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农业产业化——论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体制改革论文,农业产业化论文,农业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WTO,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在 一定程度上受贸易自由化影响。从长远考虑,加入WTO,对农业发展确有好处,但是,从近 期来看,我国农业由于受国际大市场的冲击,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探 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方案,以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入WTO之后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改革农业经营体制的要求
自从实行以家庭承包制为主的农业经营体制以来,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村改革 取得了辉煌的硕果。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 显露出来,出现了农业比较利益低和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现象;而且随着对外 开放的扩大,特别是加入WTO之后,由于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和农业贸易自由化,受到国内外 市场的共同作用,农户小规模经营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将会加剧和激化,将使农业发展处于 更加被动和窘困的境地。这种矛盾的激化和加剧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改变农业产业市场结构,使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小规模经营农业处于国内大规模经营工商 企业和国外大农业集团的双重包围之中。由于制度、技术、行业特点的制约和影响,中国传 统农产品市场基本上处于接近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它的最明显的特征就表现为农业生产领域 的小规模经营和农产品供应领域和加工领域大规模经营的不平衡不协调状态。由于土地经营 权的平均分配制度和生产要素市场的缺乏,使农户生产只能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长期凝 固化,加上中国人多地少,形成了农业生产中每个农户的分散形式的小规模经营;而与此相 对应,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内,供应商企业和加工企业是较大规模经营, 区域内供应商垄断和买方垄断现象严重。这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而加入WTO后 ,世界农业产业市场结构对中国农业发展可能更为不利,如果说未加入WTO之前,我国农业 生产面临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垄断和控制,而加入WTO之后,与我国农 业小规模经营和弱小低质相反,很多发达国家的农业都是大规模经营,不但单个农场投入的 土 地、资金、科技投入较多,而且以联合组织的形式进入市场。在国内农产品市场向国际市场 开放的条件下,国内小规模经营的农业将面临发达国家大规模、有组织经营农业的严重挑战 和冲击,从而处于国内大规模经营的工商企业和国外大农业集团的双重竞争压力之下。
2、影响农户市场行为,使中国农业产业价格竞争更加激烈。农户的行为是农户为了在市场 上获得最大利润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它受市场结构制约。一个行业中的经营者获取最大利 润的措施有如下几条:定价策略、规模经济、兼并扩张、技术创新等。但是在传统农业生产 经营条件下,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所引致的市场行为只能表现在价格竞争上。当供大于求 时降价成了唯一竞争手段,由于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很低,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一旦农 产品供应量发生变动,价格只能波动更大的幅度才能消除供需缺口,过度竞争的局面时有发 生。而加入WTO之后,缔约国必然会要求我们放开农产品价格,实行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实 现国内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接。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价廉物美的健康农产品将会受 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而现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品种、结构远远不能适应市场消费需要; 再加上经营规模小,竞争势力较弱,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进行资金投入和科技改造 ,农产品价高、质低的情况一时难以改变。与此相反,国外发达国家大农业集团,由于资金 费用丰富,捕捉信息和科技投入的能力较强,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生产。因而 在国际农产品价格竞争中,我国小规模经营农业必处于劣势。国外大农业对我国小农业的冲 击、国内工商企业对农业经营者的冲击与农业小规模经营者自由竞争纠合在一起,使竞争形 势更加严峻。
3、影响市场绩效,使农业产业资源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农业的持续发展。在传统体制下, 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单个农户的被动价格接受行为,使农业产业绩效低下,成为典 型的“弱质产业”,其具体表现为:农户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 使农户驾驭市场的能力极差,对市场信号反映迟钝,农户的生产带有盲目性,市场价格波动 剧烈,生产大起大落,往往导致农业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加入WTO之后,农产品市场由 资源约束导向性转化为需求约束导向性,由于我国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以及国外农产品对我国 农业的冲击,农业资源流失情况更加严重:中国的农用耕地、资金、农业科技人才、高素质 的劳动者有可能大规模流向非农产业,从而造成我国农业的严重萎缩,动摇我国农业在国民 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总之,中国传统农业由于其经营规模小、技术落后,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农业小规 模经营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而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农业融入世界大市场,由于国外大 农业集团的冲击,会使农业小规模经营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激化。为了御防贸易自由化浪潮 对中国农业的冲击,为了改变农业的落后状态,必须对农业经营体制进行创新和改革,通过 创新和改革,变农业的小规模经营为大规模经营,从而使农业在加入WTO之后能够稳步发展 。
