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文化建设论文,前进方向论文,我国论文,中国先进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围。2000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化建 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广大文化工作者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发展。
——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艺术创作百花争妍。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的指引下,文化艺术领域“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作品基调健康向上,内容形式 丰富多彩,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级文化部门以繁荣文艺为中 心,狠抓艺术创作的组织和引导,狠抓重点剧目创作,推动“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实 施,推出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改革文艺评奖制度和文化下乡方式,压缩 耗资巨大的一般性综艺晚会,鼓励优秀作品的移植、推广和普及。艺术产品的市场营销 意识明显增强,1997—2001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创作推出了2.3万余台新剧节目, 其中有一批剧目演出超百场,甚至上千场,文化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平均每年演出42 万场,平均每团每年演出160场次。五年中观众人数达24亿人次,演出收入逐年增加,2 001年达到5.74亿元,比1996年的3.98亿元增长了1.76亿元,提高了演出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为配合党和国家一些重大纪念、节庆活动,举办了迎接香港回归大型文艺晚 会《回归颂》,迎接澳门回归大型音乐会,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文艺晚 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型晚会《祖国颂》等一系列大型文艺活动,社会 反响热烈。
——基层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国家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力 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加强了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文化部与国家计委落实了4亿元补助投资,主要用于“十五”期间西部贫困地区图书馆、文化馆空白点的建设。为改善西部地区农牧民文化生活贫乏状况,为部分西部省区配备了流动文化车。为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积极推动“2131工程”的实施。加大了城乡基础文化设施建设。1997—2001年,国家财政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达60.86亿元,五年新购图书3570万册,图书馆流通总量达9亿多人次。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工作网络,截至2001年,我国共有群众艺术馆402个,文化馆2851个,公共图书馆2696个,乡镇文化站40138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20117个,图书室55846个,文化户160176户,群众业余演出团(队)32903个,农村文化基本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从业人员达16.9万人。健康向上的基层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充实,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得到总结推广,五年间共组织各类基层文化活动138.66万次,举办展览50万个,开办培训班66万期次。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启动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2年4月,首次召开了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对新时期的基层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落实了一系列建设项目和具体措施。
——对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从服 从、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外交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优秀的文化, 特别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以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在树立社会 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形象,促进国家政治关系的发展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成为 我国外交工作中继经济、政治之外的第三大支柱。近五年来,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稳 步发展,对非洲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力度不断加大,同美国、俄罗斯、日本、 欧盟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有了突破性进展,逐步构建了全方位对外文化交流的 新格局。目前我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外国和国 际文化组织保持着各种形式的联系。1997—2001年,我国政府与各国共签订了13个文化 协定,133个文化合作协定执行计划。一些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效果显著,对外文化交流 的渠道更加拓宽,初步形成了官方和民间并重、政府交流项目和商业展演项目并举、临时项目派出和文化中心建设并行的对外文化交流体系。1997—2001年,经文化部批准的文化交流往来项目达8158项。民间交流发展迅猛,每年约有1万多起,占整个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的90%以上。在法国、韩国、埃及和马耳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的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多边和区域文化合作取得明显进展。
——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市场治理整顿成效明显,比较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逐步 建立。文化领域面向市场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文化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正在 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潜力的新的增长点。截至2001年底,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娱 乐业、音像分销业、演出经纪与代理业、艺术品经营等门类的产业单位共有22.3万个, 从业人员近92万人,固定资产原价468亿元,年上交各项税金20.2亿元,创增加值118.9 亿元。社会力量兴办的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主管部门初步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思 路和对策,确定了“十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各级 文化部门加大了对文化市场治理整顿力度,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逐步解决 了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文化市场体系逐步确立,文化市场日益繁荣。
——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及时抢救和保护了一大 批濒临损坏的珍贵文物,西藏布达拉宫、秦始皇兵马俑、延安革命旧址等一批重点文物 得到修复。1997—2001年,对5145个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维修面积达464.8万平 方米。进一步加强了对古遗址、古墓葬特别是大遗址的保护和规划工作。以配合基本建 设为主,考古勘探、调查、发掘工作成绩显著。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公布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750个增至1268个。 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增加到28处,名列世界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广泛 关注,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 录。2002年,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始启动。全国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新的 提高,2001年全国有博物馆1454个,文物藏品1260余万件。陈列展览工作日益活跃,19 97—2001年,全国文博机构举办各种陈列21057个,举办展览29263个,参观总数达13.1 7亿人次。
——文化法制建设积极推进,文化立法框架基本确立。颁布了《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为了履行入世承诺,修改并重新颁布了《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已经颁布。近五年来,文化部共颁布了11件部门 规章。还有一些法律法规正在制订和修改之中,《文物保护法》修改稿和《民族民间文 化保护法》建议稿、《图书馆法》建议稿已报全国人大审议。《公共文化设施条例》草 案已报国务院。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或者修改了《文化市场管理条例》, 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文化管理的政府规章。初步明确了文化法制建设的基本框架,开始建 设比较完备的文化法规体系。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单位活力进一步增强。在总结近年来改革实施经验 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自主运营的文化管 理体制的目标。加强了对文化单位改革的分类指导,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文件,对文化单 位的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按照国务院关于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加快了文化领域的结构调 整,优化文化艺术资源配置。在结构调整中着眼于建构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文 化需求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体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数量和品种上的合 理布局,同时注意运用高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下大功夫 推进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网络化服务。艺术院团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龙头,建立完善 了艺术生产、营销、筹资、分配激励四个机制,艺术表演团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加快了 演出、展览等中介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推进集约化、系统化、网络化的文化产品营销服 务,扩大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份额。
——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明显增加,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在各级党委、政府的 重视和支持下,1997—2001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支出488.23亿元,基本建设实际完成 投资额104.2亿元。各类专项经费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兴建了一批重点基础文化设施工 程,新建、改建和扩建了部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影剧院和音乐厅等公共文化 设施。五年中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有1047项,面积达396.3万平方米。目前,国家大剧 院已正式开工建设,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改扩建工程、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 数字图书馆工程、为期20年的故宫博物院地下展厅和古建筑维修工程也正在抓紧进行。 仅中央一级文化设施建设就预计投资90亿元。各地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设了一批重 点文化设施。
——注重人才培养,文化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级文化部门按照国家和地方文化事业 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了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1997—2001年,全 国艺术高等院校共招生8093人,毕业5227人,中等艺术学校招生113842人,毕业80637 人。目前文化系统文化(文物)科研机构252个,从业人员6457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工 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才、经 营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在积极推进改革的同时,文艺队伍的团结和稳定进一步加强 。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要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确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 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工作,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事关文化建设全局 的十个重大关系: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与现代化全局的关系,始终坚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文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同时,充分认识文化作为综 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手段,也是目的,建设先进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贯彻“双百 ”方针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艺术家、作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艺术生产力 ,促进文艺的繁荣;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不断提高人民群 众素质的关系,坚持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努力提高 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与实现文化 创新的关系,大力倡导和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新文化 ;五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对外开放与保持民族文化独立品格的关系,努力建设具有中 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当代中国文化;六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 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八是正确认识和 处理繁荣与管理的关系,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加快推进文化法制建设;九是正 确认识文化遗产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心理和精神特征的纽带,在经济建设中应充分重视 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十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坚持以解放艺术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文化理念、制度、手段和各项工作的创 新,同时,坚持改革和创新要遵循文化生长发育的自身规律。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 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 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目前,广大文化工作者正在全面贯彻 这一讲话精神,决心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