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泉州产业休闲游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敬科[1](2020)在《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研究 ——休闲社会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因此我国目前正在加速推进城镇化。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城市休闲空间生产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便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资本的作用,再加上我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缺乏必要的规划与法规引导,且往往流于形象工程,这导致我国城市休闲空间严重不足,异化现象凸显,空间正义缺位。事实上,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的合理规划,有利于构建和谐、高尚的城市休闲社会休闲空间,为城市社会社会环境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社会背景,保障城市人民的生活品质的提升,从而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市休闲空间是休闲社会活动的空间载体,然而它不仅是场所、建筑物和景观等的简单汇聚,也是城市居民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的“人化”的休闲空间,是城市休闲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城市休闲空间的物质性空间的生产属于建筑学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侧重于城市休闲社会空间的生产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大量中外文献的分析、归纳和总结,以及综合运用跨学科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力求简要梳理西方城市休闲空间发展脉络与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的现实困境,同时力求实事求是地从休闲社会学的视角考察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的全貌,并尝试为我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第一,详细分析西方城市休闲空间发展脉络与当代困境。西方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经过“理想城市建构时期的城市休闲空间发展”、“功能主义规划时期的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系统规划时期的城市休闲空间发展”、“人本主义规划时期的城市休闲空间发展”和“城市综合规划时期的城市休闲空间发展”五个阶段。并指出西方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的当代困境——城市休闲空间正义缺位,并从“城市休闲空间正义的价值意蕴”、“城市公共休闲空间遭到挤压”、“城市休闲空间区隔与社会排挤”和“城市休闲空间同质化与共享性的冲突”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在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基础上梳理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理论的发展逻辑,揭示“城市休闲空间本质特征:社会属性—生产方式”,总结“城市休闲空间生产关系的演化规律”,阐述“城市空间生产关系的动态平衡”过程,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城市休闲空间生产”予以哲学批判,并对“城市休闲空间生产”予以资本批判和异化批判。第三,通过对我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现状与问题的剖析,指出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动力与困境。第四,在分析中国城市休闲空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在中国城市空间发展进程中推进空间正义的中国未来城市休闲空间生产之路,具体包括提出城市休闲空间多样性社会价值修补路径,用信息技术重构城市休闲空间生产与在中国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维护空间正义等。
林电安[2](2020)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厦门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乡村振兴在十九大报告中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被提出,各地方政府也紧随其后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细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自2016年起特色小镇的建设受国家诸多政策的支持,加快了特色小镇的建设进程,小镇的建设具有文化保护与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保护生态自然资源等功能,其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故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可行之径。本文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结合福建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南平市建瓯市小松镇及漳州市长泰县林墩乐动谷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总结得出现阶段小镇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公共设施基础不足,存在安全问题”、“文化底蕴挖掘不足,存在同质化问题”、“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存在管理问题”、“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存在停滞问题”及“体育赛事运营不足,存在病态问题”等。针对现有问题,据已有研究经验加上实地走访及咨询访谈提出“完善公共设施基础,排查安全隐患”、“塑造特色文化,避免千镇一面”、“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人才储备”、“释放政策红利,优化审批程序”、“培育特色产业,增强自我“造血”能力”等对策。面对厦门市缺乏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的问题,本文依靠厦门市内厝的现有资源丰富,基本条件符合构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按照点轴系统理论建成中心放射、一弧四区的建设结构,构想打造厦门市内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并提出农户自主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引导模式以及企业投资模式等开发模式以供开发者参考。