二、农业产业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家庭承包制条件下的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造成农业生产的恶性循环,使农业严 重滞后于其它产业;而加入WTO之后,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发达国家的大农业对中国小规模 经营农业的冲击,有可能加剧大市场与小农业之间的矛盾,给中国农业以重创,使本来经营 状况不佳的中国农业雪上加霜。为了解决大市场与小农业之间的矛盾,尤其是为了有效抵御 加入WTO后世界市场对中国农业的冲击,必须对农业经营体制进行创新和改革,塑造出 具有较大经济能量的、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和财产责任能力的生产者和市场主体,以达到规 模经营。
(一)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规模经营是一种“新质意义的规模经营”。
为了保证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正确性,使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们首先必须弄清规模经 营的真实含义,弄清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是具有什么特点的规模经营,然后寻找促进这种 规模经营发展的经营体制。
农业规模经营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自然条件下,农 业生产单位(或系统)采取的合理规模结构,合理配置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各种要素 进行生产经营,以取得最佳规模效益。它是与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相 联系的,是以土地、资本、劳动力三大要素的对比关系变动为依据。根据各个国家、各个地 区的实际情况,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各种规模经营方式,如土地规模经营、资金(或劳动力 、技术)投入为主的规模经营等不同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 扩大农户经营土地面积,降低单位农产品平均成本的方法,获取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也可 以通过增加农户土地以外其它生产要素(如资金、劳动力、技术)投入量,降低单位农产品平 均成本的办法,来获取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这些都是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但它们并 不囊括规模经营的全部内涵,因为以上几种方式是将视点放在某一农户内部来考察的,是通 过农户内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取得规模效益。而如果我们将视点放在农业生产的某一行 业或某一生产区域,将农业生产的某一行业或某一区域看作是一个系统,可以发现在单个农 户投入生产要素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某一行业或某一区域这个系统要素合理的组合,同 样可以得到最佳效益。那就是通过专业化生产或农工一体化方式取得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 专业化生产是指通过生产同一类农产品的农户之间的合作,使得生产同一类农产品的生产集 中到一起,形成一定的聚合规模。而农工一体化是指充分利用某地区的原料、劳动力、市场 、交通设施等条件,对种植业、加工企业、专业市场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农产品 的生产、加工、销售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创造区位 经济优势。虽然专业化生产、农工一体化方式取得最佳效益的方式与土地规模经营、劳动力 投入规模经营方式等不同,但它们都是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可见农业规模经营本 质是取得最佳效益,但实现形式却不拒一格。
根据以上分析,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途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途径是扩大农业产业微观主 体(农户)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另一种途径是实现专业化生产或农工一体化。之所以作这 样的分类,是因为通过扩大农户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方式进行的规模经营,其规模效益来自农 户内部生产要素的聚集,可称为内部规模经营;而以专业化生产和农工一体化方式推行的规 模经营,其规模效益来自农户外部生产要素的聚集,故也可称为外部规模经营。内部规模经 营可分为土地规模经营方式和土地以外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为主的规模经营方式;外部规模经 营方式又分为专业化生产方式和农工一体化方式。国内外实践证明,农业规模经营很难通过 内部规模经营方式单独实现,必须与外部规模经营方式结合起来。如美国农业是世界上单个 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程度最大的农业,但是,农户的80%以上都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 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中,内部规模经营和外部规模经营的结合。而其它农业搞得成功的国家 也无不是把两种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如日本等国家在通过科技、资金投入量的增加进行内部 规模经营的同时,又通过农户的合作组织加强外部规模经营。内部规模经营和外部规模经营 的结合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土地规模经营方式与外部规模经营方式的结合;另一种是土地 以外其它要素为主的内部规模经营与外部规模经营的结合。根据内部规模经营和外部规模经 营结合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选择第一种方式,也可以选择第二种方式,但是根据我国资源 禀赋和经济发展状况,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可以选择第一种形式之 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应采取第二种形式,这是一种与其它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具有新质意义 的规模经营方式”,那就是针对土地资源稀缺,劳动力资源丰富等特点,在不改革土地小块 经营的条件下,在有限的耕地上集中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物化劳动因素或活劳动因素的投 入 ,生产具有本地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大的某些农产品,使这些农产品的生产达到专业化、规 模化、区域化,成为某一区域的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达到增加农业经营产值和收入的目的 。
