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_教育论文

和谐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_教育论文

和谐教学模式建构原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模式论文,原理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和谐教育认为,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学校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途径、方法、手段和时空安排等等)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及发展水平不适应。由此引发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滋生与蔓延、教育质量和效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等问题的出现。为了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和谐教学紧紧抓住了这个基本矛盾,运用系统理论的“组合质变”原理,着力调整教学过程诸要素的关系,优化要素的结构,追求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和谐程度的提高。从本质上讲,和谐教学模式就是要使学校各种教学活动所产生出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与个体差异性——即学生身心发展基本规律,保持在和谐的状态之中。和谐教学模式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是学校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发展需要及发展水平在和谐基础之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使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力量,最大限度地适应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状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益。现实的教学活动普遍存在着效率和效益不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及其现实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也就是说,“教”与“学”还没有处于和谐状态之中,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发展来说是隔靴搔痒。

和谐教学模式要求教育者要从学生素质的发展需要出发,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发展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结合学生发展的不同层次需求,整体设计各种教育要素的结构,统筹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减少和避免各教育要素间、各种教学活动间的内耗与相互干扰,使教学过程的“硬环境”与“软环境”都处于和谐状态中。通过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去适应、改善和提升学生的发展需要与发展水平的层次,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的发展。教育者要在学生新的发展基础上,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追求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达到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程度与状态,实现同频谐振,教学相长。

所以,持续不断地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性,既是和谐教育的本质,也是和谐教学模式区别于其它教学模式的质的规定性。

标签:;  

和谐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