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的价值与资源价格决定问题的理论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价值论文,环境论文,价格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正面临着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如果就表面来看的话,这些环境问题属于人与物的关系问题,或者说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是其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解决环境问题的前提是揭示存在于其背后的经济根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把目光局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肤浅的。
在市场经济下,价值作为最基本的经济要素,是决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环境问题作为经济活动的结果也不例外。
但是,环境是一个很模糊的东西,即便被破坏了,也无法精确估算其损害额。人们又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免费”的,从而环境破坏愈演愈烈。因而,为了保护环境,明确地估量环境的价值,也就是估价由于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损害额是非常重要的。从环境价值的视角来看,也有必要重新考虑一下COP3(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所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权问题。
另外,在直接生产过程所利用了的环境要素就是资源,对其价格决定问题,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并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解释。特别是,对土地的价格决定问题,在理论上目前仅仅停留在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来解释,至今还没有从劳动价值理论的角度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本文试图对环境的价值问题以及资源(特别是土地)的价格决定问题,从劳动价值理论的角度做一点新的分析。
一、环境的分类和性质
环境本来是独立于人类的一种天然的存在,但是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环境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下面,我们从环境本身的特殊性,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把现实的环境大致分为以下两类,即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又可以分为原生自然环境(Wilderness)和二次自然环境(Secondary Nature)。原生性的自然环境作为自然本身(例如,原生林、自然河川等)即天然的环境。在地球上,原生自然环境正在逐渐消失。二次自然环境通过人类的手而形成的东西,即变化了的自然(例如人工造林、被破坏的臭氧层等)。
人工环境则是人类所创造了的东西(例如,水坝、道路、堤防、港湾、桥梁、建筑物等),也就是所谓的社会资本。
其次分析一下环境的性质。
1.间接性、历史性和永久性
从理论上来说,首先必须区分一下环境和资源的概念。环境虽然并非直接的生产资料,但却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条件。在这一意义上,资源属于在经济活动内部得到了利用的环境。资源是环境的子集。从环境的外延中去掉资源可称之为纯环境。但是却难以在现实中划分两者。例如,道路对运输业来说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外部条件而且也是其内部资源。纯环境和资源的区分,应该是统计上的难点。
近年,当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时候,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的概念,也像社会资本那样被提了出来,两者都对经济活动具有间接性。
环境在不断资源化,资源也在不断环境化(人造环境)。社会越发展,这种互相转化会越多。于是环境和资源的界线也在不断变化。环境也表现为人和自然的历史积累(例如,古城或森林),因而环境也具有历史的性质。
地球寿命的问题另当别论,土地、海洋、空气等具有永久性的东西是自然环境的主体。这种永久性赋予了环境以相对稳定性。特别是,土地的永久性,为社会资本提供了场所固定性。
土地的资源化是最常见的。但是无论土地的用途怎样变化,其永久性不变。道路、水坝等社会资本不过是固定在土地上的东西。有人曾认为道路不能像机械那样被处分掉。其实,道路本身是能够被处分掉的,只是道路所安身立命的土地不能被消灭而已。
2.稀缺性和公共性
在环境的外延中,虽然有一些是像空气那种自由品(Free Goods),具有公共性,但大多是稀缺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所谓非排除性或非竞争性上。非排除性(Non-Excludability),是P.A.Samuelson(1954)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在某一物品的消费过程中,物品的提供者无法有意将其他消费者排除在外。经常举的例子是,灯塔的信号、电台广播、公园、图书馆等。非排除性也被理解为“等量消费”,日本柴田弘文将之形象地表述为“你的东西也是我的东西”。非竞争性(Non-Rivalness),是R.A.Musgrave(1959)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即便增加一个消费者也不会造成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量的减少。也就是说,当一种商品在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其边际成本为零。经常举的例子是,日本柴田弘文将之形象地表述为“无穷无尽的服务”。一般说来环境要素的稀缺性与公共性(非排除性或非竞争性)成反比,与经济活动的关联度成正比。
3.地域封闭性
有些环境要素,是一定的地域所特有的东西,不能流动,被封闭在地域里,具有地域内固有资料的性质。不仅人造环境,自然环境也是如此。例如,水因水系而不同,大气虽然是连续的,但是并不是均匀的,也存在地域差,否则就不存在天气变化问题了。
环境的地域封闭性形成地域环境差距,从而产生环境的相对价值。
当然,环境地域封闭性并不是绝对的,例如,臭氧层的破坏带来的是全球性的影响。
4.环境可再生能力的界限
除了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公害以外,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净作用或者自我再生作用。但是当环境污染或者破坏的程度超出一定的限量的时候,自我再生便不可能了。就是说,环境的再生是有界限的。特别是,具有稀缺性的环境要素中,如古树、古寺等,一旦遭到破坏,是不可复原的。环境中具有不可逆性的东西是最宝贵的。
二、关于环境的价值理论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并非劳动产品的自然环境也具有这两个要素吗?
