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事新闻人物报道形态的改进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察应坤[2](2020)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实力派人物王鸿一联合了一批志趣相同者在北京创办了《村治月刊》,旨在全国推行以河北定县翟城村、山西村政为基本模式的“村本政治”。时人对此知识人群体以“村治派”称之。在王鸿一整合下,村治派不仅在学理上有吕振羽、梁漱溟、茹春浦等理论派人物鼎力加持,也获得了米迪刚、梁仲华、彭禹廷等地方自治力行者的实践响应,遂使村治思潮在全国渐成蓬勃之势。后在梁仲华、梁漱溟、孙则让苦心经营之下,村治派与其他团体相呼应,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运动纷纷兴起。以往的研究中,常常把“村治派”作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附庸来展开,未曾追溯村治派的起源,也没有考察它的发展历程,对于村治派的理论实践及其对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发挥的作用也没有专题的研究。本文将村治派从起源到巅峰再到沉寂的过程作一事实的梳理,以弥补、校正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及成见;同时将村治派置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长时段历史进程中,清理出它的学理主线,并与政党介入、宗教介入的社会改革相对比,以探求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三种思想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改革所呈现的不同面貌,进而观察国家力量渗透和基层社会改革张力下的近代中国乡村问题解决之道。村治思潮产生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危机的大背景之下。20世纪初叶中国农村的衰败,本质上是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造成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晚清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国内新局面,出台了若干地方自治政策,试图缓解社会危机,由此催生了三个区域的早期村治实验:河北翟城村治、山西村政和曹州府善后局设立。正是这种社会生态,促成了“村治派”的产生及其对中国农村出路的不懈探索。1929年,王鸿一联合米迪刚等人创办《村治月刊》,标志着村治派的正式形成。早在1922年王鸿一和米迪刚在推动实行西北垦殖时相识相知,并在“村落自治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一认识上达成一致。米迪刚亲身参与并主导的翟城村治为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样本参考和理论借鉴。1924年,两人在北京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以村落为单位进行乡村改革,并提出了一套以村治实践为基础的建国方案,但在时局动荡之下,影响极为薄弱。1929年3月,在阎锡山、冯玉祥支持下,王鸿一集合米迪刚、吕振羽等一批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号召“实现革命主义、恢复民族精神”,创办了《村治月刊》,并以此为大本营研究村治学理、推行村治实践。众多学校、媒体、社团纷纷响应,一时间研究与推广村治成为全国潮流。民主政治的激进化是村治派主张的歧出。吕振羽由“改良”转向“革命”和彭禹廷由“民主”转向“封闭”是民主政治激进化的两个方向。“民主政治之如何确立”,是《村治月刊社宣言》里的重要内容,作为《村治月刊》的主编和主要理论旗手,吕振羽最初将“民主政治”定位为“三民主义的村治”,主张“非暴力的革命建设”,这与王鸿一“全民政治”和米迪刚“民主传贤”的主张是一致的。随着社会情境和个人际遇的变化,吕振羽开始由“改良”转向“革命”,认为发动农民斗争、革命夺取政权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正确路径。彭禹廷提倡以“缩小的三民主义”在宛西实施地方自治,后在多重重压之下,转向了一种封闭的权威性地方自治,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彭禹廷将地方自治缩小在局部的、封闭的、独立的空间范围不同,吕振羽更强调在一种更广阔的社会整体解决方案中来解决农村问题。两者之于村治派的歧出,恰恰是两种相反方向民主政治主张的激进化,由此得出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行为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后果。梁仲华和梁漱溟的倾力合作推动村治事业走向巅峰。在韩复榘的支持下,梁仲华和梁漱溟接续王鸿一开创的“村治”事业,先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相继设立,再有邹平、菏泽、济宁等实验县开办,乡村建设运动浪潮持续高涨。梁仲华负责乡建工作的组织与具体的行政事务,梁漱溟从社会与人心问题的逻辑出发,对“研究”“训练”“实验”等各项乡建具体内容进行理论建构和路径设计。村治派的理论主张有了广阔的实践区域,并把社会影响力扩散到了全国政商学各界,国民政府内政部以村治派的社会改革实践为参考,进行了全国县政改革设计和区域实验。在这种政治力量收纳、社会力量欢迎的态势下,乡村建设浪潮在全国兴起。三次全国乡村讨论会的举办标志着乡村运动的大发展和高涨,村治派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声望日隆。但在这种蓬勃壮阔的表象下,现实行政力量与社会改革运动的纠葛也在其中暗流涌动并日益激化。在政权对乡村社会的强力渗透和控制下,村治派的社会改革最终归于沉寂。菏泽成为第二实验县后,孙则让主导的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带动社会改革卓有成效,这一模式很快被韩复榘在全省区域推广以实现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村治派所秉持的乡村改革的独立性全面消解。1932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确立设置县政改革实验区,山东省政府在原来邹平实验县基础上加设菏泽为乡村建设实验县,并由王鸿一的学生兼同乡、时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的孙则让亲往家乡主持实验工作。孙不负众望,在应对黄河水灾的同时,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很快在地方治安、农村经济、乡村教育、地方自治等诸多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韩复榘从这一改革模式中看到了社会控制的极佳效果,遂令设立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其后在抗战形势下,又根据梁漱溟等制定的三年计划,于全省逐次设立行政专员公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施政区域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基层中间组织的设立,有效抑制了土豪劣绅、奉官为匪等恶劣势力在乡村社会的蔓延趋势。但此区域的扩大,更多体现了韩复榘主导的政府控制体系对基层社会的强力渗透。