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科收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的生活质量状况、出院后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科学用药、生理功能、饮食管理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强化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护理;应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ursing. Methods 80 cases of CHD in September 2013 ~2016 year in February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division of cardiovascular patients,according to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discharge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fter nursing th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patients social function,scientific treatment,physiological function,diet management,quality of life score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and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and nursing work.
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被称之为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冠心病通常被划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两种类型,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冠心病已经演变成影响个体健康水平的一类常见疾病,并且伴随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冠心病患者若想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优质护理的参与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达到调整与优化患者身心状况,缓解患者痛苦的目标。本文以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为论点,对其应用实效性进行阐述,现做出如下报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科收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43~82岁,平均(65.4±3.1)岁。所有患者都满足WHO编制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常见临床症状有心律加快、心前区疼痛、胸部放射性疼痛逐渐蔓延至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甚至休息或熟睡时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都有可能出现。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具体是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经心理护理,同时确保手术仪器准备的齐全性,对患者生命体征与病情发展密切观测,做好给药、通知患者做各项指标检查基础护理工作等。
观察组 行优质护理模式。具体包括的内容可以做出如下概述:(1)术前护理 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做各项指标检查,向患者与家属详细介绍我科环境与基础设施,冠心病最佳治疗手段与成果,对患者术前2d的饮食进行指导,做好备皮与手术仪器准备工作[1]。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做好相关信息交流,共同抚慰患者焦躁紧张情绪,强化治疗依从性;保持良好交流沟通,给以患者心理支持;(2)术后护理 内容是多样化的,一是环境护理,护理人员把患者安放于普通病房内,并确保环境的安静性与通风的顺畅性,精心进行每一项内容,并参照患者现状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例如对于能够自理生活的患者,那么在其饮食起居方面的帮助应该减少;若患者术后生活自理存在困难,应积极主动向患者提供帮助,常见的拍背、体位转移等,每2h翻身一次,以防压疮、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合理要求,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类问题,并阐述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优质,协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二是对患者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确保营养摄入的充足性与全面性,尽可能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少摄入脂类物质;告知患者早期锻炼介入的重要性,以患者体质为基点开展各项体育锻炼,强化其抵抗能力,为最佳预后效果取得奠定基础。
1.3效果判定标准
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对两组患者护理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分内容大体上涵盖患者的社会功能、科学用药、生理功能、饮食管控,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情况越好;对两组患者出院后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测评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t对其进行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社会功能、科学用药、生理功能、饮食管控评分分别为(82.3±5.7)、(76.4±4.5)、(83.7±3.4)、(74.2±5.1),与(62.1±4.3)、(45.1±4.9)、(71.2±3.4)、(46.2±4.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39例(97.5%),对照组患者26例(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作为现代医学新兴医护模式,在重视患者自身病症护理的基础上,重视患者社会、心理、精神、饮食以及运动等方面的护理[2]。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基础护理护理模式、强化护理的针对性、全面性与整体性,对患者饮食、运动进行指导。结果证明,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在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等方面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社会功能、科学用药、生理功能、饮食管控评分分别为(82.3±5.7)、(76.4±4.5)、(83.7±3.4)、(74.2±5.1),与(62.1±4.3)、(45.1±4.9)、(71.2±3.4)、(46.2±4.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39例(97.5%),对照组患者26例(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强化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嵬嵬.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01:208-209.
[2]普丽丽.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03:565-566.
论文作者:陈佳,魏雪,程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差异论文; 意义论文; 饮食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