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课程争议问题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中小学论文,美国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代表的各种团体所发表的有关教育改革的报告大多力倡加强中小学的学术基础课程。尽管加强基础的呼声近10年来一直占有主流趋势,美国中小学的课程领域仍然面临许多争议问题,正是这些争议问题使得课程编制人员通常处于两难境地。本文试图对这些争议问题予以介绍与分析,以期获得对美国中小学课程的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重视学术基础课程与实施“全人”的教育
70年代末,针对美国中小学校职能过分庞杂,课程日渐烦琐、越设越滥的弊端,美国中小学教育界掀起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恢复基础运动”。运动的倡导者主要提出以下几方面的主张:①小学阶段,强调阅读、写作和算术,学校教育主要将精力集中于这些技能的训练。语音法是语言教学的方法;②中学阶段,学校教育主要把精力集中于教授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和历史,使用不违背传统家庭和国家价值观思想的“干净”的教材;③在任何一级由教师起主导作用,“不得有任何由学生自主的活动”。④教学法包括练习、背诵、每日家庭作业以及经常性测验;⑤成绩卡用传统的A、B、C等记分或用百分制记分,定期发给学生; ⑥纪律严明,把体罚作为可接受的控制方法,规定学生的衣着和发型要求。⑦考试证明学生已掌握的要求技能和知识后,方可升级或毕业,学满课程所要求的时间就给予升级和毕业的做法应予以取消;⑧取消一切点缀性课程,一家保守杂志《全国评论》这样写道:“泥塑、编织、做布娃娃、吹笛子、打排球、对种族主义的担忧以及其他重大问题应利用课外时间进行。”⑨取消选修课,增加必修课;⑩取消学校的“社会服务项目”,包括性教育、驾驶教育、指导和吸毒教育等;(11)把爱国主义教育重新列入学校教育,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上帝。
8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中小学教育界开展的“高质量教育”运动,仍然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的学术基础教育。《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提出的五项“新基础课程”(4年英语,3年数学,3年科学,3年社会研究,半年计算机科学)也都属学术类课程。 由布什总统签发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规定的全美教育六大目标,其中目标3 和目标4两条都是加强中小学的学术课程:英语、数学、自然科学、 历史和地理。
上述提倡加强学术基础的人认为,读、写、算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人类赖以生存所必需的。许多青年人之所以不能找到理想而满意的职业,主要原因就是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存有缺陷。在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教给学生基本技能(“新的基础”已经突破了传统的3Rs)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而持反对意见者则认为, 过份强调基础削弱了学校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职能。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要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要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尽管缺乏这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人们无法过上幸福生活,但仅有这些基本技能也无法生活得幸福”。学校教育中心须给予人文学科、以及发展学生自我概念、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以一定的位置。
重视基础及学术课程与实施全人的教育的争论,从根本上反映了两种教育价值观的差异,即对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认识。教育目标是制定课程的直接依据,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自本世纪初以来,美国中小学教育目标一直受进步主义教育哲学与要素主义教育哲学之争的影响,不同时期,时有侧重。一种观点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应集中于促进儿童的心智发展和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学校应将培养“完善的孩子”为己任,不但要承担起发展孩子智慧的责任,而且还得承担起他们的社会生活、娱乐和身心健康等责任,以促进儿童各个方面包括身体、心智、品德、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进而培养“有效的社会公民”,以促进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进步教育运动典型的代表人物帕克曾指出,“公立学校能够铲除各种社会灾祸,优秀教师可以减少监狱中的犯罪人数,可以减少社会上改造罪犯的场所,可以减少贫困的家庭,可以减少精神病院,不只教育儿童而已。
二、课程审查与学术自由
