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晋城供电公司 山西晋城 048000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而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使电力工程工作顺利开展,要不断提高运行效率,要求电网建设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电力系统技术。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运用,是对当下电力系统迅速发展的最好阐述,给电力供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支持。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引言
就目前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来讲,智能电网以其科学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了我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传统电网建设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因此,电力行业需要寻求更为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设备,加大对智能电网建设的路径探讨,并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推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1智能电网的特有优势
1.1自我防护性
智能电网是一种全自动的新型智能电力系统,当供电过程中遭遇恶劣天气、意外、故障等问题时,可以自动做出反应,如自我防护、自动警报等。这一特性有效确保了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
1.2效率高
在电网智能化实施后,一切程序处于自动化状态,减少了人工操作,从而降低了失误。智能化、自动化替换了人工处理和繁琐流程,有效提高了整体效率。由于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有效降低了成本。
1.3自愈能力强
自愈能力也就是设备的恢复能力。由于智能电网自身特点和优势(监控、评估等系统),可以准确、及时地发现智能电网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发出警报,对自身问题进行补救和修复。去除了人工排查,降低了细微问题出现的概率,有助于系统良好运行。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技术开发水平较低,未能达到理想的应用水平
从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形势来看,电力作为主要能源之一,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需求量激增,在能源供应紧缺的时代背景下,智能电网的建设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将电力工程技术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方面,并立足于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对有效解决能源紧缺的危机、促进社会其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电力工程技术水平开发水平较低,导致其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应用中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成为了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绿色环保作为经济发展形势对能源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其要求对电网资源实现有效循环利用,将电力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最大程度的降低。然而绿色能源的开发水平较低,降低了电力资源利用最优化的实现效率,且降低了电力能源的质量,导致了当前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未能达到理想的水平。
2.2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素质尚低,智能电网建设水平低
从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各方面综合性因素来看,电力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电力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其在个人修养、业务水平与专业能力等方面素质尚低,限制了智能电网工作的顺利进行。现阶段,在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开展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不仅对电力工程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考核标准。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自动化、智能电网结构以及电网建设经济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明显增加,传统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体系及电网建设结构对恶劣天气及其他环境因素的承受能力较低,在自动化故障诊断与调节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水平较弱,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电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全覆盖水平的实现,经济性逐渐成为了电网建设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将经济性作为电网建设工作的主要考虑因素,将建设成本有效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仅能够有效保证电力能源的质量,同时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业务水平与专业素质上的缺失,导致其未能真正了解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水平和实际形势,在自动化、经济性和智能电网结构建设等工作的能力尚不足备,限制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应用中理想作用的发挥。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3.1能源转化技术的应用
关于传统的发电技术,主要是以煤炭等资源开展发电工作,能造成大量废弃物,对空气和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因为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与节约理念不相符合。同时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体现在低污染和耗能、高经济发展等方面,今后注重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所以电力工程技术要更加注重绿色环保,使用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成电力,这样既对资源进行了大量节约,也起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如下图1所示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应用图。
图1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应用图
3.2柔性交直流输电技术
这一技术通常使用换流器进行自换相,单独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甚至可以实现四象限运行。在对清洁能源的利用时,它可通过自动控制调节,改善电流的不稳定现象,实现并网,降低智能电网的能耗。例如,在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中,由于风力和水力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并网操作较为困难,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柔性交直流技术可以通过解决短路电流超标的问题,完成对电能的利用。
3.3智能配电网预警系统
在配网运行的过程中,配电预警系统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开展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配电预警系统。通过配网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对于配网运行、线路沿线的信息进行收集,从而为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通过网络化以及信息技术对于配网线路的运行信息加以收集,也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在完善配电预警系统之后,可以将系统所收集到的信息输入电脑中进行存储,并且建立起配网线路的信息库,再通过对于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网络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地发现配网所存在的故障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通过配电预警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配网运行维护管理的效率,提高配网运行维护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并且提高配网运行管理的时效性,更加准确及时的对配网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结语
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我国居民用电和工业生产用电量的不断激增。尽管当前我国电网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全覆盖。但与生产、生活所需电量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强化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的研究力度,提高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从而发挥其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效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段斯,邱议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7(7):176-177.
[2]翁鹏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8):43-44.
论文作者:畅星智,徐进,张春喜,张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水平论文; 能源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