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可能自我的特点及其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职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选题的缘由
“高职生”是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在读生。具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高中毕业经过高考被录取到本科层次以下的大专生;另一类是五年制的中专接大专,即“3+2”模式,其中部分是通过中专毕业后的转段考试升学上来的,也有部分是初中毕业后5年连读的,即“五年一贯制”大专生。
高职生的年龄相当于高中和大学1~3年级,即16岁至21岁。在这个年龄段,人的自我意识尚未定型,对外界的评价异常敏感。那么,在与大学生和同龄高中生的社会比较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高职生承受着怎样的心理压力?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未来?这种对未来的预期又对他们当下的学习和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
关注和研究高职生心理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9年度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①2002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招生规模,达到高等院校招生总数的50.5%。此后,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一直保持大体相当。2011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326万人,占到高考招生总数的48.3%。
综合历年出生人口②和教育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09)发布的数据,1990年中国大陆出生的人口数为2621万,18年后,即2008年,这些人口中有310.6万升入高职院校,约占当年出生人口总数的11.85%;1993年中国大陆出生的人口数为1791万,2011年,这些人中有326万升入高职院校,约占当年出生人口的18.20%;1994年中国大陆出生的人口数为1647万,到2012年,这些人中预计将有439万升入高职院校,占当年出生人口的26.67%。这说明,高职院校录取人数已达到同龄人口的约1/5。高职生未来将成为中国社会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
(二)质化研究的特色与本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使用深度访谈方法探索高职生的可能自我的特点及其形成。与传统的实证研究方法不同,本研究体现了质化研究的一系列特点:首先,明确的实践导向,即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出发选择研究现实的心理问题;其次,以建构主义的“过程论”取代元素主义的“因素论”,即将个体的人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分析人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第三,以对心理现象的整体性分析取代区分和操纵心理变量的实验或统计;第四,在自然状态下收集第一手资料,使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自下而上地归纳和提取理论。
具体问题包括:(1)和同龄的高中生或大学生相比,高职生的可能自我具有哪些特点?(2)这些特点是怎样在与特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
(三)研究关系的建立
采取分层和强度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样,综合考虑了学校、性别、城乡、文理科的差异,要求访谈对象具有较强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提供本研究所需要的信息。通过高职院校的教师介绍,在4所学校分别选择了1名受访对象,表1为本研究的样本描述(使用化名):
4位受访者均为5年制大专生,即初中毕业后通过中考,选择就读“3+2模式”的高职生。其中每位受访者接受了3次访谈,每次1小时至1.5小时。三次访谈的主题分别为:(1)个人成长经历;(2)职校生活;(3)高职生眼中的未来。访谈开始前,向受访者发出本研究的“受访者信息表”和“知情同意书”。在第一次访谈开始前,回收填好的“受访者信息表”,并对“知情同意书”中的各项内容逐一进行了解释和协商,内容包括参与研究的邀请、参与者的付出与权益、隐私保护和未来研究成果的发布等。经受访者签字确认后,访谈正式开始。
(四)研究结果的效度检验
本研究遵循质化研究的真实有效性原则,是研究者使用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借助现象学分析和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资料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访谈的录音转录达12万字,分析资料耗时1年。录音转录和论文初稿都经过了受访者的审读程序,其描述性效度得到确认。另邀请了4位高职生对研究报告的初稿进行了检验性阅读。检验项目包括:(1)描述型效度:本研究对于高职生的生活经历、可能自我特点的描述是否真实可信?(2)解释型效度:本研究对于高职生可能自我的形成及未来影响所做的分析是否合理?(3)评价效度:本研究对于高职生的心理和行为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4)推广效度:本研究的结论是否适用于多数高职生?检验采取5级评分。其中,1分为“最低”;2分为“偏低”;3分为“中等”;4分为“偏高”;5分为“最高”。作为检验结果,本研究四种效度的得分均值分别为:描述型效度5分;解释型效度4分;评价效度5分;推广型效度4.5分。
