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分析论文_刘瑛

32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分析论文_刘瑛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32例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综合、优质护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优质、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

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导致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使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室扩张或肥厚,最后出现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种常见病[1],老年患者居多。其发病机制是肺组织、肺血管病变等导致肺功能异常和肺动脉压力增大,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肥厚并伴有衰竭症状的心脏疾病[2]。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全国雾霾的出现与日俱增,肺心病的患病率、死亡率降低不明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3]。为提高护理质量,我们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对收治的32例老年肺心病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7.5岁;病程5~23年;原发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1.2方法

1.2.1确保有效呼吸 纠正缺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是治疗肺心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以1.0~1.5 L/min,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经鼻导吸入氧气为最佳,紧急情况下可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4]。老年慢性肺心脏病患者痰液过于粘稠,很难咳出,为避免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护理人员要正确引导患者咳嗽,以利于痰液顺利排出。也可利用超声雾化的方法湿润人体气道,让痰液得到稀释后排出。对于意识不清患者可行吸痰排液或者气管切开手术,以防止呼吸道堵塞,导致患者窒息。

1.2.2严密观察病情 遵医嘱进行心电图监护,完善血气分析等检测。观察患者咳痰颜色、咳痰功能、痰液性状及痰液是否存在血丝。观察患者咳嗽时间、咳嗽性质、咳嗽声量及其呼吸情况,认真记录随时告知医生。

1.2.3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熟练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抗生素宜现用现配,输液速度以20~30滴/min为宜,不宜过快,以防加重心脏负荷,长时间大量使用抗生素要注意做好防止口腔及其他脏器真菌感染的发生[5];使用氨茶碱以解除支气管痉挛时,如果静脉滴注过快可使心肌过度兴奋造成严重的心律失常,出现心悸、惊厥、血压骤降,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在使用该药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缺氧状况、心率、血压变化、消化道不良反应等,及时调整药物用法用量;慎用利尿剂,记录24 h尿量及定期监测电解质,防止患者出现低钾或高钾血症等危急情况。

1.2.4心理护理 老年肺心病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复杂,易产生焦虑、悲观、恐惧的心理,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热情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的心声,取得患者的信任,引导其保持镇静、乐观的心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以促使早日康复[6]。此外,还应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护理,争取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支持,保证护理的持续性,

1.3疗效标准[7]?显效:患者心肺功能为1级,患者的症状基本上完全消除;有效:患者心肺功能为2级,呼吸状况有明显的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肺功能、呼吸功能等没有明显的变化,有的甚至病情进一步恶化。

2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经优质护理,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

3体会

老年人肺心病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长期呼吸困难、咳嗽,甚至出现水肿,并发症较多,治疗棘手,因此,必须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重视对肺心病患者的护理[8]。通过本组研究,我们有以下体会:(1)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环境舒适,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室温恒定在18~20℃;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给予的氧气吸入浓度不同,在氧疗期间,应该定期测定血氧饱和度,根据缺氧的具体情况随时调节氧流量,避免发生氧中毒;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卧床患者宜勤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严格控制探访人数和时间,减少院内交叉感染概率;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2)?提高并发症的护理能力:消化道出血时,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观察其大便性质和量;发生肺性脑病时,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等综合症状,要给予暖水瓶加温湿化氧疗,并在病人呼气时帮助患者轻轻挤压胸部,以利提高呼吸动度,帮助把体内潴留的二氧化碳尽量排出。积极控制感染和祛除病因外,重点应放在提高PaO2和降低PaCO2上,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缺氧、酸中毒、低渗血症及严重感染等因素所致,在护理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注意观察出血倾向,特别在应用肝素治疗中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应祛除病因,加强基础护理。

本组研究显示,优质、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邢小英,老年肺心病的家庭健康指导[J].实用医药杂志,2007,14(24):3400.

[2]张燕,黄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红细胞的血液流变学和生物力学特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1(11):170-1072.

[3]史捷,强宁侠,喻敏.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作用[J].临床荟萃,2013(10):1164-1166.

[4]韩丽芳.慢性肺心病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2):53.

[5]柴爱真,张永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61例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2,25(2):271-272.

[6]阿曼古·阿不来提,阿依努尔.慢性肺源性心脏78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68-69.

[7]孙霞,刘洪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5例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5(12):658-659.

[8]王风萍.4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5-66.

论文作者:刘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3

标签:;  ;  ;  ;  ;  ;  ;  ;  

32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分析论文_刘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