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体地下水治理规划论文_黄俊铭

黄俊铭

中南大学 凡口铅锌矿 广东韶关 512325

摘要:阐明区域矿体的含水层、隔水层、断层的导水性和地下水情况,分析矿体开拓开采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作出治理规划。研究方法主要是分析矿体赋存岩层的断裂构造及其导水性,地下水在该区段的活动情况,布置探水孔疏干水头,大大减少突水涌泥风险。

关键词:含水层;隔水层;残余水头;夺水危害;疏干

引言

目前我矿进入主采区边部及外围开拓开采阶段,采区外围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该区域矿体开拓开采过程中存在突水涌泥、夺水危害等风险。本文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断层导水性质、矿区地下水情况,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矿体开拓开采的影响,作出地下水治理规划。

1、矿体水文地质条件

该区域矿体赋存在C1、D3tc、D3tb地层,上覆壶天群(C2+3ht)强岩溶含水层,C1层较薄。其中 1a号、1c号、7a号矿体位于壶天群溶洞裂隙含水槽底部,矿体西面为壶天群强岩溶含水层,东面为浅部D3tc天子岭地层。

1.1 含水层

该区域从上到下有第四系Q、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组(C2+3ht)、下统C1测水段,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天子岭组、中统东岗岭组等地层。其中含水层有:

(1)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2+3ht)溶洞-裂隙强含水层,岩性为白云岩,该地层延深至-180米标高,富水性随深度加深而逐渐减弱。本区A带(强岩溶发育带)一般延伸至-20m标高,局部深达-40m,钻孔岩溶率10.44%,钻孔单位涌水量0.804~6.06L/s.m,平均渗透系数4.357m/d,富水性强;B带(弱岩溶发育带)分布在-20m标高以下,岩溶率0.62%,渗透系数0.381m/d,富水性弱。

本区域有8个矿体赋存在浅部C1层,处于强岩溶含水层下。

(2)泥盆系中统东岗岭组上亚阶(D2db)与上统天子岭组下亚组(D3ta)裂隙含水层,该地层潜入深部,以深部裂隙水为主,与上伏壶天群含水层无明显水力联系,富水性弱。

本区域有7个矿体赋存在D3tc层,处于弱含水层之中。

1.2 隔水层

区域内存有以下隔水或相对隔水层:

(1)石炭系下统(C1)相对隔水层,岩性为泥炭质灰岩、页岩和石英砂岩,该层较薄甚至缺失,且被F4、F5及次生断层F201、F203切断,呈不连续状分布,隔水性能不可靠。

(2)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中、上亚组(D3tbc)相对隔水层,岩性为花斑状灰岩夹泥灰岩、条纹状灰岩和瘤状灰岩。该地层与上伏C1层是阻隔深部裂隙水与壶天群岩溶水水力联系的天然屏障,隔水性能良好。

1.3 断层导水性

(1)F4、F5断层的水文性质

F4、F5断层为新华夏系压扭性断裂,破裂隙面呈紧闭型,断层带本身并非渗水性和含水性良好的地质体,也不是单独的含水体,但在断层带两侧时,常发育近东西至北西西向的次一级横张裂隙,有利于岩溶发育和地下水活动。因此,在断层带附近,岩溶发育强度和发育深度都强于远离断层的部位。

(2)F112、F201断层的水文性质

F112、F201断层位于F4上盘,被F4断层截断,次生张性裂隙发育,是地下水活动的有利地段。

1.4 地下水情况

目前矿区F3与F4断层南面、F4与F5断层南面的进水通道基本上被隔水帷幕封堵,由于帷幕东面尚未完工,东南面仍然存在进水通道。

(1)补给

根据长期观测资料,该区域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垂向入渗(或下灌),其次为降落漏斗外围地下水的侧向径流。

(2)径流

目前该区域的主要进水通道为F5断层以东的进水通道。

(3)疏干排泄

北部0m中段北截流巷拦截疏干+20~±0m标高以上地下水,南部 -40m中段老南、新南截流巷拦截东南方向0~-40m标高以上地下水。目前老南截流巷涌水量已经很少,0~-40m标高以上岩溶裂隙水大部分汇集到新南截流巷排出。该区域矿体在浅部截流疏干系统保护范围内。

2、开采矿体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防治

2.1 开采C1地层矿体的风险

(1)赋存在C1地层的矿体上覆壶天群强岩溶含水层。壶天群强岩溶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溶洞最大高度达到23.5m。

