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论文_郭兆杰

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论文_郭兆杰

身份证号码:37072119710714XXXX

摘要:随着人民对房屋住宅的需求增加,建筑行业的建筑水平与建筑质量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深基坑的建造关乎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高质量的深基坑可以提高建筑的建造质量,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深基坑工程的建造中支护技术的使用能够提高深基坑的建造质量,使其改善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探讨,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运用方面的分析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为相关施工人员提高支护工作的质量做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

1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1.1锚杆支护技术

施工人员在进行深基坑工程施工时,会对岩石进行破坏,为保证岩土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应对岩土进行固定,进而使其可以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开展提供基础。施工人员可以使用锚杆技术对岩土进行固定。并且在进行施工前,相关人员应选择质量较好的锚杆,并且使用锚杆将支护体系与岩土结构进行连接,进而保证支护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应对锚杆技术使用中的特征,并且使用中对整个支护工程进行管理,要注意土钉墙、排桩等施工零件的使用,保证支护工程的质量。

1.2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

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可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整个基坑施工的稳定性,土钉墙支护结构作为常见的挡土支护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土钉墙支护技术的施工步骤和施工要点主要分为以下三点:①有效控制土方开挖工作,在进行土方开挖工作的时候,需要以施工方案为基准,进而结合上下基坑的口径,同时对测量放线的数据进行记录;②进行钻孔施工,需要控制好土钉与孔径大小,将土钉打入其中时,需要将注浆管一并打入其中,焊接于托架之上;③对灌浆材料进行控制,控制好灌浆的水灰比。

1.3排桩支护及水泥土桩墙支护技术

排桩支护主要利用钻孔灌注桩和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利用灌注桩构造挡土结构,在布置灌注桩的时候需要保证灌注桩之间的间隔保持一致,并且使其与灌注桩间隔有效结合,从而对排桩支护的关键点进行确定。如果在排桩支护的过程中,桩间间隔较远,会影响灌注桩的挡土效果,如果间隔较近,则会提高施工成本,并且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水泥土桩墙的重量足够大,因此其刚度和稳定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支护结构,可以对深基坑的坑壁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并且水泥土桩墙的施工技术要求较低,施工量大但是施工难度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深基坑的实际施工状况决定采取合适的土桩墙类型,例如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或者高压旋喷桩墙。

1.4冲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该工艺施工流程包括:施工准备、桩位测量、泥浆制备、桩机就位、钻孔作业和清孔作业、钢筋笼制作与吊放、水下混凝土灌注。用于支护的混凝土灌注桩,在施工过程控制时应侧重:终孔深度要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开挖后的桩身埋置深度;吊放钢筋笼作业时应将钢筋笼置于桩孔的中心,避免刮擦孔壁造成孔壁坍塌的现象;清孔作业应确保孔底沉渣与孔内杂物彻底清除的同时注意护壁泥浆比重,避免混凝土灌注时由于塌孔或缩径影响桩身质量;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时必须确保其灌注的连续性,管的埋置深度不得低于2m,应注意导管的提升速度,确保桩身完整、均匀。

1.5高压旋喷桩施工

对于临近海湾,地势较低,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可以采用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为最大程度避免基坑施工受到地下水的影响,需在混凝土灌注桩桩间采用高压旋喷桩做止水帷幕。由于高压旋喷桩入土较深,随着深度变化有多种土层,其密度、含水量、土粒组成、地下水状态等差异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地质土层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技术来完成注浆,保证水泥的用量及桩身的均匀性,使高压旋喷桩的成桩质量最大程度地起到止水效果。

2.深基坑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分析

在深基坑施工中,首先深基坑的施工环境非常复杂,所以施工难度很大,因此在前期如果没有做好详细的准备工作,比如水文勘察、测量放样等,就无法全面了解该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从而会影响后期的设计施工。在勘察阶段,一方面会受到地质环境本身的影响,另一方面勘察技术也有待提升,因此得到的数据并不能完全保证其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不少地区会出现基坑失稳的问题,这和基坑设计不合理、地下结构质量整体不高、缺乏施工监管等有关。在实际施工时如果搅拌桩水泥土掺量不足就会影响水泥桩的支护效果,裂缝等问题十分常见。加上在施工时偷工减料使设计和实际不符就可能会出现变形的现象。另外,超深基坑传统设计以平面为主,在实际施工时出现问题后要在平面基础上进行结构的调整,这样会使设计和实际施工出现不相符的问题。最后,在开挖工作中也可能会出现欠挖、超挖的问题,导致支护结构水平不一协调性差,在雨季时土层的开挖可能无法保证挡土支护的施工,而且还会引起边坡失稳、不平整的问题,给施工带来安全性问题,最终会影响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深基坑施工经验和技术管理要点分析

