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经验探索与理性思考_化学实验论文

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证探索和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实验教学论文,理性论文,中学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历来是化学同仁们信奉的经典;“理论为本,实践为源”,这同样是没有争议的治学之道。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讲过:“科学的威力和力量在于无数的事实中;而科学的目的在于概括这些事实,并把它们提高到原理的高度。”我想,这些箴言名句,应当是我们化学教育、教学的全部。不过,时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与此大大的有违、有悖了。

下面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若干理论和实际问题谈一些亲身感受。

一、理论演释“事实”和“现象”的情况普遍

例1 根据“氯气和水反应”的理论:Cl[,2]+H[,2]OHCl+HClO,能有下列的事实和现象吗?

①在新制的氯水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会有气泡(CO[,2])产生;

②在新制的饱和氯水中放入石灰石,可以观察到有气泡(CO[,2])外逸;

③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新制的氯水后,会先变红,很快又褪色;

④在新制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液,可见石蕊先变红,后又被漂白。

评析 这些都是一些流行试题的创造者或借用试题的编拟者所提供的“标准答案”。我很怀疑试题的创造者对这种实验题是否曾经有过一番亲身经历;借用试题的编拟者对“标准答案”又是否经过一番缜密考证,不然为什么说得如此逼真的现象,竟都是子虚乌有?

例2 高二化学3页上有如下反应:

3NO[,2]+H[,2]O2HNO[,3]+NO

据此有第9页上的4题:“用大试管收集一试管NO[,2]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里,不久看到试管里红棕色气体消失,试管里水面上升至容积的大约2/3处,……”

这里,我们没有怀疑理论的正确性,但我们要承认化学反应的复杂性。

首先,NO[,2]有如下的可逆反应是不可忽视的。

2NO[,2]N[,2]O[,4]

我们能在通常情况下制得纯净的NO[,2]吗?其次,NO[,2]还会消耗在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生成HNO[,2]:

NO+NO[,2]+H[,2]O2HNO[,2]

以上2个原因都使生成的NO大大减少了,“试管里水面上升至容积的大约2/3处”的现象同样是子虚乌有的。

倘若不相信这些分析,你完全可以亲手去试一试,当你有一些亲身体验之后,你会发现上述的许多现象是完全可以用现成的理论作出合理解释的;同时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理念:理论固然可以指导实践,鉴于化学反应的复杂性,那种仅仅靠逻辑推理所演释推导出来的“事实”和“现象”,往往是靠不住的,常常与事实相悖,这是十分值得警惕的。

二、好高骛远,追求时尚

记得在文革前和文革中,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极左思想路线指导下,化学教育、教学一度特别强调化学工业品的生产。比如,当时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16个化工产品(如H[,2]SO[,4]、HCl、HNO[,3]、NaOH……),12个化工生产(如合成NH[,3]、候氏制碱法、乙炔水化制乙醛……)的反应原理、生产原理、生产流程(画生产流程图),还要求学生参观化工厂、自制化肥、自制土农药等。在今天看来,这些刻意要求和做法很多都是不可思议的。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时下的化学教育教学,特别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可以罗列一大堆最热门的联系实际、培养能力的研究性课题:化学电源系列、大气污染监测、江河湖塘水质监测、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监测、补钙保健食品、医药品成分监测、能源调查,凡此等等,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时尚。这些内容如此宽泛,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能说这些内容不重要?不能;能说这些是化学学习(或者说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吗?很值得研究。

我想,中学化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最最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对那些比较专一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知道一点皮毛是可以的,如果再要去追个究竟,实地去走一走过场,那就大可不必了。因为那些比较专一的实际问题,都有其研究的特定方法,特定标准。以水质监测来说,通常有水的硬度、浊度、COD(化学需氧量)、DO(溶解氧含量)、BOD(生化需氧量)等,要想准确得到这当中的任何一个结果都并非易事。这里既有硬件(设备)的要求,也有教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局限性,如果马马虎虎地去研究,走走过场,那一定是弊多利少的。当前有一种倾向,即所谓“重探索,轻结论”,“重过程,轻结果”,试想一个没有结果的过程,一个没有结论(目标)的探索,其后果必将是不堪设想的。笔者以为,化学教学联系实际无可厚非,但好高骛远、刻意追求那些宽泛无边的实际,其结果,会严重脱离教学的实际,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的。

三、善小不为而无为

最近我充分注意到中学教材中的许多实验,很值得研究,现举例于下:

1.高中化学第二册236页,关于食物中淀粉的检验:“用小刀切一片马铃薯,在上面滴一滴碘酒溶液,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真的就是蓝色吗?不对吧!