18、19世纪的美国,没有正式的关于课程审查的政策或法律。但课程内容仅限于体现传统的美国价值观:重视家庭、教堂,提倡勤劳、个人奋斗、成就、爱国主义、熔炉文化等主题。直到本世纪中叶,历史、公民、英国文学等教科书中仍然很少反映甚至完全排除如贫穷、移民、少数民族、妇女、有组织的劳工等内容。课程内容是完全由教育工作者所确定的。被认为过于敏感或过于有争议的内容都被删除了。
公开而正式的课程审查始于本世纪70年代,社会各界对教科书的批评甚嚣尘上,不同利益集团纷纷对教科书提出质疑,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通常被视为学校禁书:①过多描述性及暴力的内容;②对家庭的神圣提出质疑的内容;③提倡不信任宗教的内容;④鼓励怀疑或公开攻击国家、各州及当地社区法律的内容;⑤鼓励反美或轻视传统的美国价值观念的内容;⑥有种族主义的倾向;⑦违反正当的英语语法规则;⑧教授进化论而不是上帝创世说等等。不同的州在审查标准上有各自不同的侧重内容:佛罗里达州侧重于性教育的实施;印第安那和新泽西州侧重检查教科书中的语言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伊利诺斯、俄亥俄、及纽约则重点检查教科书中是否有种族歧视的问题;罗德岛更多关心的是人口过剩的危险和宗教内容;加州及其他南部一些州则关心上帝创世说与进化论。
尽管上述各种课程审查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但对课程是否应该审查,仍存有争议。一方面是学生家长及社区内各种团体,他们主张课程应该审查,如果教科书中的内容或图片歪曲了传统的美国价值观及本社区的价值观,就应删除。另一方面,主张学术自由的人及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则认为,美国宪法中有言论与出版自由的规定,学校应成为自由思想的论坛,教科书的内容应该是可供学生质疑、检验并加以讨论的。
为了解决上述对课程审查的矛盾态度,有人建议建立合理的渠道使家长及社区内各种团体发表他们对学校课程、教材优缺点的意见。这些意见能够及时反映给学校并及时得到反馈,同时要建立适当的教材审查程序,审查小组由学校和社区双方代表共同组成,力图取得意见上的一致。课程专家彼得·奥利瓦则认为,对教科书的批评从根本上反映了多元社会中各种宗教的、世俗的价值观念间永久的冲突。为应付来自社会上的各方压力,课程编制人员不仅需要有关课程编制的知识与能力,还需要一定的公关能力及与社区内各团体携手合作的能力,以使课程中的各种争端得以有效的解决。
三、种族融合与文化多元主义
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一个由不同种族及文化团体组成的国家,历史上长期以来以“民族熔炉”著称,在此来自不同区域的人组成一个“新”的民族。学校的作用就是通过促使移民的子女社会化与文化植入并通过英语教学的方式加速社会的“熔炉”过程,即促进学生的“美国化”。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熔炉”的观念遇到了来自“文化多元主义”的严峻挑战。“文化多元主义”主张理解并尊重民族之间的差别,以使各民族团体能够保持他们的传统、民俗、语言,并能与其它团体共同相处。“文化多元主义”的理想就是在尊重各民族团体优势的基础上强调社会的整体观念,并保证各民族团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多元文化教育尊重并深信“文化多元主义”的理想观念,目的是通过课程寻求对所有的儿童、青年提供多元文化的知识。目前许多全国范围内的专业组织,州及各地教育机构,大学及课程编制人员已经介绍了提供建设性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各种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采用体现多种族、多民族、性别平等内容的教材;教学中渗透提倡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的价值观;在教室及学校——社区联盟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尽量融入多元文化的因素;鼓励多种语言和多种方言;重视建立多元文化师资培养及培训计划。
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学校采取了多种方案,其中最为典型也是争议最多的即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在美国始于60年代末期,是指为非英语国家的子女提供母语教学。双语教育的兴起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移民人数逐年增加, 预计将从1980 年的每年3000万增至2020年的6000万;②最高法院的规定,1974年美国最高法院要求各学区在某一年级中,某一语言的学生数超过20人,即需要实施双语教育;③联邦民权局的压力,主张为那些不会说或很少说英语的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④联邦政府的经济资助,1967年美国“中小学教育法”补充草案及美国国会都正式提出为双语教育提供资助,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加,联邦政府为此支出的经费也逐年增加。
对于实施双语教育,从一开始,社会各界及教育内部就有持不同意见者。一方认为,只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方法会阻碍那些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的学习,因此有必要实施双语教育,进行母语教学还有利于保持本民族的独特性;另一方则认为,实施双语教育,不利于学生掌握英语,而英语是在美国社会得以生存的必备条件,纵观美国历史,移民一直是以学习英语为主的。上述争议是一个集教育、语言、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于一体的问题,从根本上反映了两种哲学观的冲突,即是奉行“文化殖入”以达到种族融合,还是“文化多元”以保持各民族的独特性?例如,1991年春,波多黎各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西班牙语为公共场合唯一正式的语言,取消了1902年规定西班牙语和英语共同作为官方语言的法律。目前,1991年的法律又受到来自各方的攻击。
