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结构在优化吗?——基于产品内分类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中国出口论文,结构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10)05-0077-08
一、引言
从产品的层面看,出口结构的优化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1)产品间的出口结构优化,即从出口低级产品为主到出口高级产品为主;(2)产品内的出口结构优化,即从出口同一产品内的低端类型到出口其高端类型。何谓产品内分类?即同一产品下不同产品种类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性,并由此最终导致不同产品种类之间的价格差异性。为了进一步考虑产品内部不同种类之间的差异性,并进一步考察贸易结构,我们根据价格高低,将同一产品划分为高端种类、中端种类和低端种类,在此细分的基础上研究出口结构。我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出口产品大部分集中在高端种类上,那么这种出口结构是以高价格占领市场的出口结构,是良好的出口结构。一个国家高端种类的出口产品增加,其出口结构就存在优化的趋势。
目前,有关中国出口结构的研究主要基于产品间分类。一方面,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不断上升;[1][2];另一方面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出口结构逐渐接近。[3]研究发现,无论是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还是出口结构的接近程度都超出了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理论值,杨汝岱和姚洋(2008)[2]将其称为“有限赶超”,并认为这一赶超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争议总是存在,对于中国出口结构优化这一结论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核心观点强调中国出口结构的优化过多依赖于加工贸易、外商投资和进口因素,考虑到这些因素后,中国出口结构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化趋势。Amiti和Freund(2008)[4]认为,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剔除掉加工贸易后,中国出口结构并不存在优化趋势,中国出口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技术复杂度也不存在明显上升;Xu和Lu(2009)[5]通过对Wang和Wei(2008)[6]的批判分析后,认为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上升是由于来自经合组织国家的FDI与加工贸易所致;施炳展和李坤望(2009)[7]认为同时考虑进出口后,中国的“净”贸易结构并没有改善,出口结构的优化依赖于进口结构的优化。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本文从产品内分类的新视角分析中国出口结构问题,运用新的方法得到了一系列新结论。
二、分析的方法与数据
如前面的分析,价格差异成为产品种类差异的一个关键指标;为了使不同产品种类间的价格具有可比性,必须选择一个基准的参照系。基于此,本文将一国出口一种产品的价格与世界出口该种产品的平均价格进行比较,通过两者的相对大小来定义该国产品属于高端类型还是低端类型。这一方法相对于Fontagné et a1.(2007)、[8]Sehott(2004)、[9]Mulder et a1.(2009)[10]的方法更简洁有效。如(1)式所示:
(3)式的基本含义为,如果两国产品同属于高端(或者低端、中端),那么将这两种产品视作相同的产品,按照传统的方法计算;反之,如果两国产品一个属于高端,一个属于中端或者低端,那么将这两种产品视作不同的产品,其值取为0。
这样,按照公式(1)可以基于产品内分类分析中国出口结构;基于公式(2)、(3)可以基于产品内分类分析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的相似度。本文的数据来自CEPII的BACI贸易数据库,它包括了1995-2004年世界双边六分位贸易数据,所有数据单位都统一成吨。下面是实证结果。
三、从产品内分类看中国出口结构
接下来按照公式(1)计算中国1995-2004年各产品的rp值,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出口结构。表1列出了rp各年度的平均值以及中国出口结构:
表1可见,从rp平均值看,无论是简单平均还是加权平均,在绝大多数年份均小于0,加权平均值在绝大多数年份均小于-0.15,这说明总体上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口以低端产品为主。从发展趋势看,2000年以前均值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出口结构有优化的迹象,但是加入WTO后,rp均值迅速下滑,并且2007年的均值低于1995年的均值,说明中国出口结构并没有明显的优化趋势,而且加入WTO在加速中国出口增长的同时,恶化了中国产品的结构。
从高端、中端和低端所占比例来看,显然,绝大多数年份中高端产品的出口比重在25%以下,低端产品的出口比重在40%以上;从发展趋势看,高端产品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端产品与之恰好相反。因此中国出口以低端产品为主的特点并没有改变的趋势,中国出口结构并没有优化迹象。
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出口结构与中国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计算了2004年世界各国的出口结构,从跨国比较的角度分析中国出口结构特点。我们绘制了rp加权均值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散点图,如图1所示。图中,rp加权值与人均收入水平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24,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出口产品的档次越高。中国rp加权值为-0.204,按照回归线的预测值为0.078,两者相差138%!说明中国出口结构与中国发展水平严重不匹配!中国出口产品档次低于其应有的水平,中国出口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从其他国家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如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与回归线比较接近,但是出口结构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出口结构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略高于其应有的水平。总起来看,出口产品档次与人均收入水平正相关。中国出口结构水平严重低于其应有的水平。
