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的再思考
侯占飞 山东省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276100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和开放性。
一、当前探究学习存在的几个问题
1.课堂对现实问题设置存在问题。
我们的课堂中的问题设置不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去设置的,脱离了学生的经验。在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强领着学生去感受,去探究,没有自身的亲身感受他们又怎么能进行深入的探究呢?由于没有亲身的感受,他们的思维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中,不能更广阔地展开,也无所谓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2.课堂中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的时间。
为了让这节课能完整地上完,我们往往仓促地代替学生就把答案说出来了,其实这样后患无穷。学生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不知道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他们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样既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不能培养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去描述现象的能力。
长此下去学生在课堂中就不会说了,而我们却说他们什么都不会。其实学生发展到这个阶段是我们造成的,造成了他们不知道从何说起。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给予他们时间,去思考,去探究,去表达。
3.学生没有真正地经历问题的产生、分析、解决的完整过程。
小学阶段不管对于哪个知识点的学习,第一堂课都异常的关键。可是现实是我们的第一堂课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并没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知识的产生。那么继续探究以下的知识,碍于第一堂课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也不会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尤其让我感受比较深的是学分数这节对于分数是怎样产生的,没有测量,没有计算,没有分一分,学生怎么可能体会到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的课堂需要学生亲身的经历,才能实现真正的探究。
4.将程序性操作等同于探究活动。
程序性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活动。这种操作看似学生在动手实践、探求未知,实际上学生是在当“操作工”。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观察、质疑、想象、思考,从而就体现不出探究学习的价值。而是在为操作而操作,为探究而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探究学习呢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做起:
1.我们必须从一年级做好准备,我们需要一年级学生能够基本实现教学目标所达到的要求。
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尤其以下几点需要特别地注意:
(1)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应注重对学生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
(2)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应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3)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解释数学过程。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学生非要表达完整,能够表达出意思即可。
2.我们要基于探究的目的去建构我们的课堂教学。
(1)我们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一个现实的可感受到的情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对知识实现再创造,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主动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过程。
(2)要让课堂动起来,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表明数学课堂必须是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的。教师首先要为互动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在学习“摘果子”的时候,教师认识到这是一堂初步感知减法含义的起始课,不能掉以轻心。
3.数学课堂要让学生“说”起来并且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善于说。
(1)基于学生认识最近发展区为起点,激起矛盾促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的经验认识,以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为教学起点,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有意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冲突,让学生随时处于思考的心理状态。
(2)借助一个游戏化的情境,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促说”。先创设一个学生喜欢的游戏,引起学生的乐趣。接着在教学中设计“分一分”“量一量”“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摸一摸”“猜一猜”“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等动手操作活动,边动手,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艺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今天,这门艺术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积极探索,敢于打破旧的不合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旧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变死学为乐学才是真正的教学艺术。因此,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要关注问题的创设,把握好问题的难度与时机,不断地把探究活动引向纵深。最后,教师还要正确处理学与教、解决问题与方法指导之间的关系。
论文作者:侯占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学生论文; 操作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情境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