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建筑钢结构工程渐渐变成我国建筑工程结构的主体结构。建筑钢结构拥有着施工步骤简单、项目资金成本的投入较少、施工周期较短等优势,因此受到建筑企业的广泛运用。建筑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增强对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从而提升建筑钢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1钢结构工程的特点
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为主要材料,具有工业化程度高、防风抗震性能好、绿色环保等特点。第一,工业化建造需要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的生产方式,在“互联网+制造业”浪潮的推动下,钢结构工程构配件实现标准化、定制化生产,在长距离运输中损耗率低、运输风险小,现场装配施工机械化程度高。第二,混凝土材料易受环境温度、湿度及气候变化影响,钢结构材料强度高、韧性较好、自重轻,能有效缓解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破坏。第三,钢结构工程安装是现场装配,钢材利用率高,且可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少。占用较小空间就能达到较好的稳定性,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小。
2建筑钢结构施工的技术要点
2.1钢结构的拼装施工
(1)拼装钢结构吊装机械选择,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对拼装使用的场地及吊装机械进行统一的考虑,场地内应采用压实机械压实,地基承载力满足规范的要求,四周设置排水沟渠,场地内设置一定的坡度,以不聚水为宜。
(2)对每段构件机械进行重量验算,取最大值乘以2倍的重量系数作为起重机械的选用原则,当采用两台机械吊装同一构件时,应进行吊装重量的验算,根据验算结果选用吊装机械。当受场地和机械起重能力条件限制时,对构件进行切割和分段,为保证工程质量,尽量提高起重机械的起吊能力,最大程度的减少现场拼装的段数,当不可避免时,现场拼装的位置,应设置在应力最小的四分位上。
(3)构件拼装时,应保持和及时纠正构件的预拱度、平面尺寸,使结构保持稳定性和不发生变形;对在装卸、运输、吊装等过程中破坏掉落的喷涂油漆,应在焊缝焊接完成,喷涂面漆时,同时进行,保证颜色的一致性及喷涂质量。
(4)构件的对接应采用精密仪器进行测量定位,所使用的量具、仪器、仪表等测量仪器必须经过计量部门的检查合格,在标定的期限内,同时应相互校验,确保安装的精度要求。由于GPS定位系统的测量误差较大,不能满足构件的定位要求,杜绝使用该系统对构件进行测量定位。构件比较复杂时,拼装时应进行空间三维放样,使构件的曲线平滑拟合,应多点精确定位,不能以折代曲或以弯代直,平顺对接,保证整体的平滑流畅。
2.2螺栓连接技术
高强螺栓的连接和普通螺栓的连接是螺栓连接技术中的两种类别,在进行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时,因为螺栓的连接的安装工作省力省时,需要运用的设施较简单,并且对安装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低等特点,如今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钢结构的施工中。可以根据螺栓受力的区别,分成三种类别,抗拉螺栓连接、抗剪螺栓连接以及同时承受两种受力的螺栓连接。因为螺栓拥有受力的性能,因此在未来的施工和设计中,对母材和螺栓间的连接性能比较重视。但是螺栓的连接同样拥有不足,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重视孔壁的承压破坏问题和抗剪连接螺栓的剪断问题。在进行钢结构的安装时,需要保障钢结构的安装准确性,避免栓不对孔的现象发生。并且对钢结构连接区中的螺栓紧固顺序需要拥有相关的标准,对紧固件连接质量进行控制的最终目的是要对高强度螺栓的连接质量进行控制。在安装之前,需要对高强度的螺栓摩擦面实施抗滑系数测验,对高强度的螺栓出厂证明进行批号的证实,还要实施批号的轴力测试,以及对高强度的螺栓摩擦面加工质量进行检验,要严格依照有关施工工序进行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施工。
2.3建筑钢结构焊接
建筑工程的钢结构制作完成好以后,需要将各个连接点进行焊接的处理。在选择焊接技术的时候,如果其中的某一种刚才使用的是新的焊接技术,就需要在使用该种焊接技术之前进行焊接技术的测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合焊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实际的特点,需要对工艺技术进行改进,从而调整,选择最佳的焊接技术,从而保证整体钢结构的质量。在进行焊接工作的时候,为了减少结构的表面出现油污与锈蚀造成的干扰影响焊接质量。在进行切割之前需要对钢结构的表面进行彻底的处理,保证其表面的干净整洁。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精密的切割技术,从而保证钢结构切割的质量。
2.4钢结构防腐、防锈施工
防腐施工应结合自然环境,施工温度应在10~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同时在雨、雾、雪和较大量灰尘条件下,禁止在室外施工。防腐施工前,施工人员应注意钢材表面处理是否到位,有无返锈或污染现象。在除锈12小时后即可喷涂底漆,对非防腐部位可以胶纸带覆盖。防腐涂料喷涂应注意厚度均匀、美观,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相应的检查和修补,直至防腐涂层厚度及外观合格为止。防锈漆喷涂时,防锈漆应搅拌均匀,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根据涂层厚度要求选择适应的喷涂方法,如高压无气喷涂或普通喷涂方法等。
3建筑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3.1完善施工方案
钢结构工程要实现定制化生产,对其结构设计、稳定性设计、安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构建三维模型进行钢结构深化设计,对杆件、连接节点、预埋螺栓等部件进行建模,优化参数,提高安装准确度。安装单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部署及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的措施。开工前组织土建和安装单位交接验收,并进行基础复测,重视图纸会审和交底,及时修正图纸中出现的问题。
3.2优化物资资源
规范钢材、高强螺栓、焊条、焊丝等材料及相应设备的采购,结合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选择信誉好的企业供货,核查企业的资质和执照,产品的质量证明合格文件和无损检测报告。设备和材料运送到企业后,要根据国家标准对其组织现场验收,核对设备和材料的类型、数量,对关键零部件进行复检,如钢材的强度、韧性、耐蚀性,高强螺栓的扭矩系数、焊丝的表面情况及物理化学性能等,进行归档并妥善存放。
3.3强化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
施工图纸是整个施工的依据,所以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优化。作为施工的最直接依据,工程开工前要组织人员熟悉工程图纸及与项目有关的规范标准、工艺技术条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而且要对图纸进行反复研究和探讨,不断完善施工图纸的科学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
3.4落实具体措施,保障各项规定得到坚定的执行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构和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根据质量控制的实际需要加强机构建设,配备完善充足的技术人员。而且每个人都要遵守严格的责任制,出现问题要有专人进行负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实施标准,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以及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以质量为抓手,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5竣工后的质量控制
在竣工之后主要是针对施工各个环节开展检查,严格的检查钢结构各个部分的构件。针对钢结构拼装、钢结构安装、钢结构焊接等各个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监察和控制。严格的检查钢结构的强度、钢结构的抗震能力、钢结构的耐用性等内容进行严格的把控。若发现钢结构施工环节中出现了质量问题,必须要及时的开展返工。严格的按照相关部门的质量要求开展质量监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领域当中,钢结构的应用愈加普遍,钢结构优势突出,因而提升钢结构施工技术和质量对于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有大有裨益,实际工程中,应当采取有效对施工的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全面提高整体施工质量,确保钢结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王永.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59+162.
[2]李薇.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化工管理,2018(32):63-64.
论文作者:丁敏,杜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钢结构论文; 螺栓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图纸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