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蔡霄晓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蔡霄晓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从古至今,纵观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建筑,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建筑物设计很大程度上是跟随着当时的时代潮流和累积的风土人情而变化发展的。不同的建筑设计风格,反映了不同的经济文化水平和设计理念。我国拥有着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打磨沉淀后,其地域文化和设计经验也同样深深的影响着我国的当代建筑设计风格。本文将重点探讨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探讨

建筑,浓缩着一个时代的倒影,是一个时代重要的产物。而建筑设计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代代相传的实践产物,作为联系着人与自然的纽扣环节,纵览全国各地,确实各地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都向我们诉说着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在适应不同地域文化要求的情况下,建筑设计必定融入当地各种特色地域文化,最终可以看到我国各地鲜明的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1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的内涵

地域文化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区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至今并且对当地的社会仍然产生一定的影响,民俗、生态、习惯等都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地域文化和环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能够彰显当地的风俗和习惯,能够反映当地人的思维模式。建筑设计师需要参考不同的文化来激发自身的灵感,从而创造根据地域特色的建筑。比如欧洲的城市中心多为广场、教堂,这体现了他们对历史和政治的重视;美国城市多高楼大厦,这说明美国更加重视建筑的实用性。而我国很多人喜欢园林、庭院,反应出了中国人的内向、封闭特点。

2地域性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2.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材料资源等,人类建造房屋最原始的目的是遮风挡雨、驱炎避寒,自然属性是建筑的基本性能之一,人们在不断的建设过程中摸索适应不同地域环境的经验,自然环境的影响已经深入建筑设计必须考量的要件,首先建筑要与环境共生共存,其次建筑的作用还在于对当地环境的调节,这样的建筑才能与自然环境融合统一,协调发展。而地方的资源和材料在建筑设计上也十分凸显,地方材料包括土、石、木、竹等自然资源,地方材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的形态、结构的表达,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成为建筑特色表现的一种方式。

2.2人文因素

每个地域不同的文化信仰、民俗风情、宗教法制各不相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也可以通过建筑来体现出来,建筑作为地域生活的载体,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是地域性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的要求。比如老北京的四合院,黛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客家土楼,陕北窑洞,新疆阿以旺等都是中华建筑的瑰宝所在,不同的地域建筑表现出了各地不同的文化风情,对于建筑的格局、造型、朝向、装饰等方面也都表现出了各不相同的风格。

2.3技术因素

技术是建筑的建设保障,而经济制约着技术的发展,不同地域的经济技术给了建筑不同的发展空间,并且调控着建筑形态的发展方向,比如西方的雅典、罗马建筑多用砖石结构,而东方多用木架结构,这也是由文化历史、经济发展所选择的,但是随着全球化资源共享的实现,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科技成为了解决建筑难题的重要手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不应当脱离地域而孤立存在,技术如果没有了地域自然、文化特色的内涵,就只能沦为建筑炫技的工具,造成人们建筑审美的变异。

3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方式

3.1综合区域自然人文进行建筑设计

在综合的考虑区域性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来进行建筑设计,例如可以在江南小镇酒店设计中以徽派古建筑民居为主题特色,不仅符合当地自然人文的大环境,与当地环境浑然一体,不显突兀,而且也加入现代元素使其更具有当代实用性。在黄土高原住宿设计可以充分利用窑洞,不仅因地制宜,还让外来游客深入感受当地风干土人情和文化气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上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当地文化和历史的作用。

3.2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

地域气候是形成其地域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建筑设计在考虑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的条件下,也应充分考虑其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气候的广泛差异,其区域的自然景观和其成长的建筑材料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所进一步形成的空间风格和空间设计也千差万别,不尽相同。因此有了民居的古朴厚重,也有水乡的温婉清新,也有高原的豪迈粗犷。

3.3充分利用当地特有材料

地区不同气候和环境造就当地特有的可供使用的建筑材料,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就地采集。根据自然环境和地理特性,选择合适的优质且资源充足的建筑材料,在充分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价格实惠公道,有效为工程节省一大笔开支。

3.4参照当地其他建筑物特色

在尚未充分考虑民俗文化的前提下,也可请教当地人和原住民来了解一些建筑设计技巧和材料特性等很多细节问题,尽可能的多去了解一些周边的情况,大量筛选有效信息为自己所用。再详细深入的了解之后,建筑设计师可以再结合自己的阅历和丰富的知识,与现在的科技相结合来设计建造出不仅富含历史底蕴和地域文化特色,还适应当代潮流与大时代发展的现代建筑。

3.5建筑理念紧跟时代潮流

现代设计不同于传统设计,但是是以传统设计为基础,例如历史人文和建筑材料等等,现代建筑也离不开这些因素,虽然这些随着时间的改变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的变化,但是大体上也会留存有很多因素是可以利用来和当代科技结合的。再利用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和当地风俗民情相得益彰的结合,就可以很好的糅杂出一个多方面的建筑设计。在结合自己本国特色的情况下,也要多学习一些国外的西方文化的建筑设计,正确弘扬本国的同时,大胆使用西方元素也不失为一道独有的特色风景线。

3.6细节设计

很多建筑的细节处理往往比大型项目更能体现出低于文化。例如皇家宫殿牛角型设计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特色。通过良好的处理,建筑细节更能够展示当地的文化内涵,能够提升当地传统文化,为建筑融入新的思想和活力,也能够展现与人的和谐关系,有助于当地居民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加强人与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

4地域文化建筑特征举例

中国西双版纳的傣族建筑非常具有浓烈地域文化特色及少数民族特色。竹楼,顾名思义,即用竹子搭建,在建筑学上分类属于干栏式建筑。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温暖湿热,降雨量十分大,因此构建“人”字造型的房顶来迅速排干因突然或者大量降雨的雨水,可以有效避免房顶积水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傣家竹楼还有一个鲜明特色,即高脚。因其温暖潮湿和降雨量大的两个特点,近地表潮气很重,不适合人们长期接触。因此设置高脚来提升近地高度,大大减弱近地表潮气,并在高脚下饲养家禽,充分有效的利用建筑空间剩余,整个竹楼适用性更加广泛。竹楼建造的极为宽敞,大大提高了透光性和通风性,使居住在里面的居民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湿热气候带来的厚重沉闷的感觉,提高了建筑的实用性和宜居程度。

5结语

建筑设计中应当提高对地域文化的重视,为建筑不断增添活力和地域特色,赋予建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现代社会的发展促使我国地域文化在不断发扬光大,在建设设计方面,应当坚持传承和创新,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陈卓.地域文化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牛首山遗址公园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

[2]周大鹏,王淼.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6.

[3]张腾月,刘亚丹.论地域文化对住宅设计的影响[J].住宅与房地产,2016.

论文作者:蔡霄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蔡霄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