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王小平现象——幼儿园“引领式”家长开放日的探索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园论文,家长论文,现象论文,王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王小平退学看应试教育的恐慌
石家庄市27中教师(王小平班主任) 徐俊改
王小平《本领恐慌》的问世,给教育界带来了强劲的冲击波,引起了全社会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我身为王小平当年的班主任,近日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记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是:“你对王小平的退学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她应该不应该上大学?”众所周知,王小平当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是我的掌上明珠。她的退学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她完全可以考入重点大学深造,顺利地走上至今我们多数人认可的人生坦途。然而现在,面对记者的采访,面对我这个勇敢地向应试教育挑战,潜心研究大成教育的弟子,我更多的不是惋惜和遗憾,而是油然而生的崇敬、恐慌:对开拓者的崇敬,对当今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的恐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普及中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使更多的学子进入高校深造,这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关键是我们传统的应试教育带来的深层次问题。应试教育偏离了人才培养、提高本领的根本目标,偏离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高考指挥棒下,教学方法单一,考核目标单一,一切都从属于考分,一切都为了考分,走入了一个跳不出来的怪圈。虽然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在今天仍然可以体会到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灌输的知识不等于能力,考试高分不等于高能,教育的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这难道不应感到恐慌吗?王小平顶住了巨大的社会压力,退学自修搞研究,以少年稚嫩的肩膀勇敢挑起开拓大成教育研究的重任,并以成功的实践唤起世人的关注,掀起一轮教改讨论的热潮。王小平的退学是理智的,既表达了对应试教育的深恶痛绝,又有基于自学自制自研能力的信心而产生的发展个性化教育的强烈愿望。她成功的原因还有一点是选择了急待突破又有自研条件的课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
作为一个老师,我还想告诉那些想退学的学生,不可盲目效仿王小平,因为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很多学生厌学。据我所知,王小平是非常好学的,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不了她的要求,她并不是因厌学而退学。这是其一。其二,她是早慧早熟自知自制力非凡的青年,超过了其生理年龄,非常人可比。其三,她有一个较好的自修环境,条件相对较好。所以我认为她的成功是一个特例,不可盲目效仿。但是王小平提出的学习成才理念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对青年成长和成年人的终身学习都有裨益。我们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但转轨需要时日,完善一个操作体系尚需大量工作,要做到积极探索和稳妥推进相结合,在这一转轨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另外,从社会实践看,自学自研社会科学(文科)相对容易,而研究自然科学(理科)领域则要求系统的实验和训练,自学成才是较难的。学校毕竟为我们提供了相对完善的教学环境,改革教育体制也是为了营造更合理更优越的育人环境,使学生更乐学善学,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所以多数学生还应争取到大学系统学习、训练和深造,打牢人生发展的基础。
我们正感受本领恐慌,我们要改革教育体制,我们更要抓紧学习。王小平是我的学生,但在推动教育改革方面走在了前头,还在继续深化她的研究探索,在这方面我同样要向她学习。感谢她提出本领恐慌这样一个沉重的命题,也希望全社会共同解答应试教育恐慌这一更为基础的命题。
“王小平现象”之我见
河北师大中文系副教授 郑连保
韩寒、张天天、王小平退学著书小获成功,这种发生在我国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背景下的“反叛”行为,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但在近一时期沸沸扬扬的炒作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
其一,是在利益驱动下对这些孩子著作的过分吹捧。虽然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王小平的《本领恐慌》等都有不俗的销量,但这不是衡量他们的著作成功的标准,标准应该是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如果说媒体和舆论以看“宝宝秀”的心态,给这些早慧的孩子以喝彩,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一些聪明的出版社和精明的策划人以此为商机,不惜一切手段对这些孩子和作品进行无原则的吹捧炒作,则是对作者和社会的不负责任。如2000年8月某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在对韩寒及《三重门》一番介绍之后说:“他‘让热爱小说的人感到欣喜,让以写小说为生的人感到恐惧’,过去这话是有人评价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现在用在韩寒身上,正好合适!”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如此吹捧的目的是什么,恐怕只有出版商和文章作者心知肚明。这样的吹捧炒作除给商家带来利益外,对这些小作者来说只能是拔苗助长,使他们在名利面前变得不冷静?不单纯,以至被“捧杀”。同时,这样的炒作也必然会助长社会投机取巧的不良风气,遗害无穷。不久前韩寒曾说:“我的《三重门》出了3个多月,现在磨蹭到了30几万本,《零下一度》一个月就磨蹭到了20万,这时我洋洋得意,想韩寒你终于是熬出头了,你把余秋雨、王朔都扔到后面去了,就说卖书,你是现在的中国第一了。于是我不由得飘飘然,真把自己当一回事了。”(见《萌芽》2001年第1期)这段话,正可以看出这种炒作给一个孩子的心灵带来的影响,它使作者开始变得短视、俗气,这绝不利于他今后的成长和创作。
