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和“洋寨”是“夏都”的第一部,而不是“夏地都”早期的“全夏都城初步研究”之一_天下九州论文

阳城、阳翟是先夏伯都,非早夏帝都——《全夏都初探》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阳城论文,帝都论文,非早夏论文,阳翟是先夏伯都论文,全夏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1)04—0073—05

文献记载,夏帝国14世、17帝、8都、9迁,其都名依次是:斟、商丘、东斟、东斟灌、原、老丘、西河、河南邑。当代史学界认定阳城、阳翟、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是夏帝都。对此认定存在分歧意见。真正的早、中、晚夏帝都地望尚未被发现。《全夏都初探》对夏都进行了初步地全面探讨,因篇幅所限,分5篇:《阳城、阳翟是先夏伯都,非早夏帝都》、《早夏五帝、羿、桀同都斟》、《羿、浞僭夏、帝都流亡、少康中兴》、《老丘是中夏六帝都,西河是晚夏四帝都》、《二里头遗址是中晚夏后帝都》及附件:《三水考》发表。本文是《全夏都初探》之一。

一、文献缺漏无定论,考古意见有分歧

文献缺漏无定论。今古文《尚书·虞夏书》除《五子之歌》记有“冀方”外,概未记夏都;《史记·夏本纪》除载禹避阳城外,其他(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夏》结论部分:“禹受禅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不肯定;(清)张树稡辑《世本·居篇》:“(禹)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无定论;惟编年史《竹书纪年》对夏各伯都、帝都记载颇详;经传类春秋三传,杂史《国语》,别史《路史》,纪事本末史《绎史》,地理类史《地理志》、《郡国志》、《水经注》、《括地志》次之。

考古意见有分歧。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登封告城镇王城岗夏阳城遗址的发现,给寻找夏都遗址的工作,带来了一缕曙光;但同时,也给考古工作者对遗址文化、夏史文化的性质分期,带来了分歧意见,其代表是:1.邹衡先生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全部,河南龙山文化不是夏文化;2.李伯谦先生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禹时期)是早夏文化,二里头文化是后羿代夏后的夏文化[1]。按常规,文献、考古证据矛盾时,文献服从考古。若考古不能获得主要证据时,应重新回到文献中去发现证据。夏文化本源于夏都文明,近年考古,整体工作,成绩斐然;但尚未真正找到早、中、晚夏都遗址。历史学方面,对夏都性质的甄别区分,对夏都地望范围的大致确定,也是仁智各见,尚未取得共识。这也是导致考古文化分期与夏文化分期意见分歧的原因之一。不识其山,何以识其山之石?今夏都仍在“闺中”,考古文化与夏文化分期,就不可能准确地划分。

我以为,欲知夏文化,须先寻夏都,顺理而成章。诚然,我国古文献亡佚短缺严重,但我相信,在现有文献、殷墟卜辞、吉金文存中,仍蕴涵着夏都信息,残留有夏都遗址的蛛丝马迹。如能沉下心来,博览古籍文献,敏于观察,善于思考,去伪存真,探查夏都之迹,破解夏都之谜,叩开夏墟之门,最后确定夏都遗址,时日不会遥远。

二、探讨夏族起兴,是考证夏都的前提

夏族世系溯源。夏族是黄帝、炎帝(氐、羌、戎)族、蜀山族民族融合的后裔,父系是黄帝族。黄帝元妃西陵氏之女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居若水(今雅砻龙江中、下游地区与金沙江下游地区),取蜀山氏女景生乾荒(一名韩流);乾荒取蜀山氏女女枢生颛顼;颛顼取邹屠氏女履龟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生鲧:鲧取有莘氏(莘戎原居地)女女娡生禹;禹纳塗山氏(阴戎)女女攸生启[2]。西陵氏应在蜀郡蚕陵,在今四川汶川西北一带。蜀山氏应在域外蜀郡西北西倾山东南蜀山,在今川北若尔盖一带[3]。《括地志·汴州》:“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当是有莘氏随鲧进入中原之一支。塗山氏应在春秋晋之阴地三塗山之域,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水上游一带[4]。禹是西夷人,《帝王世纪·夏》:“(禹)长于西羌,西夷人也。”并引(三国)谯周《蜀本纪》:“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广柔属《禹贡》五服之四服要服、西土、夷地,汉属益州蜀郡;在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西北[5]。

