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治疗中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李军

资兴矿业集团总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研究骨折治疗中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非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和最早负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最早负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治疗中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最早负重时间,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骨折治疗 锁定加压接骨板 治疗效果

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主要是指患者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其在老年和儿童群体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根据临床上对骨折的研究,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和积累性劳损[1]。其中直接暴力导致的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间接暴力导致的骨折多是因患者高处坠落而导致,积累性劳损是指患者长时间活动对骨骼造成轻微损伤,在经过积累后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的情况。本研究对骨折治疗中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处于19~75岁,平均年龄(51.62±4.75)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的患者有22例,高处坠落致伤患者16例,跌倒致伤患者12例。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处于17~76岁,平均年龄(51.83±4.54)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的患者有20例,高处坠落致伤患者17例,跌倒致伤患者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致伤原因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非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方式,其中主要是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和T型钢板内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

试验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其中在实施治疗是先指导并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完成对患者的全麻处理后在患者肩前开切口,然后经胸大肌与三角肌进入后将部分三角肌前缘横行切断后行外翻出例,将肱骨近端充分暴露出来,通过对患者的观察了解肱骨头和大小结节的位置,然后对上臂进行牵引和旋转,对上移的肱骨大结节进行向上牵拉并完成复位处理,之后采用X线对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进行查看,在复位效果较好的情况下采用克氏针对上移的大结节和肱骨头进行固定。将LPHP置入患者大结节顶端下方0.5㎝的平行结节间沟中。在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人工松质骨条植骨进行处理,对患者的螺钉长度进行确定,然后价格克氏针取出并在患者切口部位防止引流管,然后将切口关闭。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最早负重时间进行观察。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90分,则表示关节功能恢复为优;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在80~89分之间,则表示恢复效果为良;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79分,则表示关节功能恢复为一般,计算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 )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骨折的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老年人的骨折发生率迅速上升。根据临床上对骨折患者的观察,其在发生骨折后不仅感觉到剧烈疼痛,还会导致骨骼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一些患者的骨折较为严重,导致其在骨折后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骨折患者的典型表现是骨折后出现局部变性和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并且在移动肢体时会发出摩擦音[3]。对于骨折患者的治疗,最终目的是让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因此,临床上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通常以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为基本原则[4]。

复位是指将发生移位的骨骼重新恢复到正常解剖状态,从而让骨骼的支架作用得以恢复,其中主要有手术复位方式和闭合复位方式。固定是指在患者骨折复位后不易保持稳定,很容易因各种原因发生再次移位的情况,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固定,指导骨骼完全愈合,常见的固定方式主要有外固定支架、石膏绷带和小夹板等。功能锻炼是指在患者骨折恢复较好的情况下通过刺激骨折周围肌肉和血液循环,让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得到提升,并且防止患者骨折愈合过程中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

锁定加压接骨板[5]治疗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方法,其能够有效控制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骨折处软骨组织的破坏,从而避免患者因骨折治疗而出现其它并发症。根据临床上对锁定加压接骨板的实际应用,其通过接骨板和固定螺钉的使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骨折出复位后出现移位的现象,从而保证患者在骨折愈合前的不会因为移位而导致其病情反复不定。同时,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方式还能有效防止骨缺损现象,因此其能够让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效果得到保障,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另外,在患者治疗后根据其恢复情况制定相应的功能锻炼计划,让患者通过运动的方式促进骨折的愈合,从而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尽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本研究对骨折治疗中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最早负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骨折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细燕.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结合加味正骨紫金丹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2]程延,朱养均,常瑞.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12,11:1043-1044.

[3]李福厚,王丽波.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8:77-78.

[4]傅世能.锁定加压接骨板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5:164+166.

[5]梁志军,沈圣兵.锁定加压接骨板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4,13:93.

论文作者:李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  ;  ;  ;  ;  ;  ;  ;  

骨折治疗中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李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