价值是人的抽象劳动的凝结,从劳动价值理论的视角看来,它反映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效用)是客观的存在,但却是由人的认识所决定的。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使用价值虽然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对人类来说并没有任何经济意义。只有人类认识到了的使用价值对于人类来说才是资源。一种使用价值之所以成为使用价值,取决于人类的认识。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使用价值,无论它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都是人类认识的产物。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使用价值是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被逐步发现和拓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原来人们认为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从原来使用价值单一的东西身上开发出多种使用价值来。任何科学技术,归根结底都是使用价值的科学技术,无论是使用价值的发现还是制造。
优美的环境也是一样。原始的环境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在人们的审美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是不会考虑景色的。所以,山清水秀之所以能够成为使用价值,并作为观光资源能够带来收益,只能从人类认识的发展去找根源。当然,社会总剩余劳动时间的状况构成其收益的经济界限。
地球是由物质所构成的。这是毫无异议的。天然物质因为不是人类的劳动产品所以不拥有价值。并且,任何天然物质(例如石油),在人类能认识到其使用价值之前,对于人类来说也不具有使用价值。
从广义来说,环境,包括空气在内,泛指宇宙的一切。被人类所认识、所利用的只是其极小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也就是资源。
相对于天然使用价值的是人造使用价值。人造使用价值的多少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达程度。
迄今为止,传统的看法,只是把使用价值看作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即不存在没有使用价值却具有价值的东西。失掉了使用价值的同时商品也同时失掉了其价值。这种看法并不错,但是并不充分。
我们有必要考虑一下使用价值量的变化对价值的影响。当使用价值只是失掉了一部分的时候,商品的价值也只是失掉了一部分,并非全部。例如不新鲜的蔬菜,或者局部腐烂了的水果,是可以减价出售的,并非变成了一钱不值的垃圾。
另外,我们知道,同种商品,质量好的售价也高,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使用价值与价值成正比的现象。尽管使用价值的减少或者破坏的原因不一定是劳动,但是使用价值的增加必须以劳动的投入为前提。也就是说,由于高质量而增加了的价值量,其源泉只能是劳动。
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商品的价值,与作为其载体的使用价值的增减同向增减(未必呈线性关系)。
商品所失掉了的价值为负,我们称之为负的价值①。负的价值绝对值的上限是该商品的价值量。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走得不准的钟表。上面所谈到的不新鲜的蔬菜由于失掉了一部分使用价值同时也失掉了一部分价值。但是钟表可以修理。也就是说,与蔬菜的腐烂不同,钟表的使用价值是可逆的。没被修理的坏钟表里面所含有的负的价值量等于其修理费用。
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重新考虑一下环境的价值问题吧。因为原始自然环境不是人类的劳动产品,所以按照劳动价值理论,不可能拥有价值。但是为了复原被破坏了的环境的使用价值必须投入劳动。用来复原环境的使用价值所投入的劳动应该形成价值。针对价值形成,被破坏了的环境有负的价值,存在于被破坏了的环境的负的价值和那个复原费用相等。总之,被污染的环境具有负的价值,其绝对值等于将其恢复到原始状态所需要的价值。根据同样想法,我们认为并非人类劳动产品的原生自然环境的价值为零。
