,在抗战爆发前,已经具备了完整的持久战思想。很显然,这两者不尽符合历史事实。本文认为考察国民党当局何时制定持久消耗战略的根据应是:首先要看国民党当局对内对外政策是不是有了根本的转变,是否转到以抗日为中心任务,只有在蒋介石实现了这个转变,并准备不惜与日本一战时,才能考虑到战略方针问题,这是前提。其次还要看国民党当局对中日两国国情有没有一个比较正确的了解,有无比较完备的持久战理论,也就是要解决为什么是持久战,何以能达到持久以致胜利的问题。

本文认为,淞沪会战是国民党持久战略形成的标志。因为:淞沪会战以后,蒋介石国民党不仅奠定了以四川为大后方根据地,而且在战略方针上采取积极防御计划,注意保存实力,不放弃适时条件下的运动战;在敌后注意游击战,以破坏敌方交通牵制敌人兵力。这样,中国军队把战场逐渐扩散了,一方面能保存主力不被消灭,在抵抗中消耗敌人;另一方面在后方实行补充整训,增强战斗力,这样才有可能逐渐求得中日双方的实力平衡,也才有可能最终取得胜利。至此,国民党的持久战略才正式形成。

持久战略方针的形成,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首先,在当时军事形势对我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正式确立持久战略,表明国民党当局既否定了当初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的亡国论,又否定了可以与日军决战,短时取胜的速胜论。这不仅表明国民党当局对中日客观情况认识的进步,也使更多的人从前期军事失败的阴影中走出,为相持阶段的到来作出更艰苦的努力。其次,确立持久战略,迁都重庆,在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政府抗战到底的大旗,对于坚定人民抗战意志意义重大。初期上海、南京相继失守,日本发表“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北平、南京两个伪政府相继成立,全国政局为之一动,民心一时无所适从。国民党当局宣布迁都重庆,建立不受敌人威胁的政治中心,并宣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抗战到底的决心,对于安定全国人心有实际意义。

标签:;  ;  ;  ;  ;  

国民党的持久战略是什么时候形成的?_中国近代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