韩复榘被罢免后,新任政府主席沈鸿烈撤销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村治派成员各分西东,从此沉寂。作为村治派改革成效的参照,考察国民党政权控制下以纯行政力量推动或是宗教合作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改革,考察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包括没有获得政权的早期海丰农民运动和获得局部行政权力的陕甘宁边区改革,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代乡村改革无论是在何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乡村改革最初阶段的成效与尊重当地民众伦理情感认同的程度呈正向关联关系;乡村改革中政治权力介入呈现加强态势,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追求目标或是共存,或是后者让位于前者。乡村建设运动激起了巨大的理论波澜。针对村治派的理论与实践,诸多批评纷至沓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很多受到王鸿一的启发和影响,特别是“反对欧化俄化,恢复民族精神”这一主张,是对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的承继和发扬。村治派对于“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和社会组织基础”的看法有着高度的认识一致性。当时的着名评论家孙伏园观察认为“乡村建设为时代大势和国家命脉延续所需”,并把乡村建设运动与近代挽救国运衰败的五次大运动作为相互承接的脉络加以叙述。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三个思想流派:东方文化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左派经济学家。梁漱溟在与这三大派别的论辩中仍然坚持认为中国问题必须走理性解决之路即乡村建设道路,即坚持文化改造下的乡村建设路径,从正面培养公众意识,健全乡村团体组织,以新道德建设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梁漱溟在这些论辩中所展现出的变革、理性、独立的理论品质,正对应了村治派一贯对于道德原则的坚持和扞卫。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和拯救最终归于沉寂,但他们对农村社会的发现,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种有益尝试。村治派在“恢复民族精神,保持固有道德之乡村自治”这个大方向下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在长时间轴和多空间维度上呈现了近代知识人对于民族国家塑造的努力和创造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冲动。虽然这种努力和冲动未曾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调,但反思这一历史过程,可以更为理性地看到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改革的关键性法则。其一,尊重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为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其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总量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其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实现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家权力渗入与村落自主性之间的良性平衡。村治派对儒家伦理的坚守,在今天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仍有其现实意义。如韦伯所言,革命的真正起因在于一种新精神的作用,“村治派”的主张在当时乡村社会边缘化的状态下提出,并抛开各种龃龉与桎梏而付诸实施,这是一种理性审视后逆流而上的奋勇行动。发现农民,认清乡土社会,这是王鸿一、米迪刚、梁漱溟等村治派知识人对近代中国现代转型的最大启蒙。
吴祉键[3](2020)在《框架理论视域下主流媒体“英雄”叙事与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文中提出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大特色,本文所聚焦的“英雄人物”报道是典型人物报道四个话语内涵(即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杰出人物、平凡人物报道)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深度探讨我国主流媒体对于英雄形象的媒介塑造以及现代英雄主义的宣传叙事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从框架理论的视角出发,以《人民日报》相关英雄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其2012年—2019年发布的相关报道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案例分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报道中呈现的具体新闻框架和倾向进行梳理研究,最终总结归纳了《人民日报》自十八大以来英雄报道基本叙事框架模式,从事件建构的句式选择、英雄事件建构的情节选择、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等方面总结英雄叙事的基本特征。通过具体案例推断出所形成的英雄形象特点。论文指出当前英雄报道存在的问题,如叙事架构模式化、英雄脸谱化现象严重;过度煽情与拔高可能消解崇高、影响受众对英雄的印象认知等。并总结反思上述问题,提出相应优化路径。
陈昊[4](2020)在《国家视域下《新闻联播》的“三农”图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推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战略。《新闻联播》是我国主流媒体,肩负着报道新闻事实、传递党和国家声音等重要职责。《新闻联播》的“三农”报道形构的“三农”图景,不仅体现了新闻媒体的叙事特征,也饱含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叙事。本文主要运用新闻叙事学和媒介形象理论,内容分析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以《新闻联播》中关于“三农”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呈现的“三农”图景和叙事策略,指出尚存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改善“三农”报道有所裨益。《新闻联播》“三农”报道,总体上,向世人呈现出农村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民风转变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的农村图景,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完善和粮食增产增收为主的农业面貌,主体意识增强、择业观念变化、渴求文化生活的农民形象。