假如能推算环境复原费用的话②,根据各国的环境负价值总额及人均环境负价值额,可以制定环境的国际比较标准。例如,人均环境负价值(-100)的国家环境比人均环境负价值(-500)的国家环境为好。
COP3所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将环境破坏经济内部化的手段,曾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方法。
但是排放权的初期分配方式却是对发展中国家最不利的。这是因为其所根据的是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这是不公平的!应该根据各国的排放现状(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计算出其环境损害额(负的价值)。也就是说,应该在做初期排放权分配之前,给予各国以平等的地位,按照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来决定其排放责任。换句话说,就是应该首先追究其环境破坏的责任,以此来确定其今后排放权的大小。但是在COP3那里,环境破坏的责任越大的国家,反而获得了越多的无偿二氧化碳排放权,这是在占发展中国家的便宜。这等于保护了早期环境破坏者(先进国家)的既得利益,意味着他们将获得成倍的不正当利益。这样会使南北之间的差距变成恒久,将进一步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资源(土地)的价格决定问题
资源是人类作为使用价值已经利用了的环境,例如土地。使用价值是一个永久的概念,价值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交换首先是使用价值的交换。交换的本质是使用价值的交换,市场是使用价值的市场。交换未必在市场上进行。在市场发生前的古代,也有交换行为,在现代市场之外也存在交换行为。价值是在商品经济形成之后才成为交换尺度的。就是说,等价交换原则限于市场,不排除在市场之外存在其他交换准则。
劳动可以分为两类:为了获得天然使用价值的劳动,以及制造人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为了获得天然的使用价值的劳动未必就能成为交换的尺度。
在原始时代,某一个人取得某种天然使用价值的所有权的原因在于该使用价值的获得,例如捕鱼或者打猎。可以考虑交换已经在原始时代发生,但是却不能断定交换的尺度就是价值或劳动时间。
关于交换尺度的问题,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在他的名著《国富论》第1编第6章中,他在谈到“初期未开化的社会”的时候,无视价值的历史特征,误以为交换的尺度由获得对象物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比率决定(萨缪尔逊沿用了这个观点)。
可以认为,人类最早发现的使用价值是食物,最初的交换也是在食物之间进行的。因而也许最初的交换尺度是由食物的热量所决定的。斯密100年前的经济学者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就把单位劳动者几天期间的食物认定是不变的共同尺度。斯密与配第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差别。
能够创造新的人造使用价值的,是科学(人类的认识)。科学并非直接劳动,通过生产资料介入直接生产过程。科学技术的作用,除了发现新的使用价值(包括对现有使用价值的新开发)之外,还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减少现有使用价值生产所需要的劳动量(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提供制造某种使用价值的工艺。使用价值的制造技术体现在生产资料上,所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资料所能吸收的劳动量。能够提高使用价值制造效率的技术取决于所能节约的劳动量。
土地的使用价值也是源于人类的认识。
我们知道,土地是自然物,不是劳动产品。虽然人们开垦荒地,整修和改良土地,也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但这些属于另一个问题,我们稍后再论。原始土地本身并非劳动产品,所以没有价值。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可作为商品被买卖,具有价格,配第已经发现当时土地的价格相当于21年的地租。那么,没有价值的土地,其价格是怎样决定的呢?