(五)研究伦理
本研究严格遵循质化研究的伦理原则。在研究关系的建立阶段,与访谈对象针对质化研究“知情同意书”中的各项内容进行了解释与双方协商。雨凡受访时的年龄未满18周岁,知情同意书征求了她父母的签字同意。每次访谈之前,将访谈提纲发给受访者确认访谈的主题和范围;根据对前次访谈的初步分析调整后续访谈的提纲;使用索尼ICD-PX312高保真录音笔对访谈全程录音;将转录稿发给受访对象审读;研究效度通过了研究对象的检验;研究报告的发表得到了访谈对象的授权;为保护隐私,报告中对访谈对象做了化名处理;化名尊重受访者的个人选择。
一、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可能自我理论
“可能自我(possible selves)”是美国心理学家Markus和Nurius于1986年提出的一个指向于未来的人的自我概念系统。③历史地看,可以将人的自我分为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可能自我从属于未来自我,是个体关于在未来他(她)想要成为什么(希望的自我)、可能成为什么(预期的自我)以及害怕成为什么(恐惧的自我)的一整套观念系统。
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构成可能自我理论的纵向结构。可能自我源于人的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④孩童时的某些重要事件保留在个体的自我概念中,成为过去自我。这些过去自我可能表现为个体对某些事件的持续关注。在特定情形下,那些受关注的事件会被唤醒或激活,借助于过去自我影响个体当前的行为,进而影响个体对未来的预设。另一方面,可能自我又反过来参与对个体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的强化或重构。如,追求理想的职业但很可能将面临失败,这种负性的可能自我会造成强烈的挫败感,诱发个体的低自尊;对于挫败感和低自尊的归因会强化过去的和现在的负性自我,例如“我原本就不行”,或者“我确实不行”等。反之,正性的可能自我更有可能唤醒过去的成功经验,并与积极的自我评价相联系。
希望自我、预期自我和恐惧自我构成可能自我理论的横向结构。其中,希望自我、预期自我代表着可能自我的积极方面,如未来可能健康的自我、成功的自我或受欢迎的自我;恐惧自我反映了可能自我的消极方面,如未来可能衰弱的自我、失败的自我或被抛弃的自我。这些可能自我的成分及其结构支配着个体行为的趋避,对未来的行为具有目标导向和动机作用。可能自我对行为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见图1,即可能自我受个体经历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形成,并进一步影响行为策略的制定,直至发动行为。行为的结果被重新整合到个体经历及外部社会文化系统之中。⑤
图1 可能自我对行为的动机作用
可能自我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经由个人的特殊经历塑造而成,为当前的行为提供内驱力,并对人的未来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⑥由于高职生在个人经历、学习环境、家庭背景等方面与同龄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有很大不同,导致高职生的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未来可能自我与同年龄的其他群体成员,理论上会存在某些不同,且这种理论假设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一致。本研究旨在了解高职生的可能自我具有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及对高职生的未来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高职生可能自我的特点
(一)高职生的可能自我总体偏负性
在我国当前的高职教育体制下,无论是初中毕业走“3+2模式”还是高中毕业经过高考进入高职院校,都是学业成绩不佳的无奈之举。因为成绩不好,在高职生的成长经历中较少有被正面鼓励的记忆。社会的消极评价内化为自我评价,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自信水平显著低于同龄的高中或大学本科生,形成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负性自我。⑦(以下Y为本文作者,L为受访者雨凡):
Y:如果让你评价自己,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L:我感觉好像,自己没有什么优点的哎……
Y:怎么可能没有优点呢?
L:就感觉,自己的优点自己看不到。
Y:你是看不到呀?还是自己不好意思说?
L:不是,就好像……每个人的优点自己都看不到。就是,自己的优点只能别人去发现,要让别人来说。
Y:我们以前没见过面,但沟通得很好,说明你善于和陌生人交谈。你不觉得这是一个优点么?
L:可是我觉得,很多人都这样啊。
具有污名效应的“高职生”标签以及与本科相比的“软文凭”,给高职生造成强烈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强化了之前已经形成的负性自我。而实际上,关于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率倒挂,已经有很多的报道。例如,来自江苏省人才市场的统计,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本科生为90.30%,专科生为94.10%。⑧(以下Y为本文作者,S为受访者春天):
Y:在同样一个就业市场里面,让你和大学本科生一起上劳动市场上竞争,你觉得,你有信心跟他们去争吗?
S:肯定没有,我们连一块“敲门砖”都没有。
Y:你说的“敲门砖”是指?
S:就是学历啊。
Y:动手操作和技术活儿方面你们应该也不差吧?
