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比较分析经验分析论文_曾湘良

曾湘良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湖南怀化 418000

【摘 要】目的:探究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择取于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先后为其采取CT检查与MRI检查,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MRI的检出率高于CT、误诊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并且在不同时间(24小时之内、24~72小时之间、72小时之后)MRI的检出率均高于CT,尤其是在24小时之内和24~72小时之间,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有着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更适合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MRI;CT;老年患者;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不同时间;诊断价值

所谓多发性脑梗死,是指患者的脑内的缺血性软化梗死灶的数量为复数个,此病高发群体为50~60岁中老年男性,原因在于男性经常因为应酬交际或个人喜好而大量饮酒,其饮食习惯不健康,通常存在高血压与血脂代谢异常等问题,动脉硬化在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中极为常见,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双重影响使得患者更容易发生多发性脑梗死。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及早的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本文选择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试探究和对比MRI及CT两种影像学方法所具有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于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具体包括:①性别构成: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②年龄分布:最小者61岁,最大者81岁,平均(71.28±10.09)岁;③发病至今时间:最短6小时,最长74小时,平均(40.08±10.37)小时;④原发病类型:动脉粥样硬化11例,高血压14例,颅脑外伤15例。

纳入标准:①经磁共振成像检查被确诊为多发性脑梗死;②入院后有肢体偏瘫、语言障碍以及运动感染功能障碍等脑梗死症状;③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已签署相关协议,医院伦理委员会也已批准此次研究[1]。

排除标准:①年龄不足60岁;②虽有脑梗死症状但经证实梗死灶仅有1个的患者。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先为其进行常规体检,并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采取影像学检查。检查顺序为先“CT”后“MRI”。行CT检查时,使用产自美国飞利浦的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检查前设置主要参数,即:①基线:OML;②矩阵:512*512;③层厚:6mm;④层距:6mm;⑤连续扫描层数:16~18层。扫描后观察结果,并根据结果确定是否进行增强扫描。行MRI检查时,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核磁共振机进行检查,扫描序列包括:CORO位、SAGI位、TRNS位的T1WI、T2WI加权像。根据扫描所见,决定是否为特定部位采取增强扫描。为了确保检查结果准确,需安排2名以上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阅片,并记录下病灶的大小、数量、检查时间以及病灶距梗死时间。检查结果判定标准为:①MRI:若在6~24小时内的急性期患者的病灶具有T1WI低信号与T2WI高信号,则可确诊;②CT:脑皮质与脑白质中存在多个大小不一的低密度梗死灶,具有扇形或形状不规则的低密度影,半卵中心圆形边及基底节区有低密度影[2]。

1.3 观察指标

(1)对比CT及MRI的检出率与漏诊误诊率;

(2)对比CT及MRI在24小时之内、24~72小时之间、72小时之后这三个不同时间段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纳入到实验研究中的患者其所有临床数据均以21.0版本的SPSS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检验。其中的检出率与漏诊误诊率等计数资料均以(n,%)表示,行卡方值检验。若两组数据在统计计算后得到P<0.05的结果,则结果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出率与漏诊误诊率

见表1,研究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但是其误诊漏诊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时间段的检出率

见表2,MRI检查在不同时间段均具有比CT检查更高的检出率,尤其是在24小时之内及24~72小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72小时之后,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是相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的疾病,脑梗死的主要诱因为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临床需要通过缓解患者不良症状来使其死亡率下降,而准确的诊断结果、强化的诊断方式正是治疗患者多发性脑梗死即改善其预后的重要因素[3]。在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上,可以采取定性诊断与定量诊断两种方式,其中定性诊断是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若是病情较重的患者还需要准确定位病灶并明确其规格。现阶段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所使用的诊断方式主要有MRI和CT,这两种方法均能获得脑梗死的详细信息,其中CT是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在X线上具有的不同吸收值来获得图像。一般情况下,病灶的X线吸收值若是高,则其图像便会呈现出高低密度影,反之则会出现低密度影,而梗死患者梗死部位的的血供区域将会出现低密度影[4]。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但是准确率要低于MRI。而MRI是借助脑细胞中氢元素和脑细胞共振成像,可以凭借高分辨率来清晰反映出患者脑细胞的活动状况,在发病后的1~2小时内即可发现病变所在,其在诊断价值上要优于CT[5]。结果中的数据对比也证明了这些问题,在发病的24小时之内与24~72小时之间,MRI检查95%和100%的检出率便证明了这一点。此外,见结果,研究组的检出率为92.5%,对照组仅10%,这一差异也证明了MRI在多发性脑梗死上所具有的高诊断价值。

结语:

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上具有比CT高得多的诊断价值,临床可以通过这种影像学方式来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刘学聪,刘宝玲,宋丹丹.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0):12-14.

[2]陈金银,汤琅琅,邱清香,等.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5):47-49.

[3]林华棒,李春梅,周龙寿.MRI与CT影像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08):1453-1455.

[4]牛晓津.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01):76-77.

[5]刘立卷,张宝鑫.MRI和CT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比较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04):303-305.

论文作者:曾湘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MRI与CT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比较分析经验分析论文_曾湘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