(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必须选择农业产业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现阶段,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规模经营方式是一种“新质 意义规模经营”,为了发展这种规模经营,农业经营体制应该在保持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 实行农业产业化。这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新质意义规模经营”是内部规模经营和外部规模经营的结合,而家庭承包制和农业产 业化为内部规模经营和外部规模经营提供了制度保证。首先,内部规模经营要求农户根据要 素的丰裕程度和稀缺状况合理配置各种要素,农户必须获得经营自主权,而家庭承包制把经 营自主权交给农户,为农户合理配置各种要素,努力提高各种要素的利用效率提供了有利条 件,所以说家庭承包制为内部规模经营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其次,外部规模经营要顺利 进行,必须建立一种适合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组织制度,而家庭承包制组织形式单一 ,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农业产业化则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密切 联系起来,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为外部规模经营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新质意义规模经营”要求由家庭承包制和农业产业化结合的新型经营体制做保证。“ 新质意义规模经营”中内部规模经营和外部规模经营是密切联系的。首先,没有内部规模经 营,没有单个农户的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农户之间、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会因交易量太 小而出现不稳定性或中断现象,从而使外部规模经营无法顺利进行。其次,只有内部规模经 营,而没有外部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农户就不能解决进入市场的问题。通过实现内部规模经 营,虽然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土地以外其它生产要素达到规模化生产,但是单个农户在市场 上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原料供应企业相比有可能还是个“小企业”,在与二、三产业中大型 企业进行交易时有可能因谈判能力差或不确定性交易而使利益受损,所以,农户在实现内部 规模经营的同时必须通过农工一体化纵向联合和专业化生产横向联合达到外部规模经营,这 样才能真正实现规模经营,解决农民进入市场的问题。可见,内部规模经营和外部规模经营 密切联系,紧紧包融在一起,才能保证“新质意义规模经营”顺利实现。而家庭承包制基础 上实行农业产业化,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承包制发展内部规模经营,又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发 展外部规模经营,从而使外部规模和内部规模经营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进而 使“新质意义规模经营”真正实现。
可见,“新质意义规模经营”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对农业经营体制进行以产业化为主的改 革,家庭承包制基础上进行产业化改革后形成的农业经营新体制是规模经营顺利进行的保证 。
三、农业产业化对保护和发展加入WTO条件下中国农业的重要作用
由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单纯家庭承包制下的小规模经营不能适应加入WTO形势下的国际市 场,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会有加剧的可能,使农业滞后的问题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这 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对农业经营体制进行改革,这就是在保持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对 农业经营体制进行以产业化为主的改革。由于这种改革在原经营体制内部增加了促进外部规 模经营发展的新规则,使原经营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农业经营新体制。这种体制与 原体制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在加入WTO之后,对发展和保护中国农业将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改变加入WTO条件下的国际国内市场结构,使中国农业产 业在与国内工商企业和国外大农业集团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家庭承包制和农业产业化 为内部规模经营和外部规模经营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不但使农户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资 本、技术、劳动力等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因素的投入,生产具有本地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的产 品,而且使这些产品的生产达到专业化、区域化、一体化。