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研究对惠州市具有保护价值的37个传统村落的村落基本情况、历史沿革、村落保护范围、村落格局、人居环境、保护文化价值等做了详细调查,并归纳分类,根据《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进行分级保护,同时对惠州市传统村落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每个传统村落的控制范围进行划定,提出传统村落保护指引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村落;分级保护;保护措施
引言
惠州是粤东门户,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历史上曾有包括苏东坡在内的不少名人旅居于此。先民聚族而居,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星罗棋布的传统村落。惠州市的乡村地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遗存众多具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客家建筑群。这些传统村落是惠州市宝贵的文化资源,承载着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历史。
一、空间分布
惠州市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惠城、惠阳、惠东、博罗、龙门、仲恺六个县(区)。全市共有传统村落37处。
从整体区位来看,惠州市传统村落有四处显著的集中区,分别是龙门县永汉-龙华峡谷带;博罗县福田-湖镇峡谷带;惠阳丘陵平原带;惠东沿海带。
从县区情况看,本次研究的37个惠州市传统村落中,惠城有3处、惠阳有6处、仲恺有3处、惠东有10处、博罗有8处、龙门有7处。
二、基本分类与特征
根据惠州市传统村落的自然景观特征以及村落形态,大致可分为滨海渔村类;平原傍水类;丘陵不规则类三大类。
1、滨海渔村类—距离海岸线比较近,一般不超过2公里,海拔高程较低,村落规模较大。如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吉隆镇平政村、吉隆镇瑶埠村、铁涌镇溪美村、黄埠镇杨屋村等。
2、平原傍水类—地势平坦,以冲积平原为主,大多数靠近河流,海拔高程比较低,村落内建筑布置较为整齐。如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芦洲镇岚派村;惠阳区良井镇霞角村;仲恺区潼湖镇赤岗村、黄屋村;惠东县多祝镇蔡屋围村;博罗县公庄镇吉水围村、湖镇镇大田村、湖镇围村;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绳武围村、水坑村等。
3、丘陵不规则类—村落周边被山体包围或者地处丘陵地带,海拔较低,村落形态不规则。如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铁门扇村、茶园村、官山村等。
三、现状存在问题
目前,惠州市传统村落存在稀缺性认识不足、保护乏力、农村规划无序性、土地政策不完善、法规政策制度不健全、产权不清、传统村落保护制订标准难、保护资金缺乏、研究保护人才匮乏等问题,
1、部分地区相关部门对传统村落保护缺乏足够重视。
一是对传统村落遗产的稀缺性、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市、县(区)两级政府均未成立专门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也没有专门科室负责,无法保障全面系统、长期有效地开展实质性工作。
2、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乏力,传统村落总体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惠州市传统村落大多数处于“老龄化、空巢化”的自然性衰败状态。传统建筑大多年代久远,大多数传统村落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得不到有效保护。一些重要建筑大多破败不堪、年久失修。如博罗县大田村、仲恺区东楼村等多个传统村落自然衰败严重。
3、农村建设无序性和随意“拆旧建新”。
由于农村建设无序性和随意“拆旧建新”,导致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被破坏,传统建筑保护不到位。如惠城区岚派村、龙门县马图岗村等多个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被破坏。
4、保护资金和技术力量缺乏导致传统建筑得不到有效保护。
一是地方财政对传统村落保护投入不足。虽然各地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专项经费也逐年增多,但对传统村落的维修及维护来说仍是杯水车薪。二是传统建筑数量多、规模大,维修费用高、资金匮乏。许多传统建筑的维修费用要高于新建建筑。三是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的技术力量十分缺乏。现在熟知传统建筑的形制样式和特色工艺的工匠已经越来越少。
四、传统村落的分级
根据《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将惠州市传统村落划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7个)
五、传统村落分级保护措施
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大致分为三个层面:
1、重点保护的传统村落(一级、二级)。
对于国家、省公布的7个中国传统村落和10个广东省传统村落,包括新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和广东省传统村落,需保护村落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可参照博罗县旭日村、惠城区墨园村综合改造的工作力度和运作模式,由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争取用二到三年的时间大见成效,努力打造成惠州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品牌。
2、市、县级的传统村落(三级)。
对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的传统村落,尤其是市、县级的传统村落,应加强传统村落周边与之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水系、道路街巷、传统建构筑物、历史环境要素等有形的传统资源,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提升村落的发展能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可借鉴稔山镇范和村改造工程,加强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拆除违章建筑,对传统民居进行“穿衣戴帽”式的改造,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抓住全面开展的村庄环境集中整治的极好契机,做到有效结合,事半功倍。
3、普通保护的传统村落(四级)。
应注重村落空间的完整性,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在关系,避免“插花”混建和新旧村不协调。注重村落历史的完整性,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忆。注重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传承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传统技艺和传统习俗。注重生态环境的延续性,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
六、分区保护
传统村落必须实行分区保护,一般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风貌协调区。
核心保护区:沿街巷两侧的建筑必须保持传统村落建筑风格,不能随意翻建,翻建房屋必须原样恢复,不得擅自增设和改变原有风貌。
建设控制地带:应严格控制建设,对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必须在高度、体量、色彩、环境尺度、比例上与传统村落建筑风貌相协调。
风貌协调区:应严格控制建设大中型的建筑项目,保护现有的植被,保护现有传统村落的山水环境。
七、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措施与建议
惠州传统村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惠州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是历史赋予的崇高责任,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对于惠州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明的持续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切实加强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需建立和完善以领导集体、职能部门、专家团队、操作主体等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组成的工作机构。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职责,切实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监督指导,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法规
《惠州市古村保护利用暂行办法》于2015年4月30日到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文件精神,惠州市住建局正在开展《惠州市古村保护利用暂行办法》修订工作。并完成了《惠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报审稿)。
3、继续开展传统村落申报工作,科学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1)继续开展申报工作。市住建局组织各县(区)继续收集、整理全市传统村落资料,按照“一村一档”要求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实行分类保护与分级管理,遴选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适时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和广东省传统村落,会同文广新局、财政局命名一批市级传统村落。
(2)加快规划编制工作。按照高标准、高起点、有特色、规范化的要求,科学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规定传统村落保护、整治、更新的区域和范围,明确具体实施的政策和措施。争取在3年内完成7个中国传统村落和10个广东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乾松.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国建设报,2013-003.
[2] 吕媛媛.谈中国传统村落形态及其发展现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3.
[3] 刘燕凌.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岵山镇古村落为例,泉州党校学报,2015-1.
[4] 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城市规划学刊,2006-1.
论文作者:黄广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村落论文; 传统论文; 惠州市论文; 建筑论文; 博罗县论文; 惠州论文; 龙门县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