夏族兴于崇山,崇山原是祝融地。《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6]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夏族迁到崇山,祝融氏回到故国显灵,夏族要由此兴起。《地理志(第八下)》也说颍川之崇高、阳城,在祝融之墟。

据《史记·楚世家》记:祝融指黎、吴回、终三人。颛顼生称,称生卷章(一名老童),卷章生黎、回。帝喾任黎为官火正,封国祝融,以国命氏称祝融氏。黎卒,吴回继任;回卒,回子陆终嗣封。

关于崇国辨疑。伊洛之崇,非崇伯鲧国之崇山。《太平御览·州郡部(一)》:“崇伯鲧国在秦晋之间。”即晋之阴地洛伊间。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夏时期全图》,把夏崇伯鲧国标在伊洛之间,今河南嵩县、宜阳地。伊洛之崇,不是崇伯鲧国之崇山。理由是:其一,崇伯鲧国所在之崇山,是祝融之墟,而伊洛间不是;其二,崇伯鲧国崇山对应天区是寿星次,角、亢、氐三宿,伊洛间对应天区是鹑火次,柳、星、张三宿。星次、星宿皆异。[7]故伊洛之崇不是鲧伯之崇。卜辞商王征人方所经之崇,非崇伯鲧国之崇山。卜辞之崇,在《禹贡》徐州分野,东汉彭城国,今徐州。(见)《路史·国名纪(己)》即纣之佞臣,武王伐纣时帅殷人东渡中美洲的崇侯虎所封之崇国,对应天区是隆娄次,奎娄二宿[8]。非鲧伯所封。周文王所伐之崇,非崇伯鲧国之崇山。其地在丰、镐一带,远在雍梁之间,非崇伯鲧国之崇山。以上三地“三崇”,皆夏鲧伯之后裔,夏族分支之封地。

崇山即嵩山。《郡国志·颍川郡》:“阳城有嵩高山。”(南朝·梁)刘昭注补:“(嵩高山)《山海经》为太室山,《禹贡》有外方山,……”(清)段王裁《说文解字·山部·崇注》:“……秦名大室;汉武帝始谓崇高山,《地理志》作;《后汉书·灵帝纪》熹平五年复崇高山为嵩高山”;《天亡簋铭》记周武王克殷后,去天室举行祀天典礼:“乙亥,王又大,王凡三方,王祀于天室,降。……”铭之中之天室,蔡运章先生释为太室山、即嵩山,是正确的。[9]可见:嵩山,夏称太室、外方山,商、周称天室山,秦称大室,西汉武帝改称崇高山,东汉灵帝又改称嵩高山,今称嵩山,含太室山。但是“崇”名决不是始于汉武帝,嵩山在夏朝已经称崇,不然,夏《连山易》何以称“鲧封于崇”?[10]盖夏或夏前,今嵩山已有三称:太室、外方、崇。汉武帝改秦大室为崇高,只是复古而已。何时称中岳?不明,存疑。其方位,《括地志·洛州》:“嵩高山一名太室山,亦名外方山,在洛州阳城县北二十三里。”嵩山在四方之中。何谓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1部》:“中,内也。”

