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蒋丹兰,尹丽红,陈锁玉

(红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122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服药依从性的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为(48.8±5.2)分,对照组抑郁评分为(57.7±10.3)分,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7.3±5.3)分,对照组焦虑评分为(54.2±6.3)分,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具有96.8%依从率,对照组整体具有80.0%总依从率,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艾滋病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增强患者服用依从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护理干预;负性情绪;服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240-02

艾滋病又称为后天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是免疫缺陷病毒侵犯机体免疫系统造成的,患者因大量免疫细胞被杀死而出现免疫力降低和免疫功能缺陷,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最终出现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病。当前临床中较为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就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但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用药依从性下降,进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同时由于该疾病无法治愈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这也会对患者服用依从性产生影响。为进一步提升艾滋病患者服用依从性、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本文选择对收治艾滋病患者122例进行研究,对其中部分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122例艾滋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艾滋病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包括24例女、36例男,年龄范围23~44岁,平均年龄(29.0±2.8)岁;观察组包括28例女、34例男,年龄范围24~45岁,平均年龄(28.8±2.9)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用药指导、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通过基线测评,评估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爱好、性格,以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有效掌握。②强化和患者沟通,对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疏导,对患者遭遇问题进行耐心倾听,对患者内心动态变化进行及时了解。③组织患者接受健康知识讲座,让其对病因、疾病发展形成全面认知,帮助其认识到负性情绪的不良影响,引导其在治疗过程中提供有效配合。④引导患者家属在精神、生活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周围的关爱,进而树立坚持治疗疾病的信心,以相对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1.3 评定标准

应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同时对患者服用依从情况进行统计,其中完全依从为患者依据医嘱要求主动服药,未擅自增减药物剂量;基本依从为患者存在排斥服药心理,但能够按剂量服用,但存在用药拖延的情况;不依从为患者擅自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总依从率等于完全依从率、基本依从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中使用SPSS 21.0软件,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抑郁、焦虑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抑郁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为(48.8±5.2)分,对照组抑郁评分为(57.7±10.3)分,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7.3±5.3)分,对照组焦虑评分为(54.2±6.3)分,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艾滋病为慢性传染性疾病,病毒入侵会严重破坏人体免疫系统,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会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该疾病具有病情复杂、致死率高、不可根治、病程长的特点,加之人们普遍对艾滋病存在歧视,多数艾滋病患者会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进而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更有甚者会出现轻生、拒绝治疗,出现服用依从性严重降低,最终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近年来临床中开始广泛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在心理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和患者开展有效沟通,并对患者内心创伤进行全面了解,在同情和安慰患者基础上,针对性疏导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内心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护理人员联合患者家属,在情感等方面给予患者支持、鼓励,帮助患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使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相关研究显示,在艾滋病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艾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帮助患者对不良情绪进行宣泄,从精神、心理等方面支持患者,进而实现对负性情绪的缓解。护理后观察组服用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强化患者对治疗的认识,依医嘱用药。

【参考文献】

[1]杨茜,李雨昕,黄艳芳等.探讨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5,38(5):505-508.

[2]万彬,曹燕,金燕等.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孕产妇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4):516-519.

[3]李玉华,孙盈红,张宏伟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7):1195-1196.

[4]刘瑞华,姚定珠,李素红等.艾滋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免疫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92-93,115.

[5]徐莎莎.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7):5423-5423,5426.

论文作者:蒋丹兰,尹丽红,陈锁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蒋丹兰,尹丽红,陈锁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