李莞尔[3](2019)在《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泉州中心市区内沟河水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受到多方位的重视,“海丝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在传承海丝文化和塑造“海丝”品牌形象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城市滨水区长期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文化和文明,是一个城市的门户和窗口。受全球一体化文化趋同现象的影响,中国城市滨水景观在形式上过多地追求现代化,在内容上忽视文化内涵,导致景观的地域特征不明显,文化魅力不突出。文章旨在通过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以文化应用引导滨水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笔者将海丝文化作为城市滨水景观的研究导向,以文脉延续、批判性地域主义、场所精神、环境行为学和符号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归纳、理论与实践结合等研究方法,以泉州“海丝”文化与城市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海丝文化和城市滨水景观的概念和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用资料收集法系统性的归纳总结泉州“海丝”文化的内容和特点。结合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为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应用策略提供理论指导。以泉州“海丝”文化为研究视角,分析海丝文化与城市滨水景观的有机联系,以现有的理论基础为指导得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以“海丝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思维体系。论文主要以海丝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文化导向的视角研究城市滨水景观的形式和内涵如何更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在理论基础研究和对海丝文化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得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四大应用原则,即文化传承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整体规划原则。并尝试提出更系统、更具有针对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即宏观策划形象主题、中观设计总体布局、微观表达文化内涵的三维观设计思维体系。最后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将三维观的设计策略通过泉州市中心市区内沟河滨水景观设计的实际项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验证理论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黄晓慧[4](2018)在《邵武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文中指出休闲农业是指以农业和农村为背景,以城市的居民为主要对象,以田园风光、农村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特产品为基础,以观赏农村自然风光、参与农村生产劳动、体验农家生活乐趣、接受农业科技教育、品尝农村特色产品等为主要内容,用以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健身等多项需求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业态。在如今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和旅游业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型产业,它的发展对于提升当地农业竞争力、缓解农村资源约束、满足居民休闲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福建省邵武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休闲农业的发展势头良好,陆续出现了和平古镇现代农业生态休闲景观体验园,水北镇草荷塘休闲农业观光园、卫闽镇乡村休闲采摘基地等休闲农业示范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有效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但是从整体水平和长远的发展来看,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邵武市休闲农业的发展问题。本研究在休闲经济学理论、农业多功能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选择福建省邵武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邵武市发展休闲农业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优势有:农业生产基础扎实、生态文化优势明显、城市交通日益便捷、市场需求不断扩大;(2)劣势有:产品开发同质化,项目特色不足、宣传推广手段少,营销力度不够、经营管理较粗放,服务水平不高、整体品牌效应弱,发展氛围不浓;(3)机遇有: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区域旅游格局的建设契机、不断提升的消费能力、闽台合作的巨大潜力;(4)威胁有:资金投入紧张、外部竞争加剧、季节差异明显、游客需求提高。在SWOT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结合走访调研邵武各乡(镇)、街道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提出邵武市休闲农业发展构想:(1)加大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2)扩大营销宣传,打造产业品牌;(3)立足邵武市情,实现特色发展;(4)充实人才队伍,提升管理水平;(5)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质量;(6)加强闽台合作,推动产业对接。研究结果对邵武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邵武市民众拓宽经济收入提供重要途径,对邵武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雪葳[5](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刘芳[6](2017)在《泉州境外游客文化旅游偏好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1月26日,泉州的“古泉州(刺桐)史迹”被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推荐作为中国申报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项目之一。作为海丝之路最东端的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旅游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纷至沓来。然而如何避2古城旅游均质化,调整和优化泉州文化旅游资源,满足入境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要成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其旅游的行为与偏好的研究对于旅游目的地基于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真实了解境外游客对泉州文化旅游的偏好并对其进行目的性研究,以求更深入更具体地优化泉州对外文化旅游线路,响应中央“一带一路”发展,重塑泉州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都市形象,助推泉州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