四、性教育利弊之争
健康问题是困拢美国当前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又一重要问题,在美国许多州的中学内,健康教育作为体育之外的一门独立课程,有其本身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如密执安州,在 1989 —1991年的课程黄皮书中明确规定:高中毕业生获取毕业的基本标准是修满21学分,其中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9学分,健康教育为必修课,占0.5个学分。
在中小学生健康问题中,最为严重的是青少年的吸毒和早孕,而与早孕直接相关的性教育课程是课程编制人员面临的又一争议问题。
根据1988年的统计,美国19岁以下未婚妇女有322406人生育;每年大约有1100000的十几岁女童怀孕,且总数仍有上升趋势;从比例上看,10个女孩中有4个在20岁以前怀孕,20 个人中就有两个已经做妈妈了。这些少年妈妈往往导致日后的单亲家庭甚至贫穷,因此,公众一致认为青少年早孕或早育的受害者不仅是早孕或早育的女童本人,还将危及她们的家庭、所在的社区、所在的州乃至整个社会,因为社会必须负责为这些少年妈妈及她们的孩子提供关心和服务。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一定的性教育,被认为是十分必要的。但对性教育的责任是否应由学校承担,则存有严重分歧。一些持有保守观念的团体认为,学校应该回避这个话题,实施性教育的效果也许会与人们的期望相反,不但不会解决少女怀孕的问题,或许还会起相反作用,他们也担心缺乏训练有素的师资。一部分家长也坚决反对学校实施性教育,认为这是属于家庭的责任;另外一部分家长则强烈呼吁学校课程包括性教育的内容,他们认为将性教育的责任委托给学校完成更令人放心。还有人提出学校实施性教育是学校课程设置反映学生及社会需要的具体体现。对性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也有分歧。一部分人认为,性教育应侧重讲述与青少年的生理发展、个人健康相关的生物学、医学方面的知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性教育应紧密结合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家庭观等内容。
面对性教育这样一个涉及社会的、心理的、生理等诸多因素的争议问题,课程编制人员实处于两难境地:如果把性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之中,就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如果不考虑性教育的课程,则会被批判为逃脱责任而不满足学生或社会的需求;如果纯粹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授性教育的内容,又会遭到忽视道德教育的批评;如果结合道德观念,那么又应该以哪种观念为准,仍会引起争议。
上述美国中小学课程的争议问题大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形势给课程编制人员提出的新的课题,但也反映了课程研制过程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学校是否应该对社会问题做出反映?对这些日渐增多的社会问题学校能否做出反映?及如何做出反映?课程设置是要反映社会的需要、儿童的需要,但如何反映这些需要,是值得认真研究的。美国对学校课程的认识,基于其改良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在他们看来,“学生学会了什么或没学会什么决定着社会的兴衰”,“人们把课程看作是许多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的原因或补救办法,在出现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及经济萧条时,对课程的兴趣尤为强烈。因而有时夸大学校及课程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使学校职能过于庞杂,课程无限膨胀。如60年代后期,针对美国社会面临交通事故增加、离婚率升高、吸毒现象蔓延等问题,中学课程便增设了婚姻及家庭指导、驾驶教育、戒毒教育等应急科目,使学校课程失去了学术中心,降低了教学质量。
因此,课程应反映社会需要、儿童的需要,并不等于社会有什么问题,儿童有什么问题,学校课程就必须增设一门相应的新课程。在中小学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面对呈几何级数不断增加的新知识,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新形势、新问题,的确需要重新思考“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课程研制的经典命题。这也是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十年来,随着我国中小学课程研究与改革的深入,为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小学课程中增设了如环境教育、人口教育、计算机教育、法制教育等许多新的内容。这些新的内容对于拓宽广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我国具体的国情,进而提高人才素质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不削弱学校课程的传统职能,又能反映社会需要的新变化同时又兼顾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可能性是值得认真加以研究的。