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论文_马海艳

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425000

【摘 要】目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舒适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施行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身心不适,在巩固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充分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观察与体会

作为心血管内科一项常见的病症,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因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因素,对患者的心肌造成损伤,使得心肌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大大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进而无法维持心脏的排出量[1]。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浑身乏力、液体潴留等。而对于老患者而言,由于其年纪大,身体各项机能发生明显下降,治疗依从性也比较差。在此种形势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就具有重要意义[2]。基于此,本文以我院106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例,通过对部分患者展开舒适护理干预,获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6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其中,男65例,女41例;年龄段为:62-87岁,平均(71.8±6.5)岁;疾病类型:高血压心脏病38例,冠心病32例,扩张型心肌病2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9例;NYHA分级:Ⅱ级24例,Ⅳ级39例,Ⅲ级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对症治疗、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展开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对病房进行布置,增加病房的生活化气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注意维持室内的安全、整洁、安静,将湿度控制在50%至60%左右,温度则控制在23℃左右;定期开窗通风,确保房间空气流通。在开展各项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动作轻缓,以免影响患者的休息。此外,当条件允许时,可让患者收听收音机或看报纸,从而减轻其精神压力。

(2)体位舒适护理:考虑到水肿及气喘等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其采取半坐卧的体位,并对其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分析,以此为依据,适当调整床头高度,确保患者感到足够的舒适。

(3)输液舒适护理:对于输液的剂量及速度,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非常敏感,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循规定开展输液操作,并注意防止输液过快,以免造成短时间内患者心脏负荷过大,进一步加重其临床症状。考虑到患者每天都需要接受输液治疗,可留置静脉针,以免多次穿刺加重患者的痛苦。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严格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切不可对输液速度进行随意调节。

(4)心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展开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明确其是否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并深入分析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以此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例如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预后情况等知识,告知他们良好的心态可加快病情的康复。同时,还可让治愈出院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心功能与治疗前相比上升2级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心功能与治疗前相比上升1级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心功能未得到改善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来统计并分析文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x2来检验组间的构成比,当组间存在的明显的差异,也即P<0.05时,则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9%,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结论

作为大多数心脑血疾病的最终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同时也是导致老年人群死亡的一项重要原因。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此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给老年群体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3]。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高,因而难以获得最佳的效果。此时,对患者展开舒适护理干预就尤为有必要。

舒适护理作为整体化护理内涵的延伸,要求护理人员全面以患者为中心,在提升自身的操作水平,改善护理设施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操作,从而达到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的目的,使其生理及心理到最为愉悦的状态[4]。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由于其对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因而容易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而对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产生阻碍作用。此时,护理人员就需要对其展开相应的护理操作,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在促进专业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从环境、睡眠、疼痛及心理等方面出发,给予患者优质的舒适护理服务,让其充分感受到温暖与关爱,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息,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在本实验中,接受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周瑜利[5]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身体及心理上的不适,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仇建华.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0):217-218.

[2]杨丽娟.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0(03):97-98.

[3]杜剑兰.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大家健康,2013,7(11):235.

[4]叶芹.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观察与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4):71-72.

[5]周瑜利,刘亚平,刘艺华.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12):2664-2665.

作者简介:

马海艳,女,(1984.08--)汉族,本科学历,主管护师,38710242@qq.com;工作单位: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8病区;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

论文作者:马海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论文_马海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