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绿色节能伴随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提高,愈发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极力关注,属于建筑领域内举世瞩目的热议研究课题。随着未来诸多新型绿色节能工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未来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应用于生态环保建设必然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
0引言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社会上及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已经不只局限于建筑质量方面,对建筑工程的绿色节能功能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在建筑工程包装施工过程中,应当在了解绿色建筑特点的基础上绿色节能建筑包装施工技术进行应用,从而使建筑工程能够与绿色节能要求相符合。
1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
1)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我国的能源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与庞大,但是我国的人口众多,这就导致我国人均所能够拥有的能源资源就非常少,并且我国的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匀,突出能源较其他国家相对较少。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的国家,能源相对比较紧张。如果从现在起对当下所进行的建筑全面的实施节能设计标准以及有步骤的将节能推行在建筑中去,那么我国在2020年前就能够减少耗能将近4亿吨煤,从而有效的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
2)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煤的大量燃烧导致城市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我国很多城市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以及烟尘都已经超标。从全国总体来看,北方的污染情况要重于南方。因为北方的冬季需要取暖,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采暖所出现的污染问题是整个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主要来源。想要节省能耗,就要从源头上对建筑采暖采取对应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对上述出现的情况予以改善。
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在当下,人们所需要的居住环境是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我国地域比较辽阔,东西南北的温差比较大,并且就算两个同纬度的地方在气候方面也存有极大的区别。开展节能建筑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的能耗以及改善建筑内的环境,从而达到冬暖夏凉的情况,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2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分析
2.1节水施工技术
在建筑项目建筑程序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水,大多使用过后的水都要进入污水处置设备,之后再排放到外面的环境中,不符合经济。所以在建筑程序中引入节水措施,推动水源往复使用以及一水多用,以便提升水源利用效率。如,在基坑降水时抽取的地下水不要直接排放到外界,而是进行收集起来再混凝土搅拌的时候使用,因为地下水温度不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工作时的温度,例如还可以使用降雨雨水收集措施把雨水收集起来,运用建筑现场的喷洒降低尘土或者冲洗建筑设备等,此外流入到处理装置的废水例如钻孔程序中形成的废水等通过沉淀、过滤等程序能够直接再使用到钻孔程序进行生产泥浆抑或别的对水质需求不高的程序中。
2.2 土地资源的保护
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应充分考虑施工对周边地表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施工中务必有效防止出现土壤侵蚀及流失等问题。绿色施工中所出现的裸土情况务必及时利用砾石覆盖,或是种植极易生长的草覆盖在裸土上,确保土壤不会被侵蚀以及风化。若是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存在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则应构建良好的地表排水系统,加固土壤斜坡,尽量避免土壤流失现象的出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存在沉淀池及化粪池外溢等情况则应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处理,最终将外溢的杂物清运出现场,降低其对周边土壤的污染。
2.3节约材料
传统建筑施工往往会耗费众多钢筋、木材、水泥与砂石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应在建筑施工中强化宣传及教育,提高施工人员节约材料及环境保护意识。建筑施工要不断尝试应用环保型施工材料,让环保型建筑材料能充分的发挥在现代建筑中,建筑施工过程中充分应用这些材料,降低材料损耗。施工中各类木材制品及半制品均需缩减其现场制作,编制科学合理的材料应用规划方案,进行旧物二次回收利用,详细清理废弃材料。
2.4 固体废弃物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在开挖好土方之后则要把土体放置在施工现场较为空旷的地方,以便降低运输时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在地下施工完成之后则应采取原土对其施以回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产生的碎砖、塑料、装饰碎片、废包装箱及管线等各类建筑垃圾施以科学分类,比如某些塌落度较高的混凝土块可用于混凝土基础垫层中,多余的泥浆可以送至填埋场,有毒有害的废弃物质应经由专业部门施以回收,尽量避免其对土壤产生污染,从而达到高效节能和减排环保的效果。