2.H[,2]在空气中燃烧形成的H[,2]焰:①H[,2]燃烧生成的水能使KI淀粉纸(溶液)变蓝;②在H[,2]燃烧的内焰上方搁放一片湿润的KI淀粉纸,并不停地移动(让H[,2]不完全燃烧),你会发现淀粉纸变蓝了;③把H[,2]焰对着一小块冰燃烧,当冰块熔化,熔化后的水也能使KI淀粉纸(溶液)变蓝。所有这些事实都表明,H[,2]在空气中燃烧有可被检验的H[,2]O[,2]生成,这是为什么?

3.大家知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会冒白雾(浓盐酸在空气中冒白雾);NH[,3]也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同样极易挥发,为什么NH[,3]、浓氨水在空气中不冒白雾呢?

4.高一教材79页问答题1:“溴水长期存放,橙色会消失。”我们始终没有观察到有溴水因存放褪色的现象。我们的实验证明,只要密闭存放得好,溴冰不会像Cl[,2]水那样分解失效的;那种溴水存放褪色的情况,完全是由于密封不好造成的。

5.教材多处提到用新制的氯水、新制的碱性Cu(OH)[,2]。试问:为什么要用新制的?存放了十天半月后的氯水还能使用吗?今天配备的碱性Cu(OH)[,2],明天、后天还可不可以用?用的效果又如何?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内容。

6.用酒精浸泡后的电石与水反应十分平静,收集乙炔时几乎不受泡沫的影响,何故?更有趣的是,用冰醋酸代替酒精处理电石亦有相同的效果,这当作何解释?

7.为什么不用MnO[,2]作催化剂,KClO[,3]照样可以顺利地热分解并收集到O[,2]呢?很多文献都有报道,像CuO、Pb[,3]O[,4]、Fe[,2]O[,3]等有比MnO[,2]还要好的催化效果,又为什么单独把MnO[,2]叫做KClO[,3]分解的催化剂呢?

8.用H[,2]还原Fe[,2]O[,3]生成的铁粉(活性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红色的Fe[,2]O[,3],为何不生成黑色的Fe[,3]O[,4]?

9.把一块光亮的Cu片置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烘烤)4s~5s取出观察,铜片表面不是生成黑色CuO,而是生成色彩斑斓的红色Cu[,2]O(很漂亮!),这是为什么?

10.很早就有人发现(1956年文献J·anong·cheve):混合无“O[,2]”FeSO[,4]和NaOH溶液,当沉淀开始变绿时,即用稀H[,2]SO[,2]酸化,再加SCN[-],溶液颜色和用原FeSO[,4]与SCN[-]混合液相同,由此证实沉淀变绿与Fe[3+]无关。

沉淀变绿也跟O[,2]无关。作者新近提出一种观点:FeSO[,4]与NaOH两溶液相混合生成的绿色物质是Fe(OH)[,2]的水合物Fe(OH)[,2]·nH[,2]O。绿色的深浅跟多种因素有关:NaOH与FeSO[,4]溶液的浓度越小,Fe(OH)[,2]的水合程度越大,绿色色泽越深;反应溶液的温度越高(热溶液中),Fe(OH)[,2]的水合成度越低,绿色色泽也越浅。因此要想在水溶液中制得没有水合的,像AgCl、BaSO[,4]那样的白色沉淀,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所以,FeSO[,4]与NaOH两液相混合生成的Fe(OH)[,2]总是白中显绿,那是正常的。那种刻意追求制白色Fe(OH)[,2]的做法应当适可而止。

无需再举,我想这10个例子可以说明当前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还缺乏基础性。看似一些小实验、小问题,我们曾经忽略了它的探索性和研究性价值。这里有必要提醒读者:当前,善小不为,是一种值得克服的倾向。

四、脱离实际

1.理论实际

《化学教育》2003年6期32页有一道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的化学实验题:“10mL,2mol·L[-1]CuCl[,2]溶液中投入10gAl片。”

观察实验现象,引发学生联想,学生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反应放热十分激烈,生成大量H[,2];(2)生成大量铜泥;(3)溶液由蓝绿很快变成棕黑色;(4)由于Al(10g)过量,溶液最后呈五色透明(AICl[,3])。

反应过程于下:

