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轨电车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时也兼备了低碳环保、美观舒适等特征。城市中的有轨电车多数被设置在城市交通路段的中间地带,这就会无形之中为市政道路的协调工作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有轨电车的路权形式与线路布设方式作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对市政道路的交通组织协调形式进行分析,探究其与市政路基的和谐过渡方式,旨在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市政道路;交通组织;协调统一
前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深,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自1807年首台电车在英国路面问世以来,有轨电车开始逐渐在大洋洲、欧洲以及亚洲等地流行开来。有轨电车不仅融合了公交、地铁等公共出行方式的优点,同时也真正将绿色出行理念落实到实处。近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我国多地城市开展了有轨电车的建设。以下就有轨电车与市政道路之间的协调规划进行描述,旨在促进城市交通的和谐发展。
一、有轨电车路权形式及路线布设方式
(一)路权形式
现代有轨电车的路权形式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全封闭路、半封闭路以及共享路权。其中全封闭路段指的是全封闭的专用道路,供有轨电车专门行驶,不会出现任何平面交叉路口,也不会有任何行人与车辆通过。半封闭路段的意思是:路段中会存在一个专用的路权,在道路出现交叉路口与道路互相平行时,此时与其他道路交通形式相混合。共享路权则指的是道路上多样化交通工具互相混合的一种道路交通形式。
在上述三种路权形式中,半封闭路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有轨电车的道路形式,与我国的交通道路分布以及驾驶习惯相符合。在有轨电车穿越平行交叉路口时,应始终坚持以有轨电车信号优先,通过立体过道等方式,有效保证市政道路与有轨电车道路建设之间的良好契合。
图1 有轨电车
(二)路线布设方式
将有轨电车铺设在交通流线的道路中,要切实做好道路资源的分配,保证各行车流的正常通行,实现资源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应用。基于现代有轨电车的布设位置而言,多数有轨电车会依照路中式、路侧式以及双向同侧式三种主要方式进行布设。
(三)车站站台的分布形式
现代有轨电车由于其线路走向及路线布设等情况,结合车站周围的自然环境与地理因素等综合因素考虑,来进行系统的车站站台分布。在站台的规划过程中,还要将车站的性质与功能进行统一结合。目前,有轨电车的站台分布主要以整体岛式、错位式、分离岛式以及对位侧式进行布设。
图2 有轨电车站台示意图
二、市政道路的交通组织协调形式
(一)区域路网、交叉路口以及路段组织
线路的铺设会对区域路网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车辆与行人的出现会对有轨电车的行进造成一定干扰,道路资源的占有也会引发交通冲突,从而对路段中的掉头车辆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交叉路口需要增设交通信号灯,对各种交通方式以及交通工具重新进行划分。通过对信号灯位置的调整,或利用封闭道路、禁止左转等方式,协调各道路交通流线。
有轨电车信号是否享有道路的优先行使权,要通过绝对优先、相对优先以及完全不优先等信号灯控制方式,结合市政道路交通信号灯,共同实现道路交通车流的智能控制。以此彰显有轨电车公共交通方式的便捷,实现二者之间的相对协调与平衡。
(二)沿线单位出入口
将有轨电车规划在道路中间,可以有效避免其与沿线单位出入口发生过多的交通碰撞事故,最大化减少车辆事故的发生几率,减少人员的经济损失,避免人身不必要的伤害出现。基于此,在沿线单位出入口较密集区域,有轨电车可以选择左近右出的方式行进到市政道路中,结合市政道路的有关交通要求,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基础上,在临近交叉路口处进行掉头行驶。
图3 有轨电车的线路规划
(三)行人过街
由于多数有轨电车的车站设立在道路中间位置,基于乘客的安全角度考虑,无论是上车抑或下车,都要从道路穿行过来。同时,当有轨电车的铺设结束后,其之间缺少绿化带的路段将会对行人的过街造成一定阻碍。
在有轨电车的建设过程中,要将道路行人的流量以及行人的过街状态充分考虑进来,提前为行人预留一定的过街空间,并在这段路中间增设一定的斑马线供行人过街,或搭设立交桥等过街设施,便于行人通行。同时,也可以在道路两侧与车站站台增设一些物理隔离物,强化行人交通安全的教育工作力度,树立行人过街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保证行人安全。
三、现代有轨电车与市政道路的协调过渡方式
(一)专用道路协调过渡
在有轨电车的专用路段与路基两侧,分别选用平石与立缘石与市政道路之间进行分区划分,平石与立缘石要依据当地的特色与实际施工经验来进行选用。由于立缘石自身具有较为显著的隔离作用,能够直观的从视觉角度协调道路与有轨电车之间的有效差距,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协调,减少沉降所带来的视觉偏差。通过立缘石的错开铺设,能够有效避免接缝对接的情况出现。
(二)交叉路口混合路段的协调过渡
有轨电车与市政道路的混合路段主要依据过渡路段的设置方式来对其刚度与沉降路段进行调节。在有轨电车的行驶区域内,要铺设好与道路中间厚度相等的沥青混凝土,以此来保证其过渡段的和谐。有轨电车与市政道路之间的过渡段要选择宽度在3cm左右的C40钢筋混凝土,并将其作为下面层与基层进行使用。将C20水泥混凝土在底基层进行严格铺设,其宽度最少要比基层宽度多出20cm左右,以此保证其与钢筋混凝土之间的产生铺设调节,从而与旧路段之间进行良好衔接。
图4 有轨电车路段过渡示意图
在混凝土与有轨电车轨道道床之间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道床之间进行泡沫板的铺设,也可使用沥青木板进行伸缩代替,并在可挖掘的市政道路范围内,对有轨典策划基层材料进行回填处理。对于硬化路段而言,要重新进行路面路段的统一施工,有效避免有轨电车路面与市政道路施工二者之间发生不协调现象,影响整体道路美观。
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有轨电车的出现已经成为绿色出行的代名词之一,如今的电车已经兼备了速度快、运量大且安全平稳等公共交通特点,作为城市中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出于市政道路协调与美观的考虑,应对有轨电车的铺设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
论文作者:武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有轨电车论文; 路段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方式论文; 行人论文; 形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