其二,是对知识教育的简单否定。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都很重,他们渴望被理解,渴望创造与表现。我国对应试教育弊端的反思的大环境,使他们的叛逆言行成为“合法”。韩寒说:“所谓教科书就是指你过了9月份就要去当废纸卖掉的书”;王小平放言:“最好的学习就是停止当学生。”他们选择了“退学写作”作为叛逆与渲泄方式,过早地走上了“著述”之路。对于这些过激的言行,我们的社会也表现出不冷静,有些人试图用这些孩子的“成功”和言论来证明我们现行教育的一无是处,支持他们“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反对现在的教育制度”,大有不回到“白卷英雄”“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代决不罢休之势。我们承认现在的教育存在着过分重视知识教育的弊端,如上的少年表现出与现在的教育难以融洽并离开学校去从事写作,这只能作为个案看待。如果要借此煽动起对现在应试教育怀有叛逆情绪、渴望早成才的孩子们盲目追随仿效,过早离开学校去从事写作,并许给他们一个“离校便是成功”的谎言,这是危险的。因为既便是从事文学创作或社会科学研究,也必需具备足够的学识。这不仅指人文科学方面的,还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三重门》序言人说:“从前,出了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又有几个懂得数学?懂得物理?”此话值得怀疑)。因为我们面对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生活也将因此而复杂多彩,这也是“从前”的思想家、文学家所不曾面对过的时代。既便说文学创作依凭的是深切的人生体验,这也是绝大多数少年还不具备的。以放弃知识学习为代价去追求那种虚幻的“成功”,不能不说是一种短见。就说“早熟”的韩寒写的《三重门》,已有论者不客气地指出是文本、情感、精神的“三重早衰”之作(见2001年1月2日《文艺报》)。王小平的《本领恐慌》虽然提出了不少尖锐的问题,但在分析其社会深因和探究解决的出路时可以明显看出力不从心。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因此,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还是要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冷静,切莫以种种炒作来给孩子们设置陷阱。
也说“王小平现象”
石家庄市第15中学 崔淑玲
近一时期,王小平现象被炒得沸沸扬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透过这一现象来研究和反思我们的教育问题,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
笔者认为,王小平们著书立说也好,退学自修也好,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就像自然界中的花开花落一样平常,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的勇气,他们的胆识,他们的成功,都是可喜可贺的。他们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关爱和呵护,但不需要捧杀。这是其一。其二,说这是正常现象,但并不否认它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这些孩子们的发展过程有其特定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盲目仿效的。也就是说,这些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拿王小平来说,她的成才,有其自身特有的,别人无法比拟的原因。比如,她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她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是大学教授,现在所从事的经济管理专业完全是靠自学获得成功。她父亲常给予她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她的家里还有大量藏书,门类齐全,很适合搞研究和写作。王小平很早就有爱读书爱思考的习惯。可以说,王小平的成才跟她所受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王小平的成功有她自己特有的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这也是一般人所不具有的优势条件。再有,王小平自己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停止当学生”,“自己离开学校,一是出于对应试教育、应试学习弊端的深恶痛绝;一是希望对学习方式、创新方式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对这些说法,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去理解。王小平的感觉是真实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她的成功还是得益于系统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她是到了高二年级才退学的,她还是班里的总分第一名,比第二名要高出70多分。正是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使她打下了较为坚实的文化基础,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同时也教给了她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她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她日后的研究和写作奠定了丰厚的知识底蕴和最基本的治学方法。否则她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不能以她的话来简单地全盘否定我们的学校教育。
我们说这是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不具有普遍性,也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对这一现象视而不见。这一现象确实暴露了我们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所存在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它,认真地反思自己。
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不是陈旧落后?我们的教育机制、管理模式是不是单一滞后?我们的潜能开发教育、创造教育是不是苍白乏术?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是枯燥乏味,没有真正吸引住学生?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不是只重知识,不重能力?我们的教育评价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不是亟待改进?我们基础教育的真实现状是否“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等等,这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反思。王小平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而尖锐的课题,那就是要革除弊端,大胆改革,努力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之路。如果以对王小平现象的研究讨论为契机,掀起一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大讨论,这对我国基础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时代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
河北科技大学人民警察学院副教授 岳占新
什么是“王小平现象”呢?简单地描述就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毅然“停止当学生”,走自我设计的“大成学习”“新自学”之路,通过四年“在研究和写作中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成功学、教育学领域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并快捷成功的特殊的自学成才现象。