S:就算在技术活上差不多,但你对一些文化知识的理解啊,比如说,你以后往上面发展,做描画啊,做导演啊,你可能就不及本科的那块,因为他们受过高中教育,最起码念的那些古文啊、外文啊,那些东西就比你多,了解的历史也比你多,就这样。
Y:这么说,将来在公司里面,如果要往高层发展的话,你觉得会比较困难,是吧?
S:是哎,我们可能就是,最普通的、底层的……
Y:还是受学历限制,是吧?
S:肯定是。
(二)缺乏“希望的自我”
“希望的自我”是指超越客观条件限制的、个体对于未来的梦想和渴望,是个体希望实现或成就的理想自我。Cross和Markus对18岁至96岁人群的研究发现,希望自我的数量与人的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即年纪越轻,希望自我的数量越多。而随着年龄的老化,希望自我的数量会逐渐减少。⑨高职生处在16岁至21岁年龄段,正值人生最富有幻想、憧憬和希望的年龄。但访谈研究却发现,高职生的理想过早地泯灭。
和其他孩子一样,每个高职生小的时候也都有自己的理想。雨凡小的时候想当警察,因为“女警很潇洒”。初三的时候她想当医生,因为“医生很了不起,可以掌握一个人的生死。”可是,随着她进入职校,她感觉自己与理想“脱了轨”,理想从此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她为自己选择“雨凡”这个化名,是因为她生于风雨天,“希望”自己一生平凡。她在说“希望”的时候,透着明显的无奈和不得已。(以下Y为本文作者,L为受访者雨凡):
Y:你未来希望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L:呃,我希望过,就是,比较安定一些的……
Y:“安定的”生活?
L:是的。我不希望以后……我不太想经历大风大浪。
Y:“大风大浪”是指什么?
L:就是,以前总想要轰轰烈烈一点。
Y:“轰轰烈烈”?
L:唔,就是,你凡事都要做到最好,要比别人强,要……怎么说呢,就像,有一种虚荣心吧,对,要……很光彩。
Y:那现在呢?你现在的理想是什么?
L:我现在……现在的理想不太明确。可以说就是,可有可无。因为我觉得,好像我未来的路,想拥有更好的理想已经不太可能。
Y:是不是人长大了就变得现实了,没有梦想了?
L:我感觉,理想就是一个梦。只有在小时候……
Y:我记得,你小时候跟你外婆说过,“我以后要考中华(重点中学)”。设想一下,假如你当初真的上了重点高中,然后考上大学,你觉得,会跟你现在理想有差别么?
L:那肯定会。如果我上了高中,就会感觉,理想不完全是梦,而是可以实现的。
Y:有这种差别?
L:是啊。如果环境好,自己再努力的话,会跟理想会很近,不会这么遥远。
Y:所以你现在不愿意提理想了?
L:嗯。就是……一旦你跟理想脱了轨,就感觉,不太现实了。
Y:“脱了轨”?你是说,选择上高职让你和理想“脱了轨”?
L:是。
Y:那假如你上的是高中……
L:如果上了高中的话,我还会坚持我当医生的梦想。
Y:你现在学的也是医药专业呀,毕业以后会做什么工作?
L:出去以后……就是去医院的药房,或者制药公司。
Y:那和当医生差别在什么地方呢?除了工作性质不一样?
L:差别在,就是,它的地位高低啊。
根据可能自我理论,人的“希望自我”往往脱离现实,含有较多的幻想成分,不如“预期自我”具有更强的功能性。与此同时,很多人都相信,好高骛远、希望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脱节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种意义上说,高职生缺少希望自我未必是件坏事。但无论如何,希望自我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长期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过早地失去理想,犹如雄鹰折翼,使高职生的人生失去活力,从此远离精彩和奇迹。
(三)职业可能自我多以“谋生”为核心诉求
国内有研究者对大学生的职业可能自我做过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的职业可能自我主要聚焦于能力、发展、自主、创新四个方面。其中,“能力”是希望(或担心)将来的工作能(不能)用到或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是希望(或担心)将来的工作能(否)帮助自己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自主”是希望(或担心)在工作中能(否)自己做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工作或解决问题;“创新”是希望(或担心)在工作中能(否)尝试新的想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等。⑩
对高职生的访谈研究却发现,与大学生相比,高职生既没有对“所用非所学”的担心,也没有对“全面发展”或“自主创新”的要求。用受访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的要求不高,不挑剔”。他们最担心的是,能否学会一门“手艺”或掌握“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受家庭背景的影响,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四个受访者都提到读高职是为了学“手艺”,“手艺”因此成为最典型的本土概念。就连他们所选的专业也常常是父母或者近亲熟悉的领域。如选择“物流管理”专业的岩强(W),他的爷爷和爸爸都从事物流工作。而学旅游管理的海涛,他妈妈在某四星级酒店当厨师。(以下Y为本文作者,L为受访者雨凡):
Y:你妈妈现在做什么呢?