《新闻联播》“三农”报道,在内容方面,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报道主题上聚焦经济民生,紧跟时代发展;二、报道体裁上消息快讯为主,栏目设置多样;三、报道地域:东西部数量多,区域差异显着;四、报道倾向:突出正面报道,兼顾舆论监督。上述图景与内容特征,与《新闻联播》的叙事策略紧密相关,具体体现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主要体现为新闻话语结构,即稳定的文本特征和注重景别组合;中观层面,主要体现为事实建构,即凸显脱贫攻坚、叙事视角多元、叙事模式丰富;宏观层面,主要体现为意识形态的生成,即通过故事类型化和人物符号化等策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新闻联播》叙事策略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未凸显农民的话语主体地位、对新生代农民缺乏应有关注,报道缺乏接近性等。为此,本文提出了三点改进建议:一、彰显农民话语主体地位;二、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报道;三、转变新闻叙事方式。
肖月[5](2020)在《我国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 ——以《人民日报》(1979-2018)相关报道为例》文中指出论文以《人民日报》建国后的优秀教师人物通讯为研究对象,贯穿以当代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力求在宏阔的社会时代变迁背景中,结合多种详尽科学的分析方式,呈现提炼《人民日报》对于优秀教师形象的建构。论文试图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教师形象建构既折射了主流新闻宣传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呼应关系,也有着改进我国新闻报道实践模式的反思性价值。论文回溯了“十七年”期间的相关报道,指出这些优秀教师人物通讯以苦难叙事、实践叙事和奉献叙事三种模式确立了报道对象的“人民性”特征。而“文革”期间由于全国教育路线犯了“左”的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一落千丈、新闻媒介受到政治裹挟,《人民日报》为数不多的报道也随之偏离了教育属性,塑造出了一群绝对意识形态化的“优秀教师”形象。论文的研究重心在于改革开放后的相关报道分析。从报道特点来看,标题以诉诸情感的表达方式为主,紧紧扣住了教师职业相关特点;具体写作上频繁使用了教师隐喻,并出现了大量牺牲型意象;从版面、篇幅和原创比例等维度显示出了对相关报道的重视态度;卡方检验结果亦显示了年代与报道呈现出比较显着的相关性。从报道对象的特点来看,《人民日报》在优秀教师相关报道中存在一定的选择倾向,具体表现为对乡村教师、军校教师和科技内容的重点关注。论文继而进行了归因分析。从整体来说,《人民日报》主要从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个人私德三种视角来描写报道对象,为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论文指出,促使记者选择从这三种视角切入报道的原因在于:作为典型人物的优秀教师能够对整个社会发挥道德示范作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教师在专业能力上有所发展;我国典型报道传统引导记者在职业范畴外进一步关注报道对象的品性,追求呈现典型人物的完美。论文分析了《人民日报》优秀教师媒介形象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变与不变。80年代,由于全国路线转轨和教育事业的恢复,优秀教师从“文革”时期的“革命者”形象回归至教育本位;1992年以后,在舆论需要、社会风气和典型报道改良的影响下,优秀教师媒介形象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党的十八大之后,由于贯彻习近平教育思想和相关政策的推行,知识化的优秀教师形象更加凸显。论文最后指出,《人民日报》作为兼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大报,自然也为其塑造的优秀教师媒介形象赋予了权威性和影响力;《人民日报》借新闻报道表现出了对国家发展大局的舆论观照;其对新闻真实性的遵循和坚守,也通过报道内容呈现。《人民日报》对于我国教师的评价在全社会都具有导向性,这也要求了记者要注重对优秀教师典型宣传的改良。扬弃早期宣传中的得与失,突破现有报道的思维定式,紧密联系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都是记者在优秀教师人物报道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张元元[6](2020)在《作为媒介的体育:台湾媒体中的姚明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和传媒都是时代的产物,体育运动记录方式和结果呈现都被赋予一定时代特色。运动员在体育运动和传播媒体共同塑造下形成特定的媒介形象,影响民众对体育运动、体育精神及社会环境的认知。优秀运动员以其运动天赋获得专业认可,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社会其他领域的号召力、影响力,不断被赋予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符号意义。我国体育运动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国家建设成果,体育运动及运动员媒介形象的塑造传播是展现国家“软实力”,凝聚民族认同的重要渠道。姚明在篮球领域的成就及其国际影响力使其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言人,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荣耀记忆。本论文以台湾地区三大报纸《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对姚明的报道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量化统计和话语分析方法分析姚明在台湾媒体的形象呈现及建构手法,考察媒介形象与身份认同的内在联系。论文第二章从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报道主题、新闻来源、报道倾向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并以新闻论述法概述媒体在报道主题下的议题设置,进而得出三大媒体报道的整体状况。第三章对典型文本进行话语分析,从文本结构、微观语义等角度对比不同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建构。第四章综合前两章分析得出姚明整体形象及特点。第五章结合台湾地区历史环境与身份认同的关系,从中国语境下探讨了体育与认同建构的现实意义。第六章为研究结论和探讨。研究发现,台湾地区媒体报道姚明以中立和正面为主,树立起姚明积极的形象。三大报纸在形象建构和话语使用中存在差异,《联合报》《中国时报》在报道体量及报道思路上较为相似。不同于大陆媒体中的英雄叙事,台湾媒体关注姚明比赛成就,强调其运动员身份。在两岸议题中,塑造了大陆官方限制个人自由、干预体育的保守形象,区分了自我与他者。