王金福[7](2017)在《泉州市丰泽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业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出台,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技术、食品安全意识等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十三五”时期将迎来我国休闲农业发展高峰期。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泉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形势呈良好局面,在泉州市各辖区、县域范围内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并取得较好成绩。以泉州市丰泽区为例,对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其优势、劣势、挑战与机遇,对泉州市丰泽区休闲农业发展进行综合性研究。本文研究主要立足于以调查分析法及SWOT分析法为基础,并结合文献法,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通过论文的分析和研究,笔者得出主要结果有:正处于发展上升期中的泉州市丰泽区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休闲农场体验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镇旅游、休闲度假五种主要发展模式。结合地理区位因素、经济以及民俗等相关因素分析,泉州市休闲农业的主要消费市场可划分为晋江消费市场、永春消费市场、安溪消费市场、惠安消费市场等4大区域。结合泉州市丰泽区休闲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发现其发展虽然有农业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城镇化不断深入、交通较为快捷、地理及生态环境起支撑作用的优势和政府大力扶持、居民休闲时间增多、人均收入快速提升等发展机遇,却有着同质化程度高、宣传力度不足、从业人员专业性较差的劣势和面临着生态环境的破坏、休闲农业游市场和其他类型旅游的激烈竞争等挑战。通过综合分析和借鉴相关成功案例的典型做法,笔者认为丰泽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采取的对策为:政府支持,发挥引导作用;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突出特色,发展产业园区;结合网络,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素质,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安全,增强制度构建。通过多元化的发展,可培育出具有泉州市丰泽区区域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
刘正坤[8](2017)在《“空间异化”视角下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再建构 ——泉州、厦门为例》文中认为未来城市精神文明、科技文明为载体的城市空间系统,将是“人文情怀与空间精神”、“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共同打造的富有生命力的城市空间系统。城市空间的健康运作,离不开城市空间消费群体以及城市空间本身的发展影响。以人为核心的休闲偏差以及休闲空间本身表现出来的非人性化、恶化现象的加剧,导致休闲空间整体异化现象明显,严重影响城市休闲空间的健康发展。休闲空间异化离不开消费群体休闲行为、节奏等影响,也离不开空间本身在空间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影响。如何就休闲空间为主体,对休闲空间异化现象进行重新规整,对城市休闲空间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建构,也成为了目前城市休闲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泉州市、厦门市为例,对泉州市区(鲤城区、丰泽区以及洛江区部分地区)、厦门市(岛内以及鼓浪屿地区)传统休闲空间的梳理以及公共休闲空间的现状梳理,分析总结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异化现状以及其影响因子,寻找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再建构的策略和路径。本文首先依据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相关分类标准,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进行综合型、专项型公共休闲空间的分类。其次对泉州、厦门的传统休闲空间的发展历程以及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泉州、厦门公共休闲空间现状及形态特征进行梳理,剖析泉厦城市休闲空间结构以及形态特征,寻找城市休闲空间异化特征与空间结构以及形态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公共休闲空间异化的核心。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厦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在空间发展特征、空间结构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在空间异化的内在因子层面,其特征较为统一。其异化主要都体现在公共休闲空间的生产、空间时间以及社会关系层面。文章最后部分基于地方认同、公众参与、空间活力等空间建构原则,从休闲文化、地域特色、公众参与等层面提出公共休闲空间的再建构策略。此外,结尾部分还对商业空间、虚拟空间对物质性公共休闲空间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一定的分析补充解释。
郝文敏[9](2017)在《黄山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当今旅游已从“走马观花”向“文化深度”的方向转变,文化和体验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的潮流和趋势。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和新引擎。为适应大众旅游的时代潮流,十三五时期黄山市提出“旅游+”及发展“全域旅游”的两大战略。旅游新常态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机遇。十三五时间国民经济步入新常态,随着休闲需求的释放及休闲旅游意识的提高,茶文化旅游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新时尚。2016年黄山被授予“中国名茶之都”的响亮称号。黄山茗茶众多,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优质的自然景观资源及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齐全的茶文化旅游资源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目前黄山的茶文化旅游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升温,黄山茶文化旅游进一步开发已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此,本论文就黄山茶文化旅游的开发进行深入的探讨。