这种内部规模经营和外部规模经 营共同发展的形式,首先使单个农户的商品化、规模化生产成为现实,而这种规模化、商品 化生产,又促进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或纵向联合,将那些能够有效地集 中化大生产的环节和部门,如运销、加工、农业科技应用等从家庭经营中分离出来,组织社 会化大生产。这些领域内的联合和合作,不但可以办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或尽管办得了 但不经济的事,而且可以迅速掌握信息资源。它们可以以大规模进入市场,容易与其它产业 企业结成比较稳定的交易关系,形成比较强的谈判势力,减少因小规模交易造成的损失或因 小规模交易造成的交易不稳定性。通过这种合作或联合,把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 转化为互相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不但使农业生产活动稳步进行,避免大起大落,而且可以 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从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获得利润,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农业 的比较利益。从而彻底改变农业第一车间千家万户,后续车间部门分割垄断的“传统产业” 格局,彻底扭转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的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形势。总之,这种新型经营体 制,通过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不但可以消除国内工商企业对农业的垄断和控制,并且通过 大规模经营,增强中国农业与国外发达国家大农业竞争的能力,彻底改变原体制下小规模经 营农业被国内工商企业和国外大农业集团包围的局面。
其次,实行农业产业化是加入WTO条件下,增强我国农业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入WT O形势下,探讨保护我国农业的有效途径是迫在眉捷、十分重要的事情。一般来说,农业保 护受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支持水平高,发展中国家支持水 平较低。受物质技术基础的严格限制,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 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而且加入WTO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有可能进一步削减。与此同时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美国利用中国要求加入WTO这一时机,逼迫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 对手开放农产品市场,并不是单纯为了获得农产品贸易利益,其背后的意图是降低别国农产 品自给率和提高其对自己的依赖性,并利用它来谋求自己称霸全球的战略利益。为此,日本 、欧共体都对农业采取了保护措施。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在某些市场采取一些必要措施 ,进行边境保护,但是面对加入WTO之后对农业保护的较多限制,应主要采用国内保护。在 国内保护中,应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保护农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并考虑我国农业占国民经 济比重大,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份额高的客观实际,在价格保护与非价格保护方面的选 择上,应当走一条以非价格保护为主,价格保护为辅的道路,应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力,在现代产业体系内,农业必须向着自主的方向逐步迈进,走政府保护和农业自我 保护相结合的道路,而这种农业自我保护道路,就是通过实行农业产业化,由小规模经营向 大规模经营发展。
其三,通过实行农业产业化,可以充分利用加入WTO后的有利条件发展中国农业。加入WTO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为中国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加入WTO后,我国将回到一个开放的多 边贸易体系,从而改变目前这种外贸出口对某些国家过分依赖的局面,大大改善我国农产品 贸易市场环境;(2)加入WTO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吸引外资提供了新的 机遇。传统的小规模经营很难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而农业产业化实行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 ,通过龙头企业等合作中介组织,把农户和市场有机连结起来,变千家万户进市场为龙头企 业或其它中介组织进市场,从而构造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这种新型组织 能克服单个农户封闭生产运作的弊端,有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能充分利用WTO形势下的大 市场发展农业。同时,产业化经营具有吸纳和接受科学技术的动力机制,龙头企业或中介组 织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在选育良种、栽培、管理及加工、贮藏、运输等 各个环节积极采用国内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和推广现代 科技的矛盾。产业化经营有助于增加农业投资主体,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必须引起农业投 资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由国家投资转向国家、社会、企业、农户多方投入,由国内投 资转向国外投入和国内投入相结合的投入机制,从而把加入WTO之后的外资条件、技术条件 充分利用起来。
总之,“入世”给我国农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为了加 速向现代农业转变,我们应该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实行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对 加入WTO之后保护和发展中国农业将产生重要作用。只要我们转变观念,锐意进取,中国农 业一定会在改革开放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标签:农业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贸易自由化论文; 三农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种植业论文; 承包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