王小平之所以能在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一定影响,取决于她以一个中学生的身份退学四年,写成得到众多专家和广大读者高度评价的学术专著。但为什么对所谓的“王小平现象”又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呢?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严重的“一把尺子衡量”的问题。这一把尺子规定了人才标准惟学历第一,进而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状,考试分数成了衡量学生高下的惟一标准。传统的考试重知识轻能力,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必然扼杀人的创造性。而缺少创造性的人才又只能依靠取得学历来证明自己的才能,包括自学成才也走进这一死胡同,如此形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连环套。这正是素质教育喊得响,而迟迟迈不开步子的症结所在。
中国教育存在的“一把尺子衡量”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北京人才市场出现的硕士生是最低门槛的怪现象就是这一佐证。难怪在王小平退学之初,王小平的老师、同学及其家长都认为她这一举措绝对是误入歧途。
此外,如果我们用基础教育既定的那把尺子来衡量,退学之前的王小平还够不上一个优秀的中学生。因为王小平在初中阶段既没有取得奥林匹克名次,又没有什么作品获奖,由于中考成绩一般未能进入重点高中。在高中阶段,虽比全班第二名高出70分,也只能算27中的优秀生,27中的优秀生放到重点中学,能够得上优秀生吗?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竟敢毅然退学,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在退学后四年内靠自学完成了两部思想性、科学性、开拓性、系统性都很强的学术著作,我们的大学生、我们的硕士生、甚至包括我们的博士生都能做得到吗?我们能不为之感到震惊吗?王小平实践了她的大成教育理论。那么,成为“大成”的奥秘究竟何在呢?
首先,王小平天资聪明,这是王小平取得目前成功的前提条件。但需指出,并非天资聪明都能成为“大成”。例如大学少年班的天才们,哪个不是高智商?不少佼佼者,在王小平离开学校的年龄早已大学毕业。然而,到后来这些神童们很多人并未取得人们所企望的成就,原因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把尺子”,扼杀了这些天才的创造性,致使他们的成功仅仅是早一点迈进高等学府的大门。
王小平成功的另一原因是王小平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这里的良好教育主要是家长尊重子女的选择,留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假如王小平的父母也像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从上学就紧盯住考试成绩不放,王小平就没有时间去读较多的课外书,她的视野就不会如此广阔,其个性就得不到充分的张扬,王小平就不会是今天的王小平。就此而言,王小平没有在家长的强迫下,钻进“一把尺子”的连环套,因而王小平走上自学成才之路,取得了现有的成就。
王小平取得成功还在于王小平的父母没有执意把她送进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她受到的是普通的、正常的学校教育,因为越是重点,可能一把尺子的枷索套得越紧。
王小平认为,自己离开学校的理由是出于对应试教育、应试学习的深恶痛绝,这是王小平取得成功的反动力。希望对学习方式、创新方式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则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受教育者对应试教育的反叛,因而“王小平现象”的出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正是对一把尺子枷锁的扬弃,也是改革开放时代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
王小平的成功不在于她完成了几部著作,她对大成教育的身体力行,使她已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系统达到了较高层次,这为她今后学习、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深层次地反思教育提供了借鉴。这一切,正是“王小平现象”的价值所在。
基础教育中创造潜能开发透析
河北师大教科院教授 张爱华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经历中最富于想象,渴望创新的时期,基础教育作为为人的全面素质提高及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看,大量的题海战术使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小,标准答案训练使学生主动探索质疑的火花越来越少,单一的评价标准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学生聪明才智和创新才能的充分发挥。河北的王小平就是因学校教育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退学在家搞研究和写作,并取得了成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于已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王小平的这种选择,我们应给予尊重和保护。人们关注王小平现象,更多的是对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反思,是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积极的探索。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创新潜能的开发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的充分释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思维形式训练单一,不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基础教育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求同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忽视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及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重视跟着老师的思路再现课堂教学的思维过程而忽视学生认知活动中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这种做法适应考高分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但不能全面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也难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品质。实践证明,人们在创造性学习和活动中,发散思维能使人们对各种信息作出独特、富有变化的心理反应,使创新思维过程得以展开,直觉和灵感思维会给创新思维过程带来突破和飞跃,具有开拓性和探索性。这些同创造活动密切相关的认知因素正是我们基础教育中长期忽视了的因素。
