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导学”策略_自主学习论文

新课标背景下的“导学”策略浅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标论文,策略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新课标背景下“学导”关系的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强调自主学习,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只有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才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

但从总体上看,当前的小语课堂一方面“讲风”依旧很盛,教师仍存在一定的“霸语权”。教师的“导”依然显得强势,有些课没有让孩子充分地与文本对话,不同程度地存在用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学习的现象。另一方面,自主学习也存在一些误区。有些课表面上看似乎很重视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质上只是“形式”上的自主,比如,以细小的问题引导讨论,全场似乎很热闹,但从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来看,几乎没有什么收获。再如,有的老师开始时问学生,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部分?当学生一一说出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后,老师又回到预设的环节,按课文的顺序进行分析讲读。这样的“自主”又有何意义呢?

应该看到,由于小学生在基础知识、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其“自主学习”与成年人的“自主学习”相比,有一定的区别。准确地说,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它的本质意义不在于能够自主学习多少东西,而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教师指导”的着眼点应立足于“学生自主”;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在倡导“自主学习”时,要摒弃形式上的“自主”,真正地尊重学生自主意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组织讨论交流时,在准确把握文本价值的前提下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要过于强调答案的一致性;在教学的步骤上,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要过于追求教学环节的完美性。应加强必要的指导。通过老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学”,让他们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不断累积自主学习的信心,并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在落实新课标精神,更加强调以生为本、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今天,倡导“学导课堂”,加强对导与学关系及导学策略的研究,有着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所言,实现学导课堂是合理的选择,只有“学导”的语文课堂形态,才有望解决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老大难问题。

二、落实“以学定教”,必须正确理解与对待“先学后导”

学导课堂倡导以学定教,先学后导。学与教关系密切,学是内因,也是本质因素,“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学”这一内因才能发生质的变化。可以这么说,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必须靠学生的内动力和内化力来实现。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严格地说没有谁可以教会任何东西,所有的教会,从本质上说都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因而,“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是助学,是导学。只有突出生本意识,坚持以生为本,语文教学之路才不会迷茫。

1.预学策略重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确判断学生的学习起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成功的“导”的先决条件。在预习中引导学生质疑,可以有效发现学生认识上的缺陷与不足,发现学生的疑惑所在。在这样基础上的“导”,容易做到方向明确;源于学生质疑而架构出的教学思路,是真正源于孩子们需要,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学堂”。

如窦桂梅老师教学《牛郎织女》,先让学生预学《牛郎织女》并完成:①查阅相关天文资料,了解牛郎星与织女星的相关内容,简要写写;②了解民间故事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选几个要素写下来;③读了《牛郎织女》,我的疑问是________。课上,让学生围绕预学困惑,提出自己的质疑。笔者统计了一下,有近20位学生提出了质疑,问题既涉及到课文内容,也牵涉到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形式,但都是基于学生预习所产生的原生态的问题。比如: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的时候为什么暴跳如雷?织女为什么神仙的日子不过,要去凡间过艰苦的生活?牛郎织女的爱情跟现在人的爱情有什么不同呢?……随后,窦老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尝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己解决简易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经过一番合作学习,学生又生成了一些富有价值的问题: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什么流传千古而没有衰退?为什么他们一年只相会一次?难道他们是圆满的吗?两个人相爱的话,厮守真的那么重要吗?……教者根据学生的疑问,围绕着“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进一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段落,进行思考。这样的课堂质疑不断,思考不断,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很有针对性,课堂精彩也就不断出现。

当然除了预习时质疑,在课中、课后进行质疑,也别有一番意义。比如李卫东老师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第二段时,李老师提出,读到这里,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生提:他为什么莞尔一笑?教学第三段,教者提出:读了这几句?你有什么问题?生提:什么地方是耐人寻味?有什么好寻味的?教学第四段,让学生提问,生提:作者说的美丽除了指花美丽,还指的是什么?……这样的质疑,有利于发现学生学习之后存在的遗漏,使教师的“导”能够更加有的放矢。还有一些老师在课文教完后让学生再次质疑,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更为广泛的课外阅读。

