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250014
摘要:后现代主义思潮以本体论的怀疑论为思想基础,以反权威、反理性、反文化,倡导多元化为基本特征,在艺术作品中,就呈现出“非意义”的虚无主义思想倾向,使得艺术的内容变得隐晦难懂,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联系也变得不像之前那么紧密,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理解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本文试图加以解释。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艺术;内容;形式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思潮影响下的艺术作品,艺术的形式都是艺术存在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形式,艺术无从谈起,不可能存在“空无一物”的艺术。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曾引用奥地利作家赫尔曼布洛赫的一句话说:“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惟一的存在理由。”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事物的根本就在于形式,也正是不同的形式特征决定了艺术的不同种类。艺术的内容(假设艺术必须承载内容的话)也正是通过形式才得以呈现,形式是将抽象的艺术创作理念、概念等物化、呈现在受众眼前最为基础的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形式就没有艺术。在这一基础上分析,各种强调艺术形式重要性的理论是有其道理的。
但是,肯定形式在艺术中的基础地位,并不代表其唯一重要的地位。形式是证明艺术品存在的前提,而内容是决定艺术品境界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艺术作品,凭借着打破常规的、具有创新性的形式而名噪一时,甚至名垂千古,但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称不上伟大的作品。艺术品必须蕴含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才能称得上是伟大的作品。后现代艺术作品中,大多具有新颖的、颠覆性形式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广为人知。近年来,一些艺术作品对于形式是艺术的基础,没有形式就没有艺术的说法构成威胁。最具代表性的是先锋派作曲家约翰凯奇的音乐作品《4分33秒》,这一音乐作品看似是追求无形式,但是台上的演奏者们,台下的观众都是构成这一音乐的形式因素,只是与以往用音符和旋律构成的形式不同。
其次,对于后现代艺术作品的把握应当是将其置于艺术的整体性的背景。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在真正的艺术作品—诗、戏剧、图画、歌曲、交响乐里,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位置上抽出一句诗、一场戏、一个图形、一小节音乐,把他放在另一位置上,而不致损害整个作品的意义,正像我们不可能从生物的某个部分取出一个器官来安放在另一个部位而不致毁灭该生物的生命一样。”[]艺术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艺术与内容的分析应当在这一整体内进行。对于艺术分析,可以将艺术划分为内容与形式,执其一端进行研究,把握这一对范畴各自的意义范围和特点,以便在艺术的分析中更能把握到艺术的本质。必须明确的是,这种将内容与形式划分开,是一种“可分析性”,而不是“可分离性”。门罗·比厄斯利曾说过:“形式与内容可分吗?确实不行。将可分析性与可分离性混淆,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可以在相对的意义上,对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别的分析研究,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也就是说,可以相对于内容的特点,来分析形式的直接性、诉诸于感官感受等的特征,但并非意味着内容与形式的完全分离,形式中不能包含内容,内容不能体现在形式中,这种分析方式只会将艺术研究引入歧路。
最后,对于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也应当是一个动态把握的过程,由感性形式的把握过渡到理性内容,再由两者相合产生1+1>2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过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尤其是由感性形式到理性内容的过渡。对于一件艺术品,我们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其“混沌的表象”,即形式,这是通过感官感受到的,包括对艺术门类的判断,对这一艺术品的形状、轮廓、颜色、质料等感性形式的判断,这是最初级的,也是不完善的。在对作品的感性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就是对艺术作品“所讲故事”(即脱离作者的创作背景等、由相对独立的作品传达出的内容)的初步把握,这些都是“在场”的因素,都是通过视觉和初步的理性知识就可以得到的,但是作品背后“不在场”的内容需要欣赏者的理性判断才可能得到,也就是由作者的情感意志构成的内容,也就是作者想通过作品传达的内容,在场的形式可以帮助通往不在场的内容。最后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总体情感的统摄下,感受作品的形式因素中隐藏的“蛛丝马迹”,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融合同一的结果。
后现代艺术作品中形式因素被夸张化、扩大化,而内容也已虚无化、非意义化,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承载内容的模式,使得内容与形式的理解应当在正视艺术形式的基础性作用、把握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整体性关系、将形式与内容的放置到动态变化过程这三种情况下进行。对于后现代艺术作品的鉴赏,更多的是要在反权威、反理性、反文化的背景下,根据作品表面呈现的“非意义”的思想倾向中寻找深层的颠覆现实,变革社会的深层动机。
参考文献:
1. [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2页
2. Monroe.C.Beardsley.Aesthetics:Problem in the Philosophy of Criticism. Cambridge: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1981:167-168
作者简介:刘庆红,(1993- ),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硕士研究生在读,山东师范大学,美学。
论文作者:刘庆红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形式论文; 艺术论文; 内容论文; 艺术作品论文; 的是论文; 作品论文; 这一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