中指何地?九州在五服之内谓中。《古文尚书注》《禹贡》:“中即九州也。”[11]九州之名悠远。《绎史·年表》:“共工氏霸九州不王,女娲氏战灭之”;《绎史(卷五)·黄帝纪》:“自神农以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之等,皇帝以来,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国”;《通纬·河图》:天下有大九州和九州之分。大九州是:神州、(迎)州、戎州、弇(兖)州、冀州、柱州、玄州、咸州、扬州。《禹贡》九州称赤县小九州。[12]而畿服政治制度从尧始。尧制、禹弼方舆五服图。(清)王顼龄主持编纂的《书经传说纂》,书内所绘《尧制五服图》、《禹弼五服图》,是唐、虞、夏三代的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划。甸、侯、绥、要、荒五服,每服方千里。五服方5千里。三服之地是九州,属行政区划。五服之内的甸、侯、绥三服,面积方3千里;九州每州方千里,九州面积也方3千里。天子在三服九州之地,分州、国;设牧、伯;纳赋贡;天子五年一巡守;诸侯邦国四年一朝拜。《舜典》:“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九州在天子行政区划之内。四服要、五服荒,是九州之外的四海之地,这里的方国君主也要向天子称臣。但天子鞭长莫及,相对统治比较薄弱。天子要求四海方国君主,六年一朝,且不在帝都,而是天子驾临九州边鄙四岳之山,接受四方、方国君主朝拜。天子十二年才巡守四海方国一次。《古文尚书·周官》:“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诸侯各朝于方岳。”四服、五服四海之地,只能说是天子的地理区划。九州称中国。九州在五服之内、位中,是三代帝王及其所治诸侯的土地,四海之外方国称九州为中国。豫州在九州之内谓中。《释名·释州国》:“豫州地在九州之中。”豫州在哪里?《吕氏春秋·有始》:“河汉之间为豫州。”《尔雅·释地》:“河南曰豫州。”河南什么地方?《尚书·禹贡》:“荆、河惟豫州。”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至湖北省南漳西北。郑国在豫州之内谓中。《郡国志·河南尹》:“郑国,祝融墟。”郑国建在祝融国的土地上,春秋时,郑国在豫州之内,谓中。

嵩山在郑国之内谓中。《地理志(第八下)》:“郑国,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也。及成皋,荥阳,颍川之嵩高,阳城,皆郑分也。”何以郑国在祝融之墟?郑武公东迁洛东都新郑。周平王东迁洛邑。郑武公亦从西郑、今陕西华县,东迁至洛东近虢、郐之地,都新郑,即西郑东迁称新郑。虢、郐之地始有郑国、郑名。《史记·郑世家·索引》:“郑武公东徙新郑。”帝喾灭郐封祝融。《竹书纪年》:“(帝喾)帝即位,居亳。十六年,帝使重帅师灭有郐。”与《逸周书·史记解》所记同。郐亡。帝喾把颛顼曾孙黎,封在郐国的故土上,国、氏同号为祝融。(见《史记·楚世家》)帝喾火正祝融国君,历二世三人:黎、吴回、陆终,全在帝喾为天子时期。尧废祝融国号改封郐。祝融氏陆终有六子(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帝系》记载了陆终六子的名字和氏号,有的氏号也是国号:“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戴,是为彭祖;其四曰莱言,是为芈人;其五曰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尧废祝融国国号。帝喾陟,尧继天子位,国号唐。封地原居商丘的庶兄阏伯为唐国火正,仍居商丘。原祝融氏陆终六子,不得再继任火正,祝融国,氏号遂废。祝融氏陆终六子受大封。陆终卒,祝融废,虽其六子皆未继任火正;但先后分别受到尧、舜大封。其分封何地?《大戴礼记·帝系》:“昆吾者,卫氏也,参胡者,韩氏也;彭祖者,彭氏也;郐人者,郑也;曹姓者,朱氏也;季连者,楚氏也。”祝融氏陆终第四子独封郐。陆终六子中的五子皆远封,远离故祝融国。唯第四子莱人独封祝融国故地,复用故郐国国号,赐妘姓,命郐人氏,莱言是第一代国君。郐国地望《绎史·郑氏诗谱》:“桧(郐)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国在《禹贡》外方之北,荥波之南。……祝融氏名黎(第一任),其后(六子)八姓,唯妘姓郐者处其地焉。……其国北邻于虢。”春秋京、索、管、祭诸城,皆在郐国封域之内,郐名,比帝喾亳、祝融、商汤亳、商末周初管、春秋郑名都要早。今郑州商城出土带有“郐亳”二字的陶砖,其陶文是有历史根据的。看来,考古界有的称郑州商城为郑亳,不如称郐亳为妥。郑州之名始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与早于它约三千年的汤亳,没一点历史联系,怎么能叫郑亳呢?