总而言之,针对存在的疑惑展开教学,“导”的针对性明确,课堂实效性更强。但不能为质疑而质疑,不能将质疑与课堂教学截然分开。尤其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根据学生的“疑”,及时调整预设,因疑而学,据疑导学。

2.“先学后导”重自主

笔者以为,不能机械地把“先学后导”看作是一种教学的模式,简单地认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学生学在先,教师导在后。“先学后导”应是一种思想,一种教育、教学的原则,强调的是“以生为本,以学为主”这一教学理念,表明“教”的出发点与归属点都在于“学”。必须以“学”为基点,让学于生,还学于生,助学于生。也就是说,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独立学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由表达,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具体上说,导与学的顺序可以是多样的、丰富的。

有时可以导在先,学在后。比如,在课的起始环节,老师作一些必要知识、背景、学习策略、要求等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进入学习环节。像虞大明老师教学《珍珠鸟》,一开篇,就是展示学习策略:凭借快速浏览,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初步的学习。这就体现了教师的“导”,我们难道能说,这不符合“先学后导”的要求吗?

当然,多数环节应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比如:张祖庆老师教学《我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先后抛出三个极富思考性的话题:①假如我们都是怀特老师的学生,面对这零分试卷,在老师公布他的意图之前,你对他的评价在“好老师”和“坏老师”之间选一个,你会选择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②既然这老师如此打击学生,让学生惊讶、气愤,作者却说他是“我最好的老师”,他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吗?③张老师的观点,这是一篇二流的写人文章。作者想写一个好老师,却花了那么多笔墨,写一个老师如何蛮不讲理,打击学生,这简直是浪费笔墨!你认同老师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张老师用三个话题串起全课,引导学生读书思考,画出相关句子,寻找足够多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茶馆式的闲聊,在学生的回答中随时点评、引导,这样,边学边导,既解决了文章写什么(“怀特森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揭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敢于怀疑”这一主旨,也解决了课文怎么写(“一波三折,似贬实褒”)。这样的导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把学生引向文本,自主读书思考。

三、坚持顺学而导,必须努力做到“导而弗牵”

学导课堂,带来了课堂形态的根本转变。学是多元的、动态的、富有个性的;“导”的策略也应该是多样的、灵动的、有效的。必须坚持以“学”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与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文本特点、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教学方式进行指导,做到为学而导、顺学而导,导在关键处,导在必需时。

1.启思为要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北宋教育家程颐如是说。学导课堂应创设情境,愤而启之,悱而发之,引领学生以一种积极思考的姿态走进课文,奏出语文课堂情智交融的动人乐章。如,孙双金老师教学哲理性的文章《最大的麦穗》,以站着读书的这一理性读书观统领整课的教学。对于文章中的故事,没有细碎的提问,没有复杂的分析,而是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章说明的哲理。然后顺学而导:“这么聪明的弟子,为什么都是两手空空,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呢?”当学生体会了苏格拉底话中的两层意思后,孙老师再次启发说:“如果我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这摘一束,那摘一束,从中选出最大的,符合老师要求吗?”顺学而启思,于是,学生思维空前活跃,课堂上形成了争鸣的景象。这正如孙老师曾说过的:“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2.得法为重

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课标高度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多处强调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所以,顺学而导,应注重学法、读法、写法的指导,但关键不在于总结归纳出几个条条道道,而要把学习方法指导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学法,更要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实践中自觉、灵活地运用学法。如:李卫东老师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深入部分探究,而后总结升华,拓展延伸。在这样的基础上,从中总结出三步读书法:鸟瞰——整体感知,把握全篇;解剖——抓住重点,疑难研读;会通——文内文外,深层探究。这样的学习方法的渗透和习得,是基于课堂语文实践,因而更有可操作性,学生的体会掌握也就更为容易些。再如,蒋军晶老师教学《已死的母熊》在指导学生诵读直至背诵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10次不同形式的读:①齐读;②师领读;③去掉标点指名读;④换成竖排版式练读;⑤换成繁体版式练读;⑥出示李叔同手迹读;⑦删去一些文句读全文;⑧再删去一些文句读全文;⑨只出示开头结尾句读全文;⑩齐读。这样变着花样读,隐含着读书方法指导:一是渗透古文句读知识;二是巧妙地指导背诵;三是认识多形式的读书方法。