首先,本论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茶文化、茶文化旅游等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其次,本论文从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两大主类对黄山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通过分析得出黄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为:优越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茶叶及茶文化历史,响亮的“名茶之都”称号、特有的徽州茶道、丰富的徽州茶风及茶俗,随后对黄山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接着,在文献研究、市场调查分析及SWOT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黄山茶文化旅游在开发中所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随后,通过分析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相关理论,构建出黄山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本文从观光型茶文化旅游产品、度假型茶文化旅游产品、专项茶文化旅游产品、茶生态养生旅游产品四个方面进行产品开发,并设计出相应的茶文化旅游产品线路,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希望本论文能对黄山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论文认为黄山的茶文化旅游资源不仅丰富且别具特色,当前旅游新常态为黄山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迎来良好的机遇。
李程[10](2016)在《泉州市构建城市品牌的政府行为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品牌已被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一个好的城市品牌对外有助于集聚发展要素资源,对内有助于提升市民凝聚力,形成推动城市发展的巨大合力。地方政府作为城市品牌构建的推动者,其打造城市品牌的政府行为将直接影响城市品牌的塑造与推广。本文研究福建省泉州市构建城市品牌的政府行为。泉州在历史上曾为“东方第一大港”,改革开放以来,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高速发展,支撑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7年排名福建省首位。本文主要研究泉州拥有历史文化名城,民营经济特区等众多潜在城市品牌,因缺乏政府行为引导整合,其城市品牌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其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今经济发展状况。而这其中,泉州市政府对城市品牌规划定位、历史文化保护开发、产业品牌提升推广等方面的政府行为有存在需要优化和改进的地方。文章通过提出泉州城市品牌建设中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立足于解决该问题,借鉴先进城市经验,提出泉州地方政府在构建城市品牌的措施建议。主要建议有:一是立足自身优势,科学确立品牌,具体建议由地方政府引导,突出泉州市历史文化优势、民营经济等优势,科学定位、做大做强泉州市城市品牌。二是政府要围绕打造泉州品牌,构建支撑“城市品牌”的载体,推动“城市品牌”关键项目建设,为品牌做好打造、支撑、宣传和推广,推动城市品牌广为接受、深入人心。
二、开发泉州产业休闲游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泉州产业休闲游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研究 ——休闲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城市空间生产面临的价值困境 |
1.1.2 休闲空间生产:—种可能的改变力量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相关重要概念 |
1.4.1 空间转向 |
1.4.2 城市空间 |
1.4.3 城市休闲空间 |
1.5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6 研究方法、思路与内容 |
1.7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2.西方城市休闲空间发展脉络与当代困境 |
2.1 西方城市休闲空间发展脉络 |
2.1.1 理想城市建构时期的城市休闲空间发展 |
2.1.2 功能主义规划时期的城市休闲空间发展 |
2.1.3 系统规划时期的城市休闲空间发展 |
2.1.4 人本主义规划时期的城市休闲空间发展 |
2.1.5 城市综合规划时期的城市休闲空间发展 |
2.2 城市休闲空间正义缺位:西方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的当代困境 |
2.2.1 城市休闲空间正义的价值意蕴 |
2.2.2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遭到挤压 |
2.2.3 城市休闲空间区隔与社会排挤 |
2.2.4 城市休闲空间同质化与共享性的冲突 |
3.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理论及其哲学批判 |
3.1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
3.2 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理论的发展逻辑 |
3.3 城市休闲空间的动态生产过程 |
3.3.1 城市休闲空间本质特征:社会属性—生产方式 |
3.3.2 城市休闲空间生产关系的演化规律 |
3.3.3 城市空间生产关系的动态平衡 |
3.4 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的哲学批判 |
3.4.1 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的资本批判 |
3.4.2 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的异化批判 |
4.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现状与问题 |
4.1 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进展 |
4.1.1 积极的休闲政策为城市休闲空间生产提供政策支持 |
4.1.2 城市休闲空间生产蓬勃开展 |
4.1.3 城市休闲空间生产促进和谐社会建构 |
4.2 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动力 |
4.2.1 市场力——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的内生动力 |
4.2.2 政府力——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的外在动力 |
4.2.3 社会力——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的反馈动力 |
4.3 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困境 |
4.3.1 资本操纵下的同质化城市空间生产 |
4.3.2 城市休闲空间区隔与社会排挤 |
5.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的未来之路 |
