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应用论文_黄程华

信息化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应用论文_黄程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 广西南宁

摘要:本文对现有国土资源信息化技术的产生背景和原理进行分析,并列举了信息化在土地管理的部分方面的应用,由此得出,信息化为土地管理带来便利同时推动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今后必将继续完善。

关键词:信息化 土地管理 应用 3S技术

引言 在国家信息化战略中,已经明确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标,信息技术战略与其它战略一样,已变成企业业务发展的战略,信息技术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土地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其利用价值越来越大,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发展新型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优质、快捷、有效的管理。

1 信息化的概念

土地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土地管理信息化系统为土地管理中土地信息的数据存储、更新、查询检索等活动进行集中式、网络式、一体式管理。其目的主要用于土地的分析研究,为土地使用、维护和土地交换等提供辅助决策,提高土地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 信息化产生的背景

土地管理中涉及大量的信息,包括有地产信息、地籍信息、土地保护信息、开发信息等。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土地交易量逐渐增大,人口膨胀和流动性加剧,传统的土地管理制度和方法已渐渐不能满足频繁经济活动下的需要,信息化技术应运而生。早期的土地管理信息化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源于奥地利,主要研究地籍测量和资料的整理与管理。20世纪70年代得到巩固,20世纪80年代得到推广,20世纪90年代引来全面发展。我国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最开始,全国农业区划委将全国县级土地资源、气候、水资源等经济数据录入数据库,开发数据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建成简单的国家级数据库。随之,国家土地局研究土地信息系统总体方案,在部分城市建立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抵价评估信息系统,有力地推动了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90年代中后期,我国全面开展土地数据、土地管理和土地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研究,为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常用信息化技术以及原理

土地管理中到目前为止常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空间定位技术(GPS)以及遥感技术(RS),也俗称“3S”技术。信息技术也是现代土地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能解决传统土地管理方式中效率低、覆盖率低和准确性低等缺点。

GPS为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采集提供实时、快速的定位服务,RS利用航空、航天提供的地表遥感影像,经过校正、解译得到精度较高、现势性好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

通过GPS和RS获取的地物信息,以及其他手段得到的各种信息,提供给GIS,GIS利用本身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实现对土地空间数据和属性的一体化管理以及对空间数据的表达成图。

GIS技术对各类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以及统计分析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实现土地资源数据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

4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4.1土地资源规划

国土整治规划需要获取规划区的数据资料,研究方案,然后对规划方案要进行优选,保证规划的可行性。RS技术利用航空、航天提供的地表遥感影像,能为土地规划提供形象直观的数据模型,为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和修改提供参考。GPS则可以对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时空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以及开发的潜力,为土地资源的结构布局提供更好的依据,因此RS技术和GPS技术的结合,能很好地解决土地规划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规划工作得心应手。在1987年和1997年的土地规划中,结合两种技术,建立了土地资源信息数据库,完善了查询、编制等各项功能,为后面的土地信息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土地资源动态监测

土地由于频繁交易和利用,需要对土地进行动态监测。如果使用常规手段监测,存在更新慢、周期长、准确率低等缺点。通过遥感图像可以准确、快速、连续地提取各类土地资源信息,通过信息的复合、融合发现并监测土地资源变化。GPS为准确确定土地资源变化区域提供技术支撑,实现野外土地资源变化数据的快速测量和提取。GIS则存储土地资源基础数据信息,通过叠加分析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获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类型、位置和数量等内容,建立土地资源动态数据库,为土地资源的长期动态监测奠定基础。

4.3 土地资源评估

为更好的掌握土地资源信息,分清土地质量,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潜力评估、适宜性评估、经济性评估等,“3S”技术的RS技术负责获取评估单元的属性和现状信息;GPS技术对所评估的单元进行精准定位;然后利用GIS技术实现土地评估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链接,并加以分析,利用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估模型得到评估单元总分值,划分出土地的等级,输出评估结论。

4.4土地资源整理

土地整理中涉及大量空间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和应用。比如说整理区田块搞成、水系、水工建筑物、道路、村庄和土地利用类型等要素数据的获取,规划图的编制,项目验收等。RS技术在土地整理中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辅以其它背景资料,通过自动和人机交互解译,可将现状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出来,并绘制高质量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土地整理提供基础资料。GPS技术则可以校准遥感影像,准确判读图斑边界、定位等,提高工作效率。GIS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作用主要有:自动量算和分析项目地类面积、高程及坡度;计算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量;实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三维仿真模拟;利用GIS的转换功能模块,把GIS格式转化成各种格式。

5 信息化的前景拓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发展趋于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等方面,能更好地推动土地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5.1 建设国土整治综合信息系统

在国土整治项目空间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中完善相关空间信息处理功能,建设国土整治综合信息系统。

5.2 工程监理中实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时监管

利用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能够清楚地识别土地开发整理施工过程中、竣工后与施工前的变化情况,确定工程进度与工作质量。

5.3 基于三维GIS的工程质量控制、投资控制

利用GIS三维分析模块,计算土地整治的挖填方量,道路、沟渠的尺寸、辅料厚度和材料投入,还咳通过DEM地物模型进行拆迁补偿预算及拆迁工程量预算,同时可方便监测工程的施工情况,引导投资的合理分配。

结束语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家共同的自然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土地管理信息化作为土地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土地管理的技术保障,能更好的服务土地管理,在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合理利用土地,优化土地结构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慧、冯川川. 3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测绘通报》,2012,s1.

[2]张荣群. 土地信息技术初探. 《国土资源与环境》,2001(4).

[3]李岩、赵庚星. 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于发展.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6).

论文作者:黄程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信息化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应用论文_黄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