L:就是,家政啊,这些。
Y:家政?
L:对,她没有……就是,她不像我爸有一定的……
Y:固定收入?
L:对。因为她没有,就是,一技之长。她没有一技之长。
选择高职,他们将自己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定位于“学一门手艺,掌握一技之长,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和家人”。家境优越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可以暂时躲在家的“避难所”里,而高职生大部分没有这样的家庭靠山,“谋生”因此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核心诉求。(以下Y为本文作者,L为受访者雨凡):
Y:你上高职是妈妈先提出来的?她当时怎么说的?
L:她就说我的成绩,按她的话说,就是“中不溜秋”的,上好的高中就不太可能,上普通高中又……
Y:没多大意思?
L:对。然后她说,你还不如学门手艺,就是上高职。
Y:你就同意了?
L:对。
Y:除了成绩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么?比如说经济因素?
L:唔……也不算是经济因素吧,主要还是考虑以后要找工作。
较低的职业抱负加上从小没有养成对学习的稳定兴趣,导致高职生大多不喜欢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只想掌握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些操作技能。有些高职院校由于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足,或者在课程设置方面仿照普通高校安排较多的基础理论教学,这些让高职生的普遍感到不满。
三、高职生可能自我的形成
(一)高职生大多是“没有家庭背景的孩子”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城乡结合部。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大体处于社会中下层。4个访谈对象中仅1人为独生子女。受访者的父亲职业包括电焊工、泥瓦工、物流司机、装修队的包工头;母亲有下岗工人、酒店的厨师、家政工和农村家庭妇女。这些工作收入都不算高,甚至没有稳定的收入。用受访者春天(S)的话说:“我们都是没有家庭背景的孩子”。他们选择高职是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是学习成绩,二是家庭条件。城市孩子较多基于前者,对农村孩子而言,后者权重相对更大。
S:如果我家里有钱,我会先上高中,若高中上不下去,就出去留学。
Y:唔,出国留学也是一条路。
S:还有就是,你家里有没有钱,其实也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除了那种暴发户,就是没有什么文化底蕴的那种。如果你家里条件好的话,你接触的人就不一样,然后,你的理想就会不一样,真的。
高职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普遍不高。作为社会中下层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对子女的期待是以自身条件为基础或“参照物”的。只要小孩子不“打架斗殴”,不做“偷、拿、抢”的事情,能“做个好人”,“比自己生活得好一些”就行。这与成功父母对于孩子成名成家、成龙成风的高期待形成鲜明的对比。高期待下的孩子一旦遭遇残酷的现实,巨大的心理落差下容易导致极端行为。而正是由于高职生从小就没有过高的家庭和自我期待,顺应和接受糟糕的现实就比较自然,内心没有过多挣扎的痕迹。
Y:家长对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有所期待的。你的父母从小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L:他们不会说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我现在的努力可以让我以后生活得好一点,不要像他们现在一样……
Y:比他们生活得好一些?是吗?
L:对。可能因为他们更有体会……
高职生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缺乏必要的指导能力。受访者的父母中学历最高者是高中。这些父母的思想比较简单,往往只有一些笼统的概念,即只有学习好才能有好的未来。而至于怎样才能学习好,父母也不知道,因此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引导。借用他们自己对孩子说的话:“学费是我的事,学习是你的事”。平时不管不问,期末看到成绩单时则质问“为什么别人的孩子成绩好,你就不行?”。在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下,小孩子本人由于缺少对未来的远见,容易受周围“坏孩子”的影响(岩强语),做出令未来后悔不迭的选择。(以下Y为本文作者,S为受访者春天):
Y: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有(上高职)这条路的?
S:是我念初二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学姐,她们就不念了嘛……
Y:初三的姐姐?