5.1 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的机遇与挑战 |
5.1.1 中国城市郊区化与城市休闲空间生产 |
5.1.2 中国城市有机更新与城市休闲空间生产 |
5.1.3 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休闲空间发展 |
5.2 城市休闲空间多样性社会价值修补路径 |
5.2.1 评估存量城市休闲空间,完善城市休闲空间布局 |
5.2.2 保留传统休闲空间“斑块”, 鼓励休闲空间多样化开发 |
5.2.3 慎重对待原有支路网结构,打破休闲空间封闭式围墙 |
5.2.4 保障城市休闲空间多样化,增强小尺度休闲场所营造 |
5.2.5 引导居民参与休闲空间生产,提升公众空间认知感 |
5.3 用信息技术重构城市休闲空间生产 |
5.3.1 信息技术改变人类对休闲的认知 |
5.3.2 信息技术影响下城市休闲空间特征 |
5.3.3 信息技术为城市休闲空间生产提供动力 |
5.4 在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过程中维护空间正义 |
5.4.1 我国城市空间生产正义问题存在的必然性 |
5.4.2 我国城市休闲空间正义的弥合路径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乡村振兴视域下厦门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乡村振兴 |
1.1.2 特色小镇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重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重点 |
1.4.3 研究难点 |
1.4.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1.2.1 特色小镇的研究综述 |
2.1.2.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综述 |
2.2 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
3 福建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3.1 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2 南平市建瓯市小松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
3.3 漳州市长泰县林墩乐动谷体育特色小镇 |
3.4 福建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概况总结 |
4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4.1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公共设施基础不足,存在安全问题 |
4.1.2 文化底蕴挖掘不足,存在同质化问题 |
4.1.3 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存在管理问题 |
4.1.4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存在停滞问题 |
4.1.5 体育赛事运营不足,存在病态问题 |
4.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对策 |
4.2.1 完善公共设施基础,排查安全隐患 |
4.2.2 塑造特色文化,避免千镇一面 |
4.2.3 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人才储备 |
4.2.4 释放政策红利,优化审批程序 |
4.2.5 培育特色产业,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
5 厦门市内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构想 |
5.1 基本概况 |
5.1.1 交通条件 |
5.1.2 山之众 |
5.1.3 水之灵 |
5.1.4 田之裕 |
5.1.5 园之趣 |
5.1.6 人文禀赋 |
5.2 厦门市内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构想 |
5.2.1 厦门市内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 |
5.2.2 厦门市内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主题 |
5.2.3 厦门市内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结构 |
5.2.4 厦门市内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运动休闲路线 |
5.2.5 厦门市内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配套设施 |
5.2.6 厦门市内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开发项目 |
5.2.7 厦门市内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重点项目培育 |
5.2.8 厦门市内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开发模式 |
5.3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5.3.1 促进文化的保护、再现及创新 |
5.3.2 带动区域产业多元融合,促进经济发展 |
5.3.3 保护生态自然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泉州中心市区内沟河水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丝文化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
1.1.2 城市滨水区的建设没有充分体现文化价值 |
1.1.3 泉州海丝文化的魅力需要展现 |
1.2 相关概念解读 |
1.2.1 海丝文化 |
1.2.2 城市滨水景观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海丝文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泉州海丝文化解析 |
2.1 对海丝文化的总体认知 |
2.2 泉州海丝文化的发展阶段 |
2.2.1 泉州海丝文化发展期 |
2.2.2 泉州海丝文化繁盛期 |
2.2.3 泉州海丝文化没落期 |
2.2.4 泉州海丝文化新时期 |
2.3 泉州海丝文化资源梳理 |
2.3.1 民居古建 |
2.3.2 航海贸易 |
2.3.3 美术雕刻 |
2.3.4 宗教信仰 |
2.3.5 民俗艺术 |
2.3.6 手工技艺 |
2.4 泉州海丝文化的特点 |
2.4.1 泉州海丝文化的文化特质 |
2.4.2 泉州海丝文化的精神内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案例研究 |
3.1 基础理论研究 |
3.1.1 文脉延续理论 |
3.1.2 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 |
3.1.3 城市设计理论 |
3.1.4 场所精神理论 |
3.1.5 环境行为学理论 |
3.1.6 符号学理论 |
3.2 实践案例研究 |
3.2.1 泉州海丝艺术公园 |
3.2.2 韩国汉城清溪川复原工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
4.1 海丝文化与城市滨水景观的联系 |
4.1.1 海丝文化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作用 |
4.1.2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对海丝文化的反作用 |
4.2 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