其二,重视理性思维的培养,忽视非理性思维的开发。理性思维是指借助手逻辑推理方法,认识对象本质的知识学习和认知活动。非理性思维是凭借各种非理性精神形式,如本能、欲望、需要、意向、动机、情感、信念等,依靠各种非理性方法,如联想、猜测、直觉、想象、灵感表达主观需要和认识客观属性的过程。非理性活动往往带有自然欲求的特征,为理性活动提供燃料与动力,对创新潜能的开发起着呼唤、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现行评价体系和选拔制度的影响,教育过程中重视理性活动、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广泛兴趣的培养及驱动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造成学生苦学、被动学的局面,难以体验由于创造所带来的喜悦和激励。
其三,偏重左脑训练,忽视右脑开发。脑科学研究表明,创新潜能的开发是大脑左右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大脑左半球负责逻辑、分析、计算、推理和语言表达,右半球负责空间、音乐、艺术、整体思维、直觉、猜测和非语言表达。而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基本上是注重左脑训练,如大量的语言输入,使左脑思维成了习惯,学习反馈主要靠口头和笔头两种语言形式,忽视操作和应用性练习,进一步强化了左脑的功能。这种对大脑潜能单一片面的训练,不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更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因为右脑具有打破思维定势、建构新思想、新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的整合能力,对创新活动的展开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左脑所不能替代的。
其四,忽视创设有利于创造潜能开发的心理环境。人人都有创造潜能,但这种潜能在某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容易被激发出来,而在不良的心理环境中容易受到压抑。良好的心理环境包括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展示个性。心理安全是指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主动配合的良师益友型的人际关系,是创造潜能开发必需的心理氛围。心理自由是指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启发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展示个性是教师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创新,将其情感、意志、追求、信念融入教育过程,用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个性影响和感染学生。然而现实的基础教育中较多地存在威胁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观念和言行。如有些教师主观臆断,个人说了算;教师对爱提问题学生的冷漠态度,对顺从学生的表扬鼓励;重视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形成过程评价;对问题过早下结论,对失败、错误价值的否定;教师没有独特的教学风格,缺乏创造性等,这些从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使其创造性在非适宜的“气候”与“土壤”中枯萎了。
由王小平现象透析基础教育在创新潜能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更加明确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并促使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力方面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关于“王小平现象”的几点思考
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田运隆
上海的韩寒写《三重门》、石家庄的王小平写《本领恐慌》,还有前后见诸媒体的小学生出个人诗集,大一的学生写高考题材的小说,等等,有的媒体称之为“韩寒现象”“王小平现象”。
怎样认识和看待王小平们的“现象”呢,我想起码应作以下分析。
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就业的激烈竞争,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突出,上学——高学历——就业——高待遇,似乎成了学生和家长认定的一条既定轨道,因此形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惨烈场面,“应试教育”由此而生。如果哪个学生离开这条轨道,沿着自己选择的蹊径悠然而去,一定不被常人所理解,甚至会被认为“大逆不道”。其实大可不必为此焦虑。随着素质教育战略的实施,“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界逐渐被接受,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将成为新的教育模式,全省各级教育科研部门正在对“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规模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个理念,就包含了允许甚至支持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成长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得给学生以更多的尊重、理解和宽容,新型的师生关系也由此而建构。如果这种教育观念被社会各界所接受,那么,对“王小平现象”也就会以更理智的方式思考,不会感到奇怪了。
二、班级授课制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以密集、高效和大众化服务于社会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它是优于个别教学的。但是班级授课制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全体与个别如何兼顾,如何使特异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承载很大,绝大多数班级学生都在50~60人左右,甚至更多,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既有共性指导又有个性扶扬。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习要给予关爱,对有特长的学生要创造条件予以培养。随着生育高峰的消退,生源总量的萎缩,小班教学将会实现,教学的针对性也会增强,因材施教会更好地体现。但是,可以预言,在未来的一段时期,班级授课仍会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形式。它虽然存在弊端,但毕竟这种教学形式培养出了众多的人才,包括许多精英,绝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个案而简单否定。
