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及探索论文_赵天全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及探索论文_赵天全

赵天全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 100089

摘 要: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表现为:体现生命意识,追求效率和效益,展示教师智慧,重视平等对话,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采取如下策略: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材内容,创设质疑激思的问题情境,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运用准确幽默的教学语言,探索多种教与学的方式,突出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我们试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及实施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

1.体现生命意识

“教学所关照的是意义世界,是人的文化生命,是创造,是体验,是感受。”这就要求教学回归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师生的意义世界和文化生命,关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体验和感受。有效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师生在教与学中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开发生命的潜能,思考生命的真谛,追逐生命的完满,创造生命的价值。

2.追求效率和效益

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因素,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教和学的成效有最直接的关系。有效教学以效率为保障,以效益为标尺。效率即时间的有效性,效率即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它体现于学生每节课的收获上。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教师要树立效率意识,使每一分钟都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浓缩学生人生精华的时空。

3.展示教师智慧

有效教学是充满教师智慧的教学。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特点,要求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有创造性,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教学目标方面,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实现预定目标和生成目标的结合。教学内容方面,教师既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又要合理开发课内外的相关资源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教学过程方面,教师在预设教学的基础上,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流动的、充满情感的创造过程。

4.重视平等对话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多向、共时活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舞台。有效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对话和交往,在对话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高;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交往”,学生在教师创造的教育情境中“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在交往中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

5.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使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主动参与,学生真正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明了知识的意义,同时,实现了从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及人格。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1.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1)要增强目标意识,把握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课堂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既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素质,又必须具体、可操作、可检测。教师要增强目标意识,依据年龄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

(2)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强目标的针对性。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认知水平、思维特点以及年龄阶段特征,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判明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使学生走在发展的前面。

(3)要关注三维目标的实现,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成分,而是共同支撑起人的素养与智慧的一个整体。三维目标的落实紧紧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2.合理整合教材内容

(1)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首先,要做到内化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这是课程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生成的前提。

其次,要树立新的教材观。现代课程论主张“用教材教”,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和创造者。

再次,要拓展教材内容。在现有的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2)注重知识的整合。

教师要注重整合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使之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要真正体现书本知识向生活知识的转变,把具体的事物化为抽象的知识,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生活学习材料,让看似简单的知识在教师的启发下在学生的脑海中饱满、丰富起来。同时要注重学科内部及学科间知识的整体联系,用整体的眼光设计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形成清晰、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实践证明,教育并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弹性设计,要兼顾到预设的计划性和生成的可变性。

3.创设质疑、激思的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激趣性和科学性。

问题情境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认知水平与年龄特征,符合知识的逻辑体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的内在感受是轻松愉快的。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目的性。

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合理地选取素材,通过精心组织,巧妙地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同时要深入挖掘情境内部蕴藏的知识要素,提高情境的利用率。

(3)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生活性和整体性。

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或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还要把握好各环节的衔接和过渡问题,从而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

4.创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1)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既可以是传道者和引导者,也可以是学习者和意见倾听者;既可以是长辈和导师,也可以是兄长和朋友;既是新课程的开发者,又是学生潜能的发现者和挖掘者。

(2)教师要关爱、尊重、期望、信任学生。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致,给每个学生一个平等的发展和学习的机会,给相对弱势的学生以真诚的关爱。教师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他们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5.运用准确幽默的教学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知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课堂教学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准确幽默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逻辑性;要富有启发性,要具有艺术性。

6.探索多种教与学的方式

(1)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要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都有明确自己、展示个性的机会。

其次,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团荣誉感,让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组的学习结果。

再次,要适时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培养合作精神,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

第四,教师要参与。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保证合作学习有效。

最后,通过交流得到提高。组与组之间可以质疑、答辩、分享成果,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2)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课堂实践中,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责任感。教师应尽量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作恰当的鼓励和点拨。

7.突出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1)及时反馈。

诊断不是目的,根据诊断进行反馈、改进并达到完善才是目的。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方法、结果作出及时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与进步,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发挥评价的诊断与导向功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对问题和成绩不缩小、不夸大,防止主观偏见。对不同的回答、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可采取语言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物质的奖励等措施。

(2)体现评价标准的动态性和多元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注重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重视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评价主体方面,也可引导学生之间互评和学生自我评价,有效地促进后续学习。

(3)评价方式和手段多样化。

评价方式应与评价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相结合,可采取观察行为表现、考查学习精神和书面考试等形式。评价手段上,“档案袋评价”、“课堂日记”、“开放性问题”、“自由设计”、“辩论”等方法都是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手段。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开启学生自由天性、激发其生命活力、展现其多彩自我的舞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展现其生命价值,不断成长、不断追求、不断完善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师生间智慧的撞击、情感的交流、经验的共享,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9。

[2]肖川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125,162。

[3]裴娣娜 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实验研究报告之一[J].学科教育,2000,(1),8-11。

论文作者:赵天全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及探索论文_赵天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