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新授课上,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的丰富素材和信息。让孩子们在情景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相连。例如,在语文教学“识字”课时,采用以貌取意、开火车、摘苹果、拔萝卜、我是小老师等趣味活动,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当少数学生出现不积极参与的现象时,教师也应以鼓励为主,正确评价,指出不足,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 二、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教学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获取知识为目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发挥师生互动作用为保证,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辅之以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和点拨。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时,教师并不是无目的的让学生去实践,而是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实践指导教学。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理解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例如:数学课上学习千米的认识时,到操场上量出 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长。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到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有多远,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掌握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果一味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条条大路通罗马,应激励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用多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三、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适时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把形象思维变为知识,在应用于实际,变成能力。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上,学生很难“理解”,也就不会有提高。教师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探索性的活动中梳理巩固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图,增长知识。例如:在学习完《曹冲称象》以后,让孩子们课后回家利用学过的理论知识,真正实践一次。再提问,除了曹冲的办法,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称出大象的重量。有个孩子说,可以利用天平左右两边相等的原理,让大象站一边,石头放另外一边,就不用像曹冲称象那么复杂,他的发言使我很意外,也很高兴,毕竟他才是二年级的孩子。 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动手能力 对学生进行动手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而应努力把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外,组织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游戏、小魔术和小实验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动手的契机。如教《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己预习课文,观察生活中的蝌蚪和青蛙并记录下来。学生在寻找蝌蚪和青蛙的过程中,不仅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找到,什么地方最多,而且会比较顺利地知道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和运动方式。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寻找科学结论,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学到了探索知识的本领。 总而言之,动手能力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手和脑是互相促进,达到心灵手巧的境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有步骤的组织,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每个学生能终身受益。
论文作者:刘康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