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都市陆城一中 443300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的主体地位、内在价值和个性发展,这些内容与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始终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本文将以初中数学课堂为例,具体探究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构建 以人为本 初中数学课堂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概述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论,是我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重大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教育领域而言,为了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相关措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该项工作的前提就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课堂。
二、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探讨构建以人为本的初中数学课堂
教学活动有学生和教师两大主要参与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两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初中数学课堂必须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出发。
1.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初中数学课堂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工作必须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以及为了一切学生。因此,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初中数学课堂必须做到转变教育理念。
应试教育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一切工作围绕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方式也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模式为主,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严重滞后于现代数学学科的发展,因此,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转变教育理念:教育宗旨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目标由促进数学学科发展转变为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习方式由教师全权传授转变为学生自学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统计”时,可以将班级20名学生分为ABCD四个合作学习小组(A组负责调查班级学生的课余爱好并进行统计、B组负责调查班级学生的特长并进行统计、C组负责调查班级学生的体育选修项目并进行统计、D组负责调查班级学生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科目并进行统计),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又进行细致的分工,如在A组内部一共有5个成员abcde,其中a、b分别对班级的五名同学的课余爱好进行调查和登记,c、d对a、b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e则对c、d的汇总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主动参与到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适量的指导,由此,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认知和运用。
2.以教师为本的初中数学课堂
初中数学教师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学校一定要充分尊重和凸显教职工的校园主人翁地位,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提高每位数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并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以数学教师队伍的发展来带动整个学校数学学科和学生数学成绩的进步,切实做到“以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校。
(1)提高教师素质。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相关专题讲座、业务培训、课题考察、学历进修等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帮助初中数学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其次,学校可以开展帮扶计划,让一些拥有多年教学经验或者拥有先进教学水平的初中数学教师帮助其他教师进步,从而为学校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数学教师队伍。
(2)实施民主管理。民主是体现以人文本思想的关键,因此,学校一定要采取相关措施推动教师管理的民主化进程。首先,学校一定要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每位教职工在校园工作中的知情权。其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即教代会必须在学校重大决策的制定、重大事项的管理方面发挥民主商议、民主监督等作用。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初中数学课堂的具体措施
1.制度制定以人为本。首先,初中数学课堂要严格实行小班制教学。初中数学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其理论性、逻辑性、实操性更强,学生学习起来更为吃力。因此,务必将一个班级学生的数量控制在20人左右,方便教师因材施教,结合每位学生的特质开展差异化教学,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其次,制定相对宽松的课堂规章制度。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应该受到尊重和凸显,因此,应当通过相对宽松的课堂规章制度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的空间:其一,初中数学教师应允许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序插话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鼓舞学生在课堂上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质疑,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以包容的态度允许其与同学进行讨论研究再给出相应的答案。通过这种制度模式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和感受,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课程设置以人为本。首先,在课程难易程度上,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数学小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从而有效避免“一刀切”,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的民主性和人本化。其次,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本内容和生活实际,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实践操作,从而在增加学习趣味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并将理论知识有效地吸收内化。
论文作者:张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学生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以人为本论文; 学校论文; 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