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的民族,才不会被淘汰。现代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理想学科。在教学中,我注意运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认识和做法:
一、注重情感教学,培养创新心理
要为培养合格人才打好思想基础。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效果的提高,而且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基本内容。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加强了对学生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培养。
例如,小学美术第十册《画画美丽的家乡》一课的教学,家乡在学生自己的眼里总是美丽的,记忆犹新。我先让学生自己描述一下家乡的景色,随后播放录像,让学生欣赏“月湖的早晨”“青岛海滨”,并伴随音乐给学生朗读散文《我的家乡》……家乡是一艘停航的、泊在黄昏的船,灯光荧荧中闪烁着母爱的温香。这一过程,激活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结果学生用变化多端的线条,配上风情各异的色彩,画出了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家乡的景色。
二、注重与众不同,激发创新思维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和动力。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对少年儿童所从事的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已经形成,它就会磁石般地吸引着少年儿童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学习兴趣就成为学习积极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这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发展思维能力、保证素质教育真正落实的前提。
例如,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随意画一画》一课的教学,为使学生在不受自然界具象概念的约束下发挥其想象力,将线条和色彩自由地组合,创造出特点各异的抽象图形,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其“趣味性”的特点,引导学生自由进行创新,让学生随意勾线、自由添色,画自己最喜欢的图形,画最爱看的颜色,结果同学们画出了特点各异的抽象图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注重认识过程,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情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认识,使教学过程成为指导学生科学的认识过程、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发展过程。
在美术教学中,我经常根据儿童年龄的特点,运用他们生活中的感知,捕捉美术,发展思维。例如,在教学《画画面部表情》这一课时,学生对于人的面部表情非常熟悉,但要用画笔把他们画下来难度很大。我并不是采用先介绍人在微笑、发怒、恐惧、哭泣时的特征,而是让学生上前面分别做出这些表情的变化,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五官表情的变化特征。结果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观察周围人不同的面部表情,抓住有特色的表情描绘下来。这样既注重了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创设环境,发展创造思维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创造性思维也容易激活。这就是说,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把生活画面构成一个引导学生抽象思维、形象的创造思维的境象,尽一切努力和可能,为学生开辟一个创新奇特的环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小学美术第三册《大街前后起高楼》一课时,我没有直接出示范作,而是摆出了各种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鼓励其突破构思束缚,自由组合,摆出了各种式样的画面,让学生在摆的同时,自己发现物体有近大远小、近前远后的透视关系。结果,学生依照自己的个性,运用所学到的透视知识,画出了较理想的作业,
五、注重课外活动,巩固创新思维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除了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应重视和搞好课外活动。这是由素质教育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
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美术视野,提高美术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特长,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因课外美术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便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成立了各种美术兴趣小组,有中国画小组、儿童画小组、素描小组、书法小组。利用每周二、三、四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并采用“集中辅导,分散练习,以骨干带一般”的训练方法,既延续巩固了课内教学内容,活跃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的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进而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美术骨干和积极分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才干,达到了素质的全面提高。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必须有创造型的学生,而创造型学生的培养必须先有创造型教师。教学、辅导的闲隙,我抓紧书画创作,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千方百计、千新万苦地开启学生创新思维之门,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周树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学生论文; 美术论文; 课外活动论文; 创新思维论文; 家乡论文; 兴趣论文; 表情论文; 《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8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