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全面小康目标 创建文明和谐之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城论文,创建文明论文,全面小康论文,和谐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苏省盐城市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优化载体,深入推进城市文明创建,提升了城乡文明水平,营造了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做法:
一是筑牢道德建设基础,全面提升市民素质。深入推进“三百三树”工程,即在市区百个社区(小区)建立百所市民学校,培育百万文明市民,选树道德模范、十佳新事和文明市民。在市区100多个社区(小区)举办各类道德讲座、市民学堂,宣传普及礼仪知识和公民道德规范。1992年开始,连续19年在全市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事”评选,评选出一大批文明新事,引领社会文明新风。2008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盐城市首届、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宣传活动,评出道德模范典型41人、提名奖40人。召开道德模范表彰暨道德模范典型宣讲会,拍摄道德模范典型事迹专题片并制作成光盘,组织全市广大干群学习收看。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学习道德模范,争当文明使者”等活动,在主流媒体开设“凡人善举盐城人”专栏,报道推出先进典型近百人。做好“中国好人榜”推荐工作,赵春凤、徐兆学等9名同志被评为“中国好人”。
二是抓好责任和任务落实,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成立了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指挥部以及创建办多次召开工作会、推进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针对突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督促各项创建任务的落实。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126个项目,印发《盐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责任分解表》,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各项测评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具体到责任领导。同时,运用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文艺宣传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宣传,全力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市内主流媒体设立创建文明城市“曝光台”,公开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行为,推动问题解决。做好文明城市创建自测自评,加大整改力度,突破薄弱环节,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整体水平。
三是搭建各类创建载体,扎实推进城乡文明。坚持过程管理、动态考评,深化文明行业、文明机关、文明单位创建,对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实行“申报制、考核制、公示制、届期制、复查制”,在提质量、上档次、创特色上下功夫,近年来,创建了中央、省、市级文明单位行业、机关、单位1479个,有效地促进了窗口行业、执法部门和党政机关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农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文明标兵户”等创评活动,创建了中央、省、市级文明村镇286个。以服务民众为重点,深化文明社区创建,先后成立社区服务中心115个,市民求助中心104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8971个,加大社区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社区治安管理。以活跃社区文化为载体,开展“和谐社区天天乐”“相约健康社区行”等系列文化活动、主题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优化社会文化环境,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氛围。按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73个项目,逐条进行细化,下发《盐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责任分解表》,分解任务,抓好落实。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开展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净化荧屏声频、净化网络和校园及周边环境等集中整治行动。全市命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9个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其中新四军纪念馆已成为全国示范基地。全面启动建设总投资1亿元的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基地建设被纳入《盐城市中长期教育与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乡镇青少年宫、村史馆和各类青少年德育基地建设,市直社区全部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全市中小学共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736所,拥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772人。加快市县校三级心理健康网站建设,盐城心理网、盐城教育网、盐城网上家长学校等相继开通。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彩的夏日、“美德少年”评选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