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成祥 资阳市雁江区小院中学 641316
【摘要】为了能够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不断提升初中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现有的理论知识进行重视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因此对于学生实际心理状况进行关注也是初中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此,学校应当重视起初中生的心理状态与实际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上提升初中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进行探究,同时还分析了初中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更加全面的探究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使内容更深化,同时也更好的促进初中生未来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心理;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01-01
引言:
在初中数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当前尤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若是学生相应的表现出了心理素质问题,就会因此而导致各种抑制自身潜力和发展的现象产生。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若是数学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同时针对性的加以解决,就能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加强心理因素的促进与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内容。
一、初中数学对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健康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初中生当前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其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方面的影响都会导致学生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其工作不仅仅只是做好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初中生的全方面能力,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体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以此来有效提升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并能够在一定基础上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建设。
二、初中数学方面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注意力不集中
初中数学学科与其他形式的学科教学来说,并没有较为兴趣性的实验部分,同时也没有强大的审美情趣,因此就其单一型的理论知识而言就给初中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在此种知识难度之下,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其相应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具有较大的差异,对于同一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会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难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状态。
(二)逆反心理比较重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因此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会体现出严重的逆反心理,由于其严重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的建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具有严重的情绪化与反抗性。学生不仅会严重“反抗”教师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会对于教师的生活指导产生逆反,这就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三)自我调节压力的能力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而现在部分家长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未来,在无形之中又给学生以一定的压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除了学生的基础性课程的学习之外,家长还会给学生报名一定的课程提升班或是一定的课外兴趣学习班。学生因此就会面临着极大的考试压力,在此期间,部分初中生往往不能及时调节自身的情绪,因而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抗心理,不仅对于初中数学这一学科来说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1]。
三、初中数学有效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对策
(一)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为了能够及时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将数学内容的教学与生活常识积极联系起来,从而极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产生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数学知识自身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等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还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数学中有理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教学,以整式和分式做出发点,将知识点进行延伸,在学生的脑海中系统的知识图,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2]。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班级都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个学生又是一个独立个体。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及时注意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的差异,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明确的感知,不断对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并给予学生以强烈的心理暗示。数学教师还要注意不能单一性的只将成绩作为学生评定的基础,而是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以及全方面的培养。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严厉批评这种做法很错误,还会引发学生的自卑感,所以教师一定要平衡好表扬与批评的利弊,多用积极的话语来鼓励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3]。
(三)将心理学运用到数学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遵循课本基础性知识内容的同时,还要顺应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将具体知识与学生实际的心理状态相结合,并将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方式作为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辅助性手段,以此来培养学生更加健全的心理状态。就已经发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而言,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具体问题,并调整自身的教学规划和教学思路,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心理环境与课堂学习状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与学生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和自由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及时接纳学生对于学生内容与学习进度的反馈,以此使得学生更加喜欢去上数学课程[4]。
四、结束语
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初中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使得初中生在当前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成长与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教师要在做好理论知识内容教学的同时做好相应的心理建设与疏导工作,以此来更好的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帮助初中生进行自我心态的调节,进而促进其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2):125-125.
[2]潘少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学子:理论版,2017:65.
[3]朱岩峰,徐向英.运用数学艺术魅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2).
[4]董文超.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J].学周刊,2016,26(26):184-185.
论文作者:宾成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论文; 初中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心理论文; 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