张莎[7](2020)在《《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新闻叙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世界各地文明的繁荣,都是从商业开始,而创业带来的商业活力、商业秩序与商业文明,恰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014年李克强总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各路创业者纷纷响应号召,一时间不断涌现出不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京报》是一份高度密集覆盖北京市场的强势主流纸质媒体,它的办报理念是“负责报道一切”,《新京报》发布的创业者报道不仅反映着国家经济和政策动向,也同时传递着党和国家对于创业者的明确态度。作者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使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分别对2015年至2019年五年间《新京报》217篇创业者报道当中150篇有效样本的叙事结构、叙事聚焦进行统计和研读,并分析判断报道的叙事立场及叙事价值,借以发现这些创业者报道当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创业者报道的报道水平、激活创新创业观念、传播商业精神、促进良性的社会发展。
陈立[8](2020)在《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涉老热点事件频发,老年群体“污名化”报道现象时有发生。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都起着“导向”的作用,媒体如何报道老年人物直接影响着受众对老年群体的看法和老年人对自我的认知。本文选取河南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活类老年期刊——《老人春秋》杂志为研究对象,基于新闻叙事学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选取《老人春秋》杂志2018年、2019年期间的409篇人物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在此基础上,探讨《老人春秋》老年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叙事策略、叙事立场和核心价值,发现《老人春秋》在进行老年人物报道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老人春秋》2018年、2019年杂志进行内容分析,第三部分从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聚焦角度分析《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第四部分为《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策略。第五部分为《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立场及核心价值,第六部分为《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问题及优化建议。研究发现,《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分为叙事者(谁在说)、叙事视角(怎么说)、叙事聚焦(说什么)三个部分。《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者主要是杂志记者,而知情者和当事人(即老年人)作为叙事者的报道占比较低,人物报道的叙事者构成较为单调。叙事视角以限知视角为主,叙事聚焦集中于军政界官员的退休干部,而对普通老年人群的关注度较少,普通老年人失去发言机会。在叙事策略上使用故事化与戏剧化策略,但这种策略使用过多会降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叙事文辞中,标题及行文中多使用“奉献”“公益”类等词语,内容涉及较为单一。叙事立场上包括树立老年人物模范典型、关注民生,坚持人本理念以及恪守新闻专业主义三点,《老人春秋》的核心价值是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和塑造孝文化的社会共识。《老人春秋》在叙事问题上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内容传统单一,时代感不足;叙事声音缺席,老年人“失声”;报道形式单调,创新性不足。对此提出的优化建议包括三点:创新内容风格,贴近社会热点;平衡发言机会,重视老年人心声;丰富报道形式,增强报道的吸引力。
孙瑞倩[9](2020)在《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分析(2018.1.8-2019.10.14)》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尤其在经济建设领域和科技领域等,为记录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时代精神风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播了一部大型财经人物报道专题片即《财经人物周刊》,推出后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便是以该节目为话语分析案例,选取了自2018年1月8日节目开播到2019年10月14日播放结束,共87期节目作为语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大幕下分析财经人物媒体呈现的镜像特征、意义及其影响。本文研究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个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依据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即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向度,再结合梵·迪克的新闻图示结构理论以及学者曾庆香的新闻叙事学理论对节目展开具体的话语分析。在对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中关于财经人物报道的主题选择、领域分布、话语时长进行宏观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再对话语的新闻图示结构、修辞策略、词汇选择和使用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鉴于是电视财经人物报道节目,本文还从视听视角和叙事视角对话语建构模式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分析,《财经人物周刊》在报道中呈现两大特色:一是节目于话语中强化精神引领作用,通过呈现财经故事,塑造精神偶像;通过建构“大国重器”形象,传递主流价值观;通过挖掘历史矛盾,记录时代精神;二是在报道中记者“隐退”,达到了以人为本,丰满展现采访对象、以退为进,增强节目纪实性、以虚为实,牢牢掌控话语权的效果。结合传播语境和话语语境发现节目在话语建构中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主流媒体需要彰显舆论引导功能,二是弘扬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担当,三是满足高知受众群信息接收偏好。