最初:3CuCl[,2]+2Al=2AlCl[,3]+3Cu

CuCl[,2]水解生成的H[+],2Al+6H[+]=2A1[3+]+3H[,2]↑

平行反应

稍后:CuCl[,2]+Cu=2CuCl

再后:CuCl溶解在CuCl[,2]中生成Cu[CuCl[,2]][,2]CuCl[,2]+2CuCl=Cu[CuCl[,2]][,2](深棕黑色)

读者注意,由于实验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文章分析说是观察到的:①溶液绿色变淡继而产生蓝色沉淀;②溶液变黑,有Cu(OH)[,2]分解生成黑色CuO沉淀;③Al片周围有白色CuCl沉淀。实验证明这3种现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而也是不可能观察到的。

2.学生实际

《化学教育》2003年6期20页“(6)在少许NaOH的酚酞溶液中逐滴加入氯水,到最后一滴突然褪色。问:这是中和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面对这种问题是何等艰难的选择!

从实验的角度考虑:在酚酞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酚酞被氧化破坏,再滴入NaOH,无显色反应发生;在NaOH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NaOH被完全中和,再滴入酚酞,也没有显色反应发生。再有,一般说来,无机酸碱反应是快速反应,无机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快速反应,如何判断谁先谁后呢?

再从逻辑的角度考虑:红色的NaOH酚酞溶液褪成无色,要么是NaOH没有了,要么是酚酞没有了,还有就是两者同时没有了。还有什么可能呢?

因此,我认为这种题脱离了学生实际,也没科学基础,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创新能力”(原题要求)是一种误导。

3.操作实际

把一块82g的极薄的纯铁片浸入428g硫酸铜溶液中,等反应完毕后(假定这时CuSO[,4]里的Cu已全部析出),把附有Cu的铁片从溶液中取出并洗净、干燥,再称量得83.5g。问:

(1)Fe片上附有多少Cu;

(2)原CuSO[,4]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评析 题目叙述的操作过程与实际操作结果相差太大。

首先,这82g“极薄”和“纯净”的Fe片就未必切合实际。82gFe近2两,拾起来沉甸甸的;薄了,面积大。就以厚0.1cm的Fe片可达100cm[2],这就不太方便在烧杯里实验了,更何况是“极薄”!在我们这样的基础化学实验室里,再强调个“纯净”既不符合实际(也不必要),还会招来有理说不清的麻烦(纯Fe反应速度慢)。

其次,把“附有Cu的Fe片取出、洗净、干燥……”实际情况是,Fe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的Cu很难附着在Fe片上。由于Fe与Cu[2+]反应的同时,还有Fe与H[+]的反应,生成的H[,2]从Fe表面出来,大大阻止了Cu在Fe片上的固附能力,大量Cu将不在Fe片上,而是以Cu泥的形式沉积在烧杯底部。既然如此,后续的操作还有什么意义呢?

读者只要稍加留心,脱离操作实际的实验题并不少见。

五、惟纲、惟书,因循守固

毋庸置疑,教学大纲、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必须遵循的,它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学科教育教学的积淀。毫无疑问,大纲和教材具有绝对的合法性和绝对的权威性。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那种“忠于大纲、忠于教材;惟纲惟书、因循守固”的思想成了教师们教学的潜意识,扼制(杀)着教师的创造性。应当看到,在这与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今天,我们的大纲、教材的编著者天天都在酝酿着推陈出新,如果我们还在那里亦步亦趋,一以贯之地顶礼膜拜,这是非常可悲的。为此,我们本着一种负责的态度对固守着“完美无缺”的教材中的实验问题提出若干质疑,供参考。

1.初三化学28页“家庭小实验图2-4”:在小玻璃杯中加入2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糖块。在如此宽阔的玻璃杯液面上,有谁能看到糖块溶解前后溶液(水)的体积变化?

2.初三化学53页图3-9,把用碱石灰干燥后的H[,2]去蘸取肥皂液吹氢气泡,这干燥得合理吗?

3.初三化学55页:用排气法收集一小试管H[,2],移近灯焰,没有尖锐爆鸣声,被认为H[,2]已纯净。合理吗?