矿体标高约+39至-58米,CK63静止水位标高最高值+6.31米,-201/ZK8静止水位标高最高值+2.79米。1a、3a、4a、7a、25a矿体位于CK63水位+6.31米之下,残余水头丰富,F4的次生张性断裂F103、F201附近为地下水活动有利地段。1a、1c、3a、7a矿体位于壶天群溶洞裂隙含水槽底部,该矿体开采存在的风险是突水涌泥,风险程度较高。因此要针对F103、F201断层附近与壶天群含水槽布置放水孔达到疏干目的。

新南截流巷L4裂隙为近东西向构造断裂,该裂隙可能延伸至在老南截流巷顶端(14#硐室南),因此与老南截流巷顶端(14#硐室南)有水力联系。开采25a矿体若揭露到L4裂隙,有可能产生夺水现象,涌水量很大。

(2)防治措施

0米中段设计2条放水巷(兼作回风巷),长340米,共计掘进量1955方。6个放水硐室,每个硐室长8米,宽4米,高2.5米。27个放水孔,孔深合计1725米。见表1。

-40米中段设计1个放水硐室,硐室长8米,宽4米,高2.5米。4个放水孔,孔深合计364米。井巷工程不能破坏截流巷,施工时需离截流巷50米距离之外。见表1。

2.2 开采D3tc、D3tb地层矿体风险较小

5a、6a、10a、17b、19a、20a矿体赋存于D3tc或D3tb地层,顶板为C1相对隔水层、D3tc相对隔水层。该地层以深部裂隙水为主,富水性弱,存在的风险是局部有含水裂隙,开采时可先打探水孔,疏干该裂隙水。

2.3 老南、新南截流巷夺水危害及防治

(1)在老南截流巷顶端(14#硐室南),裂隙十分发育,在新南截流巷使用之前,该点出水量大于10000吨/日,此位置裂隙和新南截流巷主要出水点裂隙相通,如揭露此处裂隙,可能出现与新南截流巷夺水现象,且水量很大。

(2)防治措施:

截断新、老截流巷水力联系,用水泥封堵老南截流巷顶端裂隙,水泥进入裂隙深度要大于2m。建议在老南截流巷南段裂隙处布置2排注浆孔,孔距0.5米,形成防渗帷幕截断新、老截流巷水力联系。

2.4 L4裂隙

L4裂隙为东西向张性裂隙,属导水裂隙。该裂隙位于-40米新南截流巷地面,涌水从下往上喷出,在帷幕注浆工程施工前涌水喷出较高,目前涌水量较小且基本稳定。25a矿体与L4裂隙的距离约90米。

2.5 地面溶洞塌陷及防治

(1)溶洞塌陷危害

该区域地表为九莲塘溶洞塌陷活跃区,据观察地面尾砂池的西面山坡沟溪水排往尾砂池,在雨季时沿塌陷垂向下渗。对含水层进行疏干排泄可能引起地下水位下降,产生地面塌陷。

(2)防治方法

沿尾砂池周围开挖排水沟,并将西面山坡的来水引流排至凡口河,放干尾砂池。

加强溶洞巡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3、结论和建议

(1)该区域矿体在浅部截流疏干系统有效保护范围内,主要水害表现形式为残留水头导致的突水涌泥。1a、1c、3a、7a矿体赋存C1层,位于壶天群溶洞裂隙含水槽底部,该矿体开采存在的风险是突水涌泥,风险程度较高。因此要针对F103、F201断层附近与壶天群含水槽布置放水孔达到疏干目的。

(2)0米中段设计2条放水巷(兼作回风巷),长340米,共计掘进量1955方。6个放水硐室,每个硐室长8米,宽4米,高2.5米。27个放水孔,孔深合计1725米。

-40米中段设计1个放水硐室,硐室长8米,宽4米,高2.5米。4个放水孔,孔深合计364米。井巷工程施工时需离截流巷50米距离之外。

(3)沿尾砂池周围开挖排水沟,并将西面山坡的沟溪水引流排至凡口河,放干尾砂池。

(4)该区域201~204勘探线矿体在进行开采设计时,矿体开采揭露的裂隙与新南截流巷很可能产生夺水现象。建议在老南截流巷南段裂隙处布置2排注浆孔,孔距0.5米,形成防渗帷幕截断新、老截流巷水力联系。

(5)建议在该区域布置2个地下水位观测孔,观测地下水动态变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林丰年,李昌静.《环境水文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2]彭汉兴.《环境工程水文地质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3]章至洁,韩宝平,张月华.水文地质学基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4]侯玉新,黄皓莉.试论渗流场和渗流理论[J].工程勘察,2004年06期.

[5]马兆峰.矿区水文地质钻探研究[J].煤,2011年09期.

论文作者:黄俊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矿体地下水治理规划论文_黄俊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