郑武公占据郐国。《史记·郑世家》:“(郑武公)东徙其民洛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从此,郐地归郑。沿革:郑国建在郐墟,郐国建在祝融墟,祝融国建在古郐墟。汤亳是否也建在古郐、古祝融之墟呢?存疑。郐国,几度兴,几度灭。嵩山对应天区在钧天之内谓中。郑国对应天区是寿星次角、亢、氐三宿。《淮南子·天文》:“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氐。”嵩山在郑国之内,故嵩山对应天区在钧天谓中。”

九州在五服之中,豫州在九州之中,郑国在豫州之中,嵩山在郑国之中,嵩山在天区之中,嵩山在四方之中。夏,鲧伯封于嵩山阳城,故:夏族起于西,兴于中,探讨夏族起兴,是考证夏都的前提。

三、阳城、阳翟是鲧禹伯都,非帝都

(一)文献记载阳城是鲧伯都、禹都,不是帝都。有文献记阳城是禹都,但未说是帝都或是伯都:《世本·居篇》:“禹都阳城。”《竹书纪年》:“(禹)都于阳城。”有文献记阳城,但未说阳城是都城:《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三国)韦昭解:“……夏居阳城,崇高所近。”[13]《史记·夏本纪》、《地理志·颍川郡》《郡国志·颍川郡》,皆记阳城,但未说是都城。有文献否定阳城是都城:《帝王世纪》:“然则(禹)居阳城者,自为避商均时,非都也。”《括地志·洛州》:“然则(禹)居阳城,为禹避商均时,非都也。”有文献记阳城是先夏鲧伯都:《竹书纪年》又曰:“(尧)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言鲧官居诸侯伯(非爵),封地(国)在崇山,即阳城。夏《连山易》:“鲧封于崇。”前已考,崇即今河南登封中岳嵩山。虞夏时,嵩山之内名城唯阳城,故可以说阳城是先夏鲧所封之伯都,如前引韦昭语:“夏居阳城,崇高所近。”

有文献记禹长于阳城,启生于阳城:(南宋)罗泌《路史·余论(卷九)》:“元封元年,武帝幸侯氏,制曰:朕用事华山,至中岳,见夏后启母石。”

以上文献多结论,少事实、经过、因果。而孟子则说:禹、益避居阳城:《孟子·万章(上)》:“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舜禹之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禹为舜百揆,代舜摄天子政二十年,益代禹摄天子政十年,皆没正式即位改正朔,是准天子非天子,是臣不是帝。故《尚书大传注》:“《书》曰:‘高宗梁闇(亮阴),三年不言。’……子张问何谓也?孔子曰:‘古者君薨,世子……三年不敢服先王之服,履先王之位。’”禹、启从民意,正式即帝位设帝都于冀。所以阳城是禹、益夏城,非禹益夏都。鲧治水不成,被舜殛于羽山,阳城不再为伯都。后禹被尧封于阳翟。益避居阳城期间,启当在阳翟。《左传·昭公四年》:“夏启有钧台之享。”钧台在阳翟,在今河南禹州。今古钧瓷之名,即源自钧台。《括地志·洛州》:“阳城在箕山北十三里。”今河南登封告城镇王城岗有阳城遗址,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孟子记史颇详,记阳城是禹、益避居之夏城,可信度很高。《竹书纪年》、夏《连山易》,记阳城是鲧伯都可信。《世本》、《竹书纪年》,记阳城是禹都不确。

根据仇士华先生公布的碳14测年框架,王城岗阳城遗址,年代范围,大约在BC2000—2200年间。[14]正是先夏与早夏前期时期。故:阳城是先夏鲧伯都,禹、益夏城。