3.形式宜活

顺学而导,要根据文本特点、年段特点、学情特点,采用不同的导学策略。常见的导学方式有:

(1)“问题”导。用思考量较大的问题(话题)进行导读,有助于跳出繁琐分析的泥淖,有利于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如,金明东老师教学《景阳冈》,根据略读课文的“导读提示”,巧设“学习小助手”三要求,引导学生展开学习:①认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②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和打虎有什么关系?③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整节课,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读书、思考、练习,方向明确,富有成效。

(2)“图表”导。运用图表揭示文章的内在线索、主要内容、写作目的等,可以给学生以较为直观、形象的引导。如:张祖庆老师教学“《一件衬衫》+《麦琪的礼物》小小说、短篇小说群文读写”一课,就运用了多幅图表。如右面的情节简图,形象地揭示小说的情节结构,教师让学生运用这些图表复述小说的内容,还告诉学生,这也是掌握小说情节的一种方法。

(3)“板书”导。运用板书进行导学,也是常见方式之一。比如窦桂梅老师教学《牛郎织女》,精心设计了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内在逻辑关系密切且条理又很清晰的板书,用这个板书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练习”导。精心设计练习,以练代导,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薛法根老师教学《雾凇》,课始,听写四个字词:水汽、雾气、霜花、雾凇;接着引导学生弄清词义;然后指导学生用上这四个词,讲“水汽”到“雾凇”的变化;再接着点明“雾凇”的“凇”用两点水,而不是三点水的原因;在这样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学习说明文,要把相关的概念、关系弄清楚。这个环节看似传统且简单,其实匠心独用,在“导学”方面一石多鸟:其一,形象地揭示了“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其二,学生理解了相关的名词术语,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其三,有助于学生识记“雾气”的气与“雾凇”的凇;其四,对于学习说明文起到“导向”的作用。

(5)“学案”导。大学教授李白坚深入到小学课堂实践躬行,其导学策略也别具风味。他立足于学生的学,因学设导,把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程序、内容、方法等,精心设计为清晰具体的学案。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思考发现,质疑解疑,在交流中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和强化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这种做法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启发与思考。

4.时机应准

追求高效善导,必须捕捉恰当的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要“导”在学生的需求处,“导”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让“导”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1)“导”在学生知识的缺陷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牵涉到许多知识,有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就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影响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语文老师应注意发现学生知识的缺陷之处,予以适当的点拨指导。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环节花时不多,但效果甚佳。请看窦桂梅老师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

(出示:描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

师:看文里的动作描写,真正“打”的是谁——(生:洪教头)闹了半天,题目虽然说“林冲棒打洪教头”,可是我们的作家着重描写的却是洪教头的——(生:被打)难道作家弄错了吗?请小组讨论这个问题。

生1:前面笔墨花在洪教头,反衬了林冲的冷静,他只用了……

生2:这样更加写出了林冲武艺高强,林冲真人不露相……

师:所以,作家虽是浓墨重彩写——(生:洪教头)结果却——(生:突出了林冲的武艺高强)

师:掌声送给这两位同学。哎呀,真的如你们所说,表面上是如此这般,实际上如这位同学所说是,人家林冲才叫四两拨千斤,真是实力派,技术型打法,两下就把你打倒在地。(指生1)你刚才说到了一个修辞手法,是——(生答:反衬)

师:这是西方引过来的我们所称呼的一种修辞手法,其实在我们古代早就有了类似的方法。(出示“唐代贵妇图”)

师:在唐代,为了凸显这美丽女子的丰腴、迷人,就在她的正面简简单单地勾勒了她的眼眉,然后,在她的后面使劲地铺粉,结果就突显了女子更加——(生:美丽)

师:在这里,我们的作家就把这种技法运用到他的写作中。你们能猜猜,叫什么法吗?

