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单元整合预学单设计初探
余晓丽 浙江省天台县坦头镇中心小学 317206
摘 要:单元整合预学单供给学生的是自主阅读的思路,教给学生的是自主学习的方法,力求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设计时需注意:1.第一人称表述显亲切;2.目标明确化;3.方法指导具体化;4.单元统整化;5.评价驱动化。
关键词:自主学习 预学单 单元整合
新课改以来,很多教师开始尝试单元整合教学,课内外海量阅读也应运而生,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预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预学单早就不是一个新鲜词,自教学改革以来,早就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预学顾名思义是在教师教授新课前出示的预习题,根据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来设计,所以又称为“预学单”。单元整合预学单不同于课时预学单,它是着眼于整个单元的文本、学习导语、课后习题等,给学生一种自主阅读的思路模式,给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集合。
一、单元整合预学单设计目的
1.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单元整合预学单能从宏观角度帮助学生目标明确地学习整组课文,形成从整合角度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这不仅能在语文学科应用,还能延伸到其他各学科、各领域。
2.了解学情,提高教学效率。单元整合预学单,能将学生对整合文本的理解程度、学习的困惑、兴趣点一一暴露,这样的预习生成就能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重新调整思路,提高教学的效率。
3.达到轻负高效的效果。单元整合预学单的设计,将原本分散的每课预习作业整合为一体,看问题的角度不但多样化了,比如求同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而且离开了繁琐,事半功倍。
二、单元整合预学单设计原则
1.基于课程标准,紧扣单元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学单的设计是基于课程标准,紧扣单元目标,为单元教学所服务,依单元特点所设计的。
2.立足学生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单元整合预学单服务对象是学生,应发挥其导向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关注学生差异,体现分层预习。在设单元整合学习单计时需要教师有全局意识,照顾到个体差异,设计分层预习,选做预习内容。
三、预学单的设计内容和要求
1.第一人称显亲切。第一人称作为主观的心理描写,易于抒发情感。用“我”的角度来叙述的是“我”所见、“我”所闻,“我”所感,这才是“我”的内心世界。阅读时,作者成了“我”,读者也变成了“我”。单元整合预学单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出现,既具有鼓励性与肯定性,又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
2.目标明确化。一张预学单的设计目标明确,学生自然也就知道预习什么,预习哪儿了。
3.方法指导具体化。单元整体预学单的设计需注重方法的具体化、清晰化、明确化指导,让学生知道单元预习的方法和步骤,将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连成一条线。
(1)读通的方法,如读读、圈圈、画画、查查、想想等。
(2)理解的方法: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
(3)概括内容的方法:段意法、要素法、问题法、课题法、中心句法。对于高段学生来说,他们已掌握一些基本的预习经验,只有目标明确、方法具体,才能保证预习效率,习得学习方法。
4.单元统整化。单元预学就要求教师统整单元资源,精心合理地设计简洁明了的问题。教材主要使用不同材料,运用不同方式来表达同一个主题,它把一个大主题具体化,还使学生学习如何用不同的材料来表达同一主题。在教材单元主题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再组合成话题型、体裁型单元,让学生运用方法统整教材资源。
5.评价驱动化。单元预学单的评价亦是不容忽视的,教师仅通过自己的评价,既增加了工作量,又收效甚微,而生生评价、家校评价则不同了,既有新鲜感,又有竞争性,还能增添成就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驱动。单元预学单鼓励评价多元化,以此实现评价的驱动作用。
设计使用这样一张单元整合预学单,使原本不可视的预习过程有了一定的可控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预习质量,也为新学习方式增添了色彩。
但预学单的内容选择不宜过多,更不能面面俱到,设计的问题角度应广,答案的形式尽量开放化、多样化,避免标准答案式评价,而应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作为长期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觉时 单元整合教学环境下预学单设计初探[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7,(10)。
[2]周丽敏 有效预习,让语文课堂更精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7)。
[3]陈翠丽 有效的预习——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石[J].学周刊,2014,(06)。
[4]沈红霞 浅谈小学语文预学单的设计和使用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6,(36)。
论文作者:余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单元论文; 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评价论文; 目标论文; 教师论文; 的是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