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浅析论文_廖茂一

低碳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浅析论文_廖茂一

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00000

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城市的低碳发展已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森林都市”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并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模式对于实现城市低碳目标的现实可行性。并提出城市的空间模式需要与循环性低碳发展模式相结合,以实现长远的城市生态环境目标。

关键词:低碳城市 空间模式 景观生态学

一、引言

当代,面对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人类聚居必须走向生态自觉。生态价值取向已经成为人类住区发展的历史必然,单纯的自然环境生态取向已经逐渐发展为广义的生态观。

在生态结构这个大系统中,发达的经济水平始终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有力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苛责一个国家、一个群体或个人的自我发展要求,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但是,单纯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惯性,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文化是一个复合大系统的整体,必须平衡、协调发展。

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为了追求理想中的生态图景而使自己社会的生产水平后退,回到中古时代聚居的生态自发。“生态城市”的建设有赖于社会经济水平的高度发展来有效支撑城市其他子系统的良性运转。但是目前,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与完善缺乏成熟的实践和理论体系的有力支持,城市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城市生态系统和全球生命系统及其子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与耦合规律很难定量的去把握,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都含有一些实验与尝试的成分。

二、“低碳发展”与“低碳城市”

尽管面对各种问题与困难,建设能够配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已迫在眉睫,尤其是面对化石资源即将枯竭、全球气候恶化、温室效应加剧、海平面迅速上升等严峻现实问题,倡导“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被高度关注。

“低碳发展”与“低碳城市”的目标策略旨在从整体系统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发展”指在发展过程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较少,最大限度的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建立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模式。“低碳城市”则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本的城市[7]。可以说,相对于大量生态设计理论的复杂和不确定性,“低碳”设计作为实现生态城市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对环境的改善能起到直接的作用。因此,在当前“低碳”已成为建设生态城市体系的一个公认的阶段性目标,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影响。

三、低碳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现在,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国际上各个国家承担环境改善责任的重要的衡量指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低碳”,发达国家要容易得多。尽管一些具体的能源利用手段及技术改造措施以及人们自发的环境意识可以实现碳的排放减少,但从总体上讲,这个比重相当少。清洁能源的利用表面上减少了碳的排放,但从其产业链的整体看,并非如此。

既然碳的排放不能从生产生活的本身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就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使它减少、转化,以达成大气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利用自然条件的有利因素,将自然“生境”引入城市成为平衡人类活动碳排放量的主要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日本规划师奥野翔提出了营造森林都市的城市空间模型单元,这种模式将绿地以森林的形式引入人类居住区的基本单元,进而以之为单位形成整个城市,从而把以城市为单位实现低能耗、低消耗化自律系统和作为自然生态系统象征的森林引入身边的生活环境。在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中,森林是功能类型最多的生态支持子系统,它的多重功能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比起其他的绿地景观,森林发挥着尤其强大的作用。森林净化污染,它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功能尤为明显。约五万平方米的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5-30吨。另外,森林可有效的调节气温,控制水土流失,并且是多物种复合的稳定生态系统。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城市中的主要景观空间要素由基质(主要指城市中的各类建成区,由街道和街区的不同建筑群体构成)、斑块(主要指城市中没被人为开发的自然景观或公园、绿地、小片林地等)和廊道(包括以交通干线为主的人工廊道和以河流植被为主的自然廊道)构成,这些要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

由于高速的城市化,属于生态支持系统的城市自然空间已经从大区域的景观生态本底(基质)退化为地段内的残存自然“斑块”。

在这个生态城市空间模式的构想中,最关键的要素是城中的森林,对于良好的城市景观与城市氛围以及低碳目标的实现,森林起着最有效的作用。在日本奈良城市郊区的复兴规划中,神户大学研究中心也采用了与森林城市空间模式类似的规划方案。整个城市由相互联系的自然要素包围,以城市中的绿地、森林为主导,结合自西向东穿过城市的水系,将自然风向引入城市住区。从而使现代建筑环境与原始自然环境编织在一起,使古老的城市恢复生机。

同时在交通规划上,区内倡导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与步行交通,区外则通过缩短公共汽车的运行时间,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在功能空间的安排上,综合安排商业、办公、服务、学校等,使各功能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一定比例适度混合布置,以减轻交通压力,方便市民生活。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采用被动式手段合理利用气候因素,创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以减少建筑能耗。在能源利用方面,倡导利用新能源,遵循3R原则,减少资源能源消耗。

但是在可再生的清洁资源利用与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应用当中,一定要从能量循环的整个过程去实现“低碳”的目标,高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降低建筑的运行能耗,但是如果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评定,与低技术和适宜技术手段相比,能耗并不一定降低,因此,对高技术的应用要慎重选择与取舍。

四、结语

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不同,对当前而言,低碳只是作为实现这一远期目标的具体对策,低碳和能源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低碳城市的设计与规划,更加侧重新能源的应用,3R原则的实现与环境的优化,尤其是城市中高质量的景观、多元立体的绿化和生态支持系统的完善,是实现低碳目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城市要发展,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所占的空间是按一定比例分配的,因此绿化与森林的汇碳作用并不是无限的,要从城市经济循环的整个过程去实现控制碳排放量,高碳循环模式与低碳非循环模式都不可取,低碳与循环型发展模式必须在系统层面加以整合,通过相互制约与平衡找到发展的最合理途径。通过循环型低碳发展模式使城市由低碳城市(CO2减排20%-40%)向超低碳城市(CO2减排40%-70%)、微碳城市(CO2减排70%-90%)发展,最终实现零碳城市的目标。尽管目前这并不好实现,难以控制、量化,但毕竟是实现城市环境生态化的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1]郑为民,吕文明等.城市生态规划导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2]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3]毕凌岚.城市生态系统空间形态与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4]苏伟忠,杨英宝.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5](日)奥野翔.森林都市.姜忠连,李贺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论文作者:廖茂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  ;  ;  ;  ;  ;  ;  ;  

低碳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浅析论文_廖茂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