师:这就叫做“背面铺粉法”,快批注在旁边,加一个括号,把“反衬”写在括号里。除了两人的动作作家用了“背面铺粉法”,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背面铺粉法”?

学生懂得“反衬”手法,但对于我国古代的“背面铺粉法”这一写作技法就显得陌生。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样古典小说,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写作技法。窦老师出示画图,形象地解说“背面铺粉法”,然后让学生到文章中找出其他运用这个手法的例子,进行迁移学习。学生对这一写作技法的认识就比较深刻了。

(2)“导”在学生认识模糊时。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经历的局限,认识水平有限,在读写过程中,在认识上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差。强调“生成”,鼓励个性化阅读、独特体验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此类问题。因此,老师及时予以必要的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请看一位教师上《景阳冈》时的片断:

师:从武松饮酒这件事,你感受到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感受到了武松的酒量很大,很能喝酒。

生:我感受到了武松的性格很直爽、很豪放。

生:我觉得武松真是个酒鬼。

(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哗然,许多学生纷纷议论起来)

师:你的感悟有些与众不同,能不能说具体些?

生:因为这家酒店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说明一般人在这里喝酒最多不过三碗,可武松却一口气喝了十八碗,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酒鬼。

师:我想问一下大家,在你的脑海中,酒鬼是怎样的?

生:在我的脑海中,酒鬼是只知道喝酒,不知道做事的人。

师:那么,你觉得武松是这样的人吗?

生:我觉得武松不是这样的人。他虽然爱喝酒,但不糊涂。

生:我也觉得武松不是酒鬼。并不是所有爱喝酒、能喝酒的人都是酒鬼。其实武松的心还是挺细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答略)

师:是啊!古人说:“鉴照人影,酒映人心。”武松好饮酒、善饮酒正好说明他豪爽的性格。

“武松真是个酒鬼”的说法,这种见解是独特的,但与文本价值有矛盾。针对这样的认识,老师选了一个很好的启发点:“在你的脑海中,酒鬼是怎样的?”通过启发,学生先是明白“酒鬼是只知道喝酒,不知道做事的人”,进而懂得“并不是所有爱喝酒、能喝酒的人都是酒鬼”;再接着联系课文中所描述关于“武松心还是挺细”的描述,就比较深刻地理解了武松豪爽的性格。这是一个渐进的理解、感悟过程,也是学生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这真实、朴实的教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老师准确、精当与到位的指导所起的作用。

(3)“导”在学生理解的疑难点。课文除了字面直接显示的信息之外,常常还有更隐含的、潜在的、深层的信息。小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在发现、理解、感悟隐含的、潜在的、深层的信息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疑难,产生困惑。老师画龙点睛的启发可以让学生拨开迷雾,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例如,虞大明老师教学《父亲的菜园》,在讨论第九自然段“对菜园丰收后豌豆的处理”中父亲语言的描写:“……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学生知道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但难以从“难为”“拼了命”“榨干”等词语体会到父亲对土地的感情。虞老师适时出示了老舍先生《我的母亲》和自己写的《我的父亲》中的一段话。提示学生阅读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哪一个词是共同的?”“老舍先生、虞大明先生这些词是用在人身上,而作者是用在——”“这让你感觉到什么?”在老师及时的引导点拨下,学生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父亲是把土地当做有生命的人,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这样就形象地体会到了句子所饱含的感情因素。

概而述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学导课堂更具有生命力,更富有研究的价值。我们要认真贯彻新课标精神,增强生本意识,更加重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加强对“导学”策略的研究,努力提高“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标签:;  ;  ;  

论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导学”策略_自主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