我们进一步绘制了高端产品比例、低端产品比例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散点图,如图2。图2左侧为高端产品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散点图,可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出口品中高端产品所占比例越高,高端比例对人均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029,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中国高端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中国高端产品比重为14.5%,理论预测值为46.8%,两者相差222%。图2右侧为低端产品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散点图,可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出口中低端产品所占比例越低,低端比例对人均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040,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中国低端产品比例不仅高于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中国低端产品比例为52.5%,理论预测值为30.6%,两者相差72%。总起来看,中国出口结构不仅劣于发达国家,而且劣于发展中国家,低于其理论预测值。
四、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出口相似度的再分析
上面从中国自身角度分析了中国出口结构,接下来我们从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横向对比的角度分析中国出口结构。首先不考虑产品内分类,按照公式(2)利用H-S六分位贸易数据计算各国与经合组织国家出口结构相似度,如表2所示:
表2可见:各国与经合组织国家出口结构相似度普遍增加,这一点印证了引言部分提出的在生产过程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出口结构趋同的观点;从出口结构相似度的增长速度看,中国出口结构相似度增加速度为31.28%,而与此同时,印度、南非、俄罗斯相似度增加速度也都超过20%。这两点充分说明,从产品间分类的角度看,出口结构优化是一个普遍的趋势,中国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特殊性。
进一步,我们在考虑同一产品内部不同产品种类差异性的基础上,分析各国与经合组织国家出口结构的相似度,按照公式(2)与(3)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可见:基于产品内分类计算的出口结构相似度较小,这说明各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存在较大差异,这样起初视作相同的两种产品种类,在考虑了价格差异性后视作不同;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出口结构相似度指数急剧减小,而且相似度具有减少的趋势,这说明中国在不断出口发达国家产品的同时,在相同产品内部越来越占据低端位置,无法实现与发达国家高端产品的竞争与共存,出口结构并不具有优化趋势;中国的问题并不具有普遍性,印度、南非与俄罗斯相似度指数呈现增加的态势,说明贸易结构具有优化的趋势。总的来看,从产品内分类的视角看,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出口结构相似度有下降的趋势,并没有表现出出口结构的优化。
图3 出口结构相似度与收入水平
图4 产品技术复杂度与rp值
最后,将出口结构相似度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分析中国出口结构是否符合自身发展水平。图3左半部分描述产品间分类情况下出口结构相似度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关系。各国相似度指数均高于其应有水平,中国相似度指数为0.363,理论预测值为0.141。图3右半部分描述产品内分类情况下出口结构相似度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关系。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中国出口结构并没有表现出特殊性,其值恰巧落在回归直线上,这说明中国出口结构并没有发生杨汝岱和姚洋(2006)[2]强调的有限赶超。从产品内分类的角度看,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的出口结构相似度并没有超出其“应有”水平。
五、产品技术复杂度与中国出口结构
如上分析,从产品内分类的角度看,中国出口结构存在恶化的趋势;但已有的研究发现,从产品间分类的角度看,中国出口结构存在优化的趋势。两者是否矛盾呢?为此,有必要分析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与中国出口结构恶化的关系。
图4中,横轴是作者按照Hausman et al.(2007)[12]方法利用六分位贸易数据计算的1995年每一种HS6产品的技术复杂度,纵轴是1995年中国出口该产品的rp值。显然,两者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为-0.115,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产品技术复杂度越高,中国产品处于低端的程度越高。因此,一方面中国不断提升出口产品中高技术复杂度产品的比重,这样就表现为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不断上升,中国出口结构存在优化趋势;另一方面,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越高,其产品处于低端的程度越高,因此处于低端的比重不断上升,从而中国出口结构存在恶化趋势。简言之,中国出口在产品间优化的同时,却在产品内的位置不断恶化,从而导致出口结构恶化。
六、结论与展望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产品。对于一种产品而言,其内部有各种类型,产品内的不同种类之间存在差异性,这一差异性最终表现为不同种类的价格差异性。根据产品内不同种类的价格差异性,可以将同一产品继续细分为三类,即高端类型、中端类型与低端类型。在产品内分类的框架内,高端产品所占比例越高,那么出口结构水平越高;高端产品所占比例提升,出口结构出现优化。本文基于产品内分类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出口结构,结论如下:中国出口产品40%以上为低端类型,20%以下为高端类型,而且低端类型比例有上升趋势,高端类型比例有下降趋势;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出口相似度并没有上升趋势;随着产品技术复杂度上升,中国出口产品处于低端的程度增加。因此,中国出口结构并不合理,而且没有表现出优化趋势。中国出口结构水平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国出口结构水平有待提升。
值得提出的一点是产品内分类的关键是产品价格,产品价格越高,相应的产品档次越高,出口结构越好。以产品价格划分产品档次更多的来自于现实的关怀,而非理论的思辨。从现实中看,出口低价产品意味着要“以量换价”,出口大量的产品来弥补价格低的缺陷,从而获得巨大的出口量和贸易顺差,显然这种以量为本的贸易增长模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产品价格高低反映了出口结构的优劣,也进一步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和决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中国出口产品的低价格是否可以避免?并进一步分析出口产品价格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出口产品价格高与低是否与经济增长具有线性关系,还是U形关系,都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