土地的价格决定与“知识产权”类似。
一项新的技术,其价格在市场上也相当于一笔货币资本。这项技术投入使用后每年所获得的净收益应当相当于把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每年所得的利息。所以技术的理论价格可按下式计算:
这里,π为该项技术投入使用后每年所获得的净收益。
一项新的技术,在开始投入使用的时候,会获得超额利润,随着该项技术的普及,虽然超额利润会渐趋于0,但是最低不会低于银行的利息,否则这项技术便会被淘汰。不能被替代的技术是不会被淘汰的,其收益应当接近于银行的利息。这就是“知识产权”的经济学根据。土地的使用对于农业就是不可替代的技术,所以土地的价格在商品经济中长期存在。
不过,知识或技术,作为无形产品不存在价值转移,这与有形产品是不同的。由于科学技术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不存在价值转移,所以只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科学技术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所凭借的载体,就是运用该技术所生产的来到市场上的产品。所以农业土地的价格最终决定于该土地所能提供的农产品(荒年的地租一般是要降低的)的价值,而非农业土地的价格则最终决定于该土地所能提供的经济利益。
我们知道,无论任何机器设备,都是与某种技术相关的。我们在购买这种机器设备的时候,实际上连该种技术的产权也一起买下了。购买土地也是一样。
在农业领域,土地能够资本化源于土地特有的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是土地固有的,但是在人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有能力加以利用之前,它对于人类是不具有资本的意义的。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能够提供绝对地租的劣等地的价格决定问题。从表面上来看,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的价格相当于一笔货币资本。这块土地出租后每年所获得的地租相当于把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每年所得的利息。所以土地的理论价格D可按下式计算:
这里,为绝对地租或剩余价值,r是利息率,h是货币/劳动时间系数(例如,若干元/1小时)。由此看来配第所说的土地的价格相当于21年的地租,意味着利息率大约为5%。
进一步说,所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理论价格都可以这样考虑:
这里,ω为该自然资源投入使用后每年所获得的净收益。
土地之所以能够具有价格的经济原因在于土地的资本化(当然其前提是土地所有权垄断的存在),即土地能够吸收人类的劳动,这是土地特殊的使用价值,不能资本化的土地是没有价格的。土地为什么能够资本化呢?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了土地具有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这种认识实际上属于科学技术。从劳动过程的三要素(使用中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来看,实际上,在劳动者同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必须有一个媒介,这就是科学技术。劳动对象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现,劳动资料是科学技术的有形成果,科学技术的无形成果则是工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劳动成果,是人类的无比宝贵的无形资产。但是,我们发现,公式并没有能够揭示土地与其所能吸收的劳动量的关系,为此,我们将之作如下变形:
总之,无论何种土地的价格,归根结底都取决于土地所能吸收或所节约了的劳动量。
四、简短的结论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即社会问题。现代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下,环境问题由作为最基本经济关系的价值来决定。
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原生自然环境的价值为零,遭到破坏的环境具有负的价值。负的价值具有公共性(非排除性、非竞争性)的特征,并且只在一定的范围(field)起作用。在被破坏了的环境对生产活动给予负的影响的时候,从负价值的非竞争性来看,生产过程虽然好像吸收了环境的负价值,但是存在于环境的负价值量却不变;从负价值的非排除性来看,环境的加害者同时也是受害者,只是利益不同,加害者受益的同时受害者受损。
负的价值以及零的价值概念,大约130年之前已经被提出,但是迄今为止几乎没有被深入研究。研究这一概念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关系,将是环境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对于导致环境破坏的企业作为赔偿应该向其课以环境复原费;在不能清晰确定环境破坏的加害者的时候,应该征收环境税。
土地不是人类的劳动产品因而不具有价值,但是,土地是作为准资本品的使用价值(能吸收人的劳动,并且能产生剩余价值),在市场上成为交易对象,所以具有价格。绝对地租,取决于土地所能吸收的劳动量;肥沃土地的级差地租取决于被节约了的劳动量。从而,无论何种土地的价格,归根结底都取决于土地所能吸收或所节约了的劳动量。资源的价格决定亦然。
关于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必须根据各国的排放实际情况来分别确定其环境损害额(负的价值),这是公平分配排放权的前提。把赔偿环境损害的义务偷换为排放权,使得先进国家获得倍加的不正当利益。排放权也是人权中的一种。将其分为不可交易排放权、可交易排放权、负的排放权,可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收稿日期:2008-4-19
注释:
① 负的价值的概念是杰文斯(W.S.Jevons)于1871年首先提出来的。
② 按照布朗的估算,还地球以本来面貌的年度花费需要930亿美元。参见莱斯特·R.布朗:《B模式2.0: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