从北京大学严宣申教授那里得到指教:已知H[,2]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74.2%(体积H[,2]),这就表明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大于74.2%,就不爆炸(点燃时),那么,上述“被认为H[,2]已纯净”可视为混合气中H[,2]的体积分数>74.2%。与此类似,试验CO[,2]是否已满,可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文献报道,当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小于10%(也有报道11%),即不助燃烛火、油灯、火柴燃烧(在电影中也有过这样的镜头:矿工们被困井下,围着看一灯火,灯灭时(不助燃),人还活着)。

因此,中学化学要求的“已纯”(H[,2]、O[,2]、Cl[,2]、C[,2]H[,2]……)是指:“可以用它进行实验,并能达到预期要求,而不应是“100%”或“接近100%”的纯。

4.初三化学166页实验8-24:试管中注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有2种可能:一是CuSO[,4]的量多,NaOH的量少(几滴嘛);二是CuSO[,4]的量少(或溶液很稀)NaOH的量多(虽然几滴,如果NaOH溶液很浓)。前者生成的沉淀呈绿色,成分是CU[,2](OH)[,2]SO[,4],它对热很稳定,受热不易分解;后者生成蓝色沉淀,成分是Cu(OH)[,2],它对热不稳定,放在空气中或稍微加热即会分解变黑(CuO)。根据教材所叙述的实验,生成物肯定是Cu[,2](OH)[,2]SO[,4],而不是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生成Cu(OH)[,2]。

5.高一化学19页[实验1-4]的实验现象明显,但不属于Ba(OH)[,2]·8H[,2]O与NH[,4]Cl反应时所吸收的热量。这个热效应(吸热)是NH[,4]Cl溶解在Ba(OH)[,2]·8H[,2]O的结晶水中所吸收的热。

实验可以证明:把饱和Ba(OH)[,2]溶液与饱和NH[,4]Cl溶液相混合,有微弱的热现象发生,如果把Ba(OH)[,2]+2NH[,4]Cl=BaCl[,2]+2H[,2]O+2NH[,3]↑的反应视为吸热反应。那无疑会有借柴生火之嫌。

6.高一化学68页图4-6氯水受光照的实验。据我所知,没有人在教学中(课堂上)做过这个实验。原因是教材没有说明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许多人以为关键是:①Cl[,2]水要饱和;②氯水要新制的;③日光直射。就笔者的经验,真正制约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要把新制的饱和的氯水大胆地在暗处置放它十天半月后”,让氯水中有更多的次氯酸(HClO)以后再行光照,才会一举成功。

7.高一化学87页填空题4(题略,附图)。

鉴于活泼的Cl[,2]、Br[,2]能把I[,2]氧化成IO[,3][-],使I[,2]淀粉蓝色溶液褪成无色。再者,Cl[,2]、Br[,2]、I[,2]三者之间在通常情况下很容易生成黄色卤素互化物。这样,A处棉球尽管可以呈橙黄色,已不是单纯Br[,2];B处棉球尽管可以呈紫黑色,已不是单纯的I[,2];而C处则根本不会有蓝色的特征现象出现。一句话,命题者的初衷经不起实验检验。建议把这个题从以后的教材中删去。

8.高二化学13页图1-17:第一,建议用生石灰(CaO)与NH[,4]Cl混合加热制NH[,3],比用熟石灰(Ca(OH)[,2])要好;

第二,讨论中要求学生回答“收集氨的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用什么溶液浸润”。笔者认为,放置棉花团是必要的,“应用什么溶液去浸润”,这纯属多此一举。因为,如果这个问题在这里成立,那在制氯化氢那里也成立?

9.高二化学88页图4-14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即使是石英玻璃管)有不破裂的吗?再有,检验(爆鸣)生成的H[,2],完全没有必要事先经过干燥处理。

10.高二化学158页图6-7测定乙醇跟钠反应放出H[,2]的体积的装置。这个实验自上世纪50年代引自苏联教材,因为难度太大,几乎没有人去完成过这个实验(实验误差太大,失去了测定和推导乙醇分子结构的意义),建议删除。

如果我们承认这些确实是教材之不足,那惟纲,惟书,因循守固的教育思想一定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在教学中的问题意识(要能提出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是革故鼎新的前提。问题只怕无,不怕有;只怕少,不怕多。2000多年前,伟大的诗人屈原写《天问》,他一口气提了172个问题,对于宇宙和人类历史提出了多方面的怀疑和质问。有人曾经问到爱因斯坦,他的那些重要的科学概念是怎样产生时,他回答说,这是由于自己“最不理解那些人们以为最可理解的东西”而产生的。高山仰止!在大师们光辉思想的激励下,我们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做了一些实证探索和粗糙的理性思考,想必一定是正确与错误并存的,抛砖引玉旨在供同行们切磋琢磨,共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革故与鼎新做出我们的贡献。

标签:;  ;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经验探索与理性思考_化学实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