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县妇幼保健院 湖南会同 418300
【摘 要】目的 讨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MRI 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别和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后的79 例临床以及病理资料都完整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分期与MRI 分期的差别,并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做比较。结果 临床分期与MRI 分期的符合率为65. 8%,临床分析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59.5%;MRI 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77.2%。结论 子宫内膜癌手术前临床分期准确性比较差,且期别越晚准确性越低;而MRI 能够多方位的清晰的反映子宫内膜癌的癌灶及肿瘤的侵袭范围,对子宫内膜癌手术前的分期有比较高的判断价值;而手术病理分期是最能够显示肿瘤的生长范围以及状态。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MRI 分期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高发患者,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患者发生危险性增加,有家族肿瘤遗传倾向,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2]。临床对子宫内膜癌最常用的分期方法有:临床分期、MRI 分期以及手术病理分期[2]。本文对我院79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将临床分期与MRI 分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别与手术病理分期做了对比,目的是探讨观察3 种分期方法的差别以及对指导临床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并判断预后的价值和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 月至2016 年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后的79 例有完整的临床以及病理资料的子宫内膜癌病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8~ 70 岁之间,平均(52.8± 1. 86)岁,年轻子宫内膜癌病人(≤45 岁)15例(19. 0%),中老年子宫内膜癌病人(> 45 岁)64例(81.0%)。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过多以及紊乱,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等。
1.2 研究方法:全部的病例手术前全部用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来获取子宫内膜,然后进行病理检查后以确定诊断,诊刮的同时探查了宫腔的深度并且参照了1971 年FIGO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标准进行了分期[1],同时进行了MRI 检查,并且进行了分期[2]。所有的病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依据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参照1988 年10 月FIGO 的子宫内膜癌分期标准进行了手术病理分期[1]。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 0 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术前临床分期与MRI分期比较情况术前临床分期与MRI 分期比较符合率为65.8%。见表1。
3 讨论
恶性肿瘤的分期与预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是以肿瘤的分期作为选择依据,故正确的肿瘤分期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期的主要临床方法包括:术前临床、M R I以及手术病理分期三种类型。一般临床分期是通过诊刮的时候探查宫腔的深度来确定分期,但临床分期方法不能准确判断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例如腹膜后的淋巴结转移情况、附件或宫颈受累程度、肌层浸润等。用该方法来判断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避免临床分期的局限,目前常用MRI 检查来确定子宫内膜癌的分期。MRI 对软组织分辨力高,能够非常清晰显示子宫、子宫颈、以及盆腔内间隙、盆腔的其他脏器[3]、盆壁的解剖图谱等,具有多方位、多层次、多序列扫描以及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等特点。用于判断术前子宫内膜癌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MRI 分期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比较早期的盆腔和腹腔中淋巴结转移以及对盆腹和腹腔中较小的肿瘤病灶不易被发现。为了提高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准确性,1988 年FIGO(国际妇产科联合会)推荐使用手术病理分期标准,是为了能够对子宫内膜癌的病变范围与程度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对术后是否需要近一步继续治疗,并后续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但此分期方法只能用于手术中或手术后,不能用于判断术前子宫内膜癌的病变程度和范围。
以上数据显示,临床分期Ⅰ期的61例患者中,有44 例与MRI 分期是一致的,符合率为72.1%;临床分期Ⅰ期的61例患者中,有17例由临床分期的Ⅰ期上升为了MRI 分期的Ⅱ期和Ⅲ期。而临床分期Ⅱ期的18 例患者中,只有有8例与MRI 分期相符,符合率44.5%;临床分期Ⅱ期的18 例患者有10例上升为了Ⅲ期。以临床分期Ⅰ期 与MRI 分期作为参照,将临床分期Ⅰ期与Ⅱ期或以上期的病例进行了比较,准确判断Ⅰ期的准确性明显高于Ⅱ期或以上期,显示了临床分期用于判断肿瘤病变程度和范围较大的患者准确性较差。临床分期与MRI 分期的总体符合率为65.8%。在61 例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中,术后手术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仅有37 例相符,符合率60.7%;有24例患者由临床分期Ⅰ期上升为手术病理期的Ⅱ期和Ⅲ期。而临床分期Ⅱ期的18 例患者中,只有有8例与手术病理分期Ⅱ期分期相符,符合率44.5%;临床分期Ⅱ期的18 例患者有9例上升为了Ⅲ期。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总体符合率为59. 5%。以上数据显示,MRI 分期的符合率要高于临床分期。将临床分期与MRI 分期做比较后发现:分期越高则差别会越大,显示出肿瘤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则越广,若采用临床分期,则误差会越大。在MRI 分期为Ⅰ期的44例患者中,术后分期任是Ⅰ的有36 例,符合率81. 9%;有8例上升为了Ⅱ期和Ⅲ期。在MRI 分期为Ⅱ期的22例患者中,术后分期任是Ⅱ期的有16 例,符合率为72.7%;有4 例上升为了Ⅲ期。MRI分期是Ⅲ期的13 例患者中,术后分期任是Ⅲ的有9例,符合率为60.0%。MRI 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77.2%。
综上所述,临床分期、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三种方法都具有临床价值和意义,在临床上要将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才能够更为准确的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肿瘤生长的情况与程度。从而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用以上三种分期方法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期,根据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情程度,按照标准步骤来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科学的分期、评估,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曹泽毅.妇科肿瘤学[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755 -756.
[2]张梅筠.子宫内膜癌74 例临床分析[J] . 黑龙江医学,2006,30(1):37-38.
[3]冷启刚. MRI 对判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10):774 - 776.
[4]刘圣华,储成凤,赵维英. 磁共振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 J]. 现代医学,2008,36(1):21-25
论文作者:杨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子宫内膜论文; 病理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肿瘤论文; 率为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