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论文_陶永杰

探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论文_陶永杰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 广西贺州 542899)

摘要:本文主要以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措施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依据,从注重全面检查制度的管理、对值班管理进行规范、加强对变电系统的安全分析、完善变电设备检修模式、创建完善的设备检测机制和缺陷记录机制、制定健全的设备维护制度、提升维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前言

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检修模式不完善、作业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我国电力系统领域极为常见,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往往会因此受到较为负面影响,而为了尽可能消除这种负面影响、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正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1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不够完善

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管理中,安全问题是非常主要的一个问题。如果电力系统出现问题,那么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损失,不仅在经济方面,还有可能造成部分人员伤亡。因此,电力企业给予安全管理足够的重视。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存在安全管理不够完善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管理力度较低,办票工作存在问题、变电运行操作票的操作项目较多。部分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对操作在理解上存在问题,使简单的操作变得复杂化,在实际操作中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操作项目。并且,由于部分电力企业没有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导致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无法相互进行监督,从而对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严重的影响。

1.2电力系统变电设备的检修模式有待完善

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在对变电设备进行检修时,都是通过计划检修模式,对设备的状态进行了解和掌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和检修,对一些老旧的设备进行更换,从而使电力系统可以安全运行,但是,这样的检修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检修的频率较高,检修的效率较低,以至于检修效果不够理想。针对电力系统来讲,计划检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严重浪费了人力资源和涉笔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

2.1注重全面检查制度的管理

电力企业想要有效提升变电运行的安全性,首先需要经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检测与巡视。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制定健全的检查制度,其是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前提。在变电中防误装置是主要的生产设备,需要把对倒闸操作制度归入到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中,对技术要求、运行巡视内容进行明确,并需要对防误装置进行定期维护。定期检查的方式与内容需要结合产品说明书进行。在使用闭锁时,需要坚持“两票三制”。除发生特殊情况以外,如,锁坏,不可以使用解锁钥匙,进行强行解锁。其次,在工作时,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需要通过监控系统,全面检查巡视变电实际运行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查时,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和特殊问题,需要结合情况加大巡查力度,对检查巡视的次数与时间进行适当的增加,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变电运行中的问题。针对巡视工作人员来讲,需要仔细认真的进行巡视,严格根据作业指导书来对运行情况进行巡视,并把巡视情况进行记录,为以后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着变电运行的效率和质量。因此,电力企业需要把培养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可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术,严格根据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并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和解决变电设备存在的问题,使电力系统可以正常稳定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部分特殊的变电设备,需要事先向维护工作人员进行介绍,使其可以对特殊变电设备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便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维护。

2.3加大监测力度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广泛建设、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数据的采集和汇总难度大大下降,但为了在这种情况下最大化发挥安全管理工作优势,技术操作人员负责的监控工作必须得到重视。虽然变电运行监控平台已经在我国各地实现了较为广泛应用,但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很多监控平台仍无法实现变电运行状态与环境的快速准确掌握,信息数据收集不全面、不及时问题往往因此出现,因此本文建议相关电网公司贯彻“数据采集、业务协同、资管共享、管理集中”的管理理念,并以此适当加大对变电运行的监测力度,辅以专业部门、奖惩制度,变电运行的安全即可得到更好保障。

3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路径

3.1引入新型维护技术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型维护技术,因此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必须重点关注新型维护技术的应用,如红外测温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智能化巡检技术等。以其中的智能化巡检技术为例,广东电网公司早在2016年便启动了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样机研制项目,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运动能力、检测手段、任务规划、导航定位、系统联动等层面的能力均在不断提升,而由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在设计之初便计划与广东电网公司集控平台进行融合对接,这使得该技术能够无缝融入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工作领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的效率、质量提升也将由此实现,新型维护技术的引入价值可见一斑。

3.2开展精细化维护

精细化维护同样可较好服务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由此开展的维护工作需重点关注变电设备的缺陷。具体来说,围绕变电设备缺

陷开展的精细化维护需要将缺陷细分为第一类缺陷、第二类缺陷、第三类缺陷第一类缺陷指的是需要第一时间停电处理且会对变电设备或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缺陷,第二类缺陷则是能够在电力负荷低估时开展消缺处理并会影响变电设备经济、稳定、安全运行的缺陷,而第三类缺陷则是可以在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消缺处理且基本上不造成危害的缺陷,同时配合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电设备缺陷带来的危害即可得到更好抑制。

3.3完善维护制度

对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工作来说,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均能够为该工作提供支持,其中巡回检查制度需结合变电设备缺陷和事故隐患展开,以此重点关注巡查内容、巡查路线、所携带工具并形成完备的体系和记录,变电设备监管力度即可实现长足提升;交接班制度需重点关注使用设备、备用设备的交接并同时明确使用状况,图纸、仪表、工具、注意事项、历史数据相关记录需得到重点关注,并避免防护设备、照明工具使用出现协调问题,由此交接班制度即可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

本文结合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工作实际情况,将安全管理理论融入了内部控制工作当中,在设备管理、风险管控、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明确了运行规范。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需要在现有的标准化基础上重视安全管理日常工作,符合国家标准,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与其他管理模式相结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改进,为电力系统未来的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文峰,李霞.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技术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27):120~121.

[2]贾宁,陈婧.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潜在问题及防范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1(31):41.

[3]汪旭峰,郭勇,周丽群,等.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6(23):181~182.

论文作者:陶永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探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论文_陶永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