4.2.1 文化传承原则 |
4.2.2 以人为本原则 |
4.2.3 因地制宜原则 |
4.2.4 整体规划原则 |
4.3 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设计思维体系 |
4.3.1 宏观思维下的城市滨水景观形象主题策划 |
4.3.2 中观思维下的城市滨水景观总体布局设计 |
4.3.3 微观思维下的城市滨水景观文化内涵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海丝文化的泉州市中心市区内沟河景观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上位规划分析 |
5.1.3 现状分析 |
5.2 内沟河景观形象主题策划 |
5.2.1 形象主题 |
5.2.2 目标愿景 |
5.2.3 设计理念 |
5.3 内沟河景观总体布局设计 |
5.3.1 景观总体结构设计 |
5.3.2 景观功能分区设计 |
5.4 海丝文化在内沟河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
5.4.1 龙头山文化艺术中心 |
5.4.2 泗泾园 |
5.4.3 传统生活体验带 |
5.4.4 庙行广场 |
5.4.5 民俗艺术体验带 |
5.4.6 笋浯古韵文化体验带 |
5.4.7 五堡文化广场 |
5.5 景观专项设计 |
5.5.1 景观栏杆 |
5.5.2 城市家具 |
5.5.3 标识标牌 |
5.5.4 艺术雕塑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邵武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基础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休闲农业研究 |
1.3.2 国内休闲农业研究 |
1.4 本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邵武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2.1 邵武市基本情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区划人口 |
2.1.3 地形土壤 |
2.1.4 水文水质 |
2.1.5 气候特征 |
2.1.6 农业资源 |
2.1.7 农业经济状况 |
2.2 邵武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2.2.1 概况 |
2.2.2 产业分类 |
2.2.3 市场需求与客源特点 |
第3章 邵武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1 优势(STRENGTHS) |
3.1.1 农业生产基础扎实 |
3.1.2 生态文化优势明显 |
3.1.3 城市交通日益便捷 |
3.1.4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
3.2 劣势(WEAKNESS) |
3.2.1 产品开发同质化,项目特色不足 |
3.2.2 宣传推广手段少,营销力度不够 |
3.2.3 经营管理较粗放,服务水平不高 |
3.2.4 整体品牌效应弱,发展氛围不浓 |
3.3 机遇(OPPORTUNITY) |
3.3.1 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 |
3.3.2 区域旅游格局的建设契机 |
3.3.3 不断提升的消费能力 |
3.3.4 闽台合作的巨大潜力 |
3.4 威胁(THREAT) |
3.4.1 资金投入紧张 |
3.4.2 外部竞争加剧 |
3.4.3 季节差异明显 |
3.4.4 游客需求提高 |
3.5 邵武市休闲农业SWOT分析矩阵图 |
第4章 邵武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构想 |
4.1 总体思路 |
4.2 发展理念 |
4.2.1 培育核心品牌理念 |
4.2.2 可持续发展理念 |
4.2.3 多元开发理念 |
4.3 对策及建议 |
4.3.1 加大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 |
4.3.2 扩大营销宣传,打造产业品牌 |
4.3.3 立足邵武市情,实现特色发展 |
4.3.4 充实人才队伍,提升管理水平 |
4.3.5 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质量 |
4.3.6 加强闽台合作,推动产业对接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5.2.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5.2.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泉州境外游客文化旅游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文化旅游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二节 境外游客偏好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三节 泉州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情况 |
第四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泉州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泉州概况 |
第二节 泉州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
第三节 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泉州境外游客文化旅游偏好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旅游问卷调查设计 |
第二节 问卷调查过程 |
第三节 问卷结果处理与分析 |
一、泉州境外游客的基本属性分析 |
二、泉州境外游客决策形成分析 |
三、泉州境外游客旅游动机分析 |
四、泉州境外游客文化旅游偏好要素分析 |
(一) 文化旅游产品类型偏好分析 |
(二) 文化旅游产品要素重要性的描述分析 |
(三) 境外游客对泉州旅游的认知和相关旅游要素偏好分析 |
第四节 问卷调查结论 |
第五章 基于境外游客旅游偏好的泉州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统筹全域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业而发展规划 |
第二节 实施古城复兴计划展现“见人见物见生活”古城魅力 |
第三节 加强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打造泉州文化旅游品牌 |
第四节 完善旅游配套建设优化文化旅游环境 |
第五节 对接现代技术手段扎实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
第六节 强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增强旅游发展合力 |
第六章 研究成果及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泉州市丰泽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休闲农业园发展研究 |
1.3.2 国内休闲农业园发展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研究创新之处 |
2 休闲农业发展相关理论分析 |
2.1 休闲农业概念界定 |
2.2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3 农业区位理论 |
2.4 体验经济理论 |
2.5 区域经济理论 |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泉州市丰泽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休闲农业园数量与分布 |