最后,论文就《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呈现的不足加以总结,并提出论者的反思,认为提高财经人物报道的传播价值和力度要从“一汲取”、“两转化”、“三贴近”策略入手,即要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弘扬传统文化中的财经智慧;注重专业术语向大众话语的转化、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平台的转化;牢牢坚守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以期为其他媒体的同类报道提供有益借鉴,提高财经人物报道的表达力和传播力,引起社会各界对财经人物群体更多关注和重视,帮助受众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曾俊玮[10](2020)在《框架理论视角下军队典型人物全媒体报道研究 ——以《解放军报》为例》文中提出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的新闻实践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国家政府充分认可典型人物报道在典型示范、政治教化、传递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解放军报》的典型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典型人物报道在业界实践上的长盛不衰与在理论界的濒临消亡出发,探究典型人物报道在全媒体环境下的现状。研究采取框架分析中“诠释包裹”的分析取向,试图从核心框架、框架矩阵中,寻找典型人物报道实施价值传递的路径。本研究首先从历史视角出发,对典型人物报道出现的历史条件与现有条件进行对比,认为目前对典型报道进行研究仍然有现实价值。研究进一步梳理了研究对象典型人物报道及研究方法框架分析的现有成果,明确了典型人物报道、框架分析的概念,认为目前的典型人物报道研究局限在业界实践上,定量研究较少,所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都较为零散。基于以上分析,第一章“理论基础与研究问题”详细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诠释包裹”分析路径,并明确了本研究想要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第二章“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介绍了本研究基于理论基础所设计的研究步骤、类目建构。本研究选取《解放军报》典型人物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构造月抽样的方式抽取274个人物典型共809篇新闻。第三章“全媒体典型人物报道诠释包裹分析”基于研究数据对《解放军报》典型人物报道的诠释包裹进行了归纳、分析。通过将框架装置构成框架矩阵,人物典型的诠释包裹可以概括为:战斗先锋、牺牲烈士、奉献一生、身残志坚、非现役典型和特殊典型六类。第四章“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传递”明确了《解放军报》典型人物报道通过“价值建构”和“价值互动”两种路径传递价值。这些价值包括基于军人身份的核心价值,以及基于军报立场的面对大众读者的价值,它们通过诠释包裹,直接或间接地被建构。《解放军报》作为价值的提供者,不仅需要构建价值,还需要通过与意见的自由市场中的其他价值进行内容和环境两个维度上的互动,让自己提供的价值更具竞争力。第五章“基于价值冲突视角的反思与建议”从价值冲突视角出发,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反思。《解放军报》典型人物报道存在办报目的与多元化社会价值不相容、与新闻价值冲突的问题,在新闻生产实践中仍有待改善。根据以上问题,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对《解放军报》的典型人物报道提出了发展建议,分别是:坚守舆论阵地,避免直接价值冲突;在时效性和真实感上做出突破;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基于互动的精准传播。
二、军事新闻人物报道形态的改进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事新闻人物报道形态的改进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村治思潮的时代背景及起源 |
第一节 20世纪初农村危机与地方自治政策推出 |
一、农村衰败无序:近代“中国问题灼点” |
二、晚清民初地方自治规约颁布:一剂良药还是虚幻泡影? |
第二节 村治实验的萌芽 |
一、早期翟城村自治 |
二、山西村政 |
三、曹州府善后局的设立 |
第二章 村治派的形成 |
第一节 米迪刚对翟城村治的主导及其实践理论的总结 |
一、翟城新政:旧文化网络和新法团主义的较量 |
二、村为起点“民主传贤”:中国社会修缮良法 |
三、“井”字结构新村布局:社会公共空间营造 |
第二节 王鸿一的“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主张与实践 |
一、“民族自信力”:民族自救运动的发动机 |
二、儒家伦理:揭橥民族文化重心 |
三、“村本政治”:中国民族出路 |
第三节 王鸿一与米迪刚的合作及村治派大本营的设立 |
一、实行西北垦殖: 纾困内地边疆农村民生 |
二、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乡村改革共和建国 |
三、出版《村治月刊》:研究学理推行村政 |
第三章 村治派的歧出:民主政治的激进化 |
第一节 由“改良”到“革命”: 吕振羽村治思想转向 |
一、三民主义的村治:非暴力的革命建设 |
二、村治理想的破灭:转向国家视角 |
三、革命夺取政权:发动农民斗争 |
第二节 从“民主”到“封闭”:彭禹廷领导下的宛西自治 |
一、自卫、自治、自富:民众自治共同体的内聚 |
二、不顾官厅、不顾法律、不顾手续:地方自治的封闭 |
三、“再造权威性自治”:局部地方专制的失败 |
第四章 走向巅峰:乡村建设浪潮的兴起与高涨 |
第一节 梁仲华主持下的村治派大集结 |
一、“思想阐发”与“人才储育”: 河南村治学院 |
二、“研究”“训练”“实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
三、组织与行政:梁仲华乡建工作的事功 |
第二节 梁漱溟领导下的“乡村建设运动 |
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梁漱溟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
二、乡村开出新组织:邹平实验县的改革设计 |
三、“政”“教”“富”“卫”合一:邹平实验实施及七大成效 |
四、玄学的理论与妥协的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
第三节 全国乡村运动大联合 |
一、成立联合组织为各地乡村工作人员一致诉求 |
二、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举行 |
三、有限度的联合与有限度的影响 |
第五章 政治权力强力渗透下村治派的沉寂 |
第一节 村治派主导社会改革独立性的消解 |
一、民众自卫训练:菏泽实验模式社会改革的有效性 |
二、从社会改革到社会控制:韩复榘设立山东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 |
三、全域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逐次分区设置 |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下的乡村社会改革实验 |
一、纯以行政力量促进农村建设:江宁和兰溪实验 |
二、基督教和国民党行政的乡村建设合作:黎川实验 |
第三节 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 |
一、适应性动员:前期海丰农民运动政治策略 |
二、“三三制”:陕甘宁边区改革资源总量控制框架 |
第六章 批评与回应:围绕村治派理论的争议 |
第一节 批评箭靶:村治为解决中国问题唯一办法 |
一、一脉相承之认识: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 |
