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论文_张晶泽

护理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论文_张晶泽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 山东 青岛 266033)

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或其他工作过程中,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有研究证明,医务人员HIV/AIDS的职业暴露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检验人员、医师,接触患者分泌物、血液、体液越频繁者,感染风险越高。由于临床护士每天都要进行多种有创操作,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医疗废弃物和污染物,所以护理人员是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1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

1.1护理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淡漠是导致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护士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职业暴露是由于操作过程、整理用物过程中疏忽大意或没有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而造成的。

1.2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是导致职业暴露又一个因素,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暴露,多数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均因为护理人员不正确习惯动作,被用过的的针头刺伤而造成传播。如乙肝、艾滋病等。最容易发生在针头使用后针头复帽,摆弄针头,取下针头,针头丢弃等流程中。

1.3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的特殊性,直接接触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等频率较高,这也是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

2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2.1 局部紧急处理:发生艾滋病针刺伤后立即下垂受伤肢体,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反复挤压伤口(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使其尽量挤出血液,并尽可能地扩创伤口,用肥皂和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口5~10min、2%碘酊消毒3~5min后,分别再用75%酒精、0.5%碘伏局部消毒。

2.2报告与危险性评估:护理人员在发生针刺或黏膜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建立"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和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局部处理完成后,要及时向有关专家咨询并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和确定暴露级别和病毒载量水平,决定是否进行抗逆转录病毒预防性治疗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3暴露后的药物预防:根据评估的结果实施必要的药物预防,预防用药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暴露发生后1~2h内。轻度低危暴露使用基本用药,即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严重暴露要基本用药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常规治疗剂量,连服28d。及时处理,及早用药可降低HIV感染的危险。

2.4给予咨询和监测: HIV职业暴露发生后都应作HIV抗体本底检测,如检测结果阴性,不论经过危险性评估后是否选择暴露后预防用药,均应在事故发生后第6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抽取血样检测HIV抗体,以明确是否发生HIV感染。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均应对职业暴露者的整个处理过程进行保密。

3不会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3.1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下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常规体检。

3.2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尿液、汗液、粪便、泪液和HIV感染者或艾滋人谈话、握手等。

4职业暴露后的HIV感染与下列几方面密切相关

4.1暴露接触的面积大小、深度。

4.2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

4.3污染物中HIV的含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4针头刺伤的深度、是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破了静脉或动脉。

4.5污染源来自于HIV感染者,其病毒载量高低。

5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5.1强化员职业暴露风险意识,增强职业暴露防护的自律性。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艾滋病传播途径及自我防护,宣传教育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保持正确态度,既不能恐惧也不能轻视。

5.2加强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临床护士如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关于HIV/AIDS传播的相关知识,切断HIV/AIDS传播的一切途径,免遭AIDS的威胁是完全可能的。例如:HIV的体外生活力弱,对理化因子的耐受力不及HBV,因此,凡是用于灭活HBV的方法均可将HIV灭活.HIV对热和化学试剂敏感,对紫外线不敏感。0.2%的漂白粉溶液、0.3%的双氧水、0.5%的来苏尔、75%的酒精处理5min既可灭活病毒。56℃30min即可将病毒灭活。pH值小于6或大于10的溶液,在10min内可灭活病毒。这些知识的掌握可为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5.3预防锐器刺伤:为预防锐器刺伤应注意以下几点:

5.3.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要将针帽套回针头,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针头、刀片等锐器。

5.3.2执行注射、抽血等操作时应戴手套,并携带锐器盒,随时将用过的针头放人锐器盒内,放置量不超过3/4,手持无针帽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别小心,以免刺伤别人或自己。

5.3.3对不合作的躁动患者,护士在行静脉穿刺或拔针时应由技术熟练的两人配合。

5.3.4所有操作完毕,应由操作者自己整理用物,针头等锐器不要留在治疗台、治疗车上,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应随时处理、浸泡、毁形。

5.4制定医疗护理操作流程,完善安全防护制度,严格遵守标准性预防措施. 5.4.1洗手:接触患者后要用肥皂常规洗手,如果手被血液和体液污染,要立即洗手及手消毒。

5.4.2戴手套:预料到有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被污染的物品时,要戴手套,必要时双层。带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可以降低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感染H1V的几率。研究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护人员接触到的血量比未带手套减少50%。

5.4.3戴口罩、防护眼罩和穿隔离衣: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执行特殊操作时,预料到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应戴口罩、防护跟罩并穿隔离衣。

6心理疏导:为将暴露护士心理损伤降到最低限度,院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应多次主动找其交流谈心,耐心倾听其心里想法,让其多听音乐,跳健美操等缓解心里压力,为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同时联系暴露护士家人,认真解释取得家人的理解,联合家庭共同关心帮助她,消除悲观情绪。树立生活、工作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职业暴露的防治对于每个临床护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充分认清其危害性及可能造成职业暴露的环节,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针艾滋病暴露的发生。职业暴露后,要加强对暴露者的心里护理、情感支持和人文关怀,减轻心里压力,保证其正常有序地工作和生活,从而避免艾滋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曾维,周洁,黄慧萍,石向辉.2名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心理压力的质性研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1年25卷 第06期

[1]张孝贤,潘丽娥.护理艾滋病病人的危险因素及职业安全防护措施[J].吉林医学,2006,28(6):847.

论文作者:张晶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  ;  ;  ;  ;  ;  ;  ;  

护理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论文_张晶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