三、对王小平等一些成才少年,社会各界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呵护和宽容,无须置疑,也不要炒作,轰轰烈烈的氛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这毕竟是我们大众教育中的个别现象,不具有一般性,也不可能推广。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学术著作,其产生的影响和存在的价值都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他们阅历不深,功底尚浅,今后的道路还很漫长,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对他们自己也是极大的考验。北师大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对此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生长期短的稻米不会好吃。”肖教授认为,要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如果学习是以功利为目的,会使人心浮气躁,难以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
我曾到王小平的母校——石家庄市第27中学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王小平现象研讨会”,她的母亲、班主任和部分师生对王小平取得的成绩和学习方式谈了各自的看法,我在会上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在这里,我想再次表述,作为本文的结束语。王小平取得今天的成绩是难能可贵的,“王小平现象”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课题,但不会引起多大的震动,因为绝大多数学生不会也不可能走王小平之路,对王小平个人而言,要善于汲纳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使自己渐趋于强壮和完善。今天你选择了自己的路,勇敢地离开了校园,其志可嘉;如果哪天感到有必要,还可以勇敢地重返校园,其志亦可嘉。
“需要一场学习的真正革命”
河北省教科所理论研究室 李丽芳
王小平以她自己的研究和行动诠释了现代教育的主题与核心——学习的革命。这种革命不是停留在传统教育的框架内讨论技术性的学习方法,而是以批判和超越的方式,在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的统一中全面地理解教育与学习,以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和思维方式。王小平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人成功。成功需要以本领和能力为后盾。可是当前的学习却以知识为中心,所花的时间与获得的本领极不相称——我们需要一场学习的真正革命。
为什么需要学习的真正革命呢?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个人的学习目的作为对立的统一,受着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教育都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中心,以社会本位论淹没了个人的能力和发展,通过整齐划一的模式化教育,只灌输知识,不重视方法,只关心教学内容的掌握,不提倡理解和创新。这样,虽实现了知识的传承,却导致了个性的泯灭和对个体主动性、创造性的压抑,培养的对象就像一袋袋马铃薯中的一个个马铃薯一样。由此表明,教育虽然不能超越历史与现实,必须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但是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历史进程中的理性自觉,借助于一种高瞻远瞩的视野,表现出适度超前发展的未来的价值取向。从我国的现实来看,随着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人的发展也从自然经济的狭隘的依赖关系向个性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转型。与之相应,必然要求教育从统一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素质转型;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看到并适应这一历史转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小平与当代仁人一道,发出了‘学习革命’的呐喊。
从现实来看,面向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中国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较高的国民素质和适应各种压力与挑战的能力,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也许是我国惟一的后发优势和惟一能够抓住的历史性机遇。教育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途径和依据。特别是教育整体水平在综合国力的制约下,在短时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
从更深层次上看,这种以“本领和能力”培养为内容的学习的革命还包含着终极意义——人本关怀。叶澜教授说过,21世纪新型教育与以往教育相比,在教育思想上最终需要实现的核心转变,是对学生精神生命主动性发展的认识上。21世纪新型教育要自觉地追求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性还给学生,要培养具有主动发展的需要、意识和能力的新人。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王小平提出的“使人成功的本领和能力”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工具性的层面,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生存的技术和能力,而应从提升生命质量、实现自主发展的角度看成是有利于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各种精神品格和能力的建构。这里,既具有在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的统一中实现的个人价值与使命的定位,又具有确证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和资本。只有这样,才既可以使个人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完善个性,增强能力,又可以避免出现那种“建立在相互对立的、单子式个体基础上的人之自我中心主义的危机”,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就既是独立人格、丰富多彩个性形成的催生剂,又是自我中心无限膨胀的解毒剂。
总之,要实现学习的真正革命,就需要教育领域实行全面改革。王小平说:“只有对传统学习进行超越,变知识学习为本领学习,实现学习中心的根本转变……才是真正的学习革命。”据此,王小平在她的书中提出了与传统学习迥异的学习理念、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模式,揭示了真正的学习革命的主要内涵。而当前教育领域所进行的改革及各项科学实验,也正是力图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羁绊,构建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核心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在这里,学习的真正革命并非对学校教育的全面否定,相反,它只有通过学校自己对自己的批判和超越,来实现转型,从而使学习者既学会知识,也学会学习。因此,对王小平提出的“停止当学生”一定要全面理解,无论是她引用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拉格肖的观点,还是她借自己经验倡导的“停止当学生,直接开始研究,一步到位”,都不意味着对学校教育的全盘否定。因此,我们确实迫切需要一场学习的真正革命,而探讨这种革命的道路和方法更是我们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