2.5废弃排放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中时常伴有粉尘及废弃等物质的排放,这时需要采用针对性策略防止扬尘。施工现场所应用的水泥和石灰及细砂等材料在运输及放置时极易产生扬尘,这不仅仅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更是污染了环境,施工中应及时清理和洒水。施工现场内若是有锅炉则应采用节能材料,充分控制废弃排放。施工车辆及各类机械废弃排放务必符合相关规定,比如采用清洁能源燃油及燃料等,装设尾气净化器等。施工中务必对现场车辆及各类机械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便保障其正常运行。
2.6 场地占用节约
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应对施工场地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及布局,各类机械设备装置装设位置务必适应于实际要求。将极易泄露的装置设备,或者是具备污染性的各类材料安排于某些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或是道路边沿位置,便于施工材料运送顺畅。暂时性的建筑应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应避免出现大规模拆迁。科学有效的安全施工现场用地,合理安排各种材料及机械装置物资等,从而便于施工有序开展。沙子及水泥通常是置于混凝土设备附近,这能够降低水泥运送中产生粉尘及建筑临时占地面积。施工中应合理引进专业性较强的机械及其施工方法,降低机械装置投入及工程占用地。
3、建筑施工绿色节能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以最小的消耗代价保证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环保价值最大化,是当前建筑施工技术工艺应用的主要运用原则。简单而言,绿色节能技术工艺应用既要满足经济适用原则,又应当客观保证其节能技术规范运用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效益。
3.1高技术化发展趋势
建筑科技革命成果能够高度实现在于诸多新型工艺技术的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渗透,从而才能使建筑工艺技术应用具有活力,推动建筑技术工艺完成其内涵与外延的迅猛拓展。如此一来,建筑绿色节能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以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为主,是集结构精密化、规划集约化、功能多元化、操作自动化、建筑智能化、运行节能化等技术形态特点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发展方向。同样,在这种建筑技术工艺及建筑材料开发应用下,建筑节能工艺技术也不仅是在于对节能降耗、绿色减排等低碳技术的应用研究,同时也会更为注重其技术应用向智能化与功能多元化方向出发,以此才能全方位保全建筑产品的质量水准。
3.2生态化发展趋势
生态化发展要求促使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向更为高性能、长寿命、控能耗、高质量、能源再利用的发展方向迈进。在这种发展趋势与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理念下,建筑结构设计、能源材料选择、组织设计目标等都更具方向性与目标性,即更加需求全面考虑技术工艺或是能源材料应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此力求建筑产品可以与其周边生态环境和谐一致。同样,基于建筑节能施工技术面向生态化发展趋势发展,关于建筑的灵活性研究也十分重要。也就是说,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不能一味墨守常规,应能兼顾高新科技运用与生态效益实现保持和谐统一,使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降至最小化。
3.3工业化发展趋势
工业化发展属于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主流发展趋势,它力求将互换性与流水线概念引入到现代建筑施工组织活动中,强调通过现代化、工厂化的技术配套模式改变以往的传统加工方式。不论是在建筑构件材料应用方面,还是到最为常见的脚手架应用都将由工业生产模式完成,以保障建筑施工作业效率,为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成果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三、结束语
伴随着国内城市乡镇建设的速度日益增快,房屋的建筑数量日益增多,规模日益扩大,建筑业正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好的发展机会,要完成单位的永续、健康的发展,在将来的挑战中能够有一席之地就一定要紧跟社会时代的前进脚步,在建筑程序中使用绿色节能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把建筑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度减少到最低,并且还能够节省资源,进而减少单位的建筑成本,不过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因为方方面面的缘由,现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实践过程中使用的不多,所以在实践过程中,相关机构一定要倡导使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这样能够使绿色节能施工技术不在停滞在思想理论层面不前,而是能够真真实实的运用到建筑程序中,为建筑提供服务,进而对我们的居住环境、大自然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龙洪.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J].门窗,2014(7).
[2]展望.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节能设计技术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4 (10).
[3]李玮鹏.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
论文作者:刘宏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