二、进入主流视野:乡村建设是时代大势所需 |
第二节 东西之间:梁漱溟与其他派别的论战 |
一、融合东西方还是中国文化坚守:与东方文化派的辩论 |
二、农业工业孰先孰后: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交锋 |
三、阶级的融合还是斗争:与左派经济学家的论争 |
结语 |
一、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 |
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 |
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 |
四、儒家伦理固本开新:村治派中国乡村现代性出路的理论建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框架理论视域下主流媒体“英雄”叙事与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关键概念阐释 |
1.2.1 关于英雄的界定 |
1.2.2 英雄叙事和英雄报道 |
1.2.3 主流媒体 |
1.2.4 媒介形象建构和英雄形象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典型人物报道的研究 |
1.3.2 关于新闻叙事学的研究 |
1.3.3 关于“英雄形象”的研究 |
1.3.4 关于框架理论的研究 |
1.4 选题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5.3 样本选择 |
1.6 研究方法 |
1.6.1 内容分析法 |
1.6.2 框架分析法 |
1.7 研究类目建构与操作 |
第2章 英雄报道新闻框架分析 |
2.1 英雄报道内容框架分析 |
2.1.1 报道时间和数量 |
2.1.2 报道版面与版次 |
2.1.3 新闻配图 |
2.2 英雄报道新闻图式分析 |
2.2.1 主要事件 |
2.2.2 主人公画像 |
2.2.3 结果和影响 |
2.3 文本框架分析 |
2.3.1 标题常用词与价值框架 |
2.3.2 报道正文常用词与价值框架 |
第3章 《人民日报》“英雄”叙事分析 |
3.1 英雄叙事的句式选择偏好 |
3.2 《人民日报》英雄形象描绘 |
3.2.1 “公共领域”中的英雄形象 |
3.2.2 “私人视域”中的英雄形象 |
3.3 《人民日报》英雄报道叙事特征总结 |
第4章 《人民日报》英雄叙事构架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
4.1 英雄模范人物宣传报道面临的挑战 |
4.2 《人民日报》英雄叙事构架的不足 |
4.2.1 模式化的叙事构架必然塑造出脸谱化的英雄 |
4.2.2 煽情与拔高可能消解崇高、影响受众对英雄的印象认知 |
4.3 《人民日报》英雄叙事的改进建议 |
4.3.1 基调上:加强报道思辨性,减少过度煽情 |
4.3.2 形式上:改进报道方式,立体化呈现英雄 |
4.3.3 视角上:对接时代特征,塑造带有“烟火气”的鲜活人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国家视域下《新闻联播》的“三农”图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1.2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5 研究意义与研究创新 |
2 理论基础 |
2.1 新闻叙事理论 |
2.2 媒介形象理论 |
3 《新闻联播》“三农”报道的内容特征 |
3.1 报道主题:聚焦经济民生紧跟时代发展 |
3.2 报道体裁:消息快讯为主栏目设置多样 |
3.3 报道地域:东西部数量多区域差异显着 |
3.4 报道倾向:突出正面报道兼顾舆论监督 |
4 《新闻联播》呈现的“三农”图景 |
4.1 农村图景 |
4.1.1 公共服务提升 |
4.1.2 乡风民风转变 |
4.1.3 生态环境改善 |
4.2 农业面貌 |
4.2.1 产业结构优化 |
4.2.2 生产要素完善 |
4.2.3 粮食增产增收 |
4.3 农民形象 |
4.3.1 主体意识增强 |
4.3.2 择业观念变化 |
4.3.3 渴求文化生活 |
5 《新闻联播》“三农”图景的叙事策略 |
5.1 《新闻联播》“三农”报道的话语特征 |
5.1.1 文本特征:话语结构稳定 |
5.1.2 画面特征:注重景别组合 |
5.2 《新闻联播》“三农”报道的事实建构策略 |
5.2.1 词语选择:凸显扶贫、通俗易懂 |
5.2.2 叙事视角:视角多元、模式丰富 |
5.3 《新闻联播》“三农”报道的意识形态生成策略 |
5.3.1 故事:类型化 |
5.3.2 人物:符号化 |
6 《新闻联播》“三农”图景的不足与改进 |
6.1 《新闻联播》“三农”图景的不足 |
6.1.1 未凸显农民话语主体地位 |
6.1.2 对新生代农民缺乏应有关注 |
6.1.3 报道缺乏接近性 |
6.2 《新闻联播》“三农”图景的改进建议 |
6.2.1 彰显农民话语主体地位 |
6.2.2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报道 |
6.2.3 积极转变新闻叙事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我国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 ——以《人民日报》(1979-2018)相关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呈现 |
第一节 “十七年”:确立教师的“人民性” |
一、出身于人民的“苦难”叙事 |
二、广泛联系生产的“实践”叙事 |
三、公而忘私的“奉献”叙事 |
第二节 “文革”十年:极“左”思潮的笼罩 |
一、绝对意识形态化的“优秀教师” |
二、极端形象的成因 |
第二章 对新时期优秀教师人物通讯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关于通讯报道总体情况的内容分析 |
一、标题分析:诉诸情感的主题表达 |
二、文本隐喻分析:“牺牲型”意象成为主流 |
三、多变量分析:优秀教师人物报道得到加强和重视 |
四、卡方检验分析:多种报道特点与年代存在相关性 |
第二节 “无意建构”与“有意建构” |
一、对通讯主人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二、选择性报道与优秀教师形象的取舍 |
第三章 变与不变: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流变特征 |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优秀教师总体形象特征 |
一、职业精神视角 |
二、职业能力视角 |
三、个人私德视角 |
第二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阶段性变化 |
一、回归教育本位的专业化形象(1979——1991) |
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多元化形象(1992——2011) |
三、面向新时代的知识化形象(2012年至今) |
第四章 建构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成因及其规律 |
第一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整体特点的成因 |
一、行之所示,身之所范:社会化需要教师发挥道德示范功能 |
二、循循善诱,教导有方: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教师强化职业能力 |
三、面面俱到,纤毫毕现:典型报道传统催生完美形象 |
第二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阶段性特点的流变背景 |