S:嗯。她们就选择高职。听她们说,很轻松呀,可以很快就出来找工作呀什么的。那时候思想很简单的,像一条线那种,就觉得,我念完这个就能有工作了。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Y:你爸爸妈妈愿意吗?
S:不愿意。当时我父母真的反对我念这个。然后就说,你就上个普通高中吧。
Y:为什么希望你上普高?爸爸妈妈说过理由吗?
S:你读高中,再上大学的话会好一点吧,就业呀什么的。其实现在,我已经觉得……如果再给我选一次,我会选择上高中,然后拼命努力,去考本科。
(二)由基础教育段的学业不良到“被荒废的高职”
高职生成长的轨迹与其他孩子有些不一样。他们之中很少有人毕业于重点或名牌中小学。因为父母不属于特权阶层,也没有足够的金钱在重点学校附近为他们买(或者租)学区房等原因,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等到他们自己意识到“你上一个好的初中,然后,相比而言就能上一个好的高中。你如果上了一个好的高中,就等于跨进大学有一步了”的时候,为时已晚。在普通中小学内部还分优生班和普通班,成绩等级不同的学生接受的教育资源和对待方式也不同。高职生大多来自“普通中小学”的“普通班”。
Y:现在中学都要抓升学率的。老师会在班上鼓励你们,比如说“你们要冲刺重点高中啊”什么的吗?
L:没有。不过,我们不是还有两个实验班嘛。
Y:哦?
L:学校一般是重点培养实验班的。就是,你上了实验班,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你可以冲刺重点高中。
Y:你上的是一个普通班,那等于,上重点高中的可能性就很小喽?你们班上后来有多少同学像你一样读高职的?
L:大概有三分之一吧,还要多一点。
Y:其他人呢?有没有读重点高中的?
L:顶多一两个吧。剩下就是读普高的,有的干脆就不读了。
进入高职院校,摆脱了升学和考试的压力,而学校的课时大多安排不满,导致大量的空闲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有些由中专或五年制高职升格的大专,后两年基本上不安排课程,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高职生由此产生“学不着东西”、“被荒废了”的感觉。这里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从学校方面说,不少院校是由过去的中专校合并、转型之后升格而成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一时还跟不上。从学生方面来说,高职生从小到大,从来都不是学习的佼佼者。学习的主动性差,自控能力和意志力比较薄弱。一旦进入宽松的环境,很容易松懈,甚至垮掉。
L:我不太喜欢现在的生活。早上八点钟上课,下午三四点种就放学了,我觉得太“虚”了。
Y:不充实,是吗?其实有很多时间还是可以利用起来的?
L:对。我觉得在这个学校就是压力很小。老师会说,“你们要自己给自己压力”。可我就是那种自己给不了自己压力的。必须得外界来给我压力,我才会……
Y:其实,人在年轻的时候有一点压力,有助于你的潜力发挥出来。
L:哦,对。
Y:这跟你们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你觉得呢?
L:对。我觉得上高中和上这个学校,真的是,不管是从压力、时间,还是各方面,我觉得都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Y:你的意思是说,没有把你的时间和你的能力真正地调动起来?
L:对。有一种被荒废的感觉。
(三)社会歧视内化为他们内心消极的自我
职业教育在我国一直受到歧视。正如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所言:“中国也是很奇怪,人人都要找职业,但职业两个字出现在校名上就感到不光彩。”(11)初中毕业后第一次分流,成绩好的、有希望考大学的进入高中,成绩差的、没有希望考大学的进职业高中。高考是第二次分流,高职院校作为最低批次的高等教育,排在普通专科学校之后,分数线低到几乎没有门槛。“高职生”成了“学业失败者”的代名词。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学习能力弱,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差导致学生就业难。
社会刻板印象无时无处不在提醒着高职生,与同龄的高中生或大学本科生相比,他们低人一等:
L:我们现在开始上专业理论课了。然后,老师的教法呀,或者一些讲出来的话呀,就让人感觉有……
Y:老师在课堂上讲出来的话?什么话?你可以举个例子么?比如说?
L:比如,我们今天来上什么什么课嘛,然后他就会说,我来讲简单一点,讲深了你们听不懂。然后还说,这一课的内容,你们初中学过了吧?我再来说一遍。就感觉……
Y:其实,老师还是关心你们,想尽量适应你们的水平。只是他的这种表达方式,给人一种感觉,似乎你们水平不大够行,这话你们不爱听,是吧?
