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_政治论文

艰苦奋斗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_政治论文

艰苦奋斗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艰苦奋斗论文,不可忽视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业的精神,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这种精神曾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取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艰苦奋斗这个法宝也逐渐被人们淡忘了。于是便出现了一股提倡能挣会花、鼓吹高消费、甚至用公款吃喝玩乐的不良风气。这些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威胁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此,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阶段,都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要“依靠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依靠人民的艰苦奋斗来实现”。这就给我们的党务工作者提出一个课题,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把艰苦奋斗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造成一种强大的声势,变成人民大众的自觉行动。

艰苦奋斗是对党员和干部政治立场的考验

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的珍贵,江泽民同志说:“党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艰苦奋斗的本色。实现党的崇高理想,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奋斗,广大党员和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永不停步地前进。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来说,这也是对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的一种考验。”看来艰苦奋斗决不是喊口号、走过场能达到的,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都紧锣密鼓地宣传鼓动,制定政策。我省省委就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已经接触到了大量实质性工作,1997年7月6日省委向中纪委、监察部检查组作汇报,证明了已获阶段成果,我市市委也就制止奢侈浪费行为制定了若干规定和实施意见。1997年5月2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若干规定》。以上这些足以看出我们党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制止奢侈浪费的决心。因此,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来说,能不能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从政治的高度上来认识。

干部走什么路,群众迈什么步。讲艰苦奋斗,首先要从党员和干部做起,给群众做出榜样,在群众中树立起党员和干部艰苦朴素的良好形象,才会形成良好的艰苦奋斗的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凡事都是这样,哪里干部的素质好,那里的群众觉悟就高。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干部开会说的一样,实际做起来另行一套,群众谁还买你的帐呢?

党的方针政策要党员、干部来传达贯彻,党的优良传统要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伟大并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事迹,雷锋暂短一生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事是常人办不到的,就在平平凡凡小事中,认真地实实在在地做,十几年如一日艰苦奋斗,他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为国内外所赞誉。1997年6月8日《黑龙江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的《三十一载艰苦创业志不渝,李俊荣节俭精神铸厂魂》一文,报道了绥化市红卫橡胶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李俊荣同志艰苦创业的事迹:一任厂长,31年来未用公款请任何一个人吃过饭;31年受过6次公伤,花销近万元, 未从厂里报过一分钱;31年按合同兑现上级奖励给她50万元各种资金,她全部用于企业生产和职工福利上。

正是在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认真学习的。

艰苦奋斗是振兴事业、培养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

艰苦奋斗是一种高尚品德,勤俭度日、勤俭持家自古被人赞颂。艰苦奋斗的习惯是一种在政治上可靠的表现,养成艰苦奋斗习惯,人会更勤劳、更精明,领导者有了这种精神企业就兴旺,就有凝聚力,人们自然就会算能干,效益自然增加。艰苦奋斗还可以培养人们良好的职业道德,也适应行行业业、适应每个人。有一个环卫工人,他一年四季背个破工具袋,里边有弯弯曲曲的铁丝、镙帽等,一年四季很少到材料部门领料。一次工友们用的笤帚破散后扔了,他一根根捡回来,用工具袋内铁丝一道道捆起来,把重新捆好的五把笤帚交库。每年秋天,他到各个有花圃的地方采集花籽,为企业节约购花苗款6000余元。有一个个体饭店的老板,他对前来就餐的顾客宣传节约就餐,根据就餐人数卖菜,对那些显富,炫耀自己豪爽,大大方方花钱请客者,他劝说人家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对那些饭菜吃不完的顾客,他把下顿能吃的装进塑料袋让客人带回家吃。这些事人人身边都有,处处存在,又容易做到,艰苦奋斗的好习惯,有助于培养人们良好的职业道德。

艰苦奋斗是职工爱厂爱国的具体体现

在大庆石油会战以及后来油田开发建设中,大庆人不畏重重困难,艰苦奋斗,形成了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缝补厂精神、回收队精神、修旧利废精神、在艰苦的年代里,大庆人就是靠艰苦奋斗精神拿下了大油田。1966年5月4日,周恩来总理来缝补厂视察,肯定了这种“缝补精神”。对厂里职工说:“你们做得好,要继续艰苦奋斗。”后来厂房扩大了,设备增加了,财富创造多了,但他们仍发扬“一厘钱精神”,为国家节约一寸布、一两棉花、一个钮扣。缝补厂精神不断激励人们前进,在全国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艰苦奋斗就是爱国。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把艰苦奋斗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

增强全社会的艰苦奋斗意识势在必行

在一些地方,我们的“法宝”艰苦奋斗精神,荡然无存了,除了一些腐败现象外,在民间大手大脚浪费现象也处处可见。大到开会讲排场,小到婚、丧、嫁、娶讲规模。生活提高了这是事实,但如此奢侈,也是丧失斗志的开始。它不但使人们变懒了,就连孩子也会跟着学坏。就此而言,艰苦奋斗教育势在必行,而且是长期、细致的系统教育工程。要在全社会造成一种声势,使人人认识到艰苦奋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领导干部必须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是,这个问题没有引起普遍的重视,许多地方和部门抓的不够,以至奢侈浪费成风。奢侈浪费已是消极颓废的表现,也是腐败问题得以产生和蔓延的温床,如果现在再不引起大家高度重视,不坚决加以整治,后果不堪设想。”要把艰苦奋斗教育列到党的建设之中来抓,通过上党课、党内学习、小组活动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开展一系列有影响的活动,引导群众同我们一道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当然,这决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应定目标,定纪律,有布置,有检查。对那些艰苦奋斗意识淡薄的,要进行教育,也要设艰苦奋斗监督岗。对党员、干部大手大脚、生活上不节俭的行为,在组织生活中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那些有腐败问题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开展无情的斗争,让群众看到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决心。

其次,在全社会轰轰烈烈地把艰苦奋斗教育开展起来。街道、商业服务业等等,做到不丢一个瓶盖,不落一个输液管,一切废旧物品都让它到它应到地方去。除了人们自觉行动外,也应采取经济管理手段,分段划片,责任到人。定期召开总结会、表彰会,艰苦奋斗报告会、演讲会,把艰苦奋斗事迹作为评选模范的重要条件。各级组织要认真抓艰苦奋斗教育,把它作为对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个干部是否做到艰苦奋斗,要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再次,艰苦奋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托儿所、学校都应把艰苦奋斗列为教育内容,家长要配合好这方面教育。要组织中小学生看有关方面电影,请校外辅导员讲艰苦奋斗教育课,到教育基地参观,到工厂、农村、街道接受示范教育,让他们知道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是每个人应该也必须养成的美德。

国家富强离不开艰苦奋斗,民族振兴也离不开艰苦奋斗,我们的事业需要艰苦奋斗精神,社会需要全民增强艰苦奋斗意识,艰苦奋斗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标签:;  ;  ;  ;  

艰苦奋斗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