3.1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讲,支护方案的选择将关系到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变形量的控制质量。所以要结合当地地形地质条件、周围环境情况等合理选用。当地质条件较好且四周情况稳定、对技术要求不高时可选择柔性支护,比如土钉墙和锚喷等。而对于四周环境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时,一般选择刚性支护方案,比如排桩或地下连续墙等方式可减少水平位移。但是这种方案的造价较高且工期较长。一般来说,可将排桩和工程桩结合起来以便缩短工期、有利于施工组织;而地下连续墙适合用在地质条件很差很复杂的地区,尤其是基坑深度较大且对周围环境要求较高的基坑支护施工中。同时,在地质条件较差时宜采用内支撑形式,在特别差时可采用连续增加逆作法的方式,尤其在有多层地下室的情况下,地下室结构体系可代替支撑体系,受力和工期均较为合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能实现经济效益。

3.2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在三轴搅拌桩施工期间,为保证裙边被动土得到良好的加固,采用了搭接的施工方法,然后基于跳打开展三轴施工,同时严格把控搅拌桩平面位置和垂直度误差,使其分别低于2cm和1/200,在保证机头位置低于0.5m/min的前提下,控制桩顶、桩底、桩位、桩径的误差分别为-50-200mm、±200mm、<50mm和<0.04D。二在高压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先检查打桩机性能良好后拔出一部分套管,使其高于旋喷高度后拆除上段套管,然后一边旋转一边提升旋喷管,确认流量、风量、压力等参数达到要求后开始旋喷,并在结束后严格检查施工质量,如水泥用量、外加剂性能、地基承载力、桩体完整性等,确保钻孔垂直度、孔深、孔位偏差分别低于1.5%、±200mm和50mm,且桩体直径偏差低于50mm,搭接长度大于200mm,桩身中心偏差低于0.2D。三在压密注浆施工中,选用的是水灰比为1.5的P.042.5水泥,注浆压力在0.2MPa~0.4MPa之间,注浆孔孔径为70mm~110mm,垂直误差低于1%,在完成注浆后注意及时清洗机具。四在围护桩与立柱桩施工中,要先测量放线再埋设护筒,待钻机就位后钻孔,配以及时清孔以免遗留杂物,在制作与放置钢筋笼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设计要求,控制其直径偏差、长度误差、主筋间距偏差、箍筋间距误差分别低于±10mm、±100mm、±10mm和±20mm,且焊缝符合施工标准,钢筋笼的标高和中心位置也要加强控制。五在内支撑施工中,先用C30早强素混凝土作为支撑垫层,厚度设在200mm左右,待混凝土强度达标后铺设木板保证下层土方安全开挖,在保证压顶圈梁接缝严密的基础上借助钢管、对拉螺栓、扣件等固定模板,待混凝土浇筑24h后予以合理拆除。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监测该基坑变形后发现,上述支护方案可靠有效。

3.3张拉和锁定预应力锚索

严格按顺序开展张拉预应力锚索时施工,一般来说,施工顺序为从中间到两边。预应力施加也应该分阶段进行,到最后张拉锚索时,应该保持4min,旨在保证张拉效果。施工人员应该注意在开展张拉施工的过程中,准确记录锚索张拉的位移。对位移量进行多次的测量,然后计算锚索张拉的平均位移,尽量将误差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压力水平达到稳定状态,才能锁定锚索。固定完锚索后,需要对锚头进行防锈处理,防止锚头因为遭受空气和雨水等的影响导致腐蚀。

3.4挂网和喷射速凝混凝土面层

将杆和外网连接起来,绑扎钢筋网时注意错开接头,另外保证钢筋插入土层中的长度必须超过0.3m。挂网工作完成以后,需要开展钢筋固定工作,然后进行详尽的检查,检查结果合格以后才能开展混凝土喷射施工,同时注意合理养护已经完成喷射的混凝土。在开展施工之前,根据混凝土面层的实际厚度,确定混凝土最佳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材料可以充分混合。为了提高混合材料的质量,需要在混合材料中添加适量的速凝剂,最后再进行均匀的搅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施工标准进行操作,还需要保证喷射墙头和受喷面处于垂直状态。

结论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工程是极为重要的,它的质量直接的决定着整个建筑地基的质量,决定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会使用到锚杆支护技术、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深层搅拌桩支护施工技术等技术进行施工,并且在实际的施工中对支护桩施工、土方的有效开挖、排桩加环撑、深基坑支护监测、环撑拆除与换撑等进行处理,进而保证深基坑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尹茂周.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思考[J].中国标准化,2018(24):72-73.

[2]安胜.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8(36):40+84.

[3]张济强,姜伟秋.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9):129-130.

[4]谢正平.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16):45-47.

[5]申进祥.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浅述[J].江西建材,2018(01):228-229.

论文作者:郭兆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论文_郭兆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