(二)文献记载,阳翟是先夏禹伯都,在今禹州

有文献记阳翟是禹都,但未说是帝都:《地理志·颍川郡》:“阳翟,夏禹国。”颜师古注颍川郡引(东汉)应劭曰:“(阳翟)夏禹都也。”有文献记载,阳翟是诸侯伯都:颜师古注《地理志·颍川郡》:“阳翟,本禹受封耳。”受天子所封之都是诸侯、王官之都、非帝、王都;《帝王世纪》:“禹受封为夏伯,在《禹贡》豫州”(非汉、唐豫州)外方南,角、亢、氐之分,寿星之次。……阳翟是也。”明示:阳翟不是帝都,是禹即天子位前的诸侯都,《括地志·洛州》:“禹封夏伯,今河南阳翟是。”禹随父鲧,原居阳城,生启。后禹事尧、舜,被尧初封阳翟,任诸侯伯,称夏伯。阳翟古称栎,属高密地;所谓禹封高密,即是封栎邑阳翟。《路史·后纪(十二)》:“(禹)封之高密以处于栎,是为有夏曰夏伯。”罗苹注:“禹之封国栎,今许昌阳翟。”夏伯是官不是爵。(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说夏时“封有功,爵有德;恶无细而不诛,功无微而不赏”。

我以为,夏时有官制尚无爵制。伯是高诸侯、低州牧的服外官。夏,五服甸服(含帝都)之外邦国诸侯称侯,诸侯联盟长称伯,伯上州长称牧。(南宋)蔡沈《书集传》、《周官》:“伯,次州牧而总诸侯也。”牧、伯是外官,侯指诸侯。职官“伯”名之称非自夏始:《地理志(第八上)》:“而太昊、黄帝之后,唐、虞伯犹存。”夏伯是夏外官不是“夏爵”。《古文尚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国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百揆非指百官,四岳非指四人。有学者说百揆指百官,有大师说四岳指四人,值得商榷。虞夏百揆是官名,同于商之冢宰、周之卿士。入则为服内百官之首,出则帅服外州牧、侯伯、诸侯,非常时期可代天子摄政。《路史·后纪(十二)》:“舜为天子,命(禹)代典百揆,内辅虞位,外行九伯(即九牧,九伯为罗泌的话)。”《尚书古文注》:“禹登百揆之任,舍司空之职,……”[15]虞夏四岳是官名,是服内王官,仅次于百揆,每任1人,职能权力是:负责对服内、外官员的考核、举荐、黜陟。侯伯不是爵。州牧、侯伯是天子服外官,职能是监督诸侯,谐调诸侯。入圻,则是天子服内官;出圻,则是天子服外官,其侧重在服外供职。侯伯不仅是天子内、外官,而且还兼诸侯,从外围捍卫天子都城,以藩屏都。侯伯是诸侯伯长,不是“侯爵”、“伯爵”之侯伯。州牧不兼诸侯。爵萌芽于商,成章于周初,萌芽于商,《古文尚书·说命(中)》有爵出现:“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周诸侯五等爵,《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王官四等爵,《礼记·王制》:“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周王官五等爵,《周礼·夏官司马》:“射人掌三公、孤、卿、大夫之位,……”加元士,五等。周王官七等爵;《三礼辞典》61页:“……《周礼》王官之爵七等:公、卿、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上大夫即卿。”爵,周承商,商具刍形,周成礼制。禹先是侯伯,又任王官司空,后为百揆。前已考,皆官非爵。

关于“夏爵”辨疑。

《尚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夏六卿,指六军将领官名,不是《周礼》、《礼记》所说的王官卿爵;《尚书古文注》、《甘誓》:“六卿者,六军之将。”[16]殷称州牧为州伯;《尚书古文注》、《立政》;“殷之州牧曰伯’,虞夏及周曰‘牧’。”[17]阳翟在今河南禹州。禹州瓦店,发现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与禹先夏伯都年代相合。

标签:;  ;  ;  ;  

“阳城”和“洋寨”是“夏都”的第一部,而不是“夏地都”早期的“全夏都城初步研究”之一_天下九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