一、全国路线转轨与教育事业恢复 |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人物的坚持与适应 |
三、教育工作新方向下的导向调整 |
第三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中的规律 |
一、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兼具权威性和影响力 |
二、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始终观照国家发展大局 |
三、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以真实作为基本遵循 |
第五章 改良优秀教师典型报道的三个向度 |
第一节 回首过去:扬弃早期宣传中的典型报道工作经验 |
一、继承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成功经验 |
二、反思土地改革时期宣传工作的错误风气 |
第二节 立足当下:突破优秀教师人物报道的思维定式 |
一、打破悲情化的刻板印象 |
二、细化较为模糊的信息源 |
三、平衡新闻报道对象失衡 |
四、扭转应试主义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展望未来:紧密联系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
一、认识新型教育观念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 |
二、关注现代化发展下教育的多样形式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作为媒介的体育:台湾媒体中的姚明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媒介形象研究 |
二、媒介体育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台湾媒体报道姚明新闻概述 |
第一节 媒体报道姚明的内容分析 |
一、样本界定与类目建构 |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姚明报道主题论述 |
一、选秀主题 |
二、比赛主题 |
三、非比赛主题 |
第二章 台湾媒体报道姚明话语分析 |
第一节 文本结构与事件建构 |
一、新闻图示分析 |
二、事件建构视角 |
三、新闻语境营造 |
第二节 微观语义分析 |
一、称谓用语与身份确认 |
二、新闻评价与立场表达 |
第三章 姚明媒介形象建构特点 |
第一节 美国文化影响下的迎合表达 |
第二节 英雄叙事中的华人认同 |
第三节 个人叙事下认同消解与强化 |
第四章 媒介形象背后:认同的建构 |
第一节 体育与认同的中国语境 |
第二节 台湾地区的认同背景 |
一、台湾历史与身份认同 |
二、体育建构认同在台湾 |
三、体育交流与情感连接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限制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新闻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新闻叙事学的研究 |
2.关于《新京报》的研究 |
3.有关创业者报道新闻领域的研究 |
4.《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概况 |
(三)选题意义 |
(四)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五)选题方法及创新之处 |
1.选题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叙事结构 |
(一)《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叙事者 |
1.公开的叙事者 |
2.隐蔽的叙事者 |
3.缺席的叙事者 |
(二)《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叙事方法 |
1.《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叙事视角 |
2.《新京报》创业报道之叙事策略 |
二、《新京报》创业报道之叙事聚焦 |
(一)《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叙事对象 |
1.新闻人物 |
2.公众人物 |
3.民间人物 |
(二)《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叙事内容 |
1.创业者报道主题:创业经验教训与创业观点分享关注度最高,其他主题分布相对均衡。 |
2.创业者报道领域:智能、高科技报道如火如荼 |
三、《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叙事立场和价值 |
(一)《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叙事立场 |
1.放眼草根成长,关注底层创业者 |
2.遵循适度准则,客观表达群体诉求 |
3.塑造典型人物,引领时代创业方向 |
(二)《新京报》创业报道的叙事价值 |
1.网罗有价值的信息,加强深度报道 |
2.激活创新创业观念,传播商业精神 |
3.丰富叙事涵盖范围,扩大社会影响 |
四、《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改进建议 |
(一)增加“隐蔽的叙事者”创业者报道 |
(二)扩大学生群体的创业者报道 |
(三)增加农民工以及低学历人群的创业声音 |
(四)扩大第一二产业的报道 |
(五)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 |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有效样本报道部分名称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及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一 概念界定 |
二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样本选取及类目分析 |
一 分析单位选取 |
二 类目建构 |
第二节 统计结果分析 |
一 报道篇幅 |
二 报道体裁 |
三 报道议题 |
四 报道主体对象 |
五 消息来源 |
六 报道栏目 |
第二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 |
第一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者 |
一 记者作为叙事者 |
二 知情人作为叙事者 |
三 当事人作为叙事者 |
第二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视角 |
一 全知视角 |
二 限知视角 |
三 客观视角 |
第三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聚焦 |
一 公众人物 |
二 新闻人物 |
三 普通人物 |
第三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故事化与戏剧化策略 |
一 非事件性新闻:故事化叙事 |
二 事件性新闻:戏剧化叙述 |
第二节 叙事文辞策略 |
一 字词使用:多使用褒义词 |
二 句式选择:暗含作者态度 |
第四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立场及核心价值 |
第一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立场 |
一 树立老年人物模范典型 |
二 关注民生,坚持人本理念 |
三 恪守新闻专业主义 |
