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能源动力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_穆丽娟 胡晓花 张连山 王锐

应用型本科能源动力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_穆丽娟 胡晓花 张连山 王锐

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推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针对《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标准等进行初步改革和探讨,对提高《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过程性考核

引言

近年来,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地方高校办学发展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务。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发布的《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1]。这就要求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代发展及社会需要相适应,必须要向应用型转变。德州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德州学院特色专业,于2012年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以能源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下,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实践。《工程热力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研究热能与其它能量之间相互转换以及热能有效利用的一门工程基础理论学科,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热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该课程学习为培养应用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服务,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针对目前《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与讨论。

1《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程热力学》课程内容庞杂、概念抽象、公式复杂以及逻辑性强,使得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教师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课程改革研究[2-3],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1教学模式传统化

目前,《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模式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师以灌输知识为目的,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因而逐渐失去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未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注重知识的扩展和应用,往往是照本宣科,书上讲什么就教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学过程中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忽略了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这一根本理念;二是不注重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依旧采用常规性教学,很少将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融入自己的教学活动,缺乏创新性。教学手段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以PPT或板书的形式讲解相关内容,但也基本上是“对屏宣读”,由于内容多、信息量大,不得不将课件快速浏览,学生跟不上教师的速度,来不及思考,来不及讨论,一堂课下来往往不知所云。因此,从目前的教学效果看,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对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悖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1.2课程评价标准不合理

《工程热力学》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主要还是采用期末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评价标准。多数学生平时不听课或根本听不懂,课下不复习,等到考前突击复习,临时抱佛脚,结果往往无法通过考试;即使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顺利通过考试,也没有真正达到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工程热力学》课程内容多而难、知识点覆盖面广的特点,教师在命题过程中侧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运用以及简单的热力计算,而往往忽略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因而,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考核方式仅仅能够反映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无法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分析以及综合能力,更无法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各项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调整课程内容,突出工程应用

根据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最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工程热力学》课程理论授课学时已由原来的56学时缩减为48学时,如遇到学校活动、放假等,理论学时就更加减少。由于课程内容多、课时少、进度紧,教师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将所有的内容讲授完,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有的放矢。首先应该适当地缩减部分课程内容,如“制冷循环”、“湿空气的焓湿图及其应用”等章节与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制冷原理与装置》、《空气调节》课程内容重复,可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概括性介绍,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加清晰地把握该课程的关键核心知识点,有效优化与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其次应当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工程案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这样将基本概念、原理与工程实际问题相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以及所学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2.2改进教学模式,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如前所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应该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以及本专业培养方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启发、引导、探究、互动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主动思考、探究去获取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同时开展专题讨论,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选择感兴趣的相关方向课题进行研究,以PPT形式上台交流成果,并设置提问环节,学生讨论后可自由参与回答,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应当积极推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综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育平台等先进技术与资源,同时将专业教学软件引入课堂教学,使专业教育与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运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全面促进课程教学从传统型向应用型的转变和发展。

2.3完善考核评价标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仅仅依赖于考试结果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是片面的,应丰富和完善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即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综合评定的方法给出学生最终成绩,平时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占比为1:1。平时考核即为过程性考核,包括实验(20%)、小测验(10%)、大作业(10%)和课堂表现(10%)。增加平时考核成绩占比,使学生更加重视过程性学习,注重知识的积累。此外,期末考试题型应多样化,除采用填空、选择、作图分析、计算等常规题型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应增加开放式题目,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差距,达到分层培养的效果。改变考核方式,完善考核评价标准,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总结

《工程热力学》作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又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初步改革和探索,调整课程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标准,让理论教学更加接近工程实际,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5.

[2]贺振宗,田泽民,金武.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热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2019(11):193-194.

[3]蒋润花,左远志,陈佰满,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8,45(20):180-181.

论文作者:穆丽娟 胡晓花 张连山 王锐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应用型本科能源动力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_穆丽娟 胡晓花 张连山 王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