3.3 休闲农业园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
3.4 休闲农业园的发展成果 |
3.5 丰泽区周边休闲农业消费市场情况分析 |
3.6 基于AHP模糊评价模型的丰泽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 |
4 泉州市丰泽区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农业基础扎实 |
4.1.2 文化底蕴深厚 |
4.1.3 城镇化不断深入 |
4.1.4 交通较为快捷 |
4.1.5 地理及生态环境起支撑作用 |
4.2 劣势分析 |
4.2.1 同质化程度高 |
4.2.2 宣传力度不足 |
4.2.3 从业人员专业性较差 |
4.3 发展机遇 |
4.3.1 政府大力扶持 |
4.3.2 居民休闲时间增多 |
4.3.3 人均收入快速提升 |
4.4 面临挑战 |
4.4.1 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 |
4.4.2 休闲农业游市场竞争激烈 |
4.4.3 面临其他类型旅游的挑战 |
4.5 成功案例分析及启示 |
4.5.1 成功案例分析 |
4.5.2 启示 |
4.6 促进泉州市丰泽区休闲农业发展建议 |
4.6.1 政府支持,发挥引导作用 |
4.6.2 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 |
4.6.3 突出特色,发展产业园区 |
4.6.4 结合网络,加大宣传力度 |
4.6.5 提升素质,重视人才培养 |
4.6.6 注重安全,增强制度构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空间异化”视角下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再建构 ——泉州、厦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课题的选择 |
1.2 研究背景 |
1.2.1 城市化步伐的推进与休闲生活的需求提升 |
1.2.2 休闲方式的多样以及空间效益的并重 |
1.2.3 休闲空间异化现象严重 |
1.2.4 休闲空间异化现象是休闲空间建构的关注点之一 |
1.2.5 选题紧扣本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以及难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休闲 |
2.1.2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 |
2.1.3 异化与空间异化 |
2.2 理论基础研究 |
2.2.1 社会空间生产/再生产理论 |
2.2.2 马克思休闲理论 |
2.2.3 城市休闲空间中“空间异化”相关理论 |
2.2.4 城市休闲空间分类研究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2.3.1 城市休闲空间研究的纵向深入 |
2.3.2 城市休闲空间研究的横向深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分类研究 |
3.1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分类原则 |
3.2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分类依据 |
3.3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分类体系 |
3.3.1 主类 |
3.3.2 亚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休闲空间发展及公共休闲空间现状分析 |
4.1 研究范围及对象说明 |
4.1.1 研究范围 |
4.1.2 公共休闲空间与商业消费空间 |
4.2 泉州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发展分析 |
4.2.1 泉州传统城市空间发展现状与特征 |
4.2.2 泉州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现状及空间结构分析 |
4.2.3 公共休闲空间空间发展特征分析 |
4.2.4 公共休闲空间组织构造变化特征 |
4.2.5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
4.3 厦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发展分析 |
4.3.1 厦门城市空间发展现状与特征 |
4.3.2 厦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现状及空间结构分析 |
4.3.3 公共休闲空间空间发展特征分析 |
4.3.4 厦门公共休闲空间组织结构变化特征 |
4.3.5 厦门城市休闲空间结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泉州、厦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异化现状及特点分析 |
5.1 公共休闲空间异化类型与表现方式 |
5.1.1 休闲空间生产本身的异化 |
5.1.2 公共休闲空间生产实践的异化 |
5.1.3 公共休闲空间社会关系的异化 |
5.2 泉州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异化分析 |
5.2.1 空间异化现状特点研判 |
5.2.2 公共休闲空间异化影响因子 |
5.3 厦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现状及异化现象分析 |
5.3.1 空间异化现状分析 |
5.3.2 公共休闲空间异化影响因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泉州、厦门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异化影响因子分析 |
6.1 宏观层面 |
6.1.1 政策行为及导向性探讨 |
6.1.2 休闲异化与消费主义 |
6.1.3 社会关系异化 |
6.1.4 休闲文化、休闲精神的发展趋势 |
6.2 微观层面 |
6.2.1 公共休闲空间休闲行为的异化 |
6.2.2 公共休闲空间形态及布局层面 |
6.2.3 休闲效益的异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再建构 |
7.1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再建构的设想 |
7.2 公共休闲空间再建构原则 |
7.2.1 地方认同感强 |
7.2.2 公众参与性强 |
7.2.3 空间活力性强 |
7.2.4 人本主义原则 |
7.2.5 新旧分区原则 |
7.3 公共休闲空间再建构策略 |
7.3.1 以人为本的大众休闲理念的植入 |
7.3.2 增强城市地域特色,提升地方空间认同感 |
7.3.3 复兴传统休闲空间,建全参与监督机制 |
7.3.4 加强传统-新型公共休闲空间联系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休闲空间相关讨论 |
8.2.1 商业性休闲空间发展的合理定位 |
8.2.2 虚拟休闲空间对城市空间建构的影响 |
8.3 创新点与局限 |
8.3.1 研究创新点 |
8.3.2 研究局限性 |
8.4 启示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黄山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红利支持 |
1.1.2 茶产业扶持政策不断深化 |
1.1.3 文化旅游逐步升温 |
1.1.4 黄山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文化旅游的概念 |
2.1.2 文化旅游者 |
2.1.3 文化旅游产品 |
2.1.4 茶文化旅游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文化旅游的研究 |
2.2.2 茶文化的研究 |
2.2.3 茶文化旅游的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2.4 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4.3 文化旅游理论 |