L:对啊。就感觉,也太小看我们了吧。
中国人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大学本科瞧不起高职,高中起点的高职瞧不起初中起点的“3+2”。高职生还不是这个层级结构的最底层,下面还有初中毕业生。向上看自卑,向下看鄙视是等级社会典型的人格特点。受访者春天(S)坚决不去商场做导购,因为“那是初中毕业生做的事情。我不是瞧不起他们,而是,我不能让5万块钱学费白花。”
海涛(H)在访谈中多次用到“跪着”这个词,尽管他是四个受访对象中相对最积极乐观的一位。他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就算跪着也要走下去”。“跪着”因此被确定为一个重要的“本土概念”。分析一下,人为什么要“跪着”呢?尽管海涛辩解说,“跪着不是指一个人多么卑微,而是说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奋斗”。但无论如何,只有位卑、低下的人才会“跪着”,成功者不需要仰视别人。(以下J为访谈者吴金铃,H为受访者海涛):
J:中国的孩子从小都有大学情结,好像非得读大学才能有出息。初中毕业选择职校等于放弃了高考,你有过不甘心或难过吗?
H:这个倒没有,不需要为什么东西难过。就像自己走路嘛,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都要跪着走下去。
I:你觉得你未来的路有可能要跪着走吗?
H:有可能。因为我觉得太难了。中国贫富悬殊特别大,有钱的人多,但穷人更多。那些没钱的人怎么办呢,他只有靠自己去奋斗。他爸妈不能给他带来什么东西。钱吧,没有,关系吧,也没有。只能靠着自己。我们也应该属于这种类型吧。所以,前面的路谁也不知道,要不要跪着只能看自己走入社会后在外面混得怎么样。所以说,估计……60%可能还是要跪着走。必须奋斗。
四、结语
杜威指出,“学校环境的职责在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成分,保证使每个人有机会避免他所在社会群体的限制,并和更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机的联系。”(12)p27那些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的社会中下层子女实现了杜威对学校的预期。而对高职生的访谈研究却支持社会阶层复制论。在这里,社会下层的父母似乎更可能养育出社会下层的子女。正如受访者春天(S)所言:“张艺谋说过一句话,说高考是农村孩子跃龙门的一次机会。但我觉得,他指的只是本科。”
国外有研究认为,过早的职业定位限制了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从而与未来较低的社会身份相关。“在职业教育这一边,常常更强调职业培训,而不是通才教育。在为具体工作做准备的过程中——往往是收入较低的工作——这些培训项目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通常是不能转用于其他行业的。因此,许多学生不具备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流动性。”(13)p159高职生大多缺乏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远大的志向,因其高职生的身份而遭社会歧视。他们中的多数人未来将拷贝父辈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完成社会身份的代际复制。而当前的高职院校便成为实现这种代际身份复制的社会机构。
注释:
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09)。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zl.tech.net.cn/001/article view.aspx? id=66; 2012/08/12.2010年、2011年的数据为作者根据官方发布的相关资料补充.
②中国历年出生人口: http://wenku.baidu.com/view/da2d11659b6648d7c1c746fb.html; 2012/08/12.
③Markus,H.and P.Nurius,Possible selves.American Psychologist,1986.41(9):954-969.
④Block,J,Some enduring and consequential structures of personality.In A.I.Ruin,J.Arnoff,A.M.Barclay,& R.A.Zucker(Eds.).Further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New York:Wiley.1981:27-43.
⑤Oyserman,D.,D.Bybee,and K.Terry,Possible selves and academic outcomes:How and when possible selves impel a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6.91(1):188-204.
⑥毛瑞,万明钢.可能自我:自我概念与个体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4).
⑦陶晓瑛,马建青.影响高职生自信心的深层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5).
⑧“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就业率为何与学历“倒挂”,人民日报,2007/11/26。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11/26/content_7144679.htm; 2012/08/12.
⑨Cross,S.and Markus,H.Possible selves across the lifespan.Human Development,1991.34:230-255.
⑩牛媛媛.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初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
(11)潘懋元.我对高等职教的看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4,(18).
(1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3)约翰·古得莱得.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M].苏智欣、胡玲、陈建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