第二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核心价值 |
一 弘扬无私奉献精神 |
二 塑造孝文化的社会共识 |
第五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问题及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问题 |
一 内容传统单一,时代感不足 |
二 叙事声音缺席,老年人“失声” |
三 报道形式单调,创新性不足 |
第二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优化建议 |
一 创新内容风格,贴近社会热点 |
二 平衡发言机会,重视老年人心声 |
三 丰富报道形式,增强报道的吸引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分析(2018.1.8-2019.1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话语与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
二、电视节目话语分析文献综述 |
三、财经人物报道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宏观话语分析 |
第一节 报道主题选择 |
第二节 报道领域分布 |
第三节 报道话语时长 |
第二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微观话语分析 |
第一节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新闻图示结构 |
一、《财经人物周刊》新闻图示结构 |
二、新闻图示之概述 |
三、新闻图示之故事情景 |
四、新闻图示之故事评价 |
第二节 新闻话语的修辞应用 |
一、事实修辞—增强可信度 |
二、设置悬念—增强趣味性 |
三、细节修辞—增强可视性 |
四、重复报道—深化议程 |
第三节 词汇的选择与使用 |
第三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建构 |
第一节 视听话语建构 |
一、主持人形象与演播室设置 |
二、多场景呈现建构人物形象 |
三、“声音”对新闻话语的建构 |
第二节 叙事话语建构 |
一、多维度叙事视角分析 |
二、话语角色叙事特点分析 |
第四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特色 |
第一节 节目话语强化精神引领作用 |
一、呈现创业故事,塑造精神“偶像” |
二、建构“大国重器”形象,传递主流价值观 |
三、挖掘历史矛盾,记录时代精神 |
第二节 记者采写巧妙凸显报道对象 |
一、以退为进,极大地增强纪实性 |
二、以人为本,丰满地展现采访对象 |
三、以虚为实,牢牢掌控话语权 |
第五章 影响《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建构的因素 |
第一节 主流媒体需要彰显舆论引导功能 |
第二节 弘扬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担当 |
第三节 满足高知受众群的信息接收偏好 |
第六章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不足和反思 |
第一节 多重缺位:关于节目话语建构的不足 |
第二节 转化、贴近、汲取:关于节目话语建构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央视《财经人物周刊》87 期节目样本统计表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框架理论视角下军队典型人物全媒体报道研究 ——以《解放军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典型报道的相关研究 |
二、典型人物报道的相关研究 |
三.军队典型人物报道的相关研究 |
四、框架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文本分析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一、研究对象的创新 |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研究思路的创新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问题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二节 数据收集 |
一、抽样时间选择 |
二、抽样方法 |
第三章 全媒体典型人物报道诠释包裹分析 |
第一节 核心框架 |
第二节 推理装置分析 |
第三节 重要典型的框架矩阵 |
一、战斗先锋 |
二、牺牲烈士 |
三、奉献一生 |
四、身残志坚 |
五、非现役典型 |
六、特殊典型 |
第四节 全媒体环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变化 |
一、打造全新形象 |
二、变换语言风格 |
三、改进报道方式 |
四、积极回应受众 |
五、迎合受众的兴趣热点 |
第四章 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传递 |
第一节 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建构路径 |
一、典型人物报道建构的价值 |
二、典型人物报道进行价值建构的方式 |
第二节 典型人物报道的价值互动路径 |
一、传播内容维度的互动 |
二、传播环境维度的互动 |
第五章 基于价值冲突视角的反思与建议 |
第一节 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与社会多元价值摩擦导致的问题 |
二、与新闻价值冲突导致的问题 |
三、新闻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发展建议 |
一、坚守舆论阵地,避免直接价值冲突 |
二、在时效性和真实感上做出突破 |
三、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基于互动的精准传播 |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军事新闻人物报道形态的改进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D]. 察应坤. 山东大学, 2020(08)
- [3]框架理论视域下主流媒体“英雄”叙事与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D]. 吴祉键. 吉林大学, 2020(01)
- [4]国家视域下《新闻联播》的“三农”图景研究[D]. 陈昊.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我国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 ——以《人民日报》(1979-2018)相关报道为例[D]. 肖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6]作为媒介的体育:台湾媒体中的姚明形象研究[D]. 张元元. 兰州大学, 2020(01)
- [7]《新京报》创业者报道的新闻叙事学研究[D]. 张莎. 渤海大学, 2020(05)
- [8]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研究[D]. 陈立. 郑州大学, 2020(03)
- [9]央视《财经人物周刊》节目话语分析(2018.1.8-2019.10.14)[D]. 孙瑞倩. 郑州大学, 2020(02)
- [10]框架理论视角下军队典型人物全媒体报道研究 ——以《解放军报》为例[D]. 曾俊玮. 中国政法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