第3章 黄山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
3.1 黄山茶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
3.1.1 自然资源 |
3.1.2 人文资源 |
3.2 黄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
3.2.1 优越的地理环境 |
3.2.2 响亮的“名茶之都”称号 |
3.2.3 悠久茶叶、茶文化史 |
3.2.4 独特的徽州茶道 |
3.2.5 丰富的徽州茶风、茶俗 |
3.3 黄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
3.3.1 资源种类丰富,品位较高 |
3.3.2 资源特色优势明显 |
第4章 黄山茶文化旅游市场调查及SWOT分析 |
4.1 黄山茶文化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
4.1.1 调查研究的方案设计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4.2 黄山茶文化旅游SWOT分析 |
4.2.1 优势(S—Strengths) |
4.2.2 劣势(W—Weaknesses) |
4.2.3 机遇(O—Opportunities) |
4.2.4 威胁(T—Threats) |
第5章 黄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
5.1 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 |
5.1.1 彰显地方特色原则 |
5.1.2 突出独特性原则 |
5.1.3 综合开发原则 |
5.1.4 市场导向原则 |
5.1.5 开发与保护原则 |
5.2 黄山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 |
5.3 黄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
5.3.1 观光型茶文化旅游产品 |
5.3.2 专项茶文化旅游产品 |
5.3.3 度假型茶文化旅游产品 |
5.3.4 茶生态养生旅游产品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黄山茶文化旅游市场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泉州市构建城市品牌的政府行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城市品牌和地方政府行为的理论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关于城市品牌和地方政府行为的理论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品牌和地方政府行为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城市品牌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品牌的概念 |
2.1.2 城市品牌的特征 |
2.2 政府行为相关理论 |
2.2.1 现代政府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3 城市品牌构建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
2.3.1 地方政府进行城市品牌打造的动力 |
2.3.2 打造城市品牌的政府行为基本路径 |
2.3.3 打造城市品牌的政府行为 |
第3章 泉州城市品牌建设中政府行为分析 |
3.1 泉州市城市品牌构建现状 |
3.1.1 泉州市概况 |
3.1.2 泉州市城市品牌构建现状分析 |
3.1.3 泉州市城市品牌构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4 泉州打造城市品牌可行性分析 |
3.2 泉州城市品牌建设中政府行为现状 |
3.2.1 重视做好城市规划、定位 |
3.2.2 重视保护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
3.2.3 重视培养产业品牌 |
3.2.4 重视打造承载城市品牌的载体 |
3.3 泉州市城市品牌建设中政府行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泉州市城市品牌建设中政府行为存在问题 |
3.3.2 泉州城市品牌建设中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章 国内外构建城市品牌的政府行为经验借鉴 |
4.1 国外城市相关经验 |
4.1.1 会展之都:汉诺威 |
4.1.2 欧洲门户:阿姆斯特丹 |
4.2 国内城市相关经验 |
4.2.1 古城保护:西安、苏州 |
4.2.2 城市整体运作推广:青岛、大连 |
4.2.3 新兴旅游城市的整体营销:丽江、乌镇 |
4.3 国内外城市品牌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启示 |
第5章 泉州构建城市品牌的政府行为优化对策 |
5.1 科学定位城市品牌 |
5.1.1 充分论证城市品牌 |
5.1.2 推动形成城市品牌共识 |
5.2 科学规划城市品牌建设路径 |
5.2.1 推动“海丝国际文化”品牌 |
5.2.2 推动“海丝国际经贸”品牌 |
5.2.3 优化政府行为,推动文化品牌和产业品牌融成“品牌体系” |
5.3 构建支撑城市品牌的空间载体 |
5.3.1 打造集聚的中心城市载体 |
5.3.2 打造便利的复合式交通运输网 |
5.4 推动支撑城市品牌的关键项目落地 |
5.4.1 打造支撑城市品牌关键项目建设的平台 |
5.4.2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体现城市品牌的标志性工程 |
5.5 市场化方式运作城市品牌 |
5.5.1 成立宣传推广城市品牌的专业机构 |
5.5.2 推动多元营销 |
5.5.3 提升城市文化档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开发泉州产业休闲游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休闲空间生产研究 ——休闲社会学视角[D]. 李敬科. 浙江大学, 2020(01)
- [2]乡村振兴视域下厦门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研究[D]. 林电安. 集美大学, 2020(08)
- [3]海丝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泉州中心市区内沟河水系为例[D]. 李莞尔.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4]邵武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D]. 黄晓慧. 集美大学, 2018(06)
- [5]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泉州境外游客文化旅游偏好研究[D]. 刘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7(10)
- [7]泉州市丰泽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金福.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4)
- [8]“空间异化”视角下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再建构 ——泉州、厦门为例[D]. 刘正坤. 华侨大学, 2017(01)
- [9]黄山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 郝文敏.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10]泉州市构